西梁女國文武大臣們都很高興,那個熟悉的女王陛下又回來了。
西梁女國太師看著熟悉的女王喜極而泣,連忙將這些日子發生的事情都告訴了女王。
女王聽完后也只是淡淡一笑,卻并沒有任何詫異驚訝之色。
“太師,明日便宣唐長老上殿,為他們賜發通關文牒吧。”女王笑吟吟地說道。
太師躬身領命,拜辭女王后便下去安排去了。
翌日,女王于明德殿升座,宣見東土大唐圣僧玄奘一行人覲見。
這一次再沒有出什么幺蛾子,唐僧等人上殿覲見了女王,其后女王現場頒賜通關文牒。
唐僧在拿到通關文牒的那一刻,頓時松了口氣,雙手合十躬身揖拜道:“多謝女王陛下。”
女王微笑頷首,目光看著唐僧,心中暗道:‘確實俊朗不凡。’
想著,女王笑著說道:“唐長老不必多禮,國中已為長老備好了一些盤纏齋食,以供路上受用。請唐長老務必收下,以彰我敬佛之心。”
唐僧聞言,當即再次合十下拜道:“貧僧拜謝女王陛下賞賜。”
拿到了通關文牒,唐僧為避免夜長夢多,唐僧當天就帶著徒弟們出發了。
這一次女王倒沒有出來相送,只是讓太師代她出城送唐僧一行人。
在經過傅琳這一穿越之后,女王到了那個世界見識了那么多事物,心中對情愛的渴望卻是淡薄了許多。
唐僧師徒離開三天之后,這一日西梁女王正在書房內整理自己從那個世界學到的一些知識。
忽然一道仙光落到屋內,西梁女王連忙站起身來,回頭便看到了莊衍。
她滿面欣喜,連忙上前揖手拜道:“小王拜見上仙。”
莊衍看著女王道:“我特來兌現前言,與你一條登仙之路。”
西梁女王聞言,連忙跪在地上拜道:“授業之恩大于天,小王當以師事之。”
“倒也不必。”莊衍抬手朝西梁女王眉心一指,剎時一道金光沒入了她的眉心之中。
很快,西梁女王腦海中便出現了一道法門,她動念一轉,立時看清了那道法門的名字:攝元法。
莊衍說道:“此法門能攝取天地間一切元氣,以供自身修行,具體妙用,還需你自行參悟。”
西梁女王俯首拜道:“謝上仙賜法。”
莊衍道:“但你還有三十二年王運,人王氣數未絕,故而三十二年內不得成仙,待到第三十二年時,便可功德圓滿,蛻去凡胎,飛升成仙。在這三十二年內,你要好生執政為民,若是做了昏庸殘暴之主,休說成仙,自身也要粉身碎骨。”
西梁女王道:“上仙之言,小王謹記。”
“嗯。”莊衍微微頷首,道:“你還有什么要問的嗎?”
西梁女王連忙問道:“還請上仙將尊諱告知小王,小王也好為上仙設壇奉祀。”
莊衍道:“吾乃玉帝欽封‘靈臺顯妙玉極真君’是也。”
西梁女王聞言臉色一變,道:“原來是靈臺真君,小王敬告靈臺真君,真君既然為小王賜法,便還請真君為小王賜一個道號法名,小王感激不盡。”
莊衍微微沉吟片刻,隨后開口說道:“賜你‘昭琰’之名,昭者明耀顯著,琰者德彰美玉也。”
西梁女王心頭一喜,再次俯首叩拜道:“昭琰叩謝靈臺真君。”
莊衍微微一笑,剎那間仙光騰起,莊衍身形須臾間消失不見了。
西梁女王也俯身下拜道:“恭送真君。”
回到黜陽山中,莊衍發現魚籃觀音正在竹廬前等著自己。
見到莊衍回來,魚籃觀音抬手一揚,手中的紫竹魚籃立時飛到了莊衍面前。
魚籃觀音道:“愿賭服輸,這紫竹妙品魚籃就給真君了。”
莊衍笑道:“魚籃觀音沒了竹籃,又該叫什么呢?”
魚籃觀音道:“乃服上上品,真覺亦真如。萬般皆是空,法足身亦足。心有魚籃,不著外相。”
莊衍收起魚籃笑道:“既然如此,那這紫竹妙品魚籃本君就收下了。”
魚籃觀音合十一禮,然后駕起祥云,款款離去。
不久后紫陽真人也來到了此間,看到魚籃觀音離去的身影,他笑著說道:“口里說著不著外相,心中還是有些不舍得此籃。”
“哦?”莊衍回身問道:“何以見得?”
紫陽真人笑道:“若真不在意,就不會說那么多話了。”
說罷,紫陽真人一臉肉疼地將手中的‘九陽真光劍’送到了莊衍面前,說道:“貧道也愿賭服輸,這九陽真光劍便奉上真君了。”
莊衍來者不拒,笑著將那九陽真光劍收入袖中,說道:“收了妙品魚籃,沒道理不收九陽真光劍。”
“拿去拿去。”紫陽真人故作輕松道:“不過是一件仙寶罷了。”
說罷,紫陽真人朝莊衍問道:“靈臺真君,要不要再來手談一局?”
莊衍笑道:“過些時日吧,眼下還有一事要辦,此事耽誤不得。”
紫陽真人笑著稽首道:“既如此,那貧道便告辭了,靈臺真君若有閑暇時,便傳書與我。”
莊衍拱手笑道:“好,道友且去,有暇再會。”
紫陽真人離去后,莊衍看著眼前這個自己住了兩個多月的竹廬,眼下他卻要離開此間了。
按照原來軌跡,過了女兒國之后便是‘真假美猴王’了。
但如今的孫悟空因為自己的因素自愿踏上了取經路,扶保唐僧西天取經,更是因為有自己的原因,這一路唐僧與孫悟空并沒有多少不睦與嫌隙。
所以孫悟空‘并無二心’,那么既然沒有二心,又何來真假美猴王這一難呢?
故而‘真假美猴王’這一難便空缺了出來,但莊衍早有安排,他想到這里只是輕輕一笑,便在心中暗道:“赤綾,此番卻該你出場了。”
不錯,當初用孫悟空磨牙的蛇仙赤綾正落在下一關上,頂替那‘真假美猴王’一難。
莊衍關了竹廬門窗,轉身踏起祥云,須臾間飛出了黜陽山,一路來到了‘赤仙山’中。
這赤仙山原本并不叫赤仙山,只是在數百年前,山中來了一位赤綾大仙,故才改名為了赤仙山。
只見這赤仙山奇峰高聳,危巖壁立,有萬象爭奇之勢,千山竟秀之絕。控三山,扼一水,更有大仙福佑,庇蔭四方生靈。
另外,此山中還有一座洞天,名為‘赤心洞天’,正是那位‘赤綾大仙’所居之道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