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六六六章萬里龍嶺 北涼東進

  “報!”

  漆黑夜色,一處燭火幽幽的房間外,一聲長呼響起。

  緊隨著便是急促的腳步聲,以及因為盔甲碰撞快速走動而響起的鏗鏘聲。

  隨后,房間的門被撞開。

  一位身穿烏金甲,頭戴八板頭盔,盔上有紅纓的甲士快步走進其中,隨后單膝跪下,低頭,朝上一抱拳,

  “稟報王爺,陸、孫兩位神將千里傳訊,依王爺令,北面大軍行至天雄關外千里地界鬼哭山駐扎,酉時三刻,天色剛黑不久,鎮守天雄關的蜀地大將齊天攜帶圣兵以及小股兵馬,夜襲北營,兩位神將攜王器與其激斗,將其逼退,怕有后手,未曾深追,此戰中,軍中那位供奉也出了一次手,但未露面!”

  “此戰損失共計千余甲,.”

  在此人語氣急促匯報北邊戰報時,房間內,前方座落著兩盞青銅樹燭臺,牛油燭芯正燒得噼啪作響,燭火晃蕩著,將房間最前方的輿圖投出忽長忽短的影子。

  房間內兩邊,盔甲寒光閃爍,如同一座座小山的人影坐立,甲葉上的暗紋在搖曳的燭火下明滅,氣氛充斥著肅殺。

  最前方,一座案幾,一人身穿玄色五爪蟒服,其左側碼著幾把令箭,右側落著一枚金印,金印放著金色毫光,頗為不凡,而其整張臉龐落在光影的晦暗處。

  那甲士單膝跪地時,甲胄與地面碰撞的脆響讓燭影抖動。

  而那抖動燭火映照出那方案幾后人影的面目。

  眉骨高突,兩道粗厚眉毛往上翹起,一雙眼睛如吊睛大虎,透著尸山血海般的寒光,那眼珠子里,幾根血絲在冷白的眼白中分外扎眼。

  正是當初敗逃涼州的反王——蕭中天!

  蕭中天聽到手下的戰報,那雙吊睛眼微微瞇起,分外攝人,一股揮之不去的憤張之氣在其中滌蕩。

  想到兩日前的種種,就算隱忍多年的他,也整宿整宿睡不著,他已經兩日沒合眼,心中的怒火一刻未熄。

  他急需要一場沾染鮮血的勝利,來宣泄他的怒火。

  等到報信之人匯報完,他眼睛居高臨下,喉嚨里發出低沉的聲音,猶如臘月里的寒霜,

  “那姓陳的沒現身?”

  “回王爺,沒有。”報信的甲士,小心低聲道。

  “齊天帶的什么圣兵?”蕭中天繼續確認。

  “一把青銅長矛!”

  “不是那家伙的兵器!”蕭中天聲音肉眼可見的緩了一些,

  “齊天帶著圣兵襲營,你說陸,孫二人將其逼退,但又說那位供奉出了手?”

  他們話語里的陸、孫二人就是涼州一戰,四位香火神將剩下的兩位。

  “回王爺,信上確實是這么說的。”甲士在這種令人窒息的氣氛中,額頭有些生汗,謹慎謹慎再謹慎地開口。

  “看來這位蜀地鎮魔大將實力了得,雖然突破武圣失敗,但應也快了,王爺,此人留著遲早也是一個禍患,應該讓那位武圣趁機除掉才是。”這時,營帳內,一位坐在蕭中天左手第一列的將軍突然發話,身子坐在那里,就像是一堵墻,有萬夫當關之勇,此人身居龍虎,卻是胡人的樣貌,一頭波浪紅發,青眼幽瞳,一直代王爺坐鎮西域方向,語氣滿是殺意,帶著冷哼。

  他兩日前沒在王府,坐鎮邊關,聽聞“噩耗”,當即調集兵馬。

  “此法冒進,我等定下的策略是擺出陣形,據而不戰,給這邊吸引火力,爭取時間。”右邊一人開口了,穿的一件鎖子甲,看面貌,是那位跟著逃出生天的王府右長史顏蓀,立即反駁。

  “哼,王爺意圖本將自是明白,可光拒而不戰,那齊天等人也不是傻子,一開始就敢打上來,一次還行,兩次三次呢,那些人察覺到蹊蹺,會不斷試探,蹬鼻子上臉,難道我北涼軍士和王爺的這口氣就這么憋著不成?”

  “顏蓀,你的膽氣看來被嚇沒了!”這胡人將軍青眼一鼓,聲音不善。

  “我們已放出幾重迷霧,吸引他們的視線,霍震大將也逃了出來,在蜀地吸引那位陳姓將軍和赫連山的注意,今日他們又見有武圣級別的強者出手,自然以為是王爺坐鎮,斷不敢再輕易來犯!”

  “如果此時主動挑起事來,就如將軍所言,真把那位齊天大將殺了,蜀地那邊定然不顧一切死保天雄關,派出強者來,如果那位陳姓武圣出馬,沖破大營,發現我方十萬大軍只是幌子,王爺不在此處,那人定當發瘋,大殺四方,壞了王爺計劃,到時該如何辦?將軍來擔責嗎,將軍也擔不起!”

  顏蓀被此將激的失了平日的氣度,怒而起身,橫眉冷對,說到后面,怒而甩了甩袖子,陰陽怪氣一聲。

  “你敢如此跟我說話?”赤發將軍起身,就如一頭兇獸出巢,滿是彪悍氣息,面露不善,氣機激蕩。

  “實話實說!”顏蓀眼神對視,互不相讓,兩人眼見要掐的起火。

  “都給本王閉嘴!”一聲沉喝將兩人的火澆滅。

  “王爺”

  “王爺”

  赤發將軍與顏蓀一個收起兇相,一個臉色一正,側過身來,朝案幾后的蕭中天一扶手。

  案幾后,蕭中天吊睛掃過二人,眼里的血絲變得更紅,“大事還未起,你們就開始窩里斗,你們心里有火,本將就沒火?整個軍中上下都壓著一團火,壓的血海深仇!”

  “只要打進中原,有的是時間找那姓陳的算賬,只是當下,要牽制住那姓陳的,不能讓蜀地發現我們的真實目的。”

  說著,他那暴躁的情緒冷靜下來,面色變得沉吟起來,視線下移,落在報信的甲士上,聲音變得平靜下來,下令。

  “替本王擬信,發給陸、孫兩位將軍!”

  “既然敵軍夜襲,自要反擊,但原則上繼續維持原來的策略,不要真打,但要對天雄形成有效威懾,將陣仗弄得唬人,另外放出迷霧,派人放出假消息,要與霍震里應外合,再派出部分兵馬發往附近的蜀地關卡,進行佯攻!”

  “一切目的,是要牽扯住整個蜀地的視線,拖住他們!”

  那報信的甲士面色一凜,鄭重一拜,“屬下這就擬信,發往二位神將!”

  說著,趕緊起身,后退幾步,隨后轉身出房間去!

  不久后,一道白色劍光沖出這片深沉的夜色,朝著南邊長空激射遠去。

  而光芒映照的下方,卻是一片深山野林,在這深山中,幾條由鐵甲組成的鋼鐵長龍,正蜿蜒行軍,開赴山林深處,伸手不見無指的黑暗中,這些兵馬只有零星燈火,摸著夜色行軍,但那肅殺之氣,令整片山林死寂,蟲鳥不敢高聲,山中的精怪妖魔,見到這些寒甲長龍,更是噤若寒蟬,逃的遠遠的。

  視線隨著劍光沖向高處,在往下看去,地平線上,一條宛若巨龍的山嶺伏臥在這片西北大地的脊梁之上,墨色的山脊是它起伏的脊背,自西向東蜿蜒舒展,時而昂首挺起如鱗甲般錯落的峰巒,時而俯身沉落為隱入暗夜的溝壑,山脊勾勒出它鱗爪般遒勁的脈絡,那些平日里險峻的隘口,此刻成了巨龍閉合的眼瞼;那些縱深的峽谷,化作它頷下垂落的須髯,在夜色里靜靜蟄伏。

  這便是萬里龍嶺!

  將北涼,蜀地,西域與關中,中原隔開,也將西域三十六國、八部魔國,十萬大山,這些邊關蠻夷,妖國阻擋在外,是護住中原的屏障天險!

  山風掠過這片山林,卷起濤聲陣陣,像是巨龍沉睡時均勻的呼吸,漫過黛色的林木與裸露的巖石,在山谷間織就一片低沉的絮語。

  此時,是北涼東面,秦州地界外的秦嶺一側,涼王蕭中天意圖瞞天過海,帶著北涼精銳兵馬,大舉東進!

  可萬里龍嶺,千重山萬重險,天險難越,大批軍馬根本不可能穿過。

  蕭中天此舉為何?

  視線拉回,此時,山中裂谷間,上百艘百丈大的青銅戰船游弋在其間,猶如游弋龍嶺間的鯤鵬,中間,一艘最大的主船上,最高的房間里,蕭中天深邃的眼眸從門外的漆黑收了回來。

  “這回,你們可滿意?”他冷眼掃過剛才掐架的手下兩員心腹。

  “臣,知錯!”

  “卑職知錯!“

  顏蓀和赤發將軍告罪。

  “坐下吧!”

  兩人依言,回到座位上坐下,但見那赤發將軍坐下后,又開了口,悶聲道:

  “王爺英武神武,自有定計,只是如今時間緊急,朝廷派來的兵馬正趕來,關西的門戶,我們的人已經準備就緒,就等王爺您一聲令下,當務之急,我們得盡快定住龍穴,時間不等人。若是等朝廷反應過來,有所防備,把我們東進的路線.”

  還沒等他說完,蕭中天抬了抬手,目光看向他,

  “不用你提醒,本王自然知道!”

  “云龍,你這幾日太急躁,本王大軍敢開進龍嶺,心里自然有數,這些本王早有所準備,本王豢養的那些尋龍點穴之人,早些年就在這龍嶺穿梭,尋龍點穴,跟蹤那條龍脈的行蹤,這條龍脈乃集大乾氣運與天地精氣而生,潛龍無形,時刻變換著位置,手下的尋龍師正在加緊施法定位它的位置,應該快了!”

  “屆時,等時機一到,本王自會擒龍定勢,打開這座龍嶺屏障,借道打開傳送,帶兵降臨關中!”

  蕭中天說到這,眼中精光爍爍,擁有一股驚人之勢!

  而他口中的所說的龍脈,就是龍嶺地氣,秉承大乾氣運而生的龍脈,萬里龍嶺隔絕了魔國妖山,域外蠻夷,護住中原王朝,自古承襲皇朝氣運,受龍庭敕封,古今多少帝王,來龍嶺封禪,祭告天地。

  這龍嶺被譽為天險屏障,絕不只是綿延萬里,崇山峻嶺之多這么簡單,“屏障”二字,絕非而戲,就有一個作用,龍嶺往中原之外的地界,空間被隔絕,不是說鳥不能飛過,而是空間傳送根本不可行。

  簡單打比方來說,就是從蜀地或北涼,建造一座傳送陣勢,直接傳送通往關中,不行,沒有一座,要不然,就不會有“蜀道難,難于上青天”,“北涼苦寒,偏遠如蠻夷之地”的話了。

  空間陣勢都被萬里龍嶺給封鎖了,這是古往今來的規矩,中原王朝都默認了這個敕令,墨守成規,就是為了防止這邊的妖魔,塞外蠻夷借道直接傳送進來,打進中原,那很快就亂套。

  當然,這種不是絕對的,也可以借道龍嶺,突破這種空間屏障,其一,就是領取朝廷的圣旨,利用天子敕令,打開傳送通道,第二,就是蕭中天所說的這種選擇,定住其中潛藏的龍脈,定住對方,讓這種限制打開,就可以打開傳送陣,進行傳送了,當然這個過程是極為艱難的,這萬里龍嶺,龍脈又不是實物,虛無縹緲,潛龍勿用,要想找到它的位置何其艱難,更別說定住。

  但北涼王府從很多年前就開始準備了,他招攬天下奇人異士,就有不少尋龍點穴的奇人,他派遣這些人去北涼地界的龍嶺尋龍點穴,已經有了不少經驗,大概摸清了其中的規律。

  他敢直接帶大部精銳進龍嶺,正是因為心中有了底!

  而他派遣十萬大軍逼近天雄關,就是想吸引蜀地和朝廷的視線,他要攻打劍南道,討伐賊人陳淵,以報涼州之恨,轉而從蜀道進關中。

  這樣,就沒有人會察覺到,他蕭中天其實一開始就想直接東進!

  這是他多年前,就開始準備的路線!

  在他這話落下后,在座將士那種等待中焦急的心,才踏實一點。

  時間慢慢來到深夜,從一更天,快到三更天時,龍嶺中的大軍依舊在行進,未曾停歇,戰船上,那些將領跟著不眠不休,等待著消息。

  終于,有腳步聲從外面快步走來。

  聽腳步聲,帶著急促。

  很快,外面響起低聲,有人在外面拜手稟告。

  “王爺,幸不辱命,真龍蟄伏于淵,但還是被我們找到了!”

  “聽您命令,沒有驚擾,現在該您出手了!”

大熊貓文學    巡山校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