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五四二章劍南道陳淵攜頭人頭來賀

  夜色漸沉,隨著夜色過半,府內的喧囂漸漸沉靜下來。

  內院,有一間議事殿,乃是王府的中樞,有人陸續踏進這個北涼權利的核心地。

  一尊尊黑影坐在議事殿的兩側,氣機威嚴,帶著莫名的壓迫感。

  燭火搖曳間,一位位北涼道的核心人物陸續來到此殿。

  里面有主事王府內外的顏蓀;執掌親王衛營的指揮使;北涼軍幾員虎將,鎮撫司一位副指揮使,幾位跺一跺腳就讓北涼江湖震動的武道大神通者,還有幾位世家家主,其中就有清風閣閣主陸正明。

  這些都是與北涼王府深度綁定的人物!

  王府在這片河西之地經營多年,對北涼道的掌控已經無孔不入,就連朝廷直屬的道撫司也早已千瘡百孔。

  “世子到!”外面一聲低聲。

  列座的諸位大佬,齊齊將目光投向大門,目光閃爍。

  很快,“噠、噠、噠”,腳步聲響。

  逆光里,一道身影踏門而入,玄色錦靴踩過門坎,靴底沾的夜露滴在青磚上,暈開一小片深色水漬,聲音在殿里格外清晰。

  “諸位叔叔伯伯,別來無恙。”

  一句輕笑聲響起。

  一位身穿暗紋錦袍的青年踏了出來,生得一副清雋骨相,眉骨高而清棱,眉尾卻微微上挑,像被墨筆輕輕掃過的鋒刃,透著股不容輕慢的銳氣。

  殿內一些人,聽了這位的語氣,又看了看此人,眉間不由挑了挑。

  十三公子蕭燁,王爺的第十三個兒子,平常為人木訥,聽說最不得寵,想不到最后是他坐上了世子這個位置,令人驚訝。

  看來都小瞧他了。

  但有人可知道這位新進世子,手段可不是一般人。

  “世子雛鳳清聲,令人佩服!”

  “今晚世子在賓客樓的那場戲,四兩撥千斤,讓堂堂東玄山長老低頭!”

  “更是有了拿捏此山的把柄,讓他們成為砧板上的魚肉,日后如何,還不是世子說了算。”

  有朗笑聲響起。

  說話的是一位面容清癯,眉如墨畫斜飛入鬢的儒雅文士,身著暗紋云鶴錦袍,領口袖口鑲玄色織金滾邊,腰束玉帶佩墨玉扣,足蹬云紋皂靴,衣料雖不張揚,卻在細節處顯盡華貴。

  此人看著儒雅清風,卻是北涼第一商號清風閣的掌舵人,陸元君的老子,實力雄厚,在這殿堂座次的排名也是靠前的。

  世子蕭燁大步踏進,面對一眾北涼大佬的視線,朝著這位閣主扶了扶手,以示尊重,隨后放下,眼神絲毫不掩飾自己的鋒芒和手腕,

  “我北涼鐵騎,踏遍西域三十六國,兵鋒所指,莫敢不從。“

  “一座東玄山,又待如何。”

  說到這,這位世子眉鋒往上,冷笑一聲,

  “父王不愿把兵鋒對準自己人,施恩于下,可某些人不領情,給臉不要臉,本世子這做兒子的,自然要為父王排憂解難。”

  “接下來,就看他們聰不聰明了。”

  隨后其語氣一轉,收起臉上鋒芒,掛起笑容,對這位清風閣閣主道,

  “貴閣少閣主,儀表堂堂,與本世子脾性相投,此事他也出了一份力,日后定當多加往來,恐怕要叨擾陸閣主了。”

  清風閣閣主聽言,開懷一笑,“哪里哪里。”

  心中對這位新進世子,更加高看了一眼。

  而其他人也從這位世子簡短的一段對話,看出了很多東西,這位有城府,有手段,在諸位面前不露怯,也放得下身段,哄得清風閣閣主開心。

  能入得了眼!

  這就是他們對位新進世子的評價。

  很快,這位新世子走到殿前,在主位下左邊有一個空位,這一刻,就算這位世子頗為城府,在看到這個位子時,心潮也有些澎湃。

  那是權利的寶座!

  整個北涼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利!

  他此時甚至在慶幸,自己那位兄長死的好。

  不過他還是努力克制住自己的激動,態度謙遜地朝著靠近王位幾個座位上的人行了禮。

  “顏長史!”

  “王指揮使!”

  “樊將軍”

  這些都是父王身邊跟隨多年的左膀右臂,他這剛上位的世子,也得保持該有的客氣和尊重。

  這些他都明白。

  顏蓀看著這位新世子,點了點頭,道了聲,“不錯。”

  說起來,這位十三公子連他也看走眼了,府中公子太多,這位默默無聞,少有人關注。

  而這位十三公子,在其他弟兄為了爭奪世子位置,派人交好朝廷特使,宗人府來人時,對方卻找到王爺,主動跟王爺要一個機會,十分果斷。

  王爺給了他一個機會,讓他肅清一些不聽話的人。

  沒想到這位十三公子帶著一群江湖高手真做成了。

  而這個時候,這位十三公子的實力才漸漸浮出水面,這位公子這些年以化名在外行走江湖,還建立了一個暗殺組織,在江湖中暗中結實了不少人脈。

  不得不說,這位公子蟄伏多年,就等這一個機會,果斷干脆。

  于是,世子之位被他抓住了!

  而今晚賓客樓的一幕,就是這位十三公子策劃的。

  拿東玄山立威!

  等這位新進世子蕭燁坐下,咔咔咔,殿門轟隆隆關上,一時,燭火幽幽,大殿內的氣氛變得肅然,在座的各位大佬,不約而同視線匯聚那座王位之上。

  這時,長史顏蓀從座位上起身,面向大殿諸人,扶了扶手,長袖垂下,隨后落下手,聲音幽幽,

  “今日,召諸位過來議事,一是讓世子與諸位見個面。”

  “二是代王爺向各位轉達一些事情!”

  這話一出,在座諸人目光閃動,帶著一絲疑惑,但沒人開口打斷,正了正色,側耳傾聽。

  而顏蓀目光灼然,步子邁動,

  “當今朝廷不定,天下動蕩不安,諸位也知道,蜀地邊陲,風波不停,地下有妖魔橫生,天上有天人降臨,大神通者死傷無數,更何談民間百姓,流民四起,怨聲載道。”

  “朝廷中奸佞當道,綱紀崩壞,當初不作為,導致今日之惡果。”

  “而蜀地與我北涼一衣帶水,若是蜀地生亂,殃及池魚,北涼逃脫不得。”

  “故王爺深思熟慮之后,準備整合北涼所有可用之力,以待天時,命諸位早做準備。”

  這話一出,大殿內,一聲聲低呼和吸氣聲響起,不管世家遺老,還是江湖名宿,都面露驚色。

  這還算他們養氣功夫足的,要是心思不深的,估計直接要從椅子上蹦起來。

  瞧瞧這話說的,明面上是說擔心蜀地大亂,殃及北涼,整合力量,提早做準備,但大家都不是傻子,這話里話外,批評朝廷奸佞當道,綱紀崩壞,王府要整合力量,以待天時,不就是沒捅破窗戶紙的事。

  一時,有些人坐不住了。

  畢竟,就算跟王府牽連頗深,但大家也不是頭腦一熱的蠢人,起碼要權衡利弊,有些人接觸王府多了,知道一些風聞。

  但這是王府,有些人眼神閃爍,面色欲言,卻沒有誰第一個開口,氣氛又詭異地安靜下來。

  “怎么?讓諸位辦事就這么難?”顏蓀眼角帶著淺笑,目光看向清風閣閣主,

  “陸閣主,你怎么說?”

  “陸某為北涼出一份力自然應當,只是這整合力量是怎么個整合法?”陸閣主倒是個穩得住的人,被“點名”不動聲色地反問。

  “自然是聽話的留下,不聽話的就安個罪名,給處理掉。”顏蓀輕飄飄地開口,

  “就像今天的東玄山。“

  “如果他們不聰明,就會以弟子勾結西域胡人刺殺世子一事被清算,就這么簡單。”

  這簡簡單單兩句話,令大殿空氣一冷。

  “顏長史說的倒是輕巧,不怪我謝某人說實話,王爺手握百萬雄兵,幾乎無人敢纓鋒,可單對付一家東玄山就足夠棘手,據我所說,作為北涼第一洞天,東玄山明面上只有山主身居龍虎,但暗地里還有一到兩尊龍虎老怪,在戰場上他們不敵王爺率領的北涼鐵騎,可要走,也留不住,況且人家也不是傻子,總不能等你來打。”

  “而這還只是一家!”

  “恐怕事情還沒辦成,咱們北涼自己就先亂了起來。”

  說話是一位中氣十足的江湖名宿,成名已有兩個甲子之久,半步龍虎的實力,冷哼一聲,說話也不客氣,說的也是事實。

  其他人點了點頭,心中也覺得顏蓀這話說得太滿。

  畢竟北涼何其大,讓那些不受拘束慣了的江湖宗門歸順,不現實。

  而且大家沒說,此事若是擴大,引起了朝廷那邊的反應,又該如何?但這話題敏感,大家保持默契。

  顏蓀被反駁也不惱,神色不變,

  “各位先別急著打退堂鼓,如果沒這把握,各位覺得王爺會如此做?”

  “而且朝廷如今根本顧不過來,蜀地已經牽制住它們,北涼便是王爺的事。”

  “再說事情也不是一口氣做成的,樹立一些典型,震懾一些人,再拉攏一些人,還用本官教與諸位不成?”

  “這對諸位和諸位背后的家族來說,是一個機會!”

  “就看各位抓不抓得住了!”

  有人驚疑,卻覺得這事有些粗糙,不像王爺的風格。

  “你說了不算!”

  “讓王爺與我們說!”

  “王爺在哪?”

  就在這嘈雜聲中,大殿那座王位之上,一道巍然身影赫然出現,滾滾氣機壓的滿堂皆寂。

  隨后,嘩啦啦,這些北涼的大佬紛紛起身,朝向王位拜手,無不肅敬。

  “王爺!”

  “王爺!”

  北涼王的威望,在這一刻體現的淋漓盡致,猶如猛虎堂前坐。

  而這位北涼的實際掌控者,眸光只是一掃,給所有人吃了一顆定心丸,

  “你們盡管放手去做,其余的本王一力擔之。”

  “就算朝廷武圣出動,本王可保太平。”

  隨著這聲沉聲落下,蕭中天手中浮出一枚金色小印。

  此印出現,就如同黑暗中出現一輪皓月,小印一震,一縷金色光暈蕩漾開來,一股無與倫比的心悸氣息蕩漾開來,朝著下面席卷而去。

  一時間,殿內所有人就好像看見了什么可怕的東西,心臟如受重擊,踉蹌倒退,心神駭然。

  此物讓他們如同螢火一般微小!

  圣兵?

  但隱隱感覺比圣兵還恐怖!

  心中有野望的人目光灼灼,立馬意識到這真是一次機會,沒有絲毫猶豫,拜下身來。

  “謹尊王爺旨意!”

  “謹遵王爺旨意.”

  一時,殿內盡皆拜首!

  次日,北涼世子冊封之日。

  俟辰時,朝陽初升、天光漸盛。

  北涼王府,前廣場,紅毯鋪就,從祭廟一直延伸至王府外的街尾,整個涼州城,幾乎萬人空巷,密密麻麻擠在王府外的街道上,看這盛大熱鬧。

  廣場之上,王府正廳之前,有一方巨大四足鼎爐香火鼎盛,立著持節的太常寺少卿徐良,身著緋色朝服,手持鎏金節杖,神色肅穆,念誦祭表,敬告天地。

  新立世子,身穿世子袍服,在宗人府左宗人的引導下,焚香跪拜后,誦讀祭文。

  后面臺階上,鼓樂齊鳴,王府百官序立,廣場四周,身披鎧甲、腰佩彎刀的北涼軍在后,一片肅重,甲胄反光與朝服交相輝映,禮樂之聲響徹云霄。

  世子誦讀祭文禮成,世子確立,賓客進場恭賀,朝拜。

  辰時中,王府大門外,禮官手持燙金名錄,朗聲報幕,聲音穿過王府內外,悠長明亮。

  “文遠侯,率千龍寶駒來賀!”

  話音落,見一隊身著墨色勁裝的親衛拉著一頭龍獸馬身,渾身赤火如火金的神俊異獸踏過王府大門,上面坐著一位身穿麒麟袍,面容剛毅,不怒自威的中年人,引得外面街上一陣側目。

  “北漠使者巴山!攜寶駒千匹、牛羊一萬為賀!”又一陣騷動,只見,竟然有一隊戴皮帽、身披胡服的西域使者竟然前來這里。

  接著,一聲聲報唱,都是些北涼有名有姓的大人物,每一次都能引起一些騷動。

  能正式觀禮報唱的基本都是這些。

  只是,不多時,外面的報唱聲突然起了騷亂,有呼喝聲,有抽刀聲,還有驚呼聲,接著這一切戛然而止,隨后一個略帶結巴的聲音響起!

  “劍南道,陳淵,攜人頭來賀!”

大熊貓文學    巡山校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