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陳玉書如今恒定層次的入定境界,悟透一道規則玄妙,也需要三五天的時間。
那些只是常定層次的入道境修士,悟透一道規則玄妙所需要花費的時間必然更長。
三五十天,都是極有可能的事情。
一門神通,蘊含著至少一百多個法則玄妙,算起來就是十數年的時間。
也惟有那些入定境界與他一般,達到了恒定層次的真人境強者,感悟規則玄妙的速度,才能夠與他相匹配。
但想要真正學會掌握一門神通,也需要一年以上的時間。
關鍵是,剛剛掌握的神通,并不一定能夠發揮出多大的威力來。
雖然,神通之法一旦練成,可以瞬發。
但入門層次的神通之法,威力是必然比不過精通,小成,大成層次的。
一些威力較強的法術,若是達到了大成之境,在威力上,甚至都能夠比擬那些剛剛入門的神通了。
唯有神通小成。
才能夠真正發揮出那無可匹敵的威力來。
而一門神通從入門到小成,花費的時間也不少。
可并不是所有人,都如陳玉書一般,有屬性面板可以助力修行,快速提升法術神通境界。
“法相天地,不愧是上古頂尖神通。
只是道則玄妙的數量,就達到了三百五十六個之多,是乃我遇到的神通之中最多的。
不過,修煉難度對我來說,反而不大。”
陳玉書仔細觀看著這門神通,特別是其中所涉及到的法則玄妙,數量達到了三百五十六個之多。
但他仔細對比,默默與自己所掌握的法術符文結構契合之后,臉上卻很快露出了笑容。
因為,其中至少有三百五十個法則玄妙,是與他所掌握的法術符文結構相契合的。
也就是說,他其實只需要掌握了剩下的六個則玄妙,或者創出六個對應的法術符文結構,就可以將這一神通之法,給修煉成功。
六個。
不難。
就算直接將整個法則玄妙悟透,也就十幾二十天的時間。
若是能夠創出法術符文結構,則可能只需一天的時間,就能夠將之順利創出,從而將對應的神通之法,以法術的方式,給施展出來。
雖然,如此施展出來的神通之法,威力必然是無限弱化。
但就算是弱化,也能夠呈現出其幾分本來威力的。
“不過,先不急。
看看剩下的幾個玉簡之中,還有什么神通之法。”
陳玉書心中著實歡喜。
畢竟這法相天地,確實是實打實的頂級神通,威力無窮,能夠很快掌握,哪里不歡喜?
更別說,這一神通涉及到的規則玄妙數量極多,直接就讓他的讀書經驗增加了三百多點,提升了一大截。
哪里會不歡喜?
不過他心性自然極為穩固,就算歡喜,也沒有直接放下手中事,就去直接轉修的道理。
畢竟他手上還剩下了四個特殊玉簡,被紫羅蘭特意挑選出來,想來每一個玉簡內,都有一門神通之法。
就算稍有不如法相天地,也絕不會弱了。
于是他打開第二個玉簡,神識一掃。
“一劍破萬法!”
目光一閃,陳玉書臉上也是一片火熱。
這一神通之法,他此前自然沒有看過。
但當時他在那洞府之中,順手破開了一個玉簡禁制,其中記錄的,正是有關這一劍法的心得體會。
借助這一劍法的心得體會,還讓他的驚天劍術的修行經驗,提升了一大截,收獲巨大。
當時他就感覺,這一劍術的威力,必然不凡。
不然只是些許心得體會,就讓他有一種醍醐灌頂之感。
此時正式查看這一記載了劍訣的玉簡,才總算一窺奇妙,發現這一劍訣,竟然是一門神通之法。
以一劍,破萬法。
不拘于什么神通手段,防御劍術,法寶陣勢,任何阻擋,都是一劍刺去。
一劍過去,萬法可破。
絕對是一門威力絕倫,攻伐無雙之術。
“不過這一神通。
涉及的法則玄妙反倒并不算多,只有一百二十八個。
除此之外,修煉這一劍訣,還有前置要求。
必須要將三十六飛天劍術,七十二路驚鴻劍術和一百零八顛倒劍術,都修煉到小成之境才行。
也就是說。
修煉這一門劍術神通,需要的并不僅僅是法則玄妙。
還有一定的劍術門檻。
劍術達到了,才能夠對應的將這一劍術神通之法,給真正練成。
乃是心劍宗核心之中的核心傳承神之一。”
陳玉書神識掃過其中的諸多要訣,好一會兒才將神識從玉簡之中離開。
但心中,也微微有些擔心。
因為,想要練成這一神通之法,必須先一步掌握三十六飛天劍術,七十二驚鴻劍術和一百零八顛倒劍術。
這三門劍術,顯而易見,都是上古宗門心劍宗的核心傳承之一。
這一次,他們雖然獲得了對應的藏書閣,卻不一定能夠集齊三門劍術傳承。
不過讓他心中稍安的是,那飛天劍術和驚鴻劍術,他都此前在劍術傳承之中,都有看到過的。
于是,他開始再次搜尋那一個個玉簡,查看是否有記載那一百零八顛倒劍術。
一炷香之后。
陳玉書眉頭不由一皺。
一百零八顛倒劍術,他確實找到了,但只有劍術傳承,卻并沒有對應的心法運轉傳承。
劍術招式,固然重要。
但一門劍術最重要的,其實還是里面的心法運轉之妙。
就如他掌握的驚天劍術,固然劍術招式十分精妙,但真正能夠發揮出對應的強大威力的根本,卻還是劍術的心法運轉玄妙。
就如這一劍破萬法,也是如此。
那一百二十八個規則玄妙,就是對應的心法運轉玄妙。
“缺少了這一套劍術的心法運轉。
對我修行一劍破萬法,就多了一層阻礙。
不過,主要妨礙,其實也不大。
只需要我將心劍之術的規則玄妙,全數掌握了,自然也能夠將這一心劍術神通,給施展出來。
只是會更困難些許而已。”
陳玉書對此,其實并不是太過擔心。
一劍破萬法這門神通,之所以會有前置劍術要求,只是因為這一劍術神通本身的修煉難度極高,若沒有前置劍法的基礎,那么就會很難理解,徹底掌握對應劍術神通。
可若是他將規則玄妙都理解通透了。
只需要對劍招方面上上心,自然而然的,也能夠施展出對應劍術神通的玄妙。
左右會更耗費一點心神,浪費一些時間而已。
況且,一百零八顛倒劍術的劍招,他其實已經有了,對應的劍術運轉玄妙,他完全可以以心劍之術的運轉玄妙,來去補充。
如此一想,陳玉書也是松了口氣,然后連忙仔細對比,觀察對應的規則玄妙。
這種記錄在玉簡之中的規則玄妙,與修士直接施展,還有那些具備天賦神通的存在施展出來的,自然更為模糊許多,就算是依壺畫瓢,也會有許多錯漏之處。
所以,陳玉書在對比之時,也十分仔細小心。
良久之后,默默比照之下,才暗嘆一口氣。
這一神通之法之中所涉及到的一百二十八個規則玄妙,竟只有七十八個,與他所掌握的法術符文結構契合。
也就是說,他若想將這一神通劍術掌握,需要耗費的時間,必然不少。
不過仔細想想,這也是十分正常的事情。
他雖然掌握了諸多法術手段,更積攢了無數法術符文結構,但對應的劍術傳承,其實相對較少。
主修的驚天劍術雖然也是一門十分高明,甚至是當世頂尖的劍術,但有且也只有一門。
沒有足夠的劍術基礎,沒有掌握到足夠的有關劍術手段的法術符文結構,當然在修煉劍術神通之時,就會有諸多桎梏,會因為基礎不夠,而難以寸進。
“好在,這一次從古修洞府之中,也算是獲得了不少的劍術傳承和對應的劍術理論,心得。
以后若是花費一定時間整理,領悟,修行。
或許就能夠補齊這樣的短板,將這一劍破萬法的劍術神通,給修煉出來。”
陳玉書感慨著。
然后打開了第三個玉簡。
“飛身金翅!”
又是一門神通之法。
陳玉書預想到這次在洞府之中的收獲會極大,卻沒想到會這般大。
這門飛身金翅神通,倒是沒有多大的威力,但卻能夠形成一對特殊的羽翼,附在身上,一旦使出,速度將會達到一個無可想象的地步。
對陳玉書來說,當真是,如虎添翼啊。
畢竟它本身就掌握了一門擅長速度的神通之法,血遁之術,一旦使出,直接就可以遠遁數丈,十數丈遠。
這還是因為他掌握的乃是這門血遁之術的法術之法,借助的還是法術符文結構的力量。
若是全數演化成為規則玄妙來施展,速度將更為恐怖,一遁之下,數十丈,甚至數百丈,都不是不可能。
而這門飛身金翅,則剛好可以作為這一遁術神通的補充,在極速飛行之后,再加上遁術,那當真是上天入地,無可不去。
就算修為高上他那么一兩個層次,也追他不上。
“規則玄妙一百七十二個,倒也不算多。
其中我所掌握法術符文結構與之契合的,就足有一百六十五點,只差七個法術符文結構,就能夠將這門飛身金翅給學會…”
陳玉書將對應的規則玄妙與自己所掌握的法術符文結構契合,很快就得出了結論,心神立即就是一松。
隨著他的掌握的法術符文結構的增多,他契合各種神通的規則玄妙,也就越多。
自然而然,也能讓他快速的將對應的神通之法給學會。
雖然所學會的,并不是真正的神通之法。
只是神通之法的法術代替法。
威力上,遠不如法術,而且還有施法時間限制。
但其玄妙之術,是一體相通的,也能夠對應發揮出其數成效果,他自然十分滿意。
待到他將這些法術版神通修煉到圓滿之境,自然而然就可以進階,真正將神通練成。
“第四個玉簡,不是神通之法。
而是一門丹方。
五行靈根丹丹方。”
陳玉書神識從第四個玉簡之中抽離,臉上先是有些失望,但很快,就露出了驚訝之色。
五行靈根丹丹方,竟是一門可以直接提升修士的五行靈根的絕品靈丹。
要知道,靈根屬性,乃是天生的。
古修修士踏入修行之路第一步,就是測算靈根。
一般人,都是五行俱全,只不過有些靈根屬性更強,有些則更弱。
比如,以一百為滿,那么靈根之中,金木水火土五行靈根中,數據均為二十以下的,就為廢靈根,基本上沒有修煉的可能,就算修煉,也難以有所成就。
若是有一種靈根屬性在二十以上,就可被稱作四等靈根。
若是在三十以上,則可被稱作三等靈根。
若是能夠達到四十以上,則是二等,五十往上,則是一等。
而對應的,若是這一等靈根,出現在一種五行屬性之上,那么就可被稱作天靈根,對應那種屬性,就可被稱作那一種屬性的天靈根。
比如金屬性天靈根,木屬性天靈根。
而若是在四十往上,且出現在兩種屬性靈根之上,則可被稱作雙屬性靈根,一般有金木雙屬性靈根,水火雙屬性靈根等等…
以此類推,就有三屬性,四屬性靈根之說。
當然,再復雜一點的說法,就是一等天靈根,二等雙屬性靈根,三等三屬性靈根的說法。
當然也有一等雙屬性,一等三屬性靈根的說法,完全是以修士自身的靈根屬性,來判斷的。
而這五行靈根丹,一旦練成,就可以直接均等提升修士的五行屬性。
也就是說,這是一種能夠真正提升,改變修士的靈根資質的好東西。
如今的修行環境,雖然與古修之時有所區別,好似對于靈根資質的需求不大。
但陳玉書卻十分清楚,修士資質,可是與修士的修煉速度息息相關的。
就算入定境界再高,修士的修行資質也是無法改變的。
同等入定境界的情況下,靈根資質,才是決定兩者之間的修行速度的根本原因所在。
陳玉書一直都知道,自己的修行資質極低。
只是因為之前他的入定境界,一直都比同境修士高上一兩個層次,所以才表現的不明顯。
可隨著修為的提升,其他修士的入定境界,與他差別不大的情況下,這種資質的區別,就會直接凸顯出來。
請: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