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六百五十六章貴客臨門

  總兵府書房中,楊承業和牛莊坐在一起,看著今年收上來的糧稅。

  “秋糧已經全部入庫,不過我們存儲的糧食依然不多,只有不到二十萬石!”牛莊揉著眉心,感覺頭疼不已。

  其實今年情況已經緩解了不少,去年才是最困難的,那時候周蘭只是安置了三十萬難民就把重山鎮給掏空了。

  好在經過了這一年多的休養生息,之前那三十萬難民已經安定下來了。

  現在這百萬難民看起來多,但實際上很多已經得到安置大半年的時間了。

  他們已經度過了最艱難的階段,雖然依舊貧苦,但最少能從地里收獲一點糧食了。

  但這只是隴原的五府之地,隴原總計有十三個府,除了隴原外,還有隴西和隴南兩省之地。

  隴原三省經過三年大旱,無數流寇掃蕩,人口銳減大半,但是現在三省加起來依舊有近千萬人口。

  想要徹底解決隴原三省的問題,重山鎮和北原鎮還要過數年的苦日子才行。

  這本來不是他們的責任,但是如今他們誰也指望不上,只能自己來做,總不能眼睜睜看著隴原三省剩下的百姓繼續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吧、

  “我們的存銀還有多少?”楊承業低頭看著賬冊,問道。

  “不足百萬!應該是九十三萬兩左右!”

  牛莊沉聲說道:“這些銀子不能動了,否則就會影響到我們自己了,赤刺部不生事還好,一旦他們挑起戰端,我們也需要大量的銀錢和糧草!”

  重山鎮是邊關重鎮,一切都要為戰爭考慮。

  別看現在兀良王庭分裂了,赤刺部、汪古部、塔塔爾部和烏拉部抱團自衛,不敢主動挑釁重山鎮,但萬一呢?

  重山鎮必須要留下足夠多的余糧,以應對未來萬一出現的戰端。

  “如果我們借錢呢?用重山鎮錢發售債票!”楊承業道。

  他的想法就是向楊正山學習,發售債票借錢買糧。

  牛莊斟酌了一下,說道:“發售債票不難,但是我們現在沒有地方買糧!”

  “遼東雖然還能買到一些糧食,但數量應該不會太多!李盛王朝亂成了一鍋粥,根本無法從他們那里買糧!”

  “德盛王朝也很亂,一群大名為了爭奪海貿份額互相攻伐。”

  “至于江南,別指望了,云桂的叛軍都快打到江南了,現在江南估計也沒有多少余糧!”

  現在的問題不是銀錢的問題,而是局勢混亂。

  大榮內部就不用多說了,可李盛王朝和德盛王朝也不太平。

  現在想要買糧都沒有地方買。

  就在兩人為糧食頭疼的時候,羅博走進了書房,“侯爺,有老太爺的信!”

  楊承業神色一震,“拿來!”

  羅博連忙將信件遞給楊承業,楊承業打開信件看了起來,他先是驚愕,后又露出了古怪的神色。

  小叔叔跑去做反賊了?

  楊正山在信中并沒有說的很詳細,畢竟這封信送出來的時候,楊明昭還沒有回到神木島。

  不過有一件事楊正山說的很明白,那就是讓楊承業收攏重山鎮的力量,先去神木島一趟。

  之所以要收攏重山鎮的力量,自然是要等消息確定之后再做出行動計劃,再事情沒有確定之前,重山鎮不宜亂動。

  “老侯爺可是有什么事?”牛莊見楊承業神色古怪,忍不住問道。

  楊承業微微搖頭,道:“沒有,只是讓我今年回去過年!”

  “這樣啊!現在已經臘月了,若是回去過年的話,需要盡快啟程才行!”牛莊沒有懷疑,只是順著話音說道。

  “嗯!今年就先這樣吧,正好,我這次回去后,可以看看從其他的地方購買糧食!”楊承業說道。

  “也好,東南海域應該有很多糧食,或許可以從那邊買糧!”牛莊贊同道。

  接著兩人有簡單的說了一些重山鎮的事情,楊承業這才回到了自己的府邸。

  他的府邸并不大,雖然掛著靖安侯府的牌匾,但其實就是一個四進的院子而已。

  回到府中時,俞氏正在準備節禮,今天已經是臘月初六,年節的節禮必須要在臘月初十之前送出去,主要是京都那邊的節禮,時間上必須要留的寬裕,免得節禮無法按時送達。

  楊明誠離開大榮后,這種人情往來的事情也就落在了楊承業的頭上,雖然楊家商號有時候也會把楊正山那邊的節禮送予一些親朋好友,但是有些與楊家不算親近,但又不能忽略的人家,就需要楊承業來維系一下關系。

  “咦,你怎么這么早就回來了?”

  見楊承業回來了,俞氏有些驚訝道。

  “家里來信了,今年咱們去神木島過年!”楊承業說道。

  “神木島?”俞氏還不知道楊家已經搬去了神木島。

  楊承業笑著解釋道:“爺爺他們又占據了一個大島,叫神木島,說是比星月島大三十多倍!”

  “哦!”俞氏對神木島的興趣不大,她遲疑的看了看身邊的大箱子,問道:“那這些?”

  這些年雖然他們也去過星月島,但說實話他們與家里有些生分了。

  “不送了,收拾一下,三天后我們就出發,不然趕不上過年了!”楊承業說道。

  隨后,靖安侯府就陷入了一陣忙碌之中,一眾仆從和丫鬟婆子都忙碌了起來。

  從重山關去神木島還是很遠的,而且現在還是冬季,迎河已經冰封了,無法乘船直入大海。

  他們需要前往復州城乘坐船只,然后一路南下。

  復州城距離重山鎮要比騰龍衛距離重山鎮近很多,所以去復州城乘坐海船要方便很多。

  俞氏忙碌著收拾行李,楊承業則在忙碌著安排重山鎮的事情,這一趟最少要花費了兩個多月的時間,他必須對重山鎮做出妥善的安排才行。

  而且還需要給各路參將通通信,讓他們預防一些可能發生的意外情況。

  就這樣,他們急匆匆的啟程趕往神木島。

  也就在他們啟程的時候,陳明兮帶著陳燕來到了神木島。

  陳燕,也就是陳昭玄的小女兒,今年才已有九歲,是一個很文靜的小姑娘。

  登陸神木島之后,陳明兮牽著陳燕的手走在萬年湖畔,望著一片翠綠的神木城。

  此時已是冬季,但神木島上依舊溫暖如春,草木茂盛,花團錦簇。

  雖然神木城看起來有些簡陋,無法跟雄偉且熱鬧的大榮京都相比,但是陳明兮望著那如同小山般的萬年榕,心里不由得有些緊張。

  此來,她是為了請楊正山回大榮,但是她不知道楊正山愿不愿意回大榮。

  如果楊正山不愿意,她又該如何?

  還有楊正山會不會提出一些過分的條件,亦或者楊正山會不會有什么不臣之心?

  這讓陳明兮滿心的忐忑。

  不等她們走到神木城,陳明兮就看到了一個不算熟悉的身影。

  楊正山親自來迎接她了。

  而且還是出城迎接,面子給的還是很足的。

  楊正山望著款款走來的陳明兮,雙眸微瞇,說實話他沒有想到陳明兮會跑來神木島。

  不過他已經收到了來自京都的消息,三山谷和翠霞谷的先天武者都離開了,這個消息也讓他感到驚訝,但并不是不能理解。

  至于陳明兮此來的目的,楊正山能夠猜個大概。

  可惜已經晚了!

  若是十年前,延平帝派人來請楊正山回去,楊正山或許能夠回去!

  若是三年前,陳昭鈞能想起他這個師傅,他或許還會拉大榮一把。

  可現在,楊正山也已是無力回天。

  還是那句話,以眼前大榮的局勢,想要匡扶大榮比踩著大榮的尸身建立一個新的王朝還要困難。

  楊正山回去能做什么?

  把持朝政,做一個攝政王?

  那還真不如直接造反省事。

  “老朽見過明兮殿下!”

  陳明兮來到近前,楊正山上前幾步,抱拳一禮。

  “不敢,明兮拜見前輩!”陳明兮先是一愣,連忙回禮。

  楊正山面帶淺淺的笑容,看著陳燕兒,“這是燕兒!”

  “燕兒給師祖磕頭!”陳燕兒乖巧的跪地叩拜。

  楊正山沒有拒絕,受了她的叩拜之后,這才伸手扶起她。

  看著乖巧的小姑娘,楊正山心里一陣酸脹。

  小姑娘的眉眼間可以看到陳昭玄的影子,這又讓他想起了陳昭玄年輕時肆意張揚的樣子。

  陳昭玄的性子即跳脫,又對武道有著一片赤誠。

  拜師之前,他就經常往楊家跑,對他死纏爛打,求他指點。

  拜師之后,陳昭玄往楊家跑的更勤快了,楊正山說是五天指點一次,但他幾乎是天天去,楊正山不指點他,他也不生氣,跟著楊承業跑去城外的護衛營一起接受訓練。

  楊正山指點過很多人,但是被他認可的弟子并不多,林展、王云巧、王明哲,然后就是陳昭玄。

  也就只有這四個弟子入了他的心。

  可是陳昭玄卻死了,他有些傷心,如今看到陳昭玄的女兒,又勾起了他對陳昭玄的師徒情誼,又讓他對陳昭玄的離世感到傷心。

  楊正山憐愛的看著這個孩子,慈愛的說道:“來,燕兒在這里就跟在自己家一樣,師祖帶燕兒回家!”

  “嗯,謝師祖!”陳燕兒露出了一個恬靜的笑容。

  她沒有見過楊正山,但是她對楊正山并不感到陌生,因為爹爹以前跟她說過很多師祖的事情。

  陳燕兒回頭望了望身后方安,方安對她用力的點點頭。

  楊正山也看到了方安,他自然認出了這是當初跟在陳昭玄身邊的小太監。

  “殿下請!”

  “前輩先請吧!”陳明兮態度放的很低。

  楊正山也不再多客氣,牽著陳燕的手朝著城內走去。

  對于陳明兮,楊正山其實并沒有太多的心思,雖然陳明兮身份尊貴,而且還是一位先天武者,但在他這里陳明兮只能算是一個貴客而已。

  對于貴客,楊家自有待客之道。

  楊正山將陳明兮引到城內的一座別院,然后就帶著陳燕回到了自己的院落。

  負責接待陳明兮的是梁氏,楊正山只是露了一面就離開了。

  至于陳明兮的目的,不著急,陳明兮遠道而來,自然要先休息一下。

  相比之下,楊正山對陳燕兒的態度更加親近。

  陳燕兒身邊只有三個隨從,方安和兩個侍女。

  回到自己的院落后,楊正山看了看方安說道:“你隨老夫一起來吧,她們先去旁邊的院子住下吧!”

  “那邊的院子是給燕兒留下的,以后燕兒就先住在那吧!”

  說罷,他朝著旁邊的一個丫鬟示意了一下,丫鬟立即上前做出了請的手勢。

  方安微微躬身,先是對楊正山應了一聲,爾后又對身后的侍女吩咐道:“你們先過去收拾一下吧!”

  等侍女離去,楊正山這才帶著陳燕和方安來到茶室。

  “坐吧,在師祖這不用怕!”

  楊正山讓陳燕坐下,方安立即上前為楊正山端茶倒水,他的動作行云流水,沒有半點拘謹和緊張。

  說起來,方安也算是楊正山的半個弟子,他以前跟在陳昭玄身邊,楊正山也指點過很多次。

  而且以前楊正山與陳昭玄喝茶的時候,他也是經常服侍在左右,雖然這已經過去快二十年了,但他依然小心翼翼的服侍在左右,只是他的主子變成了陳燕。

  看得出來,方安對陳燕還是很盡心的。

  “燕兒最近過得如何?”楊正山問道。

  陳燕看向旁邊的方安,方安開口說道:“前輩,郡主殿下在京都過得還不錯,衣食無憂!”

  楊正山捋著胡須的手微微一頓。

  衣食無憂?

  只是衣食無憂?

  這話說的有很多含義。

  “皇族沒有安排人教導燕兒?”

  方安低著頭,“朝堂現在沒有顧得上郡主殿下!”

  楊正山微微頷首,也明白了這是什么意思。

  陳昭玄已經死了,或許陳昭鈞還記得陳燕這個侄女,但這個時候他估計也沒有心思多去照顧陳燕這個小侄女。

  現在的陳燕就是一個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小可憐。除了有個尊貴的身份外,再無其他的依仗。

  “燕兒以后留在神木島如何?”楊正山看向陳燕。

  陳燕遲疑了一下,才開口說道:“燕兒會不會給師祖添麻煩?”

  楊正山笑了,“你一個小丫頭,能給師祖添什么麻煩?”

  陳燕眉眼彎彎,笑道:“只要師祖不嫌棄燕兒,燕兒愿意留下來!”

  旁邊的方安聞言,心里頓時松了一口氣。

  其實有些事他沒有跟楊正山說,沒做,陳燕在京都是吃穿不愁,但要說過得多好,那倒不至于。

  朝堂早已腐朽的不像樣子,皇城內的內廷同樣是狗屁爛灶的事情一大堆。

  那些太監辦事只看銀子,可方安和陳燕逃回京都的時候身無分文,他想要找人辦點事,別人都是敷衍了事。

  陳昭玄已經死了,陳燕這個孤兒雖然不至于人人可欺,但是也沒有人會將她放在眼中。

  也就是有方安在她身邊,否則這個小可憐還不知道會遭遇什么苦難。

  因此方安不希望陳燕回京都,在京都,陳燕就是無人在意的小透明,當然,在楊家陳燕也只是一個外人,想要融入楊家并不容易。

  但是方安還是希望陳燕能留在楊家,因為他了解楊家,也了解楊正山,知道楊正山和楊家不會虧待了陳燕。

大熊貓文學    家族崛起:從當爺爺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