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1407章 宋天師

  首陽山小洞天的歡迎儀式,弄得非常隆重。

  連首陽山附近的天象都發生了改變。

  羽太師是大半夜跑到芒碭山找劉季。跟劉老三在山上說了不少話,卻多發生在她編織的夢境世界。

  等她來到首陽山時,天還沒亮,大概凌晨三四點的樣子。

  而且,如今二月下旬,氣溫還有些冷。

  首陽山群仙聯手施法,使用改天換日的大神通,直接把太陽喚了出來。

  不是幻術,也不是局部地區時間加速,是真正讓一輪大日提前出現首陽山上空。

  二月下旬的冷風也消失,暖風徐徐,兩旁鮮花盛開。

  三十六對童子列隊而出,他們中有一半是男童,一半是女童。

  男童穿著好似蔚藍天空裁剪的道袍,女童穿著好似彩虹編織的裙子。

  他們有的捧著香爐,有的手持玉如意,還有高舉大纛,有的持有吉祥團扇都乖巧地列隊站在山道兩旁,恭敬地面向貴賓。

  玉門真人帶著兩個儒生打扮的鬼仙,親自在山腳下相迎。

  “羽太師,這位便是我正陽宮掌教,玉門真人。”

  神锏太保陪在羽太師身邊,向她介紹前來迎賓的三人,“另外兩位是孤竹國王孫,也是太一道的兩位‘迎賓大長老’,伯夷長老與叔齊長老。”

  “在西蜀時便久聞真人之名,今日得見道長真容,榮幸之至!”

  雖然對伯夷、叔齊兩個“太一道禮儀官”更好奇,羽太師還是先與玉門真人見過禮,才驚訝看向另外兩個鬼仙,“兩位圣賢竟然也在太一道,我之前還不曉得,意外之大喜啊!”

  伯夷神色平淡,道:“我兄弟二人餓死在首陽山,自然也要埋尸于首陽山。

  人死陰魂在,聽山上仙長講道,漸有所悟,便進入了洞天世界。

  我們不擅長道法,倒是對凡間的禮儀制度頗為了解,便做了個禮官。”

  叔齊看著羽太師,嘴巴翕動,似乎想說什么,卻被伯夷微不可查地碰了碰。

  叔齊便垂下眼眸,緊閉嘴巴了。

  羽太師坦然笑問:“二位賢者可是有什么話,要教導晚輩?”

  叔齊抬頭看了她一眼,欲言又止。

  玉門真人剛要說兩句話打圓場,羽太師又道:“當年二位賢者還活著時,尚且敢對武王伐紂提出質疑。

  公開呵斥武王姬發,不畏刀兵之禍。

  如今已然成為鬼仙,為何畏首畏尾起來?”

  這下叔齊不忍了,道:“我本來想勸諫太師兩句,您身為當朝太師,當為百官之表率,怎可入魔道?

  可想著如今自己成了禮官,在大門口質問貴客,于禮不合,便欲言又止。”

  玉門真人面色微變,眼里多了些焦急與慍怒:喊你們過來,是因為你們懂禮,是為了陪客人,讓貴客高興,你們怎么哪壺不開提哪壺?

  羽太師微笑依舊,道:“當年的商紂,比之今日之大秦,誰更有德行、更有仁政?

  當年兩位賢者勸誡武王遵守君臣之禮。

  今日可會勸那些反秦的潛龍、扶龍庭的仙人,讓他們收兵歸順朝廷,甚至向朝廷負荊請罪?”

  叔齊道:“太師想聽實話,還是好聽的話?”

  “實話最好聽。”羽太師道。

  叔齊道:“你們后人可能有所誤解,大商覆滅時,百姓的日子,過得比嬴政統治天下時要好。

  在蘇妲己惑主前,大商幾乎沒什么大型勞役。

  而太師改革弊制,施行十年仁政前,縱然我崇尚正統與忠君,也認為大秦該死。大秦不死,百姓就要亡。”

  羽太師微微頷首,“賢者改變了過去古板固執的禮教思想,現在以民為本了?

  既如此,我入魔后的作為,沒礙著百姓,反而于民有利啊!”

  “太師如今入魔,能始終控制自己的魔心魔念?”叔齊問道。

  羽太師嘆道:“天下玄門大仙,十之八九皆對我有惡感,時時刻刻盯著我的一言一行。

  我只是入了魔,還沒魔亂天下呢,已經被他們壞了名聲。

  連久不履人世的中古圣賢,都對我有了偏見。

  可想而知,一旦我做出任何失德之暴行,成千上萬的仙人,會立即興沖沖過來除魔衛道。

  只要我還有這種認知,我的道心比斬了三尸的大羅金仙還要澄凈、堅固。”

  叔齊怔了怔,道:“以太師的身份和地位,若入了魔,反而堅守本心,不墮魔道,于天下未必是好事呢。

  有了太師的例子在前,恐怕會有無數正道修士以您為榜樣。

  覺得太師行,他們也行,結果他們都把持不住。”

  羽太師哈哈大笑,“我只是大秦太師,不是玄門修士們的老媽。

  他們入不入魔,墮不墮落,與我何干?”

  玉門真人連忙道:“此地可是大門口呢!哪有在大門口與客人聊天的?

  兩位長老,我們先恭迎羽太師入門吧!等進入了正堂,諸位可以慢慢談。”

  說完他便伸手向前,邀請羽太師登山。

  羽太師欣然跟隨,卻沒結束與兩個賢者的扯淡。

  “賢者在封神時期已經是天下名士,是人族道德之模范。如今數十萬年過去,二位大賢可有著書立說?

  晚輩很愿意拜讀,并認真學習先賢的智慧與思想。”

  叔齊搖頭道:“小詩與短賦作過幾篇,夠資格呈遞給太師評閱的典籍,一本也無。

  我們雖被尊為圣賢,其實只是遵守圣賢教誨的普通人,本身并無教化萬民之才干。”

  “唉,賢者何必謙虛,等會兒我定要去二位的書屋瞧一瞧,萬望莫要推辭。”

  叔齊剛要拒絕,羽太師又道:“我如今入了魔,時不時會魔性勃發,全靠閱讀圣賢典籍平息魔念呢!

  二位賢者,你們也不希望我徹底失控、禍亂蒼生吧?”

  叔齊伯夷表情僵硬。

  邊上的玉門真人、神锏太保,則老臉扭曲。

  等羽太師在他們三人的陪伴下進入洞天,對岸已經準備了更加宏大的儀仗隊、迎賓隊。

  首陽山洞天進門后,是一條碧綠玉帶似的長河。

  他們是仙人,可以飄在河面之上,依舊有華麗的仙舟前來迎接。

  仙舟橫渡大河,來到名為“采薇渡”的碼頭。

  碼頭上兩百多個仙人、上千道人,可別說大羅金仙了,連一個金仙大能也沒有。

  幾乎全都是走“天師道”的真人,天仙、玄仙加起來不到十人。

  “拜見大秦羽太師!”

  即便是之前大罵“羽老魔”的仙人,此時也恭恭敬敬、禮儀周到。

  臉上、眼神中沒一點桀驁與不滿,全是溫順。

  更是同時默默運轉《清心訣》,進入無思無念的狀態,不讓羽老魔抓住心靈的破綻、窺探自己內心的“惡念”,也免受“傳說中的”敬語詛咒。

  “諸位真人請平身。”

  羽太師微微一笑,也朝著他們行了個道門稽首禮,“首陽山洞天的仙人竟然全部都來了,讓我受寵若驚、誠惶誠恐啊!我沒打擾到你們的會議吧?”

  眾仙表情一僵,心中驚惶:糟糕,羽老魔都知道了!

  羅真人瞥了神锏太保一眼,訕訕道:“事分輕重緩急。羽太師到訪,令首陽山洞天蓬蓽生輝,是第一等大事。

  眾位道友皆歡喜激動,想要拜見太師,哪還有興致開會?”

  羽太師道:“哎,我今次本是拜訪玉門真人,沒想過打擾整個洞天的仙人。

  你們如此盛情地招待,我反而過意不去,心中很是忐忑。

  不如你們都回去吧,回到會場,繼續討論。”

  眾仙面面相覷,不曉得她是真心不自在,還是在說風涼話,讓他們難堪。

  神锏太保見氣氛尷尬,輕咳一聲,道:“羽太師要去正陽宮,諸位真人不用都陪著過去。

  太師,咱們走吧,正陽宮在‘渭河第五彎’呢!”

  羽太師把手伸到袖子里摸索片刻,拿出一塊靈玉,遞給羅真人,道:“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

  今日承蒙眾仙熱情招待,我心中感激不盡,愿意幫諸位一把。

  這是一部《夢蝕魔祖技能詳解》,你們拿去好好參詳,定然收獲不淺。”

  “夢蝕魔祖”羅真人呆呆看著她。

  羽太師微笑頷首,“真人沒聽錯,也沒理解錯,‘夢蝕魔祖’就是我天魔身的封號。”

  眾仙面面相覷。

  羽太師越過他們,朝著神锏太保指引的方向飛去。

  首陽山小洞天內的大河,借用了山下渭水的名字,名叫“渭河”。

  取了渭水的名字,卻有黃河的神韻,在洞天內九曲十八彎。每一個彎道都繞過一座山,山上有一片宮殿。

  正陽宮在第五個彎道。

  山上建筑規模不小,稱得上“宮殿成群”,可人卻很少。

  在正殿喝了杯茶,說了幾句客套的場面話,玉門真人便邀請羽太師游覽正陽宮名勝之地。

  伯夷與叔齊完成迎賓禮,主動告辭。神锏太保也留在殿內沒跟過去。

  “整個首陽山洞天,還不到兩千人,可洞天面積不小呀!”

  走了一圈,羽太師疑惑道。

  玉門真人好奇道:“太師既然感到疑惑,說明之前并不曉得洞天內有多少人。

  為何剛一進來,便估算出大概?

  難道真是魔念一旦展開,立即捕捉整個洞天仙人的心魔?”

  羽太師搖頭道:“若無人渡心魔劫,沒有天道賜予大自在天魔之力,我的魔咒也只能波及思想與視野范圍內的修士。

  如今我是客人,更不可能以魔咒窺探洞天虛實。

  之所以估算出人數,是因為我有洞天之權!

  神州境內的洞天福地,都植根山川大地。人間之權,在中界依舊管用。

  見過人皇政的仙人,感觸應該格外深。”

  玉門真人若有所思。

  “其實我太一道的門人弟子,數量并不算少。至少與其它道派比,不算少。

  只不過洞天內僅有太一道的弟子。

  不像別的洞天,還會接納飛升到天界的散仙與別派仙人。”

  天庭是天界中的“朝廷”,中界洞天福地則是天界的“城池”。

  并不是所有飛升的仙人,都有機會在天庭任職。無法登錄天籍,便找個洞天安家。

  安了家,就會收徒弟,然后招收仙娥、仙童充塞仙府,漸漸發展出一個個道宮,擁有大量人口。

  “首陽山小洞天比較純粹,也可以說比較封閉。若不出意外,即便是這一代的弟子沒能成仙,壽元耗盡,或者遇到殺劫,入輪回到了下一世,也有專門的接引使前去度化。然后再次進入洞天道宮,成為太一道弟子。

  這一世當師父的沒能成仙,到了下一世,反而可能成為昔日弟子的晚輩,甚至直接給曾經的弟子當徒弟。”

  玉門真人瞥了羽太師一眼,心里一橫,繼續道:“可有時候也會發生意外。

  即便過去千萬年結下深厚緣分的師徒,也到了緣盡的時候。”

  話說到這兒,羽太師也不再裝傻,直接問道:“真人說的是青松道長?”

  玉門真人苦笑道:“他倒不是貧道的徒弟。當然,上一世的青松,不是貧道徒弟,可他上上一世名叫‘張靖’,倒是貧道的小徒弟。

  更早的八萬年前,田氏奪取姜氏的齊國江山時,他已是天庭靈霄寶殿的‘護符大天師’,姓‘宋’,乃姜太公至交好友宋異人的五世孫。

  在天庭時,宋天師替玉帝掌管‘仙變八威之符’。”

  “難怪他靈魂中藏了遠超青松道長所能擁有的‘道行’,宋天師應該是個了不得的大人物啊。”羽太師恍然大悟。

  《寶箓仙章》是太一道九大真傳之一,這在神州各大道派屬于常識。

  通過這一點,她已確定王三狗子與太一道有關。

  只不過王三狗靈魂中藏了大量不屬于青松的仙力,讓她一直心存疑惑。

  玉門真人點頭道:“如今太一道九大真傳之一的《寶錄仙章》,其實就是宋天師所創。宋天師堪稱天師道一代大宗師。”

  羽太師感慨道:“八萬年前,天師道才剛創立不久,那時編寫的《寶錄天章》,放在八萬年后的今天,依舊是符箓之道中最頂級的、最權威的仙法秘籍。

  如果宋天師活到現在,怕不是能位列‘靈霄殿四大天師’?”

  玉門真人道:“以他當年在天庭的身份地位,其實已經算是‘四大天師’了。

  據說,當今之世,僅有宋天師一人,得到了真正的《太公秘錄》,他算是姜太公的親傳弟子。”

大熊貓文學    公若不棄,愿拜為義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