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幾天里。
慈云山公園的展銷會熱度依舊不減,雖然本地人在逐漸減少,但外客卻越來越多,特別是過來尋求合作的外地客人,接二連三的到來。
連魔都那邊的高檔餐廳,都派人過來了。
平均每天成交額度達到了五六百萬元之多。
別看每一家高檔餐廳的采購量,都只有十幾二十公斤,但架不住國內的高檔餐廳足夠多。
不僅僅是西餐廳,一些高檔中餐廳,或者融合創新餐廳,都對白松露、香草草莓等產品趨之若鶩。
單單是一個珠三角地區,就集中了幾百家中高端餐廳,加上港澳地區的幾十家高檔餐廳。
就可以一天就需要消耗幾十公斤白松露。
目前南湖農場36畝用于白松露栽培的智能大棚,并沒有一股腦一起上市,而是分批次種植,每個月差不多有3畝可以收割。
根據采收的第一批白松露情況來看,目前三層立體布局的種植密度,畝產大概在2793公斤左右,符合預期的畝產估算。
一個月采收3畝,大概就8300公斤的產量。
因此隨著訂單和合同的累積,銷售部手上剩下的白松露額度,也變得越來越少了。
特別是長三角地區和港澳的高檔餐廳加入搶購行列之后,目前月訂單積累了近五千公斤。
也就是說剩下的額度,已經只剩下三千三百多公斤而已。
到了展銷會第六天。
京城和其他大城市,以及東瀛、南高麗,甚至東南亞的一部分高檔餐廳也沖了過來。
最后三千三公斤左右的月額度,很快被這些高檔餐廳瓜分殆盡。
面對市場的熱情,江淼等人也有些吃驚,主要是沒有想到市場會如此饑渴。
作為農業種植事業部的負責人,呂偉斌看到這一份銷售簡報,也是大吃一驚:“看來是往年的野生松露銷售情況,給我們造成了一種假象,以為松露每年的市場就兩三噸,這顯然是野生松露產量限制了這個市場。”
“是呀!”李洲也感嘆不已。
一旁的銷售部的價研辦公室負責人秦漢明,也重新拿出了一份市場調研分析報告:
“截至2025年10月,全球共有,4122家米其林星級餐廳,369家黑珍珠評級餐廳,考慮到一部分有重合,以及國內很多高端餐廳都沒有被列入,預計全球的高檔餐廳將超過1萬家,哪怕只有一半的餐廳會采購我們的白松露,這個市場仍然非常龐大。”
“漢明,你認為會有一半的餐廳會采購白松露?”呂偉斌好奇地問道。
秦漢明點了點頭:“是的,因為松露在高檔西餐廳之中,基本就是標配調料,那些米其林餐廳之中,西餐廳占據了絕大多數,加上國內那些有實力,卻沒有成為米其林的西餐廳,全球至少有5000家高檔餐廳需要采購白松露。”
根據這個數據,呂偉斌稍微一算,就估了一個大概:“以每家每天消耗1公斤白松露來計算,一天就是5000公斤,看來我們之前制定的產能太保守了。”
“現在擴大生產,來得及嗎?”李洲詢問道,他可不想錯過這個好機會。
呂偉斌思考了一會,拿出草稿紙算了一下,才抬起頭來說道:“可以,將剩下的118畝智能大棚都用上,同時再調整一下立體高度的布局,可以塞入4層立體種植層,每天就可以生產4.6噸白松露。”
秦漢明點了點頭:“4.6噸?也可以,考慮到了要給野生松露留一條活路,我認為可以在野生松露上市的那四個月,適量減少產能,以方便維持市場價格。”
“可以。”呂偉斌對此沒有什么意見。
“我也同意,漢明,你盡快寫一份報告交給我,我要將這件事告知老板。”李洲作為秦漢明的頂頭上司,便吩咐了他一些事情。
“好!”
當天中午,借著吃飯的間隙。
呂偉斌和李洲,向江淼匯報了展銷會的銷售情況,以及打算繼續擴產白松露的計劃。
江淼看了價研辦公室的報告,隨即點了點頭:“可以,看來必須成立市場調研部了。”
他轉過頭看向隔壁桌的蔣海波:“海波,將價研辦公室從銷售部剝離出來,組建市場調研部,由秦漢明擔任經理。”
趕緊咽下去口中的飯菜,蔣海波回道:“收到。”
匯報完成,李洲和呂偉斌便腳底抹油,不敢打擾老板夫妻倆了。
江淼無奈地說道:“看來計劃趕不上變化,你的羊肚菌研究得如何了?”
已經一臉無語的林書雅,喝了一口雞湯:“已經完成了,畝產可以達到8噸左右,生產周期為73天,現在怎么辦?”
“讓我想想…”江淼也一個頭兩個大。
如果量產,又要建設一個新的智能大棚。
如果不量產,又浪費了這個技術。
畢竟畝產8噸,生產周期只有73天,一年可以生產5茬,即畝產40噸左右。
而且江淼又想到了另一個情況,公司未來肯定要建設更多的智能大棚,原因非常簡單,因為書雅還在進行其他名貴食用菌的研究。
包括雞樅菌、松茸、紅菇,這三個目前無法人工栽培的食用菌,都在書雅的研究時間表上。
因此智能大棚遲早要建設,早一點建設,還可以一邊生產羊肚菌,一邊等待其他名貴食用菌的研究進度。
有了這個判斷,江淼就做出了決定:“我決定讓羊肚菌量產,反正以后這些智能大棚不生產羊肚菌了,還可以用在其他名貴食用菌的栽培上。”
“那你安排吧!技術我已經完成了,你拿去申請專利吧!”書雅低頭扒了幾口飯。
“嗯。”江淼想了想,覺得新的智能大棚不能繼續布置在南湖村了,因為南湖村可以利用的土地,基本已經被海陸豐公司承包或者租用了。
而馬宮鎮的其他幾個村,也沒有太多土地可以利用。
例如鹽町村,整個村的平地和低緩坡地之中,70的土地是魚塘,剩下的10是居民區和道路、10是農田、10是果園。
本來江淼老家新鄉是有一大片土地的,只可惜前幾年已經被征了兩千多畝魚塘和農田,用來建設華南師范的分院;前段時間又被海陸豐公司拿下一片地作為員工小區和寫字樓,現在剩下的土地,不僅僅少,還零零散散。
金町村那邊也一樣,被房地產項目、醫院、居民區占據了一大片,而且金町村的土地價格比較高,這也是海陸豐公司沒有去金町村周邊承包或者租地的另一個原因。
思來想去,江淼將目光看向隔壁的紅草鎮。
這一次他打算在隔壁紅草鎮,投資建設一個面積不小1000畝的智能大棚,反正公司現在借了一大筆錢,不用白不用。
吃了午飯后。
江淼將準備在紅草鎮投資建設1000畝智能大棚的計劃,交給了蔣海波和呂偉斌去落實。
畢竟現在這種事情,已經不需要他這個老板親力親為了。
今天他有一個應酬和接待,必須和書雅一起過去。
前幾天展覽會剛剛開始的時候,之前合作過一次的水果獵人楊陽,通過助理聯系了黎子軒,說一個農業頻道的主持人想采訪一下海陸豐公司,因為楊陽之前和那個農業頻道合作過幾次,對方就通過他的關系,聯系到了黎子軒。
江淼對于這種宣傳自己公司的事情,自然不會反對。
雙方約定好,10月7號進行采訪。
今天就是約定的時間了。
下午兩點多,采訪組的人包了一輛車來到了馬宮鎮。
很快江淼和林書雅就在門口見到了,從車上下來的主持人兼職記者,后面跟著一個攝像師、一個無人機操作員、一個剪輯師。
“郭站長,歡迎來到了海陸豐公司做客。”江淼笑著上前去。
主持人兼記者的郭站長,也笑容滿面伸出手來:“江總真是年輕有為。”握著手,江淼又給對方介紹起來:“這位是內人林書雅,也是新型白松露人工栽培技術的研發者。”
“你好,郭站長。”林書雅也笑著和對方輕輕握了握手。
“你好,林女士。”郭站長的手一觸即過,然后笑著贊嘆起來:“林女士研發的技術,現在已經聞名全國了,很快全世界都要知道我們國家實現了白松露的人工栽培技術。”
“我還要繼續學習,繼續努力。”林書雅謙虛地回道。
江淼插話道:“郭站長,我們先聊一聊采訪的流程安排吧!”
“哈哈,好!”
接待室內,郭站長和江淼、林書雅坐下來之后,就開始討論起采訪的流程安排。
首先自然是室內采訪,然后拍攝實驗區和老的簡易實驗室,再拍攝智能大棚里面的生產過程,最后再去慈云山公園的展覽會拍攝。
“我們打算對海陸豐公司做一個專題報導,第一篇報導就是林女士的白松露人工栽培技術;第二篇報導就是江總的鰻魚人工繁殖技術;第三篇報導則是海陸豐公司帶領馬宮鎮村民走向致富之路;第四篇報導是江總研發的新草莓品種。”
顯然郭站長這一次是有備而來,其實一開始郭站長只關注到了白松露的人工栽培技術。
然而等他深入了解了江淼和海陸豐公司之后,才發現這個公司非常有話題,一篇報導不足以概括,經過他們頻道內部討論之后,決定做成為一個系列的專題報導。
畢竟一次出差,可以完成好幾篇報導,想想就覺得美滋滋。
江淼笑著點了點頭:“可以,我和內人都可以配合拍攝。”
“那我們先討論一下采訪的問題和回答。”郭站長做事情也是雷厲風行。
幾人討論一個多小時,終于完成了四篇采訪報導的提問和回答,寫好了對話臺詞之后,便開始了第一次彩排。
書雅一開始面對鏡頭還有些緊張,不過彩排了兩次之后,就變得自然了一些,回答也是對答如流起來。
至于郭站長,人家是專業的。
江淼則是自信滿滿,畢竟有鑒定面板在手,他根本不需要擔心什么。
一個下午就過去了,四篇報道的室內采訪環節全部錄制完成。
趁著太陽還沒有下山,眾人馬不停蹄來到了城區的慈云山公園展覽會。
一來到這里,可能由于今天就是展覽會的最后一天了,客流量比前幾天更多了一些。
郭站長很快就和幾個銷售員小姑娘聊了起來,同時攝制組也開始工作了起來。
首先是面對充氣拱橋大門的開場白。
“飽飽們晚上好,我是17村的郭站長,今天我們來聊一點奢侈的話題,多奢侈?請跟著郭站長的視線…”
畫面一轉。
來到了農產品展區的松露柜臺旁邊。
“飽飽們,可知道這是什么?或許有人已經猜到了,沒有錯,這就是有著廚房鉆石之稱的松露,準確來講是白松露。”
“白松露是什么?簡單來說,它是一種生長在地下的真菌,通常在特定的樹木根部附近生長,如松樹、橡樹和榛樹。”
“松露的生長環境非常苛刻,以前無法人工培育,因此產量稀少,導致其價格昂貴。在歐洲,松露與魚子醬、鵝肝并稱為世界三大珍肴。”
“松露的食用價值非常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等營養物質,由于其獨特的香味和營養價值,松露在烹飪中非常受歡迎,常被用于提升菜肴的風味,也就是說松露其實是一種調味品。”
“在我們國內,松露也被稱作“豬拱菌”或“無娘果”,前些年由于過度挖采,導致云貴高原的松露產量逐年下降,不過現在它來了…”
郭站長拉長話音,攝制組趕緊將鏡頭對準了那一盒盒白松露。
“它就是由海陸豐公司生產的全人工栽培白松露,各位飽飽們有口福了,目前海陸豐公司的白松露已經量產,每個月可以生產8300公斤左右。”
隨著郭站長抑揚頓挫的介紹,一篇開場報道就完成了。
最后一組鏡頭。
“接下來,將由郭站長帶領大家,了解白松露人工栽培技術的前世今生,我們下期見。”
當天晚上,17村頻道的開場視頻,已經同步在各個平臺上線了。
阿b平臺上。
看完郭站長在慈云山公園展區走馬觀一般的報道,以及那一閃而過的各種產品,雖然重點鏡頭給了白松露,但其他水果和鰻魚,也有幾秒鐘的鏡頭。
評論區瞬間炸裂。
水果獵人楊陽:看來又有素材了,根本拍不完。
波士頓園撿:牛逼!白松露自由指日可待。
北美講師:一個月才8300公斤的產量,這點產量算什么。
鼠鼠我又回來了:樓上不查資料嗎?8300公斤是野生松露一年產量的兩倍多,而且人家可以全年生產,野生松露只有冬季才出產。
天冬就愛罵人:厲害!不過除了白松露,現場的番茄、人參果和草莓也不錯。
請叫我靚仔:前天剛剛去了現場,采購了一批白松露,價格還是很高,每公斤3000塊錢。現場還可以免費試吃,我干了好幾碟松露意面和松露煎蛋,松露味道非常好,不比意大利白松露差。
會下圍棋的鷹醬:我昨天剛好路過,竟然沒有進入,感覺錯過了一個億!嗚嗚嗚…
戶圣小號:每公斤3000塊錢?我工資就夠買兩公斤,真是太便宜了,呵呵呵。
科幻迷布爾瑪:郭站長你學壞了,竟然斷章了!!!
大頭鷹:戶圣小號,又在斷章取義,人家還有1000塊錢一公斤的小球白松露,而且這東西又不是大蘿卜,就一個高級調料,普通人真想嘗嘗鮮,購買100塊錢,也有100克了。
猴賽雷:上面那個戶圣怕不是沒有見識過意大利松露的價格吧?一公斤要3500~9000刀,海陸豐公司的白松露已經將價格壓低了十幾倍。
隨著報道在各個平臺上線,關于海陸豐公司生產的白松露,熱度更上一層樓,在阿b平臺一度飆升到了熱度第三。
而緊隨其來的,則是海陸豐公司的網店也迎來了一波流量暴漲。
80塊錢一份的嘗鮮款白松露,上架的1000份,不到一個小時就被搶購一空。
很快海陸豐公司的其他業務,以及在汕美、贛南的擴張,也有不少當地的小網紅在蹭熱度。
這就是互聯網時代的信息傳播速度。
而一部分更專業的博主,更是扒出了林書雅近期發表在一個農業期刊上的三篇論文。
“journalofthescienceoffoodandagriculture“期刊,即“食品與農業科學雜志”。
那三篇論文都是白松露人工栽培技術的一部分研究成果,不過核心技術并沒有公布。
而隨著林書雅的身份被曝光,她被漢東大學開除的公告,以及她導師杜博倫的一些事情,也跟著被曝光出來。
特別是前段時間,杜博倫手下還有一個博士生跳樓的事情,瞬間也跟著上了熱搜。
一個可以獨立研發白松露人工栽培技術的頂級科研人員,竟然被漢東大學開除了,這種巨大反差,讓不少喜歡捕風捉影的媒體狂喜,立刻連夜炮制小作文,準備開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