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九十六章 豪賭

  雖然決定要研究羊肚菌的最大量產配方,但是林書雅并沒有太著急。

  和江淼一起吃完晚餐之后,她就來到了三樓的休息室,拿出手機找到了一個名字,隨即撥打了這個號碼。

  嘟嘟嘟…

  過了一會,電話接通了。

  “喂?是書雅嗎?”

  “羅師兄,你人怎么樣了?”林書雅先開口問了對方的身體狀況,表達了自己的關心,拉進一下雙方關系。

  其實羅玉麟和林書雅關系還不錯,畢竟曾經兩人同病相憐,都被博導杜博倫坑過。

  而且在她悄然離去之后,幾個師兄師姐之中,也就羅玉麟打了電話,詢問過具體情況,其他師兄師姐并沒有詢問過她情況。

  畢竟親疏有別。

  有人心里面不滿杜博倫。

  自然有人阿諛奉承杜博倫。

  電話對面傳來有些沙啞的回應:“沒事,就是斷了一條腿,現在還在醫院。”

  “學校那邊怎么說?”

  “教導處說會給我更換一個博導,不過我現在已經沒有心思讀下去了。”羅玉麟的聲音之中,帶著沉重的疲憊和挫敗感。

  聽到羅玉麟放棄了繼續讀博的想法,她心里面對于說服對方過來的把握,瞬間增加了很多,隨即開口勸說道:“師兄,既然這樣,不如你直接過來我們公司做研究吧!反正師兄也不在意那張畢業證書了。”

  “書雅你是認真的?”羅玉麟有些驚疑不定。

  “師兄,我和我老公的公司,目前正在做各種食用真菌的研究,反正食用真菌和藥用真菌的底層技術是差不多的,我看好伱的能力,師兄不應該這樣被埋沒了。”

  “好,反正我也不想待在漢東這邊了,早點賺錢養家,免得父母擔心。”

  作為農民家庭出身的羅玉麟,一直靠父母耕田種菜在支持,眼看年近三十,卻還在讀博,父母又日漸蒼老,他就是因為家庭原因,才被導師杜博倫拿捏住,被迫將多篇論文給了杜博倫的兒子。

  真正讓他崩潰的事情,是他舉報杜博倫的事情,被對方知道了,這不僅僅導致兩篇重要的論文被杜博倫直接拿走了,并威脅要讓他永遠畢不了業。

  一時想不開的羅玉麟,才從三樓跳下去,幸好他跳樓的位置下方,有一小片綠化帶灌木叢,他砸在灌木叢上,緩沖了跳下來的沖擊力。

  現在躺在病床上,回想起年邁的父母,他終于想通了,放棄了繼續讀博的想法,也打算離開漢東這個傷心地。

  本來羅玉麟還沒有想好去哪里,但林書雅的來電,讓他迷茫的人生,有了一絲方向。

  “師兄你養好身體之后,就過來嶺南,到時候直接打我電話就可以。”

  “謝謝,我會盡快過去的。”

  “那我就不打擾你休息了,再見。”

  掛了電話之后,林書雅又通過微信,給對方發了五千塊錢,說是提前支付的路費。

  囊中羞澀的羅玉麟,也知道這是林書雅的一番好意,可能是擔心他自尊心抵觸,才說是提前支付的路費,這讓他感動不已。

  不過他倒是沒有什么非分之想。

  主要是羅玉麟有女朋友。

  病房內。

  左腳小腿打著石膏板的羅玉麟掛了電話,看向正在一片削蘋果的女朋友方蕓蕓,對方沉默著。

  “蕓蕓,非常抱歉…”

  “不,沒有關系,我尊重你的選擇。”

  “是我耽誤了你。”羅玉麟真的覺得自己對不起方蕓蕓。

  兩人談戀愛已經五年多了,對方三年前從漢東大學完成了本科畢業,為了和他在一起,方蕓蕓拒絕她父母的提議,沒有回去老家杭城考公,而是在漢東的京州找了一份不穩定的英語私教工作。

  “別這樣說,你可以想明白,我其實非常高興,反正你還有碩士學位,以后我們一起努力就好了。”

  “我…謝謝你,蕓蕓。”羅玉麟眼含淚水。

  方蕓蕓笑著切下一塊蘋果遞給羅玉麟:“你要過去嶺南工作,我也跟著一起過去吧!畢竟異地不方便。”

  “要不過一段時間再說吧?畢竟我也只是去看看情況,林師妹家的公司不一定適合我。”

  “嗯,你盡快做決定,如果真打算去嶺南發展,我就沒有必要留在京州。”

  “好。”

  其實當方蕓蕓說要和他一起去嶺南的那一刻,羅玉麟內心暗自松了一口氣,這個答案也意味著方蕓蕓希望和他走下去,一旦方蕓蕓選擇留下來,那兩人的緣分大概率就要到此為止了。

  異地戀是很難修成正果的。

  不過這也是羅玉麟給方蕓蕓的一個選擇,主要是他覺得自己的前途未卜,兩人年齡又已經到了必須談婚論嫁的地步,如果對方選擇留在京州,那他會毫不猶豫選擇分手,讓對方去找一個更加適合的對象。

  獲得了這個答案的羅玉麟,心里面一下子就輕松了很多,頓時覺得人生沒有什么坎是過不去的。

  或許平平淡淡才是真。

  以往的自己太看重前途,太看重博士學位了,才被導師杜博倫拿捏。

  當他選擇了放棄讀博的那一刻,一切都變得不同了。

  第二天,江淼和林書雅兩人繼續埋頭于科研工作。

  而在贛省羅霄山區的蓮縣,該縣的中部山村。

  因為今天是周末,李浩便借機從市區回到了老家。

  這里是蓮縣南嶺鄉的硯溪村。

  看著爬滿了藤蔓的老宅,稍微清理一下屋檐下的石臺階,然后坐了下來。

  眺望遠方。

  那是山的波濤。

  那是樹的浪。

  這也是他的故鄉。

  坐了一會,打開了老宅銹跡斑斑的鐵管門,從其中一間堆滿了雜物農具的房間內,拿了一頂草帽和一把鋤頭和一把鐮刀。

  他開著電動車,行駛在村里的小水泥路上。

  太陽已經盤踞在東南上空,向大地拋灑著光和熱。

  山間的風,還帶著清晨殘留下來的涼爽。

  不一會,他的電動車停在了水庫邊上的一旁山坡路邊,山坡上就是他家承包的25畝山地,上面種植了臍橙、油茶和桃子。

  只是看著雜草叢生的果樹下,就知道這片果園并沒有被很好管理過,其實周圍的不少果園都一個鳥樣,有些果樹甚至已經被雜草和藤蔓遮蔽了,根本看不出是果樹。

  李浩看了一下自家果園的情況,由于他老爸每年會回來一兩個月,因此果樹下的雜草并沒有太茂密,只有小腿高。

  沒有理睬那些歪瓜裂棗一般的臍橙和水蜜桃,他揮舞著鐮刀,將樹間的蜘蛛網掃下來,來到了那五畝油茶地中間。

  看著已經掛著小果的油茶樹,他并沒有太高興,因為受到今年的極端天氣影響,這些油茶樹的結果情況非常不理想,心里面稍微估算了一下,今年這五畝油茶可能采不到兩百斤油茶果。

  對于老同學江淼的提議,李浩這幾天也是猶豫不決。

  作為一個蓮縣土著,他太清楚油茶這東西了,畝產經濟效益太差,種植過程中又太費人力,要不是這些年官方不斷補貼,根本吸引不了農民和小老板們的青睞。

  對于江淼口中的油茶良種,李浩心里面并沒有抱太大的期望。

  畢竟他就在當地的農業農村局工作,對于推廣油茶的事情,那是了如指掌。

  目前最好的油茶品種,在理想狀態下,畝產茶籽油也不會超過50公斤。

  別看市場上,很多人在吹茶籽油可以達到上百塊錢一公斤。

  實際上榨油企業的油茶籽收購價格一般在20塊錢每公斤左右,相當于每公斤茶籽毛油40塊錢左右。

  也就是說,理想狀態下,一畝油茶的油茶才可以賣2000塊錢。

  如果是今年這種極端天氣頻繁的年份,看看李浩眼前這片油茶的狀況就知道了,五畝只能采兩百斤左右的油茶果,這連自己吃都不夠,賣個屁的錢。這種現狀,導致蓮縣周邊的不少油茶種植園,都處于半荒廢狀態。

  很多時候,如果想租這種油茶種植園,每年每畝只需要30塊錢,就可以拿到了一大片油茶種植園。

  之所以這樣便宜,主要是當地村民也知道油茶種植很難賺錢,只能通過便宜的價格吸引一些冤大頭。

  只要有人愿意接手,接手得越多,就越不可能靠自己來維護油茶種植園,必須雇傭當地人除草、打藥、施肥、澆水、修剪和采摘,這才是真正賺錢的大頭。

  當地村民是想靠打工賺一些錢,因此油茶種植園的出租價格才非常便宜。

  如果李浩愿意要,他只要一開口,隨隨便便就可以在村里租到幾百畝油茶種植園。

  可這種無法收益的投資,當地人根本沒有人愿意接手,除了不懂行的人。

  現在他就面臨這個選擇。

  自己家里面的5畝,加上親戚家里的一部分,拼拼湊湊大概有50畝左右。

  這個面積說少,一個人又管不過來;說多,比起那些動輒幾百上千畝的大園,肯定是比不了。

  50畝的規模確實有些尷尬。

  可擴大規模,他這幾年存下來的十幾萬塊錢,根本搞不了太大面積,租金確實便宜,但人工費用才是真正的支出大頭。

  思來想去,他還是決定先搞50畝油茶,自己的十幾萬塊錢,應該可以堅持兩三年。

  不過日常管理,只能委托在村里面的大伯一家幫忙看一下,然后自己每個周末抽空回來干,這樣才可以減少人工開支。

  雖然已經下定決心,但李浩還是心里沒底:“希望阿淼的新品種給力一點,不然我這錢可能要打水漂了。”

  隨即他通過微信,將這個決定告訴了江淼。

  不過此時的江淼還在實驗室,并沒有帶手機進去,因此并沒有第一時間回復。

  直到中午十一點半。

  江淼拍了拍有些酸麻的腰背,從實驗室出來,打開自己的儲物柜后,才看到了手機上有很多未讀消息,其中就包括李浩發過來的信息。

  隨即他打了一個電話回去。

  “喂,耗子,抱歉,剛才在實驗室里面,身上沒有帶手機。”

  “哈哈,我就知道你在忙了。”

  “你真的決定好了嗎?”

  “嗯,我打算先搞50畝油茶試一下,你那邊的情況如何?”

  “50畝?也可以,這樣吧!你的油茶園可以作為我公司的實驗田,我每畝每年給你補貼一千塊錢,連續補貼你三年。”

  “三水,別這樣啊!我知道你擔心我,不過兩三年我自己可以堅持。”

  “不是,我是認真的,畢竟這是新品種,實驗種植肯定需要用心,這個補貼你就拿著,別跟我客氣。”

  “那好吧!”

  “對了,可以嫁接的第一批組培苗,估計要明年開春才可以送過去。”

  “我知道。”李浩畢竟是農學專業的。

  之前江淼說是從一棵野化的大果油茶樹發現了新品種,那嫁接條肯定不可能都從那棵母樹出,特別是要大規模推廣的情況下,只能通過組培育苗了。

  需要大半年的時間,其實已經是非常快的情況了。

  按照江淼的估計,變異茶籽生根發芽之后,植株要達到1米高度,在實驗室條件下,大概需要三個月左右。

  不過進行二次組培,倒是不需要生長到嗎1米高度,只需要十幾公分高度即可采集芽葉,進行二次組培育苗。

  也就是說,接下來八個月左右,通過實驗室組培育苗,以每兩個月為一代,完全可以生產四代組培的油茶苗。

  每一代可以增加50倍規模。

  即1—50—2500—125000。

  到了明年三月份的第四代組培油茶苗,數量就可以達到125000株。

  這個規模足夠明年三月份嫁接125000棵油茶樹,大概相當于2500畝左右。

  如果不夠,還可以繼續組培擴充。

  一年搞個幾十萬畝的嫁接苗不成問題。

  不過這樣一來,李浩那邊的油茶園肯定消化不了如此龐大的油茶苗,海陸豐公司必須自己經營油茶園。

  至于為什么不出售給其他油茶種植戶。

  原因有很多。

  其中一個原因,是新品種苗木的出售,需要辦理一系列手續,目前海陸豐公司必須盡快將油王系列新品種油茶的基因譜系注冊下來,然后再向本地農業農村局申請其他手續。

  以海陸豐公司在本地的影響力,這種申請倒是不會太難。

  但是拿到了合法手續,并不意味著就可以直接銷售了。

  畢竟人家種植戶又不是傻子,不可能聽你一兩句介紹,就無腦采購海陸豐公司的新品種油茶苗。

  因此從一開始,只能由海陸豐公司自己小規模種植油茶。

  當然,江淼口中的小規模,是至少幾萬畝的規模,這才可以體現出油王系列油茶的產能優勢。

  有了這個想法,他抽空來到了總部的辦公室,叫來了副總經理蔣海波。

  “海波,公司打算在贛南地區增加一個專門經營油茶種植的分公司,同時要在公司內部成立一個農業種植事業部,人手方面你盡快進行初步篩選,我會抽空進行面試考核。”

  蔣海波一邊筆記下這件事,一邊問道:“老板,分公司和新部門大概需要多少人?”

  過來之前,江淼已經有了腹稿,因此直接說出了自己的要求:“分公司至少要50人,新部門10人,農業種植事業部的經理,就由南湖農場的經理呂偉斌擔任,南湖農場暫時由呂偉斌兼管,我會盡快選拔接管南湖農場的新經理。”

  “老板,既然如此,不如改組一下一部分生產部門吧!”蔣海波趁機提議道。

  “說說看。”江淼喝了一口茶。

  “農業種植事業部,可以管理南湖農場、瓊州分公司、贛南分公司,以及以后新增的農業種植產業,考慮到要有區分,我建議將具體產業的高管,統一稱為廠長,而公司總部的部門經理,統一叫經理。”

  江淼放下茶杯,想了一下:“也可以,既然如此,你這個副總經理的名頭也有些不適合了,改為公司總經理吧!”

  “好的。”對此蔣海波并沒有其他想法,畢竟他現在的工作范疇就是總經理。

  再怎么改名字,權力也不會有太大的變化,公司還是江淼的一言堂,這就是個人獨資企業的先天性。

  緊接著江淼又吩咐了一些事情。

  只要農業種植事業部完成組建,他就要進行大規模擴張了,大量并購山地的種植園。

  其中贛省的種植園全部要油茶園。

  而瓊州和粵東的種植園,全部用在未來的榴蓮種植產業上。

  想要短期內快速擴張產能,就必須做好前期的準備工作,幸好海陸豐公司的資金儲備足夠龐大,而且還有源源不斷的現金流注入,不需要擔心資金問題。

  僅僅是單純的種植園,還是不夠的。

  未來油茶和榴蓮大規模生產,必須提前做好準備,包括配套的加工廠之類,肯定要跟上去。

  這也是很多農作物原料生產企業的必經之路。

  海陸豐公司必須有自己的榨油工廠、食用油工廠、榴蓮果泥工廠,甚至要有進一步的深加工工廠。

  比如茶籽榨油之后的茶籽餅,里面還含有大量的蛋白質、纖維素、維生素、多之類成分,這些東西還可以進一步提煉。

  海陸豐公司有這個條件,將產業鏈延長,當然不能停下來。

  不過這些配套加工廠倒是不需要太急,明年再開始布置還來得及。

  當前比較關鍵的事情,是在汕美本地購入大面積的果園,先一步改造成為美麗異木的種植園,然后等嫁接轉基因異木可以使用了,就可以立刻嫁接上去,最后再嫁接上榴蓮老枝。

  這樣可以極大縮短第一批榴蓮的上市時間,預計后年八月份就有第一批榴蓮可以上市。

  為了打開局面,江淼并不打算只種幾百畝榴蓮,而是要一次性推出幾萬畝,形成規模化效應。

  (本章完)

大熊貓文學    我看到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