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遠航歸來(加更)
情人節。
2月14日,距離除夕只剩下兩天。
然而馬宮漁港卻迎來了3艘大型活魚運輸船,每艘的排水量都在五千噸左右。
海陸豐公司的水產養殖事業部,出動了幾十名員工,同時還暫時封住來漁港的一部分區域。
張信誠親自過來接收。
“張總,幸不辱命,我們完成了任務。”帶著笑容的魯德慶,是承包了這一次任務的齊魯遠洋漁業公司經理。
“辛苦貴公司了。”張信誠拿出一個一張支票遞給魯德慶:“這10萬塊錢是我們公司給貴公司出海船員的春節紅包,你們可以將船停在這里,回家的機票我們公司已經買好了。”
魯德慶可沒有客氣,眼疾手快地接過支票:“那就多謝張總了。”
張信誠笑著看向正在卸下來的活魚:“不急,我們盡快將魚卸下來,然后清點好活魚數量,我們會給貴公司結尾款。”
“那是那是。”魯德慶這一路可是擔驚受怕,他們從北太平洋的北海道東北海域,一路運著這些活魚回來,生怕一不小心,這些魚在半路嘎了,那他們就損失大了。
雖然海陸豐公司承包了他們三艘大型遠洋捕撈船和三艘大型遠洋活魚運輸船,給的承包費用是三個月1800萬元。
但是這是有要求的,前提是保證至少一萬條魚活下來,才會給尾款。
如果超出一萬條,超出的那一部分,一條給200塊錢的獎勵。
專門調過來的活魚運輸車,迅速接過從船上卸下來的活魚,由于考慮到保密,因此周圍都被隔了好幾層的紅藍防水布,加上專門的可移動雨棚,就是為了避免附近的居民拍照。
運輸車的水箱裝滿了幾百條魚后,迅速轉運向南湖村海邊的養殖場。
張信誠陪著魯德慶等人,一起親點著卸下來的每一條活魚。
接下來的五個多小時內。
他們幾十個人,忙得腳不沾地,將17282條活魚全部卸下來,并安全轉移到南湖養殖場那邊,安置在室內養殖場的專業養殖池內。
看到最后一條活魚被送上運輸車的水箱,魯德慶松了一口氣:“呼…張總,我們對此下數吧?”
張信誠點了點頭:“沒問題。”
兩人對了一下活魚數目,發現沒有問題之后,便開始結清合同的尾款和相關的獎金。
“魯經理,我剛才已經讓人打款過去來,你打電話問一下你們公司那邊,看看有沒有收到。”
“好好。”魯德慶有些迫不及待,畢竟結款之后,他們就可以回去過年了,拿起電話打回去公司那邊。
他聊了一會,便笑容滿面地掛了電話:“張總,款項我們已經收到了,我們董事長說,代他向江總拜個早年。”
“你也代我和江總,向李總拜個早年。”張信誠一邊說,一邊將一袋子海陸豐公司的白松露和羊肚菌遞給魯德慶:“小小意思,不要推辭。”
“那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多謝貴公司的新年禮品,祝貴公司來年財源廣進、一帆風順。”
“也祝魯經理家庭和睦,身體安康,一帆風順。”張信誠笑著拍了拍對方的后背。
考慮到時間的問題,魯德慶等人很快就向他提出辭別。
畢竟他們也收到了合同尾款,以及145萬6400元的獎勵,現在每一個船員都歸心似箭,張信誠安排中巴車送魯德慶和他的船員,帶著海陸豐公司送給他們的東西,坐中巴車去鵝城的機場,準備坐飛機回家過年。
另一邊。
南湖村南面的海灘。
這里有一片面積100畝的室內養殖場,就靠在海岸邊上的防風林之中,是去年十月份購買下來的,經過了四個多月的改造,變成了一片高規格的室內養殖場,該養殖場和鹽町養殖場的室內養殖場一樣,可以控制水溫、鹽度、含氧量、水流速度、水體微量元素比例。
此時江淼也在這個養殖場內部。
一批一批的活魚抵達。
養殖場內的十幾個員工,手腳麻利地將魚從運輸車的水箱中,轉移到專門的養殖池里面。
這些魚表面鮮紅艷麗。
這就是大名鼎鼎的太平洋紅鮭,又稱紅大馬哈魚或青背大馬哈魚,學名oncorhynchusnerka,是北太平洋水域的一種洄游性魚類。
或許有人對于這種魚不太熟悉,但是說起另一個名字,或許很多人都會明白。
那就是“三文魚”。
準確來講,三文魚是指一部分鮭魚。
紅鮭在國內比較少見,除了東北有一小部分河流,可以捕撈到洄游的紅鮭之外,其他地方只能在東瀛和阿美麗卡那邊吃到。
國內的三文魚,一般是從北歐、智利、新西蘭進口的大西洋鮭和帝王鮭,這些都是養殖的三文魚。
而紅鮭目前還沒有實現人工繁殖和養殖,主要靠捕撈,其最大捕撈國是阿美麗卡,阿美麗卡的阿拉斯加州地區是野生紅鮭的主產區,占據全球捕撈的80,這種紅鮭除了在北美銷售之外,主要銷往東瀛。
江淼通過鑒定面板,查看著這些紅鮭狀態。
哪怕有高規格的養護,這些紅鮭經過幾千公里海運的顛簸,狀態普遍不佳。
為了讓這些紅鮭活下來,江淼立刻來到這個養殖場內部,專門配備的實驗室,迅速在里面配了很多藥劑和營養素。
而送走了魯德慶等人的張信誠,來到養殖場后,看著江淼正在忙碌著調配藥劑和營養素,便沒有過來打擾他。
直到下午三點鐘,江淼才完成了調配藥劑和營養素,他伸了伸懶腰,便交代養殖場的員工如何進行喂養。
看到他忙完,姐夫走過來。
“阿淼,這是種類清單,你看一下。”張信誠這一下午也沒有閑著,他帶人統計了這些鮭魚的種類和每一個種類的數量。
清單上,明明白白寫著:狗鮭3257條、紅鮭2809條、銀鮭4585條、粉鮭3671條、帝王鮭2960條。
一共是17282條。
這些鮭魚都是北太平洋海域的本土鮭魚種類。
目前已經商業化養殖的帝王鮭,就是從北太平洋引進到新西蘭的。
江淼雖然說要發展三文魚養殖產業,但他并沒有大張旗鼓去外國購買種苗。
目前國內根本沒有掌握傳統三文魚的種苗技術,唯一掌握的鮭魚種苗技術,還是毀譽參半的虹鱒。
如果向挪威、智利、丹麥和新西蘭等地的三文魚養殖企業購買種苗,對方就會發現海陸豐公司的動作,要么被高價敲詐,要么就會被直接拒絕。
因此江淼才會在去年十一月份,專門派人去齊魯省,找一個有專門捕撈船和活魚運輸船,以及經常在北海道附近海域捕撈作業的漁業公司合作,讓對方去北太平洋海域捕撈各種鮭魚。
之所以開出1800萬的高價承包費用,主要是冬季的北太平洋海域很危險,沒有大價錢,對方根本不想去冒險。
而選擇冬季去捕撈,就是為了避免海水溫度太高,可以借助天氣,增加運輸過程中鮭魚的存活率。
哪怕是有天時,加上船員日以繼夜的看護,這批鮭魚之中,仍然有一大半死掉了。
那些半路死掉的鮭魚,被運輸船上的凍庫冷凍著,目前已經全部卸下來,準備發給員工作為春節的福利。
可以獲得這一批活體鮭魚,而且籌齊了太平洋鮭魚的核心種類,對于海陸豐公司而言,是有一定的運氣成分。
不過現在這些鮭魚已經到了專門準備的養殖場,加上有江淼這個開掛選手在,死亡率會被壓到極低。
接下來只需要讓它們休養生息,補充各種營養素,由于這一次捕撈回來的鮭魚都是接近性成熟的體型,因此今年就可以陸續產卵。
一般情況下,狗鮭會在夏末秋初,也就是710月間,開始洄游到出生地的河流中產卵。紅鮭的主要產卵時間是在78月。
粉鮭產卵時間較早,大約在68月。
銀鮭一般在秋季的1012月產卵。
帝王鮭的產卵時間通常在秋季,911月左右。
從時間上來安排,產卵順序先后是粉鮭、紅鮭、狗鮭、帝王鮭、銀鮭。
這些品種的鮭魚不僅僅產卵時間存在差異,產卵量也有些差異,每一條雌鮭的產卵量一般在1000~5000顆之間。
粉鮭產卵量最少,在1000~2000顆之間;狗鮭產卵量為2000~3000顆左右;紅鮭產卵量約3500顆;銀鮭產卵量約為4000顆左右;帝王鮭的產卵數量相對較多,每尾約5000顆。
也就是說,哪怕是江淼有辦法讓它們的魚卵孵化成功率高達95以上,要保證有足夠的種魚,以及實現大規模出苗,至少需要人工養殖兩代。
而且這些品種的鮭魚,生長周期是不一樣的。
比如帝王鮭,需要5~7年的養殖周期;
而粉鮭則只需要2~3年底生長周期。
當然,這是野生環境下的生長周期,如果通過人工干預,加上充足的營養供應,養殖周期是可以極大縮短的。
例如新西蘭的帝王鮭,如果要求快速上市,養殖周期可以壓縮到30個月左右。
江淼打算先養殖一批粉鮭,畢竟它們的生長周期本來就比較短,如果通過合理人工干預,加上充足的營養,養殖周期可以壓縮到8個月左右,就可以讓它們開始產卵。
傍晚,夕陽西下。
海風吹拂著防風林的木麻黃。
南湖養殖場的后面不遠處,就是江淼等人的別墅,在別墅的后院里,幾人正在燒烤。
由于何幼薇和她弟弟何當道還需要繼續觀察,因此姐弟倆人春節并沒有回京城,今天兩人也一起過來吃燒烤。
書雅看著那幾條魚:“這就是你了兩千萬弄回來的三文魚?”
“老師,這幾條三文魚要兩千萬?”何幼薇驚呆了,畢竟價值兩千萬的幾條魚,哪怕是她的家世,也沒有見過,確實超出她的意料。
看到何幼薇誤會了,書雅笑著解釋道:“幼薇你誤會了,是捕了幾大船魚。”
“原來如此,不過這也挺貴的,現在市場上的三文魚,應該不高吧?”何幼薇一邊說,一邊給烤雞翅涂了一層燒烤醬。
“這是種苗使用的。”江淼切開一條解凍之后的紅鮭,里面的魚肉非常紅,不過他不喜歡生吃,便切成兩片,放在烤盤上去煎烤。
聽到是作為種苗,何幼薇才恍然大悟,她就知道江淼不會無緣無故費兩千萬去捕幾船魚:“老師,我不是聽說挪威一家企業,打算在汕美投資一個三文魚養殖基地?難道是和他們合作嗎?”
江淼搖搖頭:“不是,那個項目大概率是ppt,都說了好幾年了,現在還沒有落地的消息。”
“原來如此。”
“阿淼,這條也是三文魚嗎?顏色好淺呀!三文魚魚肉不都是橙紅色的嗎?”書雅看著他正在切的粉鮭問道。
“這是太平洋粉鮭,顧名思義,就是魚肉偏粉紅色,味道沒有帝王鮭和大西洋鮭濃烈和肥膩,口感和味道偏清爽。”
過了一會,姐夫姐姐也帶著家人過來了。
烤鮭魚的味道還不錯,特別是熱的時候吃,五種鮭魚的味道各有千秋,也各有特點。
看著家人在吃東西。
江淼則拿著蘇打水,和姐夫站在涼亭,看著天邊的赤霞。
姐夫坐在涼亭的石條長椅上,喝了一口熱甘蔗湯:“阿淼,對于鮭魚的養殖,你有什么安排?”
“第一批要養殖的鮭魚是粉鮭,今年六七月份,大概會產卵300~400萬顆。”江淼隨口說著一些情況。
張信誠已經查過了相關的數據,他摸了摸下巴的刺手胡茬:“幼苗階段的三文魚,每立方米水體可以養殖100~200尾,之后要不斷增加活動空間,到了臨近上市的成魚,一般是每立方米水體3~5尾,這樣看來,需要的養殖場面積不小呀!”
“那是自然。”
“以最大的400萬尾計算,如果每立方米3尾,大概需要133萬立方米的水。”張信誠拿出手機的計算器計算著:“假設養殖池深度10米,那就需要13.3萬平方米,大概200畝的高規格室內養殖場。”
“姐夫,你認為雞籠山如何?”
“什么?雞籠山?馬宮鎮西面那個山?”
“那個位置非常適合建立階梯養殖場,靠海,又是河口,無論是淡水,還是海水都比較容易獲得。”
“階梯養殖場?又要搞水力發電?時間會不會來不及?”張信誠有些擔心,畢竟距離產卵就只剩下四個多月。
江淼喝了一口蘇打水,然后解釋起來:“我的想法是環繞雞籠山西面,靠長沙灣那一面,長度大概有一公里,寬度為300米,高度落差在100米左右,以半地下式,深挖5米,再建壩7米,加起來就有10米深度可以利用。”
“而魚苗前期需要三個月的淡水培育,加上體型還小,可以在南湖養殖場的淡水池養殖,這樣就有七個多月的時間了。”
張信誠估算了一下工程量:“如果是這樣,那時間應該來得及。”
江淼繼續說道:“考慮到需要建設堅固的塘壩,同時要保證安全,必須布置足夠厚度的隔水層,避免水體滲透到地下,導致山體滑坡,因此這片區域最多可以容納160萬立方米的海水。”
“這個工程還是交給建方公司嗎?”
“嗯,就交給他們,讓他們盡快給出方案,同時申請各項手續。”
江淼并不擔心資金問題,因為從今年開始,海陸豐公司每年會收到大約32~40億的技術授權費用。
而雞籠山項目比竹仔山項目小很多,同時不需要太高的壩體,因此整個工程加起來,估計只需要10億元左右。
考慮到了后續還有四種鮭魚,需要陸續進行量產,雞籠山項目還是不太夠用的。
“還要加大投資規模,在遮浪半島靠外海的西南面,也就是大帽山和馬鈴山一帶,建設一個更大規模的階梯養殖場,總面積要250萬平方米,養殖水體要達到2000萬立方米,至少要可以同時養殖6000萬條三文魚。”
咕嚕!張信誠吞咽著喉嚨:“阿淼,這規模會不會太大了,再加上竹仔山的600萬立方米養殖水體,我們都可以養殖8000萬條三文魚了。”
江淼搖搖頭:“不大,挪威年產三文魚幾百萬噸,我們不能落后于人,而且公司的錢不投資,也要交稅,干脆將今明兩年的專利授權費用,全部投入這兩個項目。”
財大氣粗的海陸豐公司,讓江淼有這樣投資的底氣。
挪威企業說要來汕美市投資建設三文魚養殖基地的ppt,說得天亂墜,可實際上,項目一直處于論證階段。
而海陸豐公司則是打算玩真的。
估計等那家挪威的三文魚養殖企業內部扯皮完成,再回過神來,海陸豐公司的三文魚已經上市了。
如果一切順利,明年過年前后,第一批粉鮭就會達到成熟狀態,除了留下一部分作為產卵種魚,大概會有兩百多萬條粉鮭可以上市銷售。
粉鮭是太平洋鮭魚中,體型最小的,因此它們的平均體重只能達到1.5公斤,兩百多萬條,差不多就是三百萬公斤,大概三千多噸。
而且這些階梯養殖場還可以作為抽水蓄電水庫,無論是租借給南電,還是自己使用,都是一筆值得的投資。
兩人討論了一會。
敲定了更多的細節。
等過完年后,這些項目就開始安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