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墟仙雷是真正的至強仙雷,世間絕頂偉力。
此雷一發,湮滅萬法,洞穿虛空,直接將洞靈子困在了一片“虛空譙石”之上,左右四方,一切都湮滅了。
更別說,洞天仙印彌漫出了古老的力量,將這“虛空譙石”籠罩其中,整個天地成為了顧遠的“私人領地”。
洞靈子知曉,此戰他已經徹底敗落。
不甘、憤怒、絕望,諸多情緒剎那之間涌上心頭,但他深呼了口氣,瞬息之間,就接受了這個結局,神色再度恢復平靜,轉頭看向顧遠,沉聲的問道:“這是天宮仙法,可以瞬息煉化仙雷?”
顧遠沒有答話,只是伸手一彈,一縷青色的歸墟神雷就如利箭一般射出,洞穿了洞靈子的一切防御之法,盤踞在他丹田之中。
洞靈子沒有阻攔,也無力阻攔,只是淡淡的看著這一切。
仙雷盤踞丹田,顧遠這才開口:“這是天宮仙者所創的仙宮之法,我雕琢改良,凝聚一身雷法底蘊,方有今日之能。”
洞靈子頓時一嘆:“世間天人之才者,數之不盡,若是數萬載不曾沉睡,世間局面,未必如此,只是一步慢,步步慢,天宮網羅天下,聚集天驕,終究還是走在了我等前頭…”
他知曉,自己的失敗,不在于謀劃,而是在于認知。
如果數萬載中,他可以修行,今日之局面,必然不同,可數萬載內他舉步不前,而天宮孜孜不倦的創法,這才導致毫厘之差,滿盤皆輸。
仙宮之法,他不曾聽聞,也不曾精修,如何能瞬息煉化仙雷?
只能說,后世之法,強過了古老之謀。
“尊駕到底是哪位印主?”
事已至此,顧遠也不著急,只是淡淡的問道。
洞靈子眼中露出了一絲回憶:“我的身份很多很多…多到我自己都記不清了,你不認識我也是正常,畢竟你年歲尚淺,也僅僅是碧游仙人罷了…”
“但事已至此,也沒什么好隱瞞的了。”
洞靈子長長嘆一聲,奇門遁甲印頓時懸浮而起,綻放層層光輝,浮現在二人之間。
“嗡嗡!”
似乎察覺到了危機,奇門遁甲印頓時顫抖不已,萬千篆字自行流動,幻化無數陣法的虛影,想要庇佑自身。
“轟!”
但顧遠丹田之中,雷靈仙身印只是眼睛一瞇,就有青色的雷光噴涌,瞬息之間打破萬陣。
奇門遁甲印頓時哀鳴一聲,顫動不休。
“輕些,莫要打壞了你的印…”
洞靈子見狀,也并未做出任何阻攔,只是淡淡的說了一句。
“哦?印主此言何意?”
顧遠當即負手,眉頭微挑。
他之所以沒有瞬殺眼前之人,一來是因為他已有十全的把握可以控住此人,二來也是想從此人身上謀求更大的戰利。
他煉化歸墟仙雷,可以湮滅萬法,讓一切存在消失,可卻也沒有辦法,安安穩穩得到一枚早已經被煉化了無數歲月的古之仙印。
洞靈子只需心念一動,此印即刻炸開,就算顧遠能瞬息斬殺對方,止住爆炸,也僅僅只能得到殘片罷了。
當年得到輪回仙印,乃是因為命數奇特,導致那輪回之主入主己身,否則也休想得到完整的輪回仙印和洞天仙印。
除此之外,顧遠還想利用此人,輪回修行,盜取天機,再修一世。
只是…盜天機和輪回印的輪回修行的次數也是有限的,眼前之人,當年的境界起碼也是個玉虛仙,一時半刻之間,怕是無法將其送入“輪回”。
所以顧遠的想法是暫且困住此人,以待日后再說。
但他沒想到,洞靈子竟然會說出這番話。
“我身負命數,九死不悔,但不悔并不意味著不會認輸…”
“此番之戰,是我輸了,輸了就要認,無謂掙扎,不過惹人發笑…”
洞靈子淡然一笑,神情灑脫。
但不等顧遠繼續發問,他就再度說道:“此印名為奇門遁甲印,可以凝聚世間萬般法陣,天地之力任你操控,一切隨心,在同境之中乃是絕頂上乘之印。”
“你仙基奇特,本就可以定住天地,量尺世間,若是配合此印,那就是只準州官放火不準百姓點燈,你可布下萬千陣法,而敵仙一陣難出,如此一正一反,必將可以凌駕諸仙。”
“除此之外,我知曉萬象魔印的殘蘊——萬靈仙鐵在你手中,恰好我手中有一枚奇印,尚缺一早已消失在世間的仙材。”
洞靈子談話之間,袖袍一揮,一枚散發著熒光的玉圭就浮現在二人中間。
“此圭名為注解,乃是注解仙印的前置之印,所謂注解則是注解天地,勘破宙宇,解析萬靈的奇門仙印,在奇門仙印榜上排名第五的存在。”
“奇門仙印榜的仙印或許殺伐之力不如天仙印榜的諸印,但各種匪夷所思之力卻是獨一檔的,只要持有一印,都可對仙道長生有巨大的裨益。”
“只是可惜,我得到這注解玉圭之后,遲遲尋不到注道仙石,后來才發現,此石早已經在玄黃天地初開之時就已經破碎,消失無蹤了。”
“此世唯一還能修成此印的法子,就只有萬靈仙鐵。”
注解仙印!
顧遠眼神頓時一凝。
所謂奇門仙印榜和天仙印榜,他自然是知曉的。
正如仙火榜和仙雷榜一般,一者是世間奇印的排名,一者是世間仙印的排名。
只不過…不同于仙火、仙雷,威能眾人有目共睹,沒有爭議。
奇門仙印榜和天仙印榜的仙印太多,眾仙各持一詞,對排名并不完全認可。
但只要上榜,就是世間赫赫有名的仙印,威能超絕。
注解仙印就是其中之一。
此印可以勘破世間萬物,自行注解,等同一個全知的“天道書靈”,極為夸張。
顧遠只是在奇門仙印榜上見過此印的描述,沒想到,今日卻看到了一個半成品。
但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
九死不悔之人,絕然不會這般輕易送出這一切,哪怕他已經無力逃脫,謀劃失敗。
但毀去二物,他還是勉強可以做到的。
“印主想要拜入我天宮?”
顧遠負手,盯著洞靈子問道。
洞靈子聞言,頓時大笑:“若是想要拜入天宮,早在萬載之前就已經位列仙班,得綬仙職了,何需等到今日?”
“我道和天宮不合,難融此界。”
“我既身敗,自然合該一死,不過卻也不想這般煙消云散,徹底湮滅。”
“你吞龍之舉,我盡收眼底,你不僅得了萬象魔印之命數,還有了輪回仙印!”
輪回仙印,這是想瞞也瞞不住的事,顧遠也沒有否認,只是看向洞靈子,想要知曉他到底意欲何為。
“當年上古之時,天地眾生,皆有一死,但卻總有一線生機。“
“只是一場大戰,讓這一絲可能也湮滅了,如今你既然繼承了輪回仙印,自然也有了一絲權柄。”
“我也沒有什么過多奢求,只求能送我入輪回,留一絲靈慧,以求來生。”
“若是應允的話,奇門遁甲仙印和注解仙印,我皆雙手奉上,絕不反悔。”
洞靈子目光遠眺,不知在看些什么,最終轉過頭來,笑著對著顧遠說道。
“今日之輪回,和古之不同,冥地潰散,陰魂難存,一入輪回,就再無靈智,不可解胎中之秘。”
顧遠聞言,心中微動,但還是給出了冷漠的回答。
如今他掌控了輪回印,確實有了權柄,但輪回印早已殘破,冥地潰散,已經不負往復之風采。
他如今有兩種方式,可送人入輪回。
第一自然就是當日助力鳳元昭的“輪回轉世”之法,此法可以二世修行,且十六年后,靈慧自生,直接破解胎中之秘。
真要說來,這不算輪回,而是騙過天道,盜取了一世修行,為的就是一個“名正言順”的身份。
此法必須要有盜天機的命格輔助,方可奏效。
這法門盜取天機,就算是顧遠,也不可輕易嘗試,況且…鳳元昭是什么身份?
那是鴻運齊天印主!
他此生修行自鴻運齊天得了多少助力?
他幫助鳳元昭轉世重修,是為了讓其飛升天宮,二人聯手,共攀仙道。
眼前之人呢?
手下敗將,喪家之犬,一個想要謀害自己的玄黃古仙。
這等人,也值得自己大費周章,助其轉世,再修神通?
就算他以利相誘,也不配他如此手段。
那就只剩第二種輪回。
那是真的輪回,魂靈消散,肉身死亡,只有一道冥冥的“靈性”不滅,轉入輪回,成就下一世。
這等輪回,一切記憶和過往都將被抹去,甚至轉生的是人還是畜生,都不可知。
最關鍵的是,如今輪回印殘破,被轉生之人,是沒有“胎中之謎”的,沒有“胎中之謎”,自然也不會有什么破除之法,取得上世之憶了。
唯一不同的就是——輪回之法,尚有一絲“靈光”,可以追本溯源,若是有朝一日,能夠成就大羅,或許可以追溯過往,尋回一切。
但…成就大羅,何其之難?
世間能有幾人?
“總歸是個念想,只要一縷靈光未散,終究還有一線機會…”
洞靈子幽幽一嘆,抬首望天。
一切謀劃,都已失敗,他真的沒有手段了。
但九死不悔之命數,讓他內心的堅韌,強悍到無以復加。
這等必死之局,硬生生被他運營出了一絲生機。
轉世輪回,以待大羅,這是何其渺茫的希望,如同大日初生前的云霧,日光一照就要散去。
因為輪回之后,他就不再是奇門遁甲印主,不再有驚世之智慧,只是天地一尋常生靈,甚至都未必是人族。
但…他還是愿意一試。
顧遠聞言,心中亦是震動,看著洞靈子那虛幻的身軀,最終微微頷首:“道友向道之心,如此濃烈,九死不悔,雖是敵營,但顧遠亦心生佩服,愿送道友一程。”
如此人物,又付出重寶,顧遠也愿意給其一線生機。
“既然如此,那就多謝道友了。”
洞靈子聞言,當即作揖,對著顧遠行了一禮。
“翁嗡嗡!”
而就在洞靈子行禮的剎那,奇門遁甲印似乎感知到了什么,極速顫抖,充滿了悲傷和不舍。
“你乃道生,不必悲傷,在天宮之中,才會有更廣闊的空間…”
“這些年跟著我東躲西藏,委屈你了…”
洞靈子看向奇門遁甲印,微微一嘆,而后伸手一劃,霎時間,這緊密聯系了數萬載的仙印之線,猛然斷裂。
“咻!!”
奇門遁甲印頓時噴涌靈光,如同血液濺起,在天空不斷盤旋,充滿了哀鳴。
但最終還是落在了顧遠的掌心。
解除這本命仙印,洞靈子的臉色頓時蒼白,原本就虛幻的身軀更是縹緲,似乎隨時都要乘風而去。
“這般年來,雖然沒有什么建樹,但終究也算一方人物,縱橫過玄黃,這諸般典籍,你且收下吧…”
洞靈子袖袍一揮,虛空猛然開啟,無數流光爭先恐后的落下,正是一枚枚古老玉簡。
而后那玉圭狀的注解印,也被洞靈子贈予顧遠。
洞靈子這一次,沒有玩弄任何花招,直接將一身所有,盡數完整的交給了顧遠。
隨后他張開雙臂,看向了顧遠:“道友,且動手吧。”
“輪回不急,道友可在看看這天地。”
顧遠見狀,輕聲說道。
“不必了,不登巔峰,多看無益。”
洞靈子只是搖頭。
“道友慢走!”
聞言,顧遠也不再相勸,當即打了一個稽首,而后袖袍一揮,輪回之力涌動,在身后化為了一尊巨大的六輪之影。
冥冥吸力傳來,洞靈子的身軀化為無數破碎的流光,緩緩被吸入其中。
魂靈消散,他即將進入輪回。
人之將死,似乎能看破虛妄,洞穿劫氣,在最后的光陰中,洞靈子的聲音響起:“我觀道友亦是尋道甚堅之人,而今劫氣叢生,道友已然入局,不可更改,但卻不可鋒芒畢露。”
“劫氣之爭,日久天長,定要淪陷一切,碧游仙人不過炮灰…”
“遇龍不殺,天宮又豈會怪罪?待得眾仙入場,緩緩修行,方有一線生機…”
“逢龍就斬,終有劍毀之日…”
渺渺之音,難以聽聞,洞靈子的身軀徹底消失在六輪之中。
只有一縷靈光,歷經輪回,最終陡然一閃,落入汪洋之中。
顧遠定睛看去,只見茫茫汪洋深處,一尾金色的胎生小鯉魚自母腹而出。
鯉魚雖小,可頭角崢嶸,目有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