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506章 大仙蟠桃園偷桃

  曾有詩贊那仙道:

  “云霄深處忽現仙,儀態天然韻萬千。神舞虹霓幌漢霄,腰懸寶箓無生滅。”

  此仙駕臨,正是那逍遙三界的“赤腳大羅仙”。

  這赤腳大仙,向來不慕天庭那繁文縟節、官職束縛,只愿云游四海,自在逍遙。

  他行蹤不定,踏遍千山萬水,閱盡世間萬象,于海外散仙之中,聲名遠播,威望極高。

  赤腳大仙心懷慈悲,常以自身無上神通,救助世間蒼生,無論是在深山老林,還是在繁華城鎮,都流傳著他的傳說。

  赤腳大仙身懷異寶“滅毒寶箓”,此“滅毒寶箓”神通廣大,可避世間百毒,護體防身,無往不利。

  然而,赤腳大仙最為人稱道的,當屬他那一雙神足。

  赤腳大仙的“足道”,很厲害。

  他的雙足歷經數萬年的修煉,已臻“準先天法寶”之境,一腳踏下,山河破碎,妖邪震碎,被譽為“降妖圣足”,威名赫赫。

  不僅如此,赤腳大仙的赤足所踏之處,還可涌出清泉。那清泉如靈液仙露,能解旱災之苦,療世間之疾,為蒼生帶來福祉。

  可以說,赤腳大仙的神腳,如來佛祖的神掌,皆是世間難得的大神通,各有千秋。

  卷簾大將曾道:

  “卸冠脫甲摘官銜,將身推在殺場上;多虧‘赤腳大天仙’,越班啟奏將吾放;饒死回生不典刑,遭貶流沙東岸上。”

  在《西游記》原劇情之中,沙僧打碎琉璃盞,被判死刑之時,便是赤腳大仙心懷慈悲,越級向玉帝求情,使得沙僧免于一死,改為流放流沙河。

  在蟠桃宴會之時,赤腳大仙曾被孫悟空騙往通明殿,為孫悟空混入蟠桃會創造了絕佳機會。

  孫悟空則是駕著云,念聲咒語,搖身一變,就變做赤腳大仙的模樣,前奔瑤池赴會。

  而赤腳大仙與金蟾之間,還有著一段奇妙的緣分。

  在人間,赤腳大仙曾經化身“劉海”,降伏過一只人間能口吐金銀珠寶的金蟾妖怪,即——“三足招財金蟾”。

  是為:“劉海戲金蟾,一步一吐錢。”

  金蟾因被降伏,成為招寶納財之物,劉海自然也就成了聚財的神仙。

  故而,他又被稱作劉海蟾、海蟾子。

  在道教之中,有五路財神:正財神趙公明、文財神范蠡、武財神關羽、偏財神利市仙官姚少司、準財神劉海蟾。

  而劉海是從一個窮小子,變成財神爺的。

  他深知窮人的疾苦,因此最愛幫助窮人,是最愛幫助窮人的財神之一。

  劉財神常常用“三足招財金蟾”為窮人吐出錢財,散財濟世。

  他將金錢撒向勞苦大眾,讓那些生活在貧困中的人們看到生存的希望,為人世間的窮苦百姓帶去財運。

  被人間譽為“增福財神”。

  東華帝君也曾聽聞赤腳大仙之名,心生招攬之意,邀請這位赫赫有名的赤腳大仙加入反天大軍,與天庭對抗。

  然而。

  赤腳大仙生性淡泊,不喜紛爭,故而婉言推辭了東華帝君。

  在赤腳大仙身后,跟著一位仙人。

  此仙人披頭散發,衣衫襤褸,身著一件破爛藍色衣服,系著一條三寸多寬的木腰帶,手持花籃。

  他看似邋遢不堪,實則身份不凡。

  這個仙人便是赤腳大仙的小兄弟,名為“披發大仙”,乃是“道門八仙之藍采和”的前世。

  這位披發大仙(道門八仙之藍采和的前世)的性格與赤腳大仙截然不同。

  赤腳大仙身為兄長,性格穩重,行事沉穩。

  而披發大仙則性格頑劣,行為放蕩不羈,常常做出一些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令人啼笑皆非。

  為此,披發大仙常被其兄長赤腳大仙管教,卻依舊我行我素,不改其性。

  赤腳大仙今日前來,乃是為海外散仙向玉帝討個活路。

  只見他赤著腳,下了“三足招財金蟾”,大步流星地來到玉帝面前,躬身行禮,朗聲道:

  “大天尊在上,小仙參見大天尊。”

  “這東華帝君之禍,實乃其咎由自取,然此等因果,禍不及海外散仙。”

  “雖有諸多海外散仙參與此戰,然也有一些海外散仙未參與此戰,他們一心向道,并無反叛之心。”

  “望大天尊大發慈悲之心,能寬恕他們,給他們一條生路。”

  赤腳大仙神通廣大,在海外散仙之中,頗有名望。

  而且。

  如今,東華帝君已經被擒拿,三島之地已經臣服,一些海外散仙成不了什么氣候。

  玉帝聞言,微微頷首,道:

  “可。”

  “朕本就無意牽連無辜,既然赤腳大仙你前來求情,朕便依你所言。”

  “朕,不會追究。”

  赤腳大仙聽聞玉帝之言,心中大喜,連忙再次拜謝道:

  “多謝陛下仁德,陛下之恩,海外散仙定當銘記于心。”

  向玉帝禮畢之后,赤腳大仙轉身來到如來佛祖的駕前。

  赤腳大仙對如來佛祖謝道:

  “如來佛祖神通廣大,法力無邊,降伏東華帝君,還天地一片安寧,實乃三界之福。”

  “我等海外散仙無甚珍貴之物可以表敬,特具交梨二顆,火棗數枚奉獻,望佛祖笑納,以表我等敬意。”

  有詩贊曰:“大仙赤腳棗梨香,敬獻彌陀壽算長。祥瑞盈庭仙果獻,佛光普照福澤長。”

只見那交梨晶瑩剔透,散發著陣陣誘人的香氣  那火棗色澤鮮艷,宛如燃燒的火焰,蘊含著無盡的靈氣,讓人感受到一股蓬勃的生機。

  這交梨與火棗,皆是仙家珍品,世間難尋。

  聞赤腳大仙所言。

  赤腳大仙身后,那位披發大仙連忙向前,雙手捧著交梨二顆,火棗數枚,遞向如來佛祖。

  “這是火棗、交梨啊…”

  “這也是好東西,與我佛有緣啊!”

  阿儺和迦葉兩名尊者在一旁,眼神瞬間放光,那目光中滿是貪婪與渴望。

  他們心中暗自思忖,這火棗與交梨,可是難得的仙家寶物,若是能得到,對自己的修行必定大有裨益。

  雖然數量不多,但正所謂“蚊子再小也是肉”,這等機緣,豈能錯過。

  他們這一趟來天庭,可是化緣化了不少啊!

  (能布施齋僧的人,即與佛門有緣,僧人以募化乞食廣結善緣,故稱化緣。)

  此次,來天庭“化緣”所得的油水,自然是有他們的一份。

  于是。

  阿儺和迦葉連忙上前,雙手恭敬地接過那些交梨、火棗,將其小心翼翼地裝進了佛門“化緣”所用的金缽盂內。

  如來佛祖見狀,雙手合十,寶相莊嚴,向赤腳大仙和披發大仙微微頷首,感謝道:

  “老僧多謝赤腳大仙和披發大仙了。”

  “二位仙家一片赤誠,此等心意,老僧銘記于心。”

  “這仙果,老僧便收下了。”

  就在這時,披發大仙的目光掠過阿儺與迦葉二位尊者手中捧著的金缽盂。

  只見那金缽盂內,靜靜躺著幾枚大果蟠桃。

  那大果蟠桃的果皮,嬌嫩得如同初綻花瓣的少女肌膚,細膩柔滑,泛著瑩潤的光澤,似是集天地之靈氣、日月之精華于一身。

  絲絲縷縷的香氣,如輕柔的仙樂,縈繞在鼻尖,撩撥著人的心弦,散發著令人難以抗拒的誘惑。

  那股清甜之意,仿佛是世間最甘美的瓊漿玉液凝成,直直地鉆進披發大仙的心里。

  披發大仙看著那幾枚大果蟠桃,不由得動了心思,心中暗自驚嘆道:

  “這…這竟是紫紋緗核的大果蟠桃啊!”

  “紫紋緗核大果蟠桃,九千年一熟,凡人吃了,都可與天地齊壽,日月同庚。”

  “何況我等仙人乎?”

  披發大仙心中暗自思量,手指不自覺地摩挲著衣角:

  “這等天地靈物,若是能讓我嘗上一口,于修行而言,必定大有裨益,說不定能讓我突破當前的境界,更上一層樓。”

  這正是:“你惦記著我的火棗、交梨,我卻惦記著你的大果蟠桃。”

  此時此刻。

  披發大仙的心中,滿心滿眼都是那幾枚蟠桃。

  他的兄長赤腳大仙曾有幸參加過王母娘娘的蟠桃宴會,品嘗過這蟠桃的美味。

  每每提及,赤腳大仙都贊不絕口,眼中滿是回味與陶醉,仿佛那蟠桃的滋味仍在舌尖縈繞。

  可他披發大仙,卻還未曾有過這般機緣。

  他早聽聞蟠桃味美,今日一見,只是輕輕一聞那香氣,便覺一股奇異的暖流在心底涌動,仿佛有一只無形的手,在輕輕地撓著他的心,直勾得他心里癢癢的,蠢蠢欲動。

  披發大仙恨不得立刻將那蟠桃據為己有。

  “偷桃?”

  “搶桃?”

  “騙桃?”

  披發大仙的腦海中瞬間閃過這幾個念頭。

  他佯裝不經意地偷偷瞟了瞟如來佛祖面前那金光熠熠的金缽盂,目光在那幾枚大果蟠桃上停留片刻,旋即又迅速環顧四周。

  只見安天大會上,眾仙神皆沉浸在這歡樂祥和的氛圍之中,有的舉杯邀仙,酒液在杯中蕩漾出粼粼波光,映照著一張張歡暢的笑臉。

  有神仙的談笑風生,妙語連珠,引得周圍仙友陣陣哄笑,竟無一人留意到他這細微且鬼祟的舉動。

  披發大仙心中暗自思忖:

  “這金缽盂守衛森嚴,周圍又有如來佛祖這等大能坐鎮,想從金缽盂里面偷桃,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不好得手,這實在有些不好得手啊。”

  于是。

  披發大仙心中一動,那狡黠的念頭如野草般瘋長,起了歪心思:

  “我何不趁此良機,偷偷潛去王母娘娘的蟠桃園,在那蟠桃園中盡情享受一番,大快朵頤,豈不美哉?”

  披發大仙心中暗自盤算,目光狡黠地再次掃視四周,確認無人注意后,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不易察覺的壞笑:

  “如今眾仙神皆在此蟠桃會上飲酒作樂、談笑風生,蟠桃園的守衛想必松懈至極,正是下手的大好時機。”

  “我若能得償所愿,在蟠桃園中盡情享受這仙桃美味,也不枉我這一番心思籌謀。”

  “不過,聽聞如今看守蟠桃園的,乃是那曾經的下界妖王齊天大圣美猴王。”

  “這猴子,最愛吃桃子。”

  披發大仙嘴角勾起一抹壞笑,心中又生一計:

  “若是事發了。”

  “我何不嫁禍給這個美猴王,散布流言,就說是他監守自盜,偷吃了蟠桃。”

  “這妖王美猴王,不過是個下界野妖王,在天庭毫無根基信譽可言。”

  “誰會相信他的話呢?”

  “如此一來,即便是事情發了。”

  “也有這只野猴子給我‘平賬’。”

  “到時候,他偷沒偷桃,并不重要。”

  “反正最后都是他偷的桃子。”

  “如此一來,此事便可天衣無縫,任誰也查不到我的頭上來。”

  念及此。

  披發大仙的心中已經有了主意。

  披發大仙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邁著輕快的步伐湊到赤腳大仙身旁,壓低聲音,看似隨意地閑聊道:

  “兄長,那蟠桃…”

  披發大仙以有心算無心。

  那赤腳大仙哪里知道他這個小兄弟竟然動了去蟠桃園偷桃吃的心思,還當他是單純對蟠桃感興趣,便順著披發大仙的話頭,便聊了起來。

  “兄長,那瑤池的蟠桃宴會…”

  披發大仙一邊與赤腳大仙閑聊,一邊巧妙地引導話題,從赤腳大仙口中旁敲側擊,套出了瑤池和蟠桃園的大概位置。

  他眼睛一亮,心中暗喜:

  “哈哈哈,得來全不費工夫。”

  “蟠桃園,我來了!”

  偷東西嘛,自然得準備周全。

  先做一個“在場證明”,給眾仙留下一個,他在場的印象。

  于是。

  披發大仙借著向眾仙敬酒的名義,在人群中穿梭自如,如一條滑溜的泥鰍。

  他臉上堆滿了笑容,逢人便拱手作揖,嘴里說著吉祥話:

  “仙友,今日這安天大會可真是熱鬧非凡,咱們可得好好暢飲一番。”

  眾仙看在赤腳大仙的面子上,對披發大仙倒是也不錯,紛紛回禮,與他寒暄著。

  出來混,要講背景。

  很明顯,披發大仙的背景,就是赤腳大仙。

  而且,披發大仙這種海外散仙,和他們一般也沒什么競爭。

  眾仙都以為他不過是來湊個熱鬧,圖個樂子,誰也沒往別處想。

  和天庭眾神仙一番寒暄過后。

  披發大仙尋了一個偏僻的角落。

  他脫下一只鞋,深吸一口氣,口中念念有詞,雙手快速結印,心中輕念一聲:

  “變!”

  只見他輕輕一揮手,將那只鞋丟在前方,那鞋瞬間化作一個與他一般無二的“假身”,靜靜地站在那里。

  隨后。

  這“假身”神色自然,舉止與真人無異,時而舉杯輕抿,時而與周圍仙友點頭示意,任誰也看不出端倪。

  披發大仙看著自己的“杰作”,滿意地點了點頭:

  “這就是我的‘在場證明’了,有了它,就算事情敗露,也沒人會懷疑到我頭上。”

  “到時候,有問題,大家也只會懷疑是齊天大圣美猴王監守自盜。”

  “是猴子控制不住自己的嘴,偷吃了蟠桃。”

  “這才導致蟠桃的數目對不上。”

  “與我無關…”

  而披發大仙的本體,則是化作一只小飛蟲,身形輕盈,悄無聲息地往蟠桃園去了。

  那小飛蟲在云霧中穿梭,時而隱匿于云朵之后,時而貼著地面飛行,悄無聲息,漸漸消失在云霧之中。

  那小飛蟲直朝著那充滿誘惑的蟠桃園而去。

  那披發大仙心中興奮,不由得暗道:

  “蟠桃園,來了,來了,我披發大仙來了!”

大熊貓文學    西游妖帝:從小蛤蟆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