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58章別說上頭偏心

  “梅校長。”

  “勤之。”梅盛林走近過來,又和陳勤之介紹:“這是上頭管人事的楊司長,最近在下面檢查工作,過來看看你。”

  “楊司長。”

  “勤之同志,一直都在聽說你,今天總算見到本人了。”楊長勝熱情的和陳勤之握手。

  又問:“勤之同志,工作都還好?”

  陳勤之說:“都很好的楊司長。”

  “梅書記,這小伙子專業能力強,長得也很不錯嘛。”

  “小陳各方面都很拔尖,性格也沉穩。”

  打過招呼在沙發坐下,辦公室里的接待員給他們泡了茶水,三人就學校的工作和教育聊了起來。

  楊長勝為為親和,和陳勤之說話也很平近。

  梅盛林陪兩人在辦公室聊了片刻鐘,接到一通電話他就離開辦公室了。

  就算是沒有這通電話,他也得讓陳勤之單獨和楊長勝聊聊。

  人都下來了,該談的總要談。

  梅盛林走后,楊長勝開門見山的說:“小陳哪,這次來漢城,其實是接到任務專門為你跑一趟的。”

  楊長勝是上頭管人事的一個副司長,接到王少濤讓他下來談談的任務,他就下來了。

  陳勤之看著楊長勝,楊長勝接著說:“南方藥科大學那邊的條件會好一些,有幾個研究所的條件也都不錯,都想邀請你過去。

  不好直接問你們要人,所以我先過來聽聽你本人的意見。

  南方藥科大學的意思,你如果愿意過去,是直接去生藥院,兩年后可提正高,幾個研究所的條件差不多,兩年后可提研究員,小陳你明年才29對吧,你這很年輕,前途無量啊。

  剛剛和你們梅書記聊了一下這事,他說看你自己的意愿。”

  這事,前幾天在鄭立民家吃飯,陳勤之就預料到了,眼下倒是很平靜,也沒有為藥科大學和研究所給的條件心動。

  兩年,這兩年其實就是考評期。

  自己這兩年如果再做點成績出來,在漢城大學同樣能破格提正高,不必要跑的那么遠。

  研究所,他沒有考慮過的。

  他尊敬馮春生那樣熱愛科研,對科研純粹的人。

  但他沒有馮春生純粹,他是個俗人,他沒有馮春生那么無私,他想搞研究,但他想把醫藥研究做的再大一點。

  馮春生不是他的人生終點站。

  看著楊長勝,陳勤之說:“楊司長,非常感謝藥科大學和幾個研究所的看重,只是我這邊已經安排了明年讀博,而且孩子馬上要出生了,恐怕調動了位置也會力不從心,所以挪位置的事情就先不考慮了。

  還勞楊司長給藥科大學和研究所回復一下。”

  漢城局面好不容易打開,他也在慢慢進入衛明理的核心圈,慢慢得到衛的支持。

  去其他地方,去走向其他領導的核心圈,恐怕不會那么容易,也沒有那么好的機遇。

  陳勤之拒絕了這事,楊長勝說:“小陳,那邊條件會更好,能夠給你提供更好的環境。”

  大家想挖陳勤之,無非都是賭這一點,搞研究的人,總歸想要更好的條件。

  陳勤之一笑的說:“現在都在發展,相信漢城的條件也會上去的。”

  南方藥科大學的條件是漢城好,但是留在漢城會更有利于他以后的發展。

  看陳勤之完全沒有調動的想法,楊長勝皺著眉頭說:“也行,這人歸根結底還是要在自己舒服的地方工作。

  金子嘛,到哪都會發光的。”

  又說:“剛才在你們實驗室看了一下,條件確實還是差了一點,說句實話,你堅持留在漢城大學,我內心還是蠻感慨的。

  上頭的研究最近到了一點設備,我回去給你們申請幾臺,然后研究資金也給申請一點,盡量讓你們條件有所提升。這些話你們梅書記剛剛在的時候,我都沒有跟他提過,我這是見到你才有這想法的。

  是愛惜漢城大學的這幫師生,想你們的環境稍微好一點,你們也別說上頭偏心,上頭也有上頭的難,這精力和資金集中使用,才能發揮最大的作用,小陳你是明白的。”

  來之前,楊長勝完全沒有想到幫他們申請設備和研究資金的事情,只想著怎么把陳勤之的思想工作做通。

  他也沒有想到,自己見到陳勤之,看到漢城大學的研究室,還有那些在研究室里認真學習的學生,他心里動容了,生出了幾分憐才,惜才之心。

  反正話已經說出口,回去就算是撒潑耍無賴,也要給他們添幾臺設備,申請點款項下來。

  陳勤之心里一熱:“楊司長,太感激你了。”

  楊長勝揮了揮手:“這都是應該的,都是工作內的事情。”

  漢城大學的生藥沒有申請下來,但是實驗室環境改造一下還是應該的,不然這發展也難提上去。

  之后,楊長勝又把一張寫有自己聯系方式的材料紙遞給他:“后面如果有什么想法,小陳你可以隨時聯系我。”

  陳勤之接過材料紙:“行的,謝謝楊司長。”

  見完楊長勝回到辦公室,衛生出版社給他們寄的書到了。

  就是他們出版的那本藥理學,上次首發的5000冊已經銷售完,這次又再版了5000冊。

  陳勤之和向偉姜玉娥編寫的這本書是屬于專業類書集,所以銷量沒有文學作品那么夸張,畢竟面對的群體還是極少部分醫藥相關人員。

  看陳勤之回來了,姜玉娥捧著書,就跟捧著寶貝似的:“小陳,你說這書怎么這么好看,你說這書怎么就寫的這么好,我看著這里面的內容,我都不敢相信自己參與了。

  小陳,我得請你吃飯。”

  姜玉娥四十多歲了,算得上是學校的老資歷,性格直爽,和這些年輕老師,還有學生都能打成一片。

  向偉也在他們的辦公室,他的高興一點都不比姜玉娥少,他說:“那是陳老師把關的好,要不然我倆寫的東西過審都難,陳老師改的,往里加的全都是精華。”

  陳勤之說:“共同努力,共同努力,要是沒有姜老師和向老師,這書也不能夠這么快整理出來,你倆功勞為大。”

  多虧他倆整理了那么多資料,寫了那么多的稿子,后期校對也是他們。

  要不然真沒這么快的效率。

  姜玉娥說:“什么都不說,走,中午我請你倆下館子,想吃什么點什么。”

  姜玉娥熱情,陳勤之和向偉都沒跟她講客氣,為人處世就是這么一來一往,以后大家還是要多多合作。

  團結才是力量嘛。

大熊貓文學    1990:我在大學當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