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機推薦:
陳循磨拳擦掌,勢必要把工部下轄的這些部門都搞富裕。
當然,他也不能白干,所以他連夜寫了一個奏疏,將戶部和工部的合作過明路。
工部給技術,戶部經營,這功勞,戶部至少要拿一半。
胡澄權欲不高,但工部除了胡澄和工匠,還有其他官吏呢。
工部右侍郎并不是技術人才,他知道這事后捶足頓胸:“尚書,你們不擅經營,那不是還有我嗎?”
胡澄:“正好,那你去和戶部接洽,合作的事交給你了。”
工部右侍郎:“…尚書,下官的意思是,這事完全可以工部自己來,人手不夠,我們招人就是,天下三條腿的人難找,但有才識、會經營之道的人多的是。”
胡澄:“將這些人組建起來得費多少精力?這種事還是戶部有經驗,人也是現成的,何不與他們合作,反正賺來的錢也要納入國庫。”
“糊涂啊糊涂,”工部右侍郎道:“自己有錢和國庫有錢是不一樣的,賺的錢,若是放在工部,那您和那些匠人要做什么研究,要買什么材料,造什么爐子,那都是您說了算,自己打報告,自己批條子,可錢進了國庫,再想批出來就難了!”
胡澄眨眨眼,疑惑的道:“可是,我們做這些不就是為了給國庫賺錢,強國富民嗎?”
工部右侍郎一噎,半晌才道:“錢放在工部也一樣可以強國富民,到時候除去工部花用的錢外,余下的給國庫多少,不還是您一句話的事嗎?”
胡澄微微一笑,道:“你說的沒錯,只是六部若都這樣想,各自為政,那我大明離敗落也不遠了。”
工部右侍郎就知道,再說下去也沒用了,反而會讓人覺得自己急功近利,自私謀利。
“不過,你倒是給我提了一個醒。”胡澄道:“等戶部的人過來,你記得和他們談好,每年的盈利,至少要留下兩成來做研究,不管是鋼鐵廠還是其他作坊,都要持續研究,研究就要花錢。”
工部右侍郎眼睛一亮,興奮的應下。
朱祁鈺也看過潘筠的計劃表,他們叫疏要。
他同樣心潮澎湃,忍不住問道:“這些東西世上從未有過,國師是怎么知道的?竟然還都畫出了圖紙?”
潘筠道:“我去未來看見的。”
朱祁鈺眼睛晶亮:“未來?”
潘筠忽悠他道:“是,我大明雖是當下世界第一強國,但去年北征之敗,讓我心痛難當。”
朱祁鈺聞言低下頭,同樣難過。
“加之這兩年往返倭國,在海上見得多了,我才知道,原來大明之外還有很大的世界,在西方,有兩個叫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國家,他們一直想到東方來,為此大力發展海運,陛下,海上有黃金,你看我們現在每季度的海貿稅收和從倭國取回的白銀便知,我有預感,若繼續海禁,昨日瓦剌之痛,將來還會發生,或許是日有所思,有一日我便神魂出體,去到了未來。”
朱祁鈺聽得一愣一愣的,他相信了,于是追著問道:“在未來有什么?”
潘筠嘆氣:“只是匆匆一瞥,我便到了一個滿是書籍的地方,所知甚少。雖少,卻也能窺見端倪。”
潘筠道:“在將來,百姓的身體素質會高很多,人均壽命可達七十,年長者可活到一百四。”
朱祁鈺聽得眼睛一亮一亮又一亮,問道:“后人是怎么做到的?”
潘筠:“物資充足,吃得飽、穿得暖、幼有所教、老有所養、病有所醫,加上修煉強身,可達。”
朱祁鈺喃喃:“幼有所教、老有所養、病有所醫,短短三句,看似容易,其實何其艱難,只吃飽這一條,便難如登天。”
朱祁鈺不是何不食肉糜的皇帝,政令難下鄉,而大明何其大,想要每一個人都吃飽飯,他的心一下沉甸甸起來,感覺背了一座泰山那么重。
潘筠卻眼睛晶亮,按住他的手,微微用力:“陛下是對自己沒信心嗎?”
朱祁鈺抬頭看向她。
潘筠堅定的看著他道:“我相信,陛下一定可以,君主有德,便可聚有德之士,君主賢明,便能聚有才、有志之臣,而陛下有德賢明,我相信,你一定可以!”
朱祁鈺攥緊了拳頭,目光閃亮。
和另一個時空不一樣,朱祁鈺在這里正義且正統。
朱祁鎮在他登基之前死了,朱祁鈺的繼位是力挽狂瀾,是忍辱負重,是孝悌兩全;
而在另一個時空,朱祁鈺因為嫉妒和害怕刻薄對待皇兄,引發了朝臣和世人對朱祁鈺品德的質疑;
而部分人的爭權奪利推動了事情往更惡劣的方向發展,所以他想做的許多事都很難推廣。
但在這里,只要朱祁鈺能夠保持現在的志氣和清醒,他身邊聚集而來的,一定是賢能之臣多過奸佞。
胡濙知道這一點,于謙也明白,不管是皇帝身邊的紅人潘筠,新貴于謙,舊臣胡濙,大家都在推著皇帝往一個方向走,只要他不主動轉向,他就會一直朝著那個方向走去。
朱祁鈺一錘定音,同意了奏疏上所言。
和于謙等人一樣,他選擇不公開,而是鎖起來,時不時的拿出來一觀。
第二天,陳循才上書戶部和工部合作,百官還在懵逼中呢,皇帝就同意了他的請求。
戶部和工部都沒意見,內閣也沒反對,余下的官員雖然懵逼,但還是一句話沒說,只是一下朝就圍住胡澄和陳循,你們這是鬧啥咧?
胡澄和陳循統一口徑道:“國庫缺錢,只能如此做,不然兵部要發展水軍,還想從水軍中分出一支海軍來;工部不僅想疏通黃河,還想疏通淮河和大運河;禮部想廣開社學,以實現所有適齡兒童都免費入學;你們吏部呢,每年的外察花費多少?光是每年的封贈花費就不少;更不要說我們戶部,你知道大明現在實際多少人口,實際多少耕地嗎?”
“保報里,里報縣,縣報州府,府再上報到我戶部,要經過五道,實際上層層盤剝,你們以為只有錢會被盤剝嗎?”陳循道:“錯!人和土地是最先被盤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