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八百七十六章月球上的新發現

  在學術界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探索》期刊相關的消息之時,另一邊,京城。

  還在華聚變能源這邊開會的候承平和王勇年兩位院士也得到了相關的消息。

  看著報刊上的新聞,候承平院士猛的拍了一下大腿,面色紅潤的激動道:“我怎么就忘了這個呢!”

  一旁,王勇年看了過來,眼神中帶著一些詢問。

  候承平笑著將手中的報紙遞了過去,開口道:“我們之前不是還在討論《探索》的投稿問題嗎?想著讓核工業集團的研究單位給徐院士投投稿撐撐人氣,現在看來不用了,他自己就搞定了。”

  “看樣子,他早就想好了《探索》成立后,路該怎么走了。”

  從老友的手中接過報紙,王勇年翻看了一下,眼中帶著一絲感興趣的神色,開口道:“沒想到他早就準備了后手。”

  候承平笑著道:“以我對他的了解,CRHPC那邊估計只是第一步。別忘了他手中還掌握星海研究院呢。”

  “月球的開發也離不開他,后續估計這些項目和研究所,也會同步加入這種評審機制。”

  “《探索》的未來,咱們可以期待一下了啊。”

  事實上,不僅僅是他們兩在討論這件事,國內的學術界幾乎全都在討論《探索》這份新成立的期刊。

  不僅僅是討論,大部分的學者也如候承平一般期待著《探索》的發展和未來。

  探索,Discovery!

  這個符合科學研究中最基礎最核心的名字,讓人充滿了遐想。

  幾十年以來,國內學術界的發展,不管是職稱評定還是業績考核,哪怕是博士的畢業論文,標準幾乎都是以英文為基礎的SCI期刊。

  這不僅僅是基礎科學領域的話語權被以米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拿捏在手中,更是因為國內并沒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學術期刊。

  不夸張的說,國內的學術期刊,水刊的程度,別說國外的學術機構會采用和引用里面的論文了。

  就是國內的高校和科研單位,有不少都是不認可的。

  或者說,規定上認可,但是你拿出來你發表在國內學術期刊上的論文來說,在高校或者研究單位中,幾乎是無法用來當做職稱評定、業績考核這些晉升資本的。

  甚至就連不少高校的博士研究生畢業,都不是很認可國內的學術期刊投稿,而是要求SCI論文。

  由此足以見得國內的學術期刊‘水貨’到了一個怎樣的程度。

  當然,這并不是說所有的國內期刊都是垃圾,一些由華科院、頂級高校創建的期刊,影響力還是可行的。

  比如化學領域的期刊《中國化學會期刊平臺CCS》,雖然比不上JACS和ACIE這些頂尖的期刊,但其影響因子也達到了11.2,上面的文章還是很不錯的。

  不過國內的期刊有一個巨大的缺陷。

  那就是很難走出國內。

  毫不夸張的說,國內的學術期刊,上面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論文,全都是由國內的學者投稿的。

  其他國家的學者投稿,屈指可數。

  這就是國內學術期刊的缺陷了,難以國際化,被其他的國家認可。

  很多時候國外的學者寧愿投歐洲化學也不會考慮文章質量不錯但缺乏國際化的CCSChemistry。

  如果說能夠讓國內的學術期刊,影響到其他國家的職稱評級或學術考核,那么這才是真正的走出去了。

  而目前來說,國內還沒有一家學術期刊能夠做到這點。

  所以在國內無數學者們的眼中,徐川創建的《探索》,毫無疑問就是對西方國家掌控的學術霸權的一次挑戰。

  雖然說對于他們逆風翻盤,在基礎科學領域取代西方國家幾乎沒有人抱有希望。

  畢竟自從17/18世紀開始,基礎科學領域的發展就一直都在西方國家手中。

  這是比米國的太空霸權更根深蒂固的領域。

  想靠一份《探索》就實現彎道,這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

  但只要《探索》真正的走出了華國,走向了全世界,影響到其他國家的學術發展,學術考核。

  那么華國就能在基礎科學領域站穩腳跟,開創出一片屬于自己的世界,點燃一抹星星之火。

  而這,對于華國未來學術界,乃至世界學術界的影響,都是意義深遠且重大的。

  正如候承平院士所預料的一樣,CRHPC機構宣布認可《探索》期刊僅僅是第一步。

  緊隨其后的,是星海研究院、是華聚變能源、是華國航天局、是月面生物圈工程、月面前哨科研站......

  幾乎在全世界有著巨額影響力的科研單位和前沿國際合作超級工程,都緊隨其后的在CRHPC機構之后公開發聲,認可《探索》期刊,并將其納入了學術參考標準、考核評價、評審等系統中。

  接二連三的公開發布,眾多華國站在世界前沿、有著巨額影響力的研究機構或工程將《探索》納入學術參考標準,再度在學術界陡然掀起了滔天巨浪。

  如果說CRHPC機構的發生僅僅是讓物理學界瘋狂的話,那么星海研究院、月面生物圈工程、月面前哨科研站、川海材料研究所.....這些研究機構的發生,就讓這份瘋狂從物理學界蔓延到了整個學術界。

  要知道,無論是在理論物理學界也好,還是在航天領域、亦或者是其他領域,實驗資源,永遠都是僧多粥少的局面。

  就比如物理學界的大型強粒子對撞機。

  即便是目前已經有了CERN和CRHPC兩座大型強粒子對撞機,依舊不可能滿足所有物理學家,甚至連十分之一的申請都無法實現。

  所以CRHPC和CERN機構都成立了理事會,對于參與研究的物理學家、以及物理研究所、實驗室的資源申請進行審核。

  目的就是為了盡可能的將寶貴的對撞資源和實驗資源用在更值得去探索的理論上。

  所以CRHPC機構的做法,對于整個物理學界的沖擊是巨大的。

  誰都希望自己的理論能夠從實驗中得到驗證,所以哪怕是一點點優先的機會,對于眾多的物理學家們來說,都是彌足珍貴的。

  至于公平?

  正如弗蘭克·維爾澤克教授所說的一般,這個世界上永遠都沒有絕對的公平。

  CRHPC機構已經做的很好了。

  即便是刊登在《探索》和《探索·物理》上的論文,也不會干擾到更高一級的實驗資源。

  同級別的優先,這并不是什么破壞‘公平’的事情,也更容易被學術界所接納的同時吸引來大量的學者投稿。

  可以預見的是,在CRHPC機構做出這一決定的時候,在學術界,至少在理論物理學界,《探索》這一新興的期刊將全面被接納,甚至一躍而起,成為物理學界的頂級期刊。

  而現在,這份發展,從物理學界蔓延開來了。

  比如天文學、生物學、材料學等等一些華國建有前沿科學實驗室或超級工程的領域,都將隨著這些公告,而開始給《探索》期刊提供巨額的影響力。

  可以預見的是,哪怕是單純的為了這些研究機構或超級工程中的實驗資源,份額等,都會有不少的學者主動給《探索》投稿。

  這就是陽謀,最為純粹也最難以反制的手段。

  因為徐川拿出來的,是學術界、是各國都稀缺,都向往的資源。

  星城、桃花嶺CRHPC總部。

  辦公室中,林風和徐川面對面的在沙發上坐著閑聊。

  “CRHPC、星海研究院、川海材料研究所、航天局、貴州天眼、核工業集團、南大.....嘖嘖,到現在發生的研究機構和高校,已經突破兩位數了吧。”

  “你這個弄出來的《探索》,直接原地起飛了都。”

  “這一出下來,估摸著那些外國佬會瘋狂的給你的《探索》投稿。”

雖然說名義上他只是CRHPC的一名正式研究員,但作為徐川在CRHPC的代表,林風在這邊的  看著手機上的新聞消息,林風砸吧砸吧嘴,搖頭晃腦的說道。

  徐川沒太在意,他端著泡好的清茶抿了一口后才開口說道:“原地起飛不至于,這只不過是初步打開了一個對外的窗口而已。”

  “未來《探索》能夠發展成什么樣,還是要看它的成長的。”

  對于《探索》,他還是挺重視的,要不然也不會發動這么多的研究機構和超級工程給它站臺了。

  至于約稿,慢慢來吧。

  老實說徐川也沒指望現在就能將《探索》辦到《自然》《科學》這種地步。

  即便是有CRHPC這些機構在背后幫忙提供一些資源,除非事關真正需要實驗資源的理論,否則國外的學者還是會更樂意將手中的論文投給他們自己的期刊的。

  畢竟《探索》目前的影響力根本就無法和那些老牌期刊相提并論。

  不過他也不擔心《探索》會缺少稿件。

  星海研究院、CRHPC機構、川海材料研究所、航天領域.....等等研究機構和國際合作工程都可以提供論文。

  尤其是星海研究院和CRHPC。

  前者是國內目前僅次于華科院的學術研究機構。

  能源、航天、信息、材料四大研究所基礎科研領域的星海學術研究院,每年都會產生大量的研究成果。

  而在這其中,有資格刊登到《探索》子刊上的并不少。

  以前《探索》沒有成立的時候,這些研究成果中不涉及到機密、不影響國家安全的理論論文都會投給《自然》《科學》《JASS》這類期刊。

  畢竟對于國內目前的情況來說,這些期刊是研究員和學者職稱評級、學術考核、升職加薪的重要條件。

  但現在,有了《探索》后,這些論文自然就沒必要再投給國外的期刊了。

  再加上國內的其他學者,《探索》其實并不缺少論文。

  它只是和其他的國內學術期刊一樣,缺少國外學者的投稿以及影響力而已。

  不過CRHPC、星海研究院、月面生物圈工程....這些科研機構和工程的展臺,補足了這最后一塊短板。

  也讓《探索》有了更高的基礎,能夠在第一時間就在國際學術界占據一片角落。

  辦公室中,兩位同門師兄弟閑聊著,正在這時,徐川扔到桌上的手機陡然震動了起來。

  彎腰俯身摸起來電話,徐川看了一眼來電鈴聲顯示,是星海研究院·材料研究所的所長趙光貴打過來的。

  拇指在手機屏幕上輕輕劃過,電話剛接通,那頭便傳來了一道壓抑著激動興奮的詢問聲。

  “徐院士,最新成果,月壤研究中在對從‘瑤池環形山’采集的月巖進行研究時,發現了一種全新的材料。在對它進行實驗檢測的時候,意外的發現里面天然形成了相對整齊排列的碳納米管!”

  聽到這話,徐川臉上的神色有些動容,情不自禁的坐直了身姿,迅速問道:“你確定?”

  天然排序整體的碳納米管!

  如果說這是真的,那么毫無疑問這將是他們對月球開發過程中的最大成果收獲!

  甚至完全可以說,這是全世界航天史上最大,也是最重要的發現!

  因為它干涉到人類在計算機領域的另一條重要發展道路,而這個,不用他過多的解釋,相信只要對半導體行業有所了解的,都會很清楚。

  趙光貴認真鄭重的點著頭,回道:“我親自動用了聚焦離子束電鏡對這種新物質進行了切割,通過單晶衍射儀、X射線衍射儀、掃描電子顯微鏡等多種設備進行了反復觀察,確認該材料中存在少量天然整齊排序的碳納米管。”

  “從數據統計來看,在該材料中具備共計一百一十二份排序整齊的碳納米管,分層明顯,其中二十二枚碳納米管晶體構成最表層結構,五十七枚碳納米管構成第二層排序,三十一枚構成底層結構。”

  “目前暫時還無法確定這些天然的碳納米晶體管是否具備半導體性質......”

  一連串的匯報,迅速從趙光貴的口中傳遞了過來。

  徐川深吸了口氣,快速的說道:“將最新的檢測數據發我一會,我會盡快趕回去的!”

  “好!”

  趙光貴點點頭,用力的說道:“我現在就通過專用的郵箱發給您。”

大熊貓文學    大國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