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帝?!!!”
“江衍想稱帝?!!!”
蔡攸萬萬沒想到,江鴻飛的野心竟然這么大!!!
要知道,田虎和王慶也只不過一個稱晉王、一個稱楚王,方臘至今為止也只不過自稱圣公,江鴻飛竟然想要稱帝!!!
蔡攸不知道“梁靜茹”這個人,否則他肯定會說:“是梁靜茹給你家哥哥的勇氣罷?!!!”
不過蔡攸冷靜下來,轉念一想,江鴻飛稱帝雖然有些狂妄,但也不是一點道理都沒有。
要知道,漢光武帝劉秀可就是在得了河北之后稱帝的。
而江鴻飛雖然還沒有攻取完整的河北,更沒有得到燕地,但江鴻飛有山東。
算算所擁有的領土面積,江鴻飛現在可不比劉秀稱帝的時候小。
這樣的江鴻飛要是真登基稱帝,也是說得過去的。
所以,柴進這番話,真的有可能不是笑話。
而一旦江鴻飛稱帝,那么趙宋王朝不管形勢有多艱難,都肯定得跟水泊梁山繼續開戰。
不然的話,田虎、王慶、方臘都會跟著稱帝,那樣一來,趙宋王朝就會變成五國,戰爭的性質也就變了,趙宋王朝再想剿匪、平亂恢復統一可就是千難萬難了。
想明白這些,就算是蔡攸這樣的酒囊飯袋,都覺得絕不能讓江鴻飛稱帝,不然后果不堪設想。
有了這樣的認識,蔡攸忙說:“柴頭領莫要戲之,天無二日,國無二君,若寨主妄圖稱帝,那勢必要成為我大宋的主要敵手,須知我大宋二百年王朝,若全力與貴寨為敵,貴寨如何能抵擋得住天兵?”
柴進悠悠地說:“如今你家四面楚歌,哪里還有天兵發來我水泊梁山?”
“這…”
蔡攸立時就被柴進懟得啞口無言。
就在這時,樂和面帶微笑走過來,說道:“我大宋短時間內是無法調集更多的軍隊,可我大宋卻可做到,誰家先稱帝便先全力剿滅誰家,你家不想成為這出頭鳥罷?”
見樂和來了,蔡攸就像見到救星一般,立時就暗松了一口氣。
柴進看向樂和,冷著臉說:“稱帝是有你所說的不好的一面,卻也有好的一面,尹先生才智高絕,豈能不知?”
古往今來,一些勢力主,在奪天下的時候,具備了一定的實力以后,都會稱王稱帝。
這不光是因為稱王稱帝風光無限,還因為稱王稱帝有很大的好處。
要知道,稱王稱帝可是能很快擴大自己的影響力,積攢人氣。
這主要是因為,在亂世出現的時候,人們都會呼喚真龍天子的到來——這個真龍天子,是人們渴望的救世主。
因此,只要聽說哪一個地方有人稱帝,人們可能就會覺得這是一個真龍天子。
如果稱帝的這個人,能夠在軍事上取得比較大的成功,還能夠做一些殺富濟貧、開倉賑糧這樣的行為,大多能夠得到民眾的追捧,使民眾積極地投身到稱王稱帝者的麾下。
簡而言之,稱王稱帝,有利于積攢人氣,擴大自己的影響力,使自己的實力增強。
所以,江鴻飛如果稱帝,是風險與機遇并存的。
頓了頓,柴進又說:“趙氏懦弱,向契丹、黨項納以歲幣,以至國威淪喪,社稷墮廢,苛捐雜稅多如過江之鯽,又大興花石綱、西城所,使民不聊生,哪配坐享江山社稷?事已至此,須至爭戰。依我看,你我兩家也沒必要和談了,你們回去,轉告趙佶,教他盡管放馬過來。”
一聽柴進這么強硬,甚至直接給趙氏扣上懦弱無道,奢靡無度,使民眾生活不下去了的帽子,還直說趙氏不配享受江山社稷。
這話說得可太重了。
——要是這話是從江鴻飛的口中說出來,都可以當成江鴻飛準備吊民伐罪,向趙宋王朝宣戰了。
蔡攸大驚失色,忙道:“你我兩家之事,且須商量,何故至此耶?”
柴進非常強硬地說:“你家打我家,不敵,被我家大敗,現今只剩一些殘兵敗將固守興慶府,茍延殘喘罷了,今我家已秣兵歷馬,不日便要打下興慶府,直搗東京汴梁城,有甚么好商量的?”
聽柴進這么說,蔡攸頓時就慌了,不知道該怎么應對。
幸好,還有樂和。
樂和聽完,同樣強硬地說:“柴頭領給我家相公個準話,此事可還有商量的余地,若有,我家相公必盡力促成伱我兩家罷兵,若無,我家相公這便回京赴闕,舉國之力招兵百萬,與你家再戰。”
樂和這么強硬,讓蔡攸不禁捏了把汗,他心想:“尹文和這會不會將柴進給逼急了啊?”
不想,聽樂和這么說,柴進倒是猶豫了!
見此,樂和又說:“你我兩家本是同根,若大打出手,必叫外族做了那漁翁,就像五胡亂我中華之時,若能商量,你我兩家何必去做那親者痛仇者快之事,可是這個道理?”
柴進說:“兵已起,已不須商量,不日我家便會舉兵攻打興慶府,你我兩家疆場見高下即可。”
樂和說:“兵者兇器也,天道厭之。你家吞了我朝恁地多疆土,該知足也。我朝乃大國,世界廣闊,軍民無限,若朝廷省悟,略行更改,必非你家可敵也,若此時不罷戰,日后干戈幾時定得?”
柴進道:“我家寨主神仙一般人物,早已算清你家已再無兵可派,只他不愿煮豆燃萁,教外族…”
說到這里,柴進趕緊把自己的嘴巴給閉上了。
樂和抓住這個機會,反擊道:“原來寨主亦怕中原大亂,再現五胡亂我中華,成為民族罪人。”
柴進沉默不語。
樂和繼續加大攻勢:“寨主連王亦不愿稱,更何況稱帝,多半有小人從中作梗,亂寨主忠義。”
柴進不悅道:“尹先生在中傷誰?”
樂和道:“誰破壞你我兩家和談,我就在說誰。”
見樂和這么敢說,蔡攸怕樂和壞事,忙插話道:“貴寨有甚么條件,但說無妨,不必漫天要價、就地還錢。”
柴進聽言,沉默了好一會,才說:“山東,你我兩家以目前之勢為界,河北以大河為界,你家賠償我家戰爭賠款五千萬緡,再嫁三名帝姬過來給我家寨主作妾室,存取趙宋宗廟社稷,卻是能報國也。”
樂和道:“看來你家寨主聽狂悖之言,卻把本朝看輕,但恐后來自取禍患不小耳!”
柴進道:“條件已開,你二人回去報與趙佶知曉罷,多說無益。”
蔡攸覺得,看柴進的態度,再談下去,也沒有意義了,關鍵江鴻飛指名道姓讓柴進跟他談,他搞不清楚江鴻飛到底是怎么想的?
所以蔡攸便和樂和一塊回到了住處。
樂和幫蔡攸分析了一遍當前的形勢,說江鴻飛身邊有一群柴進這樣的小人,他們巴不得水泊梁山繼續跟宋軍開戰,他們好跟著升官發財,這議和條件只怕不好往下砍了。
蔡攸深以為然,決定先回京城,讓朝廷來拿這個主意,畢竟,茲事體大,他實在不敢做這個主。
聽說蔡攸要回東京汴梁城,水泊梁山給他安排了一艘座船,順著五丈河一直將他送到了趙宋王朝的境內。
僅三天時間,蔡攸就回到了京城。
不過,蔡攸聽從了樂和的建議,并沒有大張旗鼓的回來。
這主要是因為,蔡攸這次的任務沒完成好,不宜大張旗鼓地回來。
還有就是,蔡攸得說服王黼、鄭居中等人跟他一塊勸說趙佶同意跟江鴻飛議和,哪怕江鴻飛提出來的議和條件非常苛刻,免得趙佶因為不理智,而陷趙宋王朝于危亡之地。
進城后,蔡攸連家都沒回,就聽樂和的直奔梁師成家求見梁師成。
梁師成一聽蔡攸求見,就意識到肯定是出事了,不然蔡攸不可能不先去見趙佶,而是先來見他。
梁師成立即就派人去將蔡攸給請進來。
不一會的功夫,蔡攸就被帶到了梁師成的會客廳。
如今的梁師成,權勢滔天,就連同樣權勢滔天又深受趙佶寵愛的蔡攸都得巴結他。
見到梁師成后,蔡攸立馬就放低姿態道:“太傅,出大事了。”
梁師成邊喝著茶、邊說:“若非出大事了,少保能一回來便登雜家的門?”
蔡攸恭維道:“太傅明察秋毫。”,接著就迫不及待地說:“那江衍索要山東、河北不說,還索要五千萬緡靈錢,外加三位帝姬,不給便來打京城!”
梁師成皺眉:“江衍如此狂妄?”
蔡攸苦笑:“何止,他還想登基稱帝!”
聽蔡攸說江鴻飛想登基稱帝,就連梁師成都不淡定了,他皺眉道:“江衍如此膽大包天?!”
蔡攸分析(實際上是樂和幫蔡攸分析的):“江衍有無此心,還不好說,但他下面的那些頭領中,定然不乏這樣的人,須知水漲船高,一旦江衍登基稱帝,他們皆將相也,安能不攢落江衍行這大逆不道之事?”
梁師成覺得有理。
蔡攸又說:“若江衍稱帝,方臘、田虎、王慶必緊隨其后,恁地時,我大宋便四分五裂了,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別說改朝換代了,一朝天子還一朝臣。
如果梁山軍真的打到了東京汴梁城,梁師成這隱相,也就當到頭了,到那時,別說榮華富貴了,就是能有一條命在,就不錯了。
國家大義什么的就不說了,哪怕是為了他自己,梁師成也不能讓梁山軍打過來。
想了想,梁師成主動派人去將王黼請來。
梁師成的家和王黼的家是挨著的,兩家之間甚至有個小門,方便梁師成和王黼互通消息。
但宦官與大臣交往,是所有帝王的禁忌,梁師成和王黼當然得小心一些。
所以王黼這次是從正門過來的。
王黼來了之后,梁師成示意蔡攸將他這次去水泊梁山的見聞再跟王黼說一遍。
蔡攸聽言,不厭其煩地將他這次出使水泊梁山的所見所聞所感又跟王黼說了一遍。
王黼聽得滿臉震驚,他也是萬萬沒想到,水泊梁山已經這么強大了,而且對待趙宋王朝的態度還這么強硬,趙宋王朝如今竟然到了滅亡的邊緣?!
耐著性子聽完,王黼問:“高太尉擋不住梁山賊寇?”
蔡攸對梁師成客氣,那是因為梁師成是趙佶的絕對親信,又有篡改圣旨的大權,關鍵他能摸準趙佶的脈,有時候提點蔡攸一句,就能讓蔡攸少走不少彎路。
王黼?
對不起,蔡攸一點都不怕他,相反,蔡攸還是王黼的主要政敵。
這么說吧,蔡攸的能力不行,但野心卻大著呢,他一直在惦記王黼屁股下的宰相之位。
蔡攸常常在想:“王黼這貨都能當宰相,我蔡攸為何不行?”
所以,對王黼,蔡攸說話就沒那么客氣了,他沒好氣的說:“若高俅能擋得住,我會來見你?”
王黼相信蔡攸所說得是實話,蔡攸但凡有別的辦法,肯定不會找他這個政敵尋求合作。
得到蔡攸的親口確認,王黼立即就感覺到了壓力山大!
——亡國之君不好過,亡國宰相更不好過,因為在世人眼中,皇帝犯了錯,還能說是被大臣所誤,宰相那可就是沒有絲毫推脫余地的全責了,畢竟,宰相可是名義上的國家總管,國家不論出了什么問題,宰相都是難辭其咎的。
沉默了一會,王黼問蔡攸:“你想怎么做?”
蔡攸直截了當地說:“兩條路,要么教童貫先放棄方臘,率大軍回來與高俅一塊剿滅江衍;要么與江衍議和,必要時,可對江衍做出一些讓步,用以換取時間。”
——這是樂和給蔡攸分析的。
放棄東南這個趙宋王朝的經濟、糧食的命脈,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一旦趙宋王朝敢走這條路,趙宋王朝必亡無疑。
與之相比,反倒是山東和河北容易放棄。
這樣一來,無非是從北宋到南宋,趙宋王朝不至于滅亡。
這個賬,懂謀略的人都能算明白。
所以,樂和看似給蔡攸出了兩個主意,實際上只有一個主意,那就是讓蔡攸斡旋趙宋王朝接受水泊梁山提出來的議和的條件。
王黼到底是趙宋王朝的宰相,怎么可能聽不明白,蔡攸的主張是:不行咱們就先答應江鴻飛的條件,只要拖到童貫剿滅了方臘,咱們就可以跟江鴻飛算總賬了。
答應割地賠款送公主這樣的條件,讓王黼這個宰相的壓力山大,畢竟,這是在他執掌趙宋王朝時,發生的事,這說出去他好說也不好聽啊。
王黼因此不免有些遲疑:“割讓山東、河北也就算了,他竟然還索要五千萬緡的戰爭賠款,教我去哪給他弄這么多靈錢?還有,他張嘴就要三位帝姬,這教我等如何跟官家進言?”
蔡攸聽出來了王黼對他談出來的條件的不瞞。
這讓蔡攸很生氣,他心想:“我冒著生命危險才談出來了這樣的條件,你甚么都沒干,竟然還在這唧唧歪歪,行,那你自己談去!”
念及至此,蔡攸對王黼說:“蔡攸能力不足,不然王相公再派別人去談一次,如何?”
王黼心想:“我談就我談,我倒要看看,這江衍有多強硬?!”
于是,王黼便去跟趙佶請旨,又派了兩個人去水泊梁山。
結果,讓王黼傻眼和暴跳如雷的是,他派去的人,直接就因為“出言不遜”,被李逵一斧一個給砍了腦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