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一千零五十章 開趴,但是沒叫你

  傳言最初之時,生靈皆是傳說,居于無窮高處,投影萬界,后有天地異變影響,投影成為他我,本我隨之降低本質。

  但有少數個體,如先天神魔和齊天大圣孫悟空這類生靈,在誕生之初保留這種神異,皆是傳說起步,甚至掌握造化。

  所以修士口中的證得傳說,不過是復返先天的一步流程。

  是找尋自身原本位置的旅途。

  吾即“元始”,又為何要踏山涉水尋覓最初,縱使修為境界尚淺,但早已經歷了泡影之夢當中的開天辟地,身化三清。

  即使一開始是為了人前顯圣,以壯威風,但我的確一步步親歷諸天世界,擔天尊因果,行元始之事。

  循規蹈矩是為何故?還真是繞了好大一個圈子.

  孟奇嘴角含笑,混沌化作慶云高懸頭頂,手結開天印,步步走向那無窮高處:

  “貧道元始。”

  此刻,非是以元皇之名作為區分,清晰共鳴的本我正彰顯自身本該處于的位置。

  “混元未判,炁化三清之象。”

  “道極而盈,玄生天地之根。”

  聲音回蕩,虛空震動,真實界的半空中,一重又一重氤氳浮現,混沌分化,升清降濁,上衍仙界,下沉九幽。

  開天辟地!

  “怎么會同時出現仙界橫空和九幽降臨?!”隱藏于真空家鄉,提心吊膽中的掌燈神使驚呼。

  太古三皇歸來,伏皇沖進西方極樂世界與阿彌陀佛、菩提古佛大打出手。

  萬古以來的第一場彼岸之戰爆發,大部分存在都忽略了孟奇這位自中古霸王以來,幾萬年歲月中的第一位自證傳說者。

  可如此顛覆認知的異象,立刻就引起了旁觀者注意。

  “我翻遍古籍史書,略知傳說是升華本質,轉為九重天這種高層次狀態,若是修行正道功法的修士定然是仙界橫空,而邪魔陰鬼才會是九幽降臨。”

  王載一臉困頓,滿是不解:“這混沌分割為仙界九幽,是何種傳說異象?”

  “并非傳說異象。”

  依舊是僧人打扮的楊戩神色微動,仰天皺眉:“兩世并立,這是屬于元始真身的彼岸異象。”

  彼岸異象?!

  這怎么可能?

  陸大先生、蘇無名、王思遠眼中的詫異流露,若有所思的點頭,而后又搖搖頭。

  “證得傳說往往不會只有一種異象。”王思遠說道。

  “的確,不會只有一種。”楊戩微微頷首:“但傳說異象絕不會排在彼岸異象后面。”

也就是說  蘇孟身上壓根沒有傳說異象?!

  東方琉璃凈土中,月摩尼光王菩薩低誦佛號,眸光凝視著天空,有無數法理在倒映。

  “本性居先天,先天元始,數年不見,蘇施主你究竟.”

  佛說夢幻泡影,可此時發生的一切對月摩尼光王菩薩而言,同樣有不真實的虛幻感。

  朦朧的洪荒宇宙,虛幻的九幽與仙界愈發清晰,甚至沾染了一絲真實之意,宛若諸天萬界在成型。

  而后,戰國世界的宙光碎片內,齊地王宮。

  手里拿著孟奇囍帖,但嫌麻煩沒有去的齊恒公嘴巴微微張大,目光發愣。

  遠處,一頭青牛從玉清宮內走出,馱著一道身影入函谷以東,向西而行: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

  五千道德之言一一道出,天地一下明亮,黑白光點飄落,玄黃低垂,紫氣凝聚,無數大道銘文從天空洋洋灑灑落下。

  青牛與牛背上的身影,被浩浩蕩蕩拖向遠方,紫氣籠罩朦朧宇宙所化的萬界各處。

  那方諸天萬界更加凝實,宛若要從虛幻走向現實,有事物從誕生到茁壯,到衰老凋零,象征萬物蓬勃、鼎盛與衰敗的循環往復!

  紫氣浩蕩三萬里,此乃大道化身,存世之基。

  道德騎牛。

  又是彼岸異象,這是證得傳說還是要證道彼岸?!

  “太上.”

  若非清晰感知真實界內外寰宇,時間長河并無異動,絕非新生彼岸將要出現,一直重點關注孟奇的魔佛可能就要心生絕望,在不甘之中徹底沉淪。

  星辰般大小的九仙山。

  “那好像是祖師和師叔。”一名道裝男子回頭詢問:“天尊,咱們還要回真實界么?”

  廣成子怔怔地看著真實界方向揪住弟子的衣衫:“我當初吩咐的是當代第一位自證傳說者出現就喚醒我.”

  “是這樣。”

  “你他娘管這叫傳說?!”

  真實界各個隱秘處,滿天星辰深處,諸多氣機被牽引變化,一位位古老的仙人神靈同樣被觸發了布置,蘇醒歸來。

  只是從沉睡徹底清醒之時,全部陷入了沉默。

  不管是大地上的太古三皇,還是“傳說”異象中的.

  “元始.”

  異象形成的諸天萬界即將從蓬勃走向衰敗,赤青黑白既分明又混雜的光彩似慢實快,籠罩了天地,清清濛濛。

  四色之光凝聚成劍,飛落于一道身影掌心位置,剎那間,滄桑之意襲來,萬物從有到無,連帶時光長河、諸天萬界都將消失不存。

  第三異象,靈寶持劍!?

  “元始開天”,“道德騎牛”,“靈寶持劍”.一人證得三清異象?!

  古往今來,從未有之。

  即使是身成彼岸者,大道顯化的彼岸異象也不該集齊這三樣,從未有誰同時證得這三樣。

  蘇孟背后是三清!?

  太古三皇和三清是一伙的!?

  一聲聲沉悶之響,伴隨佛音,自封鎖的西方極樂迸發,空間支離破碎,伏皇身形呈墜落,嘴里咳出一口鮮血,面露嗔怒之色。

  祂五指指縫扯住大道音律所化的琴弦,千萬法則掃出,但凈土的中央,忽地迸發無量光芒。

  這光照徹了每一株菩提樹,每一朵婆羅花,每一朵佛剎,每一個僧眾。

  一尊隱約可見的古老佛陀,頂天立地,祂周身毫芒匯聚,金色手指凝聚無量光,伴隨著另一方菩提巨樹世界內的青色佛掌,一同點出。

  迫于無奈,阿彌陀佛最終還是選擇與菩提古佛一齊歸來。

  面對一位最古老者和一位道果雛形共同出手,伏羲與伏皇之軀合力毫無疑問,還是落了下風。

  只見這時,諸天萬界從有到無的異象漸漸坍縮,唯獨只有三道異象這一點才像是一個正常傳說該有的情況。

  但在金色手指點向伏羲的同時,菩提古佛的青色佛掌卻繞開伏羲,捉向了即將消弭的異象中央。

  祂的目標是蘇孟?!

  昊天上帝在九幽擊殺了菩提古佛暗中做減求空的產物,卻也讓其爭奪道果有恙,放下顧慮選擇直接蘇醒,帶來了無窮變數。

  太古三皇,昊天限制于九幽,太一狀態最為羸弱,唯有伏皇能有發揮完整實力卻也敵不過阿彌陀佛。

  既然如此,倒不如擒住變數的源頭,再做分析。

  “大膽,當我不存在么?!”伏羲怒氣上涌,眼角的青色蛇鱗閃爍著淡淡光華。

  他之所以給自己烙下封印,一是為了在現代生活更自在些,二也是為了不引起法則動蕩,避免世界毀滅。

  這是因為往日對女媧的愧疚。

  但眼下本就吃了癟,還要讓菩提古佛當著自己的面抓人,又不是自己的世界,哪還有空管什么法則動蕩。

  哪怕付出些代價,也要強行解除封印和這兩個禿驢干一架!

  光芒亮起,劍光自天外落下,橫掃前方。

  搶在伏羲強行解除封印之前,斬在了青色佛掌之上,蒼天透亮,一道堪若宇宙無限之大的人影緩緩浮現。

  祂頭戴太極之冠,發色由黑轉白,身后的諸天世界有著無盡云海與仙山,天神宗三個字以朱砂刻于道碑之上。

  巖森目光睥睨中透著幾分無奈:“各位道友能收斂些么”

  估計孟奇也沒想到會演變成這樣,蘇霖和伏羲更有跟對方干到底才算解氣的架勢。

  可末劫未至就打到天地破碎未免也太夸張了些。

  而且見孟奇處于關鍵時刻,蘇霖又掏出了那本巖森都感到有些邪性的筆記本,準備寫一個不為人知的故事,巖森還是選擇了展示自身存在。

  對古老者而言,他還差上些許,但當前更重要的是數量。

  “羲哥?!你咋變裝跑出去了啊!”

  逛萬界商場入迷,到現在才回神的風小小呀了一聲,又看見伏羲嘴角的鮮血,瞪大眼睛,立刻飛了過去。

  虛幻的多元宇宙鋪展,息壤祭出,創造法則得以涌現。

  “臉都花了不要緊吧?”

  她飛到伏羲附近,莫名有點傷心又有點難受,頓時帶著怒氣指著天上的‘和尚’:

  “想當法海啊?!信不信老娘找人干你!?”

  伏羲是熱情過頭了些,但不妨礙他帥啊,風小小很吃這個建模,而且又有那層好哥哥的關系在那里。

  見對方吃了虧,疑似有破相的風險,哪管對面是什么身份,都打算回去搖人了。

  鴻鈞(天道)那小混蛋等著她滅神存世,自己以此作為要挾,說出的話對方肯定聽得,盤古雖然和伏羲有矛盾,但和自己的交情也在那里擺著。

  到時候大伙一起上,就不信群毆揍不了這禿驢。

  “.”阿彌陀佛看著風小小沉默下去,又看了眼巖森和‘昊天’、‘太一’,手指上的琉璃金火緩緩熄滅。

  就連菩提古佛也停下了動作了。

  祂們沒有說話,只是沉默。

  風小小見狀松了口氣,嗖的一下飛到伏羲身旁,拿出先前吃席擦嘴巴用過但還沒丟掉的一團紙巾,準備替對方擦拭鮮血。

  “呃我去換一張。”

  “沒關系。”

  伏羲抓住風小小的手腕,眼里柔情似水,哪里還顧得上和禿驢之間的矛盾:“小媧你果然還是在乎我的。”

  他反手攬住風小小的腰,拉近了兩人之間的距離,又摸了摸對方眼角的銀白色蛇鱗。

  “你傻么?!這么多人啊!”

  風小小面色一紅,望向四周,卻發現氣氛詭異到了極致,全部都盯著自己。

  “咋了?”

  “你尾巴”蘇霖神意修訂創造出一本巨大且耐火的博人傳,擋住了五德鳳凰的視野:“露出來了。”

  風小小雙腿蜿蜒生長出來的蛇尾漸漸變得粗長。

  “哦。”

  風小小嘗試將尾巴收回去,但雙腿和尾巴今天有點不受使喚,幾次嘗試無果后,她抬起頭說道:“你們當沒看到好了。”

  “放心,我替你擋住了,趕緊帶你哥回去。”蘇霖看了眼沒有反應的妖圣槍。

  “妖皇陛下?”小狐貍青丘喃喃自語。

  除了知情人士高覽,不管是人族還是妖族,表情都逐漸凝固,甚至連手里干架的陣仗都停了下來。

  伏皇和妖皇是這種關系么?

  我們怎么會做這樣的夢?

  妖圣也就算了,怎么連妖皇都這樣,這戀愛不談會死么.

  妖族不會遲早要完吧.

  而西方極樂世界當中的阿彌陀佛和菩提古佛眼中,混沌幽暗的琉璃燈照亮時光,妖皇因果意味從風小小身上散發。

  二者對視一眼,片刻后,慈悲宏大的聲音帶上疑惑:“太古之時,我等佛門可有哪里讓諸位道友不滿,遺恨至今?”

  并非是顧忌動手,而是不解。

  妖族圣皇、三清、太古三皇.除了人皇不在,再把已經隕落消失在時光長河里的那些拋開。

  基本已經占了一小半太古至今的彼岸者數量了。

  伏皇和妖皇之間先不提,自身狀態也不論,湊在一起,不與祂們二人相言,不是擺明了把佛門排擠在外?

  那名陌生的彼岸也不知是何人偽裝,但這里面一定涉及天大的謀劃。

  可有什么是祂們不能參與,還要被步步相逼,以致做減求空受阻和提前蘇醒?

  饒是二位古佛修行與涵養非比尋常,也難免感到有些莫名沉悶。

  魔佛看見這一幕,卻和阿彌陀佛和菩提古佛不同,祂和蘇孟之間聯系最深,知曉和猜測到的信息也更多,不由暗喜。

  這樣一來,自己和金皇這一方,至少可以拉攏兩名彼岸人物。

  “可以給祂了”

  真空家鄉內,四周純粹不容雜質的光芒劇烈晃動,帶來真空家鄉的明滅不定。

  一陣玄黃色的琉璃凈光彌漫,禪音佛唱回蕩,襯托出一尊模模糊糊的金身佛陀。

  一只白皙的手掌從虛空探出,抓住功德佛遺蛻。

  向著無上真佛的本體丟去。

大熊貓文學    系統流主角的我加入聊天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