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里木和玉山江都看上了院子,那接下來就是過戶、裝修。
第二天上午李龍再把哈里木和玉山江拉過來到房管部門,把這兩個院子給過戶到了他們的名下。
拿到了鑰匙,李龍開車帶著兩個人先到了哈里木的院子里。
這個院子收拾得很干凈,屋子里空空的,東西都搬完了。房子里面上面是白墻,下半個是綠油漆刷的,就是這個時代比較流行的風格。
“你看看怎么裝修?兩個臥室都打木炕,還是只打一個,孩子那邊是不是要放寫字臺?還要搞個書架?”
李龍問著哈里木的意見。
哈里木這時候比較激動。長這么大,壓根沒想到會住進這么精致的院子里,現在他都像做夢,這就是自己的了?
家里人要知道,特別是納森和薩斯肯會高興的瘋掉吧?妻子要來了看到這些,是不是也會開心的跳起黑走馬?
家里就五口人,兩個孩子一個房間,夫妻兩個一個房間,母親一個房間,足夠用了。
“我們的房間,我媽媽的房間嘛,打成木炕。”哈里木這時候也不覺得煩李龍了,已經煩過許多次,彼此都不用客氣了,“納森和薩斯肯的房間嘛,兩張單人床比較好。”
這個院子有一點比較好的是自己有小鍋爐,有暖氣片。這一片不屬于家屬區,還沒接集中供暖,但這一家已經給每個房間裝了暖氣片,冬天會好過一些。
哈里木說完木炕之后,就感覺沒啥說的了。
李龍笑笑說他知道了。家具廠那邊有哈薩克風格的各種家具,到時買了些過來把房間給裝飾一下就好。
至于更細致的裝扮,讓他們自己來搞吧。
鎖好門,拉著依依不舍和有些興奮的玉山江去了后面的那個大院子。
大院子相對破舊一些,留下來的雜物也不少,但玉山江并不嫌棄,這已經比自己的冬窩子好太多了。
“真大!”玉山江笑著說,“我也一樣,我們的房間裝木炕。葉爾江和加納一個人一個房間,都不裝炕了,用木頭做個床就行。剩下的不用那么麻煩了,我們到時自己拉東西過來放。”
李龍是想著這邊院子得先把雜物清理掉,雜草什么的打掃干凈,不然看著難受。
玉山江的要求比較簡單,但李龍知道這事肯定不簡單。他返程的時候對兩個人說道:
“到時我讓把兩邊院子里的菜地都種上吧。你們看種什么菜比較好?”
“洋芋嘛。”哈里木笑著說,“還要一些辣子。”
“皮芽子。”玉山江補充著,“皮芽子一定要有。”
“那行,那我再種一些白菜,這樣你們冬天回來的話,這里的菜還能拉到冬窩子里去吃。”
“行呢。”哈里木點點頭。
把兩個人送到山里之前,李龍帶他們吃了頓拌面。
瑪縣雖然民族人不少,但縣城不多,所以縣城里比較有民族特色的飯館這時候還沒有,就只能吃大眾化的飯了。
吃過飯把兩個人送到山里,李龍沒停留,匆匆趕了回來。
他看時間還有一點兒,便去家具廠打算訂購一批家具。
廠長何長明正在院子里曬太陽,順便看看那些來挑家具的人。
他看著嘎斯車進來還有些意外,這年頭有車的慢慢多了,這車他算頭一回見。
看李龍下來,何長明愣了一下,才主動笑著上前伸手:
“喲,這不是李龍同志嘛,稀客稀客啊。”
李龍頭兩年給山里的牧民們訂過幾批民族家具,和家具廠打過交道,難得何廠長還記得他。
當然他也記得廠長,笑著和何長明握了握手說道:
“何廠長你好啊,看這生意不錯嘛。”
家具廠的院子里有一些人,正在庫房挑家具,所以李龍有此一說。
“老百姓生活好了,都想著買點好家具,我們廠子里家具的質量也是靠得住的嘛。”何長明笑笑,問道:“換車了?”
“嗯,都在開。”李龍說道,“最近從哈薩克加盟共和國那邊接一些二手車過來賣,我原來那臺裝的東西不多,所以時不時的開這一臺。”
“二手車?保險不保險?”何廠長對這個嘎斯車還挺感興趣的,問道。
“還行。”李龍說道,“那邊檢修過之后才送過來的。”
“那這么一臺車多少錢?”何長明過來繞著車子轉了一圈后問道。
“兩萬。”李龍說道,“手續是全的。”
“兩萬啊…”何長明想著要不要搞一臺呢?要搞的話,以廠子的名義還是以個人名義呢?
“廠長想要的話,有空去我那個收購站看看,那邊現在還有三臺。”李龍說道,“后面還會有伏爾加、拉達等轎車。”
“還有轎車啊?轎車啥價錢?”何長明果然心動了。
進口車啊!雖然沒有歐美車那么牛氣,但也不錯啊。
“看車況,伏爾加會貴一些,車況好點兒的十萬以內,差一點兒的五六萬。拉達便宜一些,準新車四五萬塊錢吧,車況差點兒的就兩三萬。
當然車是沒問題的,拉過來的時候都檢修過。說這個車況,其實說的就是開的年限。”
李龍把自己的業務介紹完之后,問起了正事:
“何廠長,你這邊有沒有民族人的家具。另外我想給房間里裝木炕,你這邊接不接這樣的活?”
“家具肯定有的。上一次你訂了之后,后續我們就把這個業務延續下來了,這兩年還算不錯。”
說完他喊了一聲:
“老齊!齊新志!”
一個人應聲快步走了過來,李龍看了笑了,老熟人。
“老齊,這李龍同志你還記得吧?”
“記得記得,咋能不記得呢?”齊新志笑著和李龍握了握手,“李龍同志你好。這是來買家具?”
“李龍同志來買家具,還要找人打木炕,民族風格的那種。剛好咱們廠子里請來的民族師傅不是會打這個嘛,讓他們來做,價格嘛,打八折!”
“好好好。”齊新志笑了,說道,“李龍同志,走,去看看家具吧?”
“行。”李龍和何長明點點頭,就過去看家具了。
何長明回到辦公室,坐下來一邊喝水,一邊想著是不是買一臺?
家具廠這兩年生意很紅火,無論城市還是農村結婚的年輕新人,有些已經不滿足于自己村子、鄉鎮那些木匠打的家具,而是想買廠子里做的“正規”產品了。
所以家具廠的利潤一直在升,無論是干部還是職工的獎金都不少。
現在廠長還騎自行車,是不是有點不合適了呢?
他在這思索的時候,齊新志帶著李龍到了庫房里,開始挑家具。
李龍算了算,給他們每個房間配了個高低柜,這是放衣服的。然后再一家給買四個大的帶著民族花色的大箱子,四個小桌子,就差不多了。
“齊同志,我買的這些東西要放在縣城,你們能送貨上門嗎?”
“能,你不是還要請人打木炕嗎?”齊新志笑著說道,“到時我們連家具帶材料一起送過去,我們的人也跟著過去。”
“好好好。”李龍點頭,這服務的確好,能送貨上門,在國營單位里面已經算是非常不錯的了。
打家具的是蒙古族漢子,名叫昂格,他帶著一個小徒弟一起。齊新志的意思是如果李龍不急的話,這兩個人干,一個木炕也就是三五天能搞定。
李龍自然是沒意見的。
這事就這么敲定下來。李龍付了三百塊訂金,拿了單子,帶著跟出來的昂格去兩個院子看了一下,指定了裝木炕的房間。
昂格則帶著尺子和小徒弟一起把房間量好之后,就回去準備材料了。
李龍這邊回到家里,算是完成了一件比較大的事情。
晚上吃過飯,繼續帶著顧曉霞練車,重復升檔降檔的動作。
現在她已經改掉了換檔低頭的毛病,只是換檔的時候有時會忘記加減油門,憋死了兩回。
李龍來之前做過心理建設,不會像后世有些教練,在學員一出問題的時候就破口大罵。
這時候就是以鼓勵為主,作用還是挺明顯的。
練了幾回,顧曉霞的車技明顯提升,李龍這邊挺欣慰,回去的路上,顧曉霞看著李龍的側臉,突然說道:
“我們同事在辦公室里聊天,幾個大姐就問我們吵過架沒有。我想了想,好像我們從來沒吵過架啊。”
“咋,你還想吵一下?”李龍一邊開車一邊問道,“沒吵架說明咱們感情好嘛。”
“我也是這么想的嘛,就這樣一直不吵架,真好。我看過我們同事發脾氣的樣子。她愛人習慣不好,打牌輸了錢,去單位找著要錢,我那同事都快崩潰了,大吵大鬧的…”
李龍微微搖了搖頭,這樣的場景,影視節目里見過,也聽說過,沒親眼見過。
不過如果不是迫不得已,誰也不想這時候發脾氣吧?
“我就想著我是真幸運啊。”顧曉霞感慨著,“同事都很羨慕我呢,說我找了你,吃穿不用愁,也沒人管著,孩子有人帶,家庭條件也好…嘻嘻…我是不是最近有些懶了?”
“嘿嘿,挺有自知之明嘛。”李龍笑笑說,“你太安逸了,真就有點懶了。楊大姐遲早是要搬出去的,最近我有空的時候我會做飯,你也要多練練,免得明明昊昊都會說很少吃你做的飯。”
“嗯,后面我爭取每天早起做早飯,星期天的飯我來。”顧曉霞給自己定下了目標,“雖然沒你們做的好吃吧,但練練就提高了,就跟這車技一樣。”
李龍想著,車技啊,的確是該多練練了。
回到院子,明明昊昊看爸爸媽媽回來,等他們下車后,直接就撲了過來,明明高聲喊著:
“爸爸媽媽約會回來了!”
“嘿,你還知道約會了啊?”李龍把明明抱起來,看昊昊那邊本身靠著顧曉霞,一看爸爸把哥哥抱起來了,立刻就湊了過來,伸手也讓李龍抱。
李龍把昊昊抱起來的時候,韓芳已經紅著臉辯解起來:
“我沒給他們說過…”
“我是在幼兒園聽同學說的。”明明大聲說道,“男女生出去一起玩,就是約會嘛。”
“嗯,我們去約會了。”李龍勇敢的承認了這一點,“好了,你們在幼兒園里乖不乖?”
“我們很乖!老師都表揚我們了!我和哥哥的小紅旗是最多的!”昊昊很乖的說道。
小紅旗類似后世的小紅花,幼兒園也是有作業的,作業做的好了,除了一百分之外,老師還會用紅鋼筆在作業上面畫個小小的紅旗。
幼兒園教室后面也有表格,每個學生得多少紅旗一眼就能看出來。
“那你們兩個都有多少紅旗了?”李龍抱了一下覺得兩個小家伙有點胖了,便放了下來問道。
“我十七個,我哥哥十六個!”昊昊挺著胸脯大聲說,有點小得意。
“不錯不錯,保持住,可不能驕傲啊。這個星期天,讓你媽媽做飯獎勵你們。”
“媽媽做飯啊?”明明小聲有點不太情愿,“這是獎勵嗎?”
李龍哈哈笑了起來。
已經進屋的顧曉霞沒聽到明明的話,走出來問道:“笑啥呢,這么開心?”
“沒啥沒啥。”李龍看著明明緊張的表情,搖了搖頭,然后小聲對明明昊昊說:“這個秘密,就不讓你媽媽知道了。不過你媽媽會努力做好飯的,我們也要鼓勵她,知道嗎?”
“那媽媽在做飯上是差生啊?”昊昊理解能力很強,說道,“那我們是要鼓勵她的。”
父子三人悄悄話說完,就進屋看電視去了。
第二天李龍去了四隊,他打算看看大哥那邊有沒有閑人,如果有的話,找幾個去把玉山江的那個院子給收拾一下。
如果沒有,那就去零工市場找打零工的,院子清理干凈才好重新布置。
還沒到大哥家,路過老馬號的時候,李龍看到幾頭驢子正綁著馬號的院子外面,他有些好奇,就拐了進去。
老羅叔正在院子里和人說話。對方是隊里的老趙頭,倆兒子都是正當年,一個閨女正在上學。
李龍下車和他們打招呼,然后問了驢的事情。
“你說這啊,”老羅叔笑著說道,“老趙說他家買拖拉機了,這驢就不養了,但現在這時候也不適合殺驢,就過來問我買不買驢。
對了,前兩天還有人說,我買了兩頭回來…錢是從賬上拿的。”
老馬號這里牛羊鹿狍子之類的多,有人買的話李龍就讓老羅叔處理,錢就先放在賬上。
割鹿茸也是這樣的,所以賬上有錢。李龍給老羅叔的自由權很大,老羅叔每回把帳本都記得很清楚,還讓楊老六給監督。
“現在有多少頭驢了?”李龍心頭一動,問道。
“七頭,六頭大的一頭小的。差不多都是三四百塊錢買的。”
驢相對牛羊來說是比較好養的,比馬也好養,一般情況下不用喂料,這邊渠邊的蘆葦就是它們很喜歡吃的草料。
驢還不容易生病,所以在五六年前一直是南北疆最主要的畜力。
只是后來隨著拖拉機的盛行,驢子退出了生產工具的行列,慢慢就成了肉食來源,當然,皮子也很貴。
李龍想的是,現在老馬號反正地方足夠大,既然能養的話,那再養一群驢也不算啥。天上龍肉,地上驢肉,這玩意兒好吃,特別是驢板腸。
再加上驢皮也能賣錢,所以養一群應該還是很有收益的。
“那就養吧,隊上,不光是隊上,其他隊里有驢過來賣的,咱都收。”李龍說道,“慢慢把老驢淘汰掉,養成群都行。對了,糖渣夠吧?”
“夠,足夠了。”一說起這個,老羅叔樂呵呵的說道,“以前一個禮拜一車就夠,還有富余,現在一個禮拜兩車,那綽綽有余,用不完啊。”
“用不完就曬干留著,”李龍說道,“冬天當飼料嘛。反正還要養驢,現在多搞一些,冬天就能少收點草。”
能不能影響到北疆牛羊肉價格李龍現在不想了,不過多養一些牛羊,他倒是有這個打算。
反正按群論,一百只是一群,一千只也是一群,對吧。
想著回去也給收購站那邊宣傳一下,看看能不能收到一些驢皮。
現在那些二道販子主要是收集野牲口的皮子過來賣,李龍覺得驢皮其實也不錯的。
現在驢皮價格比較便宜,比黃羊皮便宜的多,就是不知道老賈那邊收不收。
他打算抽空給賈天龍打個電話問一下,畢竟這玩意兒如果單當皮子來賣,真就浪費了。
好歹當成藥品來賣,那價格才能起來嘛。
和老羅叔聊了幾句后就回去了大哥那邊。
院子里沒人,就連老娘也不在。李龍又去了前院,看著拖拉機也不在,想著應該都去干活了。
既然不在,那就不呆了,李龍開車回到了縣城,去了零工市場找人。
先找了四個干活的,然后還專門問這一群人里有沒有會種菜的。
立刻就有四五個人舉手,李龍指了兩個看著年紀略有點大的,把這些人拉上了車。
干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