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議結束后,大家三三兩兩地討論著離開了會議室。
他之所以如此重視釘釘這個對手,是因為如果丟失了企業級社交市場,微信就少了一道護城河,將會直面來自釘釘的圍剿。
張小龍思緒萬千地回到自己的辦公室,活動了一下四肢和脖頸,看來又是繁忙的一年。
新項目立項的流程、方案的確定和審批、與陸奇的溝通、方案的執行以及后續的跟蹤.這還只是企業微信這邊的事情。
而且微信支付那邊也不太平,他得到消息,支付寶那邊今年也蠢蠢欲動,一場大戰恐在所難免。
雙微大戰之后,有些人似乎已經忘記了他張小龍是誰,是時候讓大家知道彼岸三駕馬車之一掌門人的厲害了。
他從書架上抽出《毛選》,這是今年元旦團建時,老板送給他們每個高管的禮物。
作為最偉大的創業締造者,這本書中蘊含著取之不盡的哲學與智慧。
張小龍忙里偷閑,翻開書學習起來。
有兩份文檔靜靜放在他的桌面上,上面“無招”(陳航)和“林黛玉”(彭蕾)兩個名字若隱若現。
“革命就是走兩步退一步,看似走走停停,實則在緩步前進,只因我們始終行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陳默放下手中的《毛選》,將這最新的感悟鄭重地記在本子上。
從最開始學習的《勞動法》到歷朝歷代的以史為鑒,直到如今,陳默終于尋到了適合自己的理論依據,許多觀點都能在其中找到源頭。
一個企業的發展尚且如此艱難,更何況一個國家。
時至今日,歷經諸多事情的陳默,對那道偉岸身影愈發由衷地欽佩。
如今,該是彼岸需要退一步的時候了。
這幾天,陳默一直在和天機閣眾人商議退一步的尺度,既要避免過猶不及,又要防止因噎廢食。
經過反復討論,大家一致認為,有些工作仍需推進,而有件事則必須由陳默親自出面才能完成。
2月10日,元宵節的前一天。
陳默召開了一次定向高級別會議。
列席會議的有彼岸集團首席執行官陸奇、彼岸國際首席執行官周受資、彼岸集團首席人力資源官徐培新、彼岸集團員工工會主席劉新宇、紀律檢查委員會主席李建超、青藤學院教務處主任許朝軍,其余則是人力和工會的核心人員,共計三十余人。
由于陳默除了每年定期的例行高管會議外,已很少單獨召開特別會議,所有與會人員神情都十分嚴肅,他們意識到,Moss或許要有大事宣布。
“都到了吧.”寧靜的會議室里響起陳默的聲音。
陸奇環視一圈,見各負責人點頭,便回應道:“Moss,都到齊了!”
“嗯!”陳默緩緩起身,說道:“同志們,這次會議不談工作,我想和大家分享下我最近的想法”
“集團.哦,那時候還是公司,公司創辦之初,我手里只有10萬塊錢,還是找雷總借的,當時只有1號員工,就是孫子維。
后來從小米出來,我拉了一票隊伍,細數之下,比阿里十八羅漢還多兩個。
就這二十人,造出了微信、職言等產品.”
此刻,會議室內在座的一半以上員工都是在彼岸壯大后才加入的,對于彼岸創業初期的故事,大多只是道聽途說,諸如從兩人合租一居室到成為華清嘉園大房東等傳奇經歷。
此刻,聽到老板罕見地講述彼岸初創時期的創業史,他們格外感興趣,尤其是陸奇,更是聚精會神地聆聽著這位華夏商業奇才的追憶。
一旁董事長特助李段法則奮筆疾書記錄重點,他想著自己跟在老板身邊耳濡目染,或許日后有機會寫出一本類似《彼岸傳》《陳默傳》的傳記類書籍.
陳默陷入回憶:“.隨后一年里,陳彤、許朝軍、張小龍這些如今集團的中流砥柱陸續加入,員工從20人發展到200人。
那時候的我沒什么經驗,想法很簡單,就是我有的,大家都要有。
我們當時想成為BAT一樣的巨頭,過上好日子。
為了這個理想,大家勁往一處使,就想讓彼岸發展壯大,賺更多錢,拓展更多業務,招募更多志同道合的伙伴。
在這里,沒有內卷、沒有壓榨、沒有勾心斗角、沒有剝削.
要讓彼岸成為打工人的彼岸,這也是公司名字的由來。
我按照自己理想中的工作環境,給大家分配自認為合理的薪酬。
那時候,大家基本靠感情維系,說白了就是哥們義氣,有點京東‘兄弟’的幾分意味。
后來各部門陸續建立,規模漸成,人數發展到上千人,公司各項規章制度也開始不斷完善。
在米岸五彩城,一層不夠用就用三層、五層,隨著彼岸的樓層越來越多,多到周圍一些商用辦公樓都被買了下來之后就租給了小米。
與此同時,彼岸的各項業務也以令世人瞠目結舌的速度飛速發展。
再后來.我們搬進了彼岸科技園,彼岸從公司變成集團,人數壯大到萬人。
小型公司靠哥們情義,中型公司靠規章制度,大型公司靠文化愿景。
如今,
環境好了,衣食住行在園內都能解決,而且價格更便宜;
待遇好了,好到許多員工在彼岸干幾年就能在京買房買車;
業務好了,好到已經達到甚至超過BAT的地步。
‘平平安安上班來,開開心心回家去’,這個曾經的口號成為了現實,彼岸最終讓大家都過上了好日子.”
陳默娓娓道來,將大家帶入情境之中,眾人感同身受,情不自禁地點頭.
可隨后,他話鋒一轉,用食指關節在桌面上敲了一下。
“咚”的一聲,將大家拉回現實。
“但也正是從這時候開始,我們隊伍中一些人的思想發生了變化。
先前為預防此類情況設立的機構,此刻發揮了重要作用。
前兩年咱們集團監管機構發起的晴朗運動,去年的雷霆行動,當一份份名單擺在我面前,上面的每一個名字,對我而言都不是冰冷的符號,而是活生生的人。
有的曾是創業初期與我并肩奮戰的伙伴;
有的確實為彼岸做出過諸多貢獻;
有的覺得自己的做法沒什么大不了,應該不算嚴重。
他們想過更好的日子,有錯嗎?沒錯!
但他們的做法錯了。
人之所以為人,就在于能控制住自己逐漸膨脹的欲望。
如果我想,我銀行賬戶的數字末尾多兩個零并非難事。
這些人絕大多數都抱著‘老子當年為彼岸熬過夜、流過汗,拿彼岸點東西怎么了’的心理,仗著手里有點職權鋌而走險。
說實話,我當時有過動搖,有過遲疑,剩下更多的是痛心,是怒其不爭。
最后的處理結果大家也都看到了。
一般來說,99的創業公司活不過三年,中小企業的壽命也不過三五年光景,就連集團企業和中大型企業的壽命平均下來約為八年,那些五百強企業也不過四十年左右。
可我們彼岸呢?還不到六年!
阿里的廣告都打到家門口了,各項業務僅僅只是具有優勢,還遠未到形成勝勢的時候。
而且我們的目光不能只局限在華夏,海外廣闊的市場才是我們的星辰大海。
今年的計劃已經安排完畢,其中彼岸國際的比重占到40。
集團新的架構開始運營,彼岸這輛車,油門交給陸奇和周受資兩位去踩,后續我的職責除了把好方向盤,還需要適當踩一腳剎車,只有這樣才能走得快、走得穩!
如今正是集團上下一心、眾志成城向著新目標邁進的關鍵時刻,天下才打下來一半,還遠沒到坐享其成的時候,可這時候有些人已經開始躺在功勞簿上混吃等死。
睜眼看看外面那些企業里員工的工作狀態和節奏,那些看似毫無意義的任務,背后都是精心設計的績效指標。
彈性考勤、單休和自愿加班,美其名曰提高員工利用率。
說白了,在某些資本家眼里,員工就是工具和耗材,難不成還是玩具?呃從一定層面來看,還真是資本家眼里的‘玩具’。
再對比一下你們在彼岸的環境!
身在福中不惜福,這樣的人才更可恨。
這.也是我叫大家過來的目的,就是要和你們同步我的想法和看法。
由人力資源、員工工會、重案六組、神盾局、財會審計、青藤學院(彼岸思想教育)這些部門組成的內外雙循環、三層嵌套監管機制沒有問題,再加上董事長直通車、內網匿名舉報等多種員工反饋渠道,足以讓魑魅魍魎無所遁形!
年前,我說‘友商們準備好了么?’
現在,我想說,任何想要破壞彼岸大局的人或團隊面對的不只是我,而是整個彼岸集團。
必將面臨彼岸和法律的雙重制裁,一個跑不了!
如果有人想能瞞天過海、金蟬脫殼,那么,可以試試,
我能做的就是讓這些人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