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132章 城鎮中心

  十里營鄉大院,預制混凝土構件廠。

  沿著廠內軌道和平東湖西岸,自南向北,連綿數公里的場地中,數以萬計的施工員,正在加班加點的忙碌著。

  有的在運送建材建料。

  有的在操作大型攪拌站。

  有的在捆扎鋼筋。

  有的在澆筑瀝青混凝土。

  有的在利用切割機修整毛邊。

  有的在清理使用后的金屬模具。

  也有的在養護混泥土預制件…

  而在場地外圍。

  檢驗合格的無砟軌道模塊,堆積如山,卻又整整齊齊的擺放在廠內軌道兩側,并在底部鋪墊了一塊塊大型鋼板。

  稍許。

  一臺電動機車推著上百節平板軌道車廂,緩緩駛來。

  另一條軌道上則出現了五輛裝有小型龍門吊的工程軌道車。

  等電動機車停穩,五輛工程軌道車啟動小型龍門吊,然后在施工員的幫助下,將起重繩索掛在大型鋼板上,并吊起一大摞無砟軌道模塊,平移到平板車廂內。

  該操作速度極快,僅僅半小時就搞定了上百節車廂。

  緊接著,伴隨鳴笛和哨聲,列車開始加速。

  然后穿過平東湖塑料大棚區,穿過舊縣鄉大豆產業區,跨越小清河鐵路大橋,再穿過肥市北郊大豆產業區,最終抵達三元農業1號線的終點,天外橋站。

  這時。

  天外橋站的并行軌道上,出現一輛造型怪異的輪式工程車。

  該車長達20米,尾部同樣安裝小型龍門吊,但中間區域空置,并在車身前端設置了傳送帶和一個滾筒樣式的機械裝置。

  施工人員在輪式工程車中操作一番,龍門吊連接平板軌道車中的大型鋼板,將一摞無砟軌道模塊,平移到輪式工程車中間的空置區域。

  然后輪式工程車沿著軌道緩緩向前,來到1號線末端。

  與此同時,車上的施工人員,借助小型起重機,將一節節無砟軌道模塊,平鋪在傳送帶上。

  傳送帶運轉,并借助金屬擋板進行規整、測量,然后將無砟軌道模塊送入滾筒設備。

  滾筒翻轉,令無砟軌道模塊沾滿特制粘合劑,再將其緊緊貼在1號線末端,然后穩固、找平、測量,合格后,緊接著再貼一節、再貼一節…

  如是再三,輪式工程車不斷向前,僅僅一分鐘的功夫,便將1號線的軌道基礎向前延伸了五十余米。

  而輪式工程車過去之后,軌道兩側的施工員,分別抬起一條經過養護和加工處理的鋼軌。

  然后對接1號線軌道,并利專業工具加裝對接件、安裝高強度螺栓。

  等測量結束,施工員們紛紛拿出提前準備的預制鋼構件,將鋼軌固定在每一節無砟軌道模塊兩端預留的鎖扣上。

  數百名施工員,分工明確,操作熟練,僅僅三分鐘,20米無砟軌道就已經建成,然后開始下一個20米…

  三個小時后。

  高強度作業的施工員們,準時下班,換上養精蓄銳的第二批施工員。

  又是三個小時后。

  第二批施工員下班,換上第三批施工員…

  而另一邊。

  向南十五里,同樣有著一處大型工地。

  該區域內,渣土車奔流不息,施工機械震耳欲聾,數以萬計的施工員穿插其中,或清理場地,或夯實地基,或挖溝墊土,或打孔灌注,或安裝電線桿…

  很快,兩條軌道路基呈現在眼前,并延伸向平陽縣。

  或許要不了太久,輪式工程車便會將無砟軌道模塊,鋪設到這里。

  泰市,天外橋瞭望塔內。

  老董和市總管輪流抬起炮筒樣式的大號望遠鏡,遙望遠方忙碌的施工現場。

  太快了!

  快的令人難以置信。

  但這一切卻又在眼皮子底下發生,你不得不信。

  市總管感嘆道:“我終于明白,你為什么說余陽在建筑領域的天賦,遠超種地,就憑這一手,他哪怕不搞農業,也能混的風生水起。”

  老董猶如聽到了別人夸自家的孩子,露出自豪笑容,卻又謙虛道,“他年齡還小,要學習的地方還有很多,我本打算讓他找個大學進修一二,但總是被拒絕,唉”

  市總管暗中撇撇嘴,“剛剛余陽打電話?”

  “1號線通車,十里營的物產即將大批量抵達泰市,為了方便轉運、存儲、銷售,他催促我們盡快搬出市大院,啟動物流集散中心項目。”

  “市W沒什么問題,辦公用品、文件檔案等等,已經運到天外橋的山坡上。”

  “您那邊確實沒問題,只是就近換個辦公地點,但市大院搬到十里營,需要考慮的問題太多了,比如干部住哪,干部的家庭如何安置,干部的子女要不要轉學,再就是,十里營距離泰市一百多里地,以后干部下基層,燃油、餐補等等,怎么也要提前擬定好,否則軍心散漫,如何做好事情。”

  “我剛剛聽余陽在電話里說,推土機上火車了?”

  “上了又怎樣,難不成他還敢推平市大院?”

  老董渾不在意的擺擺手,“他做事火急火燎的,必須熬熬他的性子,否則以后會吃大虧。”

  話音未落,其透過望遠鏡,忽然看到1號線天外橋站走出幾個熟悉身影。

  似乎是…市三建的爆破組?

  然后便看到爆破組的人,坐進一輛皮卡,穿過兩條街,直接開進市大院。

  緊接著。

  一輛輛推土機、破碎錘挖掘機、鐵球拆遷車,陸陸續續匯聚到市大院門口。

  市總管居高臨下,無需望遠鏡,就看到了這一幕,“董副總管,你確實要熬一熬他的性子,那你在這慢慢熬,我先回去了。”

  說完,下了瞭望塔,沿著天外橋新修的石板上山路,走向坐落在山坡上的市W塑料大棚。

  老董哪有心情再熬某人性子,拿出手機撥打號碼。

  “你做事,越來越不給我面子了!”

  “領導,您看郵件,我給您準備了一座特別符合您氣質的辦公大廳。”

  老董微微一愣,按捺住不滿,爬下瞭望塔,走進天外橋餐廳,并讓辦公室秘書借用電腦,接收郵件。

  下一刻。

  一座大型復古建筑,浮現在眼前。

  總計三層,房檐飛鳥走獸,房頂青瓦嶙峋,整體氣勢磅礴。

  并且門口上端懸掛了一牌匾:泰市大院。

  老董瞬間沒了脾氣。

  不是他喜歡這調調,而是這叫特色。

  畢竟無論東岳景區,還是水泊梁山,全都是古建筑風格。

  如果泰市大院也搞一座…

  “甚好!”

  “今晚搬過來,我給您接風。”

  “小余,不是我不愿搬,而是許多問題要提前解決。”

  “什么問題?”

  “比如到了十里營,干部住宿,干部家庭的安置,干部子女上學問題…”

  “嗐,我以為什么事,這不是有廠內軌道嗎,我給市大院整個專車,再安裝飛機用的頭等艙,然后干部們早上來十里營上班,晚上回泰市休息,這不就解決了所有問題嗎?并且上下班途中,還可以體察民情。”

  “有道理!”

  老董聞言,毫不猶豫的掛斷電話,直奔天外橋站。

  另一邊。

  隨著拆遷隊的入場,農夫們也在市大院建起了民舍。

  而余陽視野中,頓時有了變化。

大熊貓文學    農業狂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