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1470章 挨板子

  興奮之余,高振東問道:“航速和航程多少?”

  這非常重要,和這年頭的大部分導彈除了防空反導之外,一般都沒怎么考慮航速不同,魚雷是從一開始就把航速列為最重要的指標之一,和航程并列,同時還相互影響。

  畢竟提到導彈都有一句俗話,叫做“飛得再快也沒導彈快”,但是魚雷不同。

  導彈在空氣中飛行,阻力相對魚雷來說可以說很小,想要提高速度付出的代價不是很大,人們都已經習慣導彈遠比目標飛得快這個事實,一般情況下不會去想這個事情。

  但是魚雷在水里“飛行”就不一樣了,阻力極大,想要提升航速代價也大,和除了防空反導之外的導彈動輒比目標速度快幾十倍上百倍不同,魚雷和目標之間的航速差,能翻一倍就算是高技術,實際上,在S2那票驅逐艦面前,魚雷也就能比驅逐艦快個10多不到20節,相對戰列艦、航母倒是好一些,快60左右。

  而且航速和航程是此消彼長的關系,想要兩者兼顧,比較麻煩,實際上,到了21世紀能自研生產魚雷的國家比能生產導彈的國家要少得多。

  想到這里,高振東連忙補充了一句:“如果不方便說就當我沒問。”

  這東西密級非常高,作為21世紀的軍迷,高振東非常明白這一點。

  不過讓高振東沒想到的是,這個問題一問出來,總工那邊倒是愿意說,就是有點吞吞吐吐。

  “啊…這個…533重型雷的航速27節上下,射程…射程5公里…”

  “多少?這么少?”高振東脫口而出。

  難怪能在電話里說,這性能大約是沒什么好保密的,反正也不會往船上裝,隨便說沒關系。

  瞎說什么大實話!此時委總工的心情就是這句話的真實寫照。

  “那個啥,我們還在仿制老大哥的5351雷,那啥,動力系統還沒攻克。”

  5351,隨著北方的W級潛艇一起進來的武器,但是仿制過程嘛,就有些不太好說。

  這么說吧,組裝的W級57年成功,仿制R級的常規潛艇于63年成功,而這個仿佛小小不起眼的5351魚雷,仿制成功的時間是71年。

  而現在,仿制魚雷的動力系統還沒有攻克,所以在速度和航程上自然不太好看。

  “這樣啊,嗯,這兩型魚雷現在主要攻克的是制導問題,動力另算,另算。”高振東也不問324的動力情況了,體型更小,估計更差。畢竟以現在533都沒攻克的動力技術來說,在更小的324里螺螄殼里做道場,難度更大。

  聽了高振東的話,總工苦笑一聲:“對對對,就是這么個道理,至少制導系統解決了。”

  落后就要認,這點實事求是的胸襟,總工還是有的。

  不過不管怎么說,至少還是有好消息的,從時間上來說,我們是先攻克動力,然后很久才解決的制導,現在這個順序倒過來了,這意味著最晚到71年,我們就有可用的制導魚雷了。

  還是蠻快的嘛,高振東心想,比起上輩子那條線,總的來說還是好多了。

  熱動力這破玩意發展雖早,但是還別說,難度還是有的,特別是對我們來說…

  誒???!!!我特么剛才在想什么?

  高振東突然覺得自己好像想起來什么事情。

  “總工,5351是熱動力的吧?”

  熱動力,簡單來說可以類比為魚雷動力里的內燃機,靠燃料燃燒產生動力。

  對應的,自然就有電動魚雷。

  不過和21世紀的車不同的是,在魚雷上,熱動力處于絕對的優勢地位,因為能量密度的問題。

  除了高振東已經拿出來的、只能直航的超空泡魚雷之外,魚雷主流的就這兩種動力,而之后幾十年內,先進魚雷幾乎都是熱動力的。

  只是熱動力也有很多種。

  小鬼子S2時使用的93酸素魚雷就是熱動力雷,和5351的煤油高壓氧發動機其實是一個東西,小鬼子說的“酸素”,就是氧。

  “啊對對對,怎么?你…”說到這里,總工仿佛回過味來。

  “煤油氧氣的吧?”高振東順口道。

  “對,高壓氧氣和煤油的。”同志們既然匯報了魚雷相關的情況,動力部分肯定是會提及的,總工記得很清楚。

  “這東西不行。”高振東撇了撇嘴。

  “啊?這已經是主流最先進的了,還不行?”你這是站著說話不腰疼啊…不對,這小子說自己腰不疼的時候,和他什么姿勢沒關系,大概率是因為他的腰真的不疼。

  ——他可能有點兒什么解決辦法!

  “真不行,高壓氧氣再高壓,氣體也天生裝不了多少,能量密度高不了。”高振東此時已經想起來很多事情,而煤油高壓氧氣的能量密度,他甚至都不用想,純靠分析就知道。

  畢竟魚雷上面裝液氧是不太現實的,這東西和可以臨時加注的運載火箭、導彈不一樣,而高壓氧氣再是高壓,因為臨界溫度的存在,其儲量總歸是有限的。

  而且越高壓,容器就越厚重,一不小心就可能在系統能量密度上開倒車。

  “你有辦法?”委總工想起一件事。

  ——高振東在含能材料、火工品、導彈燃料方面,那是極有成就的,沒準魚雷的這玩意他也行。

  不是沒準,是肯定!當年的彈道導彈用的液氧煤油不就是他給替代掉的?

  魚雷用的是煤油加高壓氧氣,差不多,差不多。

  “嘿嘿嘿嘿…我還真有!而且比起現在這個高壓氧氣的方案來,至少不用高壓容器,而且能量密度高得多!”高振東笑得很是得意。

  還別說,高振東知道的那個解決方案,除了燃料本身制造麻煩之外,在發動機方面的重大難點可比煤油系列的強多了。

  “我讓他們盡快來找你!”委總工大喜。僅僅是不要高壓容器這一點,就比現有方案強出八百條街,哪怕能量密度差不多,都有換掉的充足理由。

  而能在電話上說的,到此為止了,剩下的都是不能說的。委總工決定安排人盡快接手。

  高振東笑道:“如果方便的話,就今天吧,這事兒早解決早了事。有直升機的話,請他們今天就來。”

  現在是早上,水下兵器試驗場在薄海這件事情,高振東是知道的,現在趕過來來得及。

  而且這個事情說穿了特別簡單,都不需要準備太多,畢竟一個配方的事情,能有多麻煩?

  還別說,這事兒吧,還真得感謝花旗佬開源,就算只開源部分,這部分展現出來的性能也能把高壓氧煤油方案給甩到后腦勺去。

  “也行!夜長夢多,說實話,仿制5351的同志們,已經為這個動力問題困擾了好久了,如果聽到有希望解決,他們恐怕就算是沒交通工具,爬也馬上爬過來。我馬上聯系他們,給他們安排直升機!”總工笑道。

  薄海邊,兩位同志看著遠方一架緩緩飛來的米4改仿制型,心中有無數個問號。

  其中一位年輕同志對旁邊年長一些的那位道:“姜總,我們的試驗報告昨天才提上去,今天怎么就叫我們去四九城?而且沒叫制導那邊的,偏偏把我們動力的給叫上了。”

  “小傅啊,這你還沒明白?過去挨板子啊。”

  “挨板子?”

  姜總笑道:“是啊,制導那邊的進展極為順利,魚雷這東西,除了上次那個另類到驚艷的超空泡魚雷之外,也沒有太多流體力學上的講究,就連潛艇上非常重要的螺旋槳,在魚雷這種一次性的武器上也沒那么多彎彎繞繞,剩下影響魚雷核心性能的,不就是我們動力了?我們那個參數報上去,我們不挨板子誰挨?”

  小傅摸摸腦袋:“這樣啊,那我看您還這么高興?”

  實際上,姜總說是挨板子,但是臉上卻滿是笑容。

  他一副“你還年輕你不懂”的表情:“肯定高興啊,板子這個東西,該挨就要挨,憑本事說話,正常得很。但是挨了板子,一般都要給個甜棗的,畢竟上級領導打板子也不是為了打著好玩的,他們也想解決問題。你看吧,挨過板子之后,必定有好事,也許是更多的資金,也許是更好的條件,也許是…算了算了,那個不指望。”

  一番話說得小傅也眉開眼笑:“真的?如果是那樣,挨板子也值啊。”

  實際上,姜總只猜對了一小半。

  見到委里的總工的時候,總工甚至都沒時間打他的板子。

  “來了?走,馬上跟我走!”總工風風火火的拉著姜總兩人就走。

  這可把已經做好心理準備的老姜同志給整不會了,仿佛一拳打到了棉花上,心里空落落的。

  “老總,您不說兩句?”不行,今天這個板子不挨瓷實了,后面吃起甜棗來心里不踏實。

  “說什么?有困難是正常的,這不是解決困難去了嘛。趕緊趕緊,人家都用最快的時間把事情安排好了,你們可別掉鏈子。”

  總工壓根就沒想到什么打板子的事情,不過這個甜棗還是給得挺大的。

大熊貓文學    四合院:我邊做科研邊吃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