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1446章 不愧是一家人

  “你了解過他們要買的這種藥的情況么?”

  “了解過,說起來也巧,和我們此前出口的那種抗菌藥抑制劑是同一個單位研究的,然后交給他們校辦的醫藥廠進行生產。這個藥是一種非常敏感細菌檢測劑,在醫療和藥品器械生產上有很大的作用。”

  既然要匯報工作,那細節肯定不能馬虎了,這些工作都是提前做好了的。不過想要外商部的同志把革蘭氏陰性菌和陽性菌分清楚,那就有點為難人家了。

  此時學校辦工廠不在少數,一般都是大型的學校,會辦一些和教學有關的廠子,例如印刷廠什么的,很多大型學校都有這么個廠子。

  至于別的,就是五花八門,反正大多和學校掛鉤就是了。

  “涉不涉密?”這是最要緊的。

  “倒是應該沒有,學校那邊說脫敏后的論文,已經是公開發表的,而且還是發表在非常有名的外國期刊雜志上。”

  直接往外國期刊上發表的,那看來是的確不涉密,甚至還有可能是醫健部那邊主動推動的,這種文章,對科研實力的宣傳是極有好處的。

  難怪國外會主動有人要買,看來是看到這篇文章了,而且對此非常重視。

  “哪個學校?這個藥在不在出口清單上?”對于這類稀奇古怪的出口商品,現在外商部也算是有了一定之規,先看清單。不過這份清單老長老長的,要是不查,一般人還真記不清楚。

  “我查過了,沒結果。”匯報工作的同志隨后補充了一句學校的名稱。

  要不說能在部委機關上班呢,這工作準備,那叫一個扎實。

  “沒結果是什么意思?”外商部領導有些奇怪。行就是行,不行就是不行,沒結果是什么意思?

  “就是不在禁止的清單上,但也不是許可直接出口的常規品類。”

  有句話說得好,法律規定越詳細,實際上可以找到的漏洞的灰色地帶大概就越多,因為越詳細的法律,摳字眼找漏洞的可能性也會隨之上升。

  現在外商部面對的就是這么個情況。

  沒有禁止,但是這東西也不算是能直接出口的。

  外商部領導點了點頭:“嗯,我知道了,我想想。”

  對于他來說,能出口肯定是好事,特別是藥品,這東西簡直是先天出口圣體。

  能宣傳,有功德,而且很多藥品還是賣方市場,沒錯,別看我們不怎么出口藥,但是在此時的世界上,藥品這東西還真算得上是賣方市場,特別是這種別人指定申購的。

  而且一般來說利潤率還不低,拋開研發費用來算的話。賺外匯嘛,不寒磣。

  不過藥品這東西多多少少是有些敏感體質在那兒的,萬一別人是想仿制呢?

  “會不會別人想仿制?”

  脫敏的文章加上藥品實物,兩者加到一起,足夠做很多事情。

  “我問過了,學校那邊說已經完成專利保護。”工作做得,那是滴水不漏。

  那就好,外商部領導想了想,才開口道:“這個事情,要商量商量,你們到醫健部找點專家,還有這個藥品的研究人員,把這些同志請到一起,出個意見。”

  外商部領導差點習慣性的說“把高振東同志”也請上,不過一琢磨,這事兒和高振東應該是沒有太大關系,還是不要打擾他比較好。

  這種事情,畢竟不是他的專業。事情的重要性,也沒有到需要去驚動他的程度,太浪費了。

  婁曉娥回到家,一邊往下放自己的包,一邊接過高振東遞過來的水,喝了一口,興奮的道:“外面抓人了抓人了。”

  她眼里全是吃瓜群眾的光芒,就差拎個醬油瓶子打醬油了。

  對于她來說,雖然此時的治安并不是非常的太平,但是對于婁曉娥來說,想要看見一次抓人,那是真的很難很難。

  “啊?抓人?抓誰?”許大茂都特么從院子里消失了,這院子里值得抓的人,也找不出來幾個來了吧?

  閆埠貴?不至于不至于,不就摳點兒嘛,何至于要抓起來教育。

  “不認識。”婁曉娥喝了一口水,才解釋道:“是胡同口抓的,老多人看熱鬧了,棒梗什么的都看見了。”

  棒梗都看見了?高振東恍然,那就不奇怪了。

  別以為只有大媽,兒童團少先隊的小朋友也不是吃素的。

  “你是看完了才回來的?”難怪今天要晚一點。

  “是啊,可惜沒多少好戲看,三下五除二的,周圍的人都還沒反應過來,就被摁車里帶走了。”婁曉娥的眼里,滿是獵奇的興奮,不過帶著一絲遺憾,明顯不過癮。

  “得了得了,就這點事情,看看得了。你可別摻合上去,你小胳膊小腿的,有專門的同志在呢。”高振東還真怕婁曉娥腦袋一熱沖上去,主要是她那兩下子,上去估計就變人質了。

  婁曉娥抱起閨女親了一口,聽見這話不樂意了:“什么話,可別小瞧我!”

  “對對對,抱抱抱!”兒子在一旁踮著小腳拼命討好媽媽,同時想要和姐姐一樣的待遇。

  “對對對!”高振東也不多說,提醒到了就行,伸手抱起了兒子。

  這有些敷衍的語氣,讓婁曉娥的心氣有些不順:“嘿,你還別看不起我,我告訴你,我也是要去兄弟部委開會的人了。”動手不行,那至少我動腦子還是可以的嘛。

  “喲?可以啊娥子。說說,去哪兒?”

  “外商部,明天,說是涉及到鱟試劑的出口,需要專家論證。我是研究者嘛,妥妥的專家,哈哈哈。”說到這里,婁曉娥又高興起來,把高振東剛才敷衍的態度扔到了九霄云外。

很明顯,這件事情在外商部看來并不是什么  “鱟試劑?出口論證?”這類事情高振東熟啊,現在自家媳婦兒也到了這階段了,可喜可賀。

  “對,不過我都不知道說什么。”顯擺完的婁曉娥,此時有些擔心,領過獎,講過課,做過報告,專家嘛,就當得少了。

  不過她不怕,遇事不決高振東。

  “這個倒是沒什么,你從技術角度出發,該說什么說什么就行。”作為技術專家出席,其實是比較超然的,尤其是研發者。

  “噢,我知道了。”婁曉娥在高振東面前,最大優點之一就是聽勸。振東說的準沒錯,照做就行。

  兩口子邊說邊做飯,正在吃的時候,高振東突然想起一件事情來。

  嗯,這也是個機會。

  高振東停下碗筷:“對了娥子,我倒是想起點事情來,如果有機會,你又覺得沒說夠的話,倒是可以提一提。”

  婁曉娥聞言,雙眼忽閃忽閃的,這個好!有備無患嘛。

  “是什么?”

  高振東一邊吃,一邊給婁曉娥說,婁曉娥聽得頻頻點頭。

  等到高振東說完,婁曉娥一臉的崇拜:“還別說,你還真別說,這些東西,我學醫的都沒想到,你是怎么想到的?”

  高振東大言不讒:“就這就想出來了唄。”

  第二天早上,外商部某會議室。

  領導看著不遠處的婁曉娥,有一點吃驚。

  他是真沒想到,這個讓外國人都非常有興趣主動求購的藥品,居然是這么年輕的一位女同志研究出來的。

  性別好說,畢竟婦女能頂半邊天,不過這個年紀,那是真的年輕。

  “曉娥同志很年輕啊。”領導笑道。

  “不年輕啦,領導,我馬上就研究生畢業了。”年輕的怕被說年輕,老的怕被說老。

  這還不年輕?這位婁曉娥同志的年紀,倒是讓領導想起一個人來,這位比他還年輕,當然,成就也沒那一位高,但是同樣都是很了不得的了。

  “那也很年輕了,哈哈。結婚了沒有啊?”看著年輕同志,老同志總是抑制不住當月老的心。

  尤其是優秀的年輕同志。

  婁曉娥倒是一點兒不隱瞞,也沒什么好隱瞞的:“結了好幾年了,我愛人姓高,十七機部的。”

  “咔嚓!!!”外商部領導腦中一聲驚雷響起。

  高??!!

  十七機部???!!!!

  臥槽!!!!!

  外商部領導仔細看了看婁曉娥面前水牌上的名字,和他記憶中的幾個字重合起來!

  原來是她!高振東的愛人!

  沒想到還是沒繞出他們一家人去啊,領導心里哭笑不得。

  高振東結婚的時候,外商部領導雖然工作忙沒去,但是還是寫了賀帖,還隨了兩塊錢份子錢來著。

  只是時間久遠,一時間想不起新娘子的名字了。

  不過婁曉娥這么一說,他馬上就回憶起來了,天作之合,天作之合,正所謂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這兩口子,般配!什么月老不月老的,這事情再也休提。

  “代我向振東同志問好。”他沒有細說,只是對婁曉娥笑道。

  “謝謝…誒?你認識我愛人啊領導。”婁曉娥很是驚喜。

  認識,能不認識么…

  婁曉娥坐在會場上,底氣更足了,有振東的熟人在,那份對外商部的陌生感也頓時消失無蹤,想來有什么問題的話,這位領導也不會太介意的吧。

  會議進行得很快,這個事情其實不是非常的麻煩和敏感的那種,大家的意見,都比較一致,賣!

  只要對方愿意引進,就賣。

  藥畢竟是不太一樣的,這是一種特殊的商品,有濟世救人的成分在里面,只要能救人,那就可以賣,病人是不分國家不分陣營的。

  “曉娥同志,你的看法呢?來來來,你作為主要研究者,是個什么想法。”

  婁曉娥此時已經不存在怯場了:“賣。藥研究出來,就是救人的,雖然這個嚴格說來是一種試劑,不是藥品,但是同樣能起到挽救生命的作用。”

  她說得不多,但是語音清脆,鏗鏘有力。

  “呵呵呵,曉娥同志還是很舍得的嘛,你不怕人家仿制了去?”外商部領導順便開了個玩笑。

  “不怕。一來,這個試劑的生產還是要一些門道的,不是那么容易仿制。二來,我的職責,是把藥品研究出來,后面的我就不太關心了。作為一名醫生,我還是更喜歡一句話,但祈世間人無病,何愁架上藥生塵。”

  原本的時間線上,雖然大家都在研究,但鱟試劑真正成熟還是很晚的,特別是特異性鱟試劑,門道可多了。

  婁曉娥的話,讓同志們忍不住都嘩啦啦的鼓起掌來,這小姑娘,有才有德有貌!

  婁曉娥的年紀,除了會議工作人員之外,幾乎任何一位參會者都能叫她一聲小姑娘。

  “好,好,好!你們做好你們的研究工作,我們做好我們的傳播、保護工作,各司其職。”一時間,外商部領導都沒好說“銷售”工作,而是用的“傳播”。

  不過他沒有半點被頂到墻上的感覺,為醫者,要的就是這種品德。

  不過婁曉娥的話,并沒有說完。

  “另外,在這個藥之外,我還有一些別的建議,正好今天相關領導專家也都在。”

  有人求購最新研發的成果,對于此時的醫健部來說也不是小事,所以醫健部來的人里面,也有部委的高層工作人員。

  “你說你說,我們洗耳恭聽。”嘿,真是一家人,婁曉娥的話,讓外商部領導想起了她的愛人,振東同志也是一樣,除了會議主題本身之外,還能提出不少的好建議、好想法,而不是僅僅被桎梏在工作的條條框框里。

  “這第一個,我想請外商部的同志,幫忙長期進口鱟。”

  “進口鱟?就是這個鱟試劑的鱟?”不用解釋,這個字太特殊了,同志們一聽就知道指的是什么。

  “對,就是這個鱟。”

  “我們國內不是有么?”有同志有些不解,畢竟外匯是寶貴的。

  “有是有,但是這個鱟試劑的生產,對鱟的需求有些大,而且能持續抽血的次數還是有限的,我想盡量減少對國內鱟資源的消耗。”

  外商部領導捂住了額頭,這思路,和高振東同志簡直一模一樣!好事要做,但是也不能虧了自己家里,主打一個求得長期可持續發展。

  請:wap.xshuquge.net

大熊貓文學    四合院:我邊做科研邊吃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