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852章 專打要點

  “對,電視制導,利用攝像機拍攝到的畫面,進行制導的一種方法。制導過程就好像看電視一樣,所以我就這么起名字了。”

  實際上我們說的電視制導,更多是一種翻譯導致的結果,原理上來說叫做“圖像制導”更合適一些,還不見得就是真像看電視,但是高振東準備搞的這種電視制導,就真的像了。

  “噢,我明白了,就是用攝像頭做導引頭吧?”春雷廠的同志反應比較快一些,畢竟有激光制導炸彈的經驗。

  高振東點點頭又搖搖頭:“是,也不是。嚴格說來,攝像頭只是探測器,真正的導引頭,是人腦袋。”

  人在回路嘛。

  這話說得有點驚悚,同志們腦海里突然想起了一幅畫面,每個炸彈上綁了個人頭,直飛目標…

  這倒也不是不行,就是人頭不太好找,我們優待俘虜,善待敵人尸骸。

  畫面太過驚悚,大家搖搖頭,看向了高振東。

  “我們想個辦法,把畫面傳回作戰飛機上來,操作手在作戰飛機上根據傳回的畫面,適時干預炸彈飛行軌跡。”

  這是這種電視制導炸彈和射程幾公里的手操反坦克導彈之間一種微妙的區別,適時干預,而不是隨時修正。

  “誒,這個辦法有意思啊,炸彈看見什么,告訴射手,射手告訴炸彈,你瞄得準不準。高總,這東西有激光制導打得準沒有?”空軍的同志沒想具體困難,只考慮這個原理,覺得好像有那么一點意思。

  對于他們來說,現在最直觀的靈巧彈藥,那就是激光制導炸彈了,所以直接就用這東西來做對比,想要得到一個直觀的印象。

  高振東搖搖頭:“要說準,在激光制導炸彈工作正常的時候,這種炸彈還真沒有激光制導炸彈那么準。”

  這話聽得空軍的同志先泄了一半的氣,打不準,那還有什么意思?

  不過回頭一想,不對啊,高總工可是親自上過戰場的,戰場上那些彎彎繞繞,他比自己清楚多了,那他都說這東西有用,那就是真有用,只是自己還沒考慮周全而已。

  “高總工,那這個有什么好處?”有壞處還被提出來,而且還是這么急召集大家,那這東西一定有讓人無法拒絕的好處。

  高振東笑了:“要說好處的話,這東西的好處就在于傳輸距離可以比激光照射距離遠,而且沒有激光制導炸彈對于照射指向性的要求。”

  射程、使用方便性,馬上就引起了空軍那邊的興趣。

  “現在激光制導炸彈照射距離是多遠?”

  這個問題,春廠的同志是知道的:“根據條件不同,按照當前的技術能力,能見度15km情況下,大概在510公里之間。”

  春雷廠自己心里有數,激光制導炸彈雖說極限射程有25公里左右,但那是高度、氣象、載機速度各種條件都最好的情況下獲得的,正常條件下,很難獲得如此理想的條件,如果沒有地面照射等配合,實際常用的在1015公里之間,20公里也還湊合,再往上就有些極限了。

  有10公里?好像也還不錯。

  第一次用到遠程精確制導武器的空軍同志感覺好像還湊合,他將目光轉向了高振東。

  高振東搖搖頭:“沒有那么樂觀,尤其是在海拔3000到5000米的高原上。”

  這話聽得防工委的總工噗嗤的一聲笑了出來,海拔3000到5000的高原,還有哪里?別說我國只有這兩個,就算是全世界,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全世界就4個,兩個在亞洲,兩個在南美,順便說一句,最高的兩個,一個我國基本全占,一個占了一部分。

  現在防工委的總工和空軍那邊,基本篤定高振東這回,就是指著雪域高原去的了,所以才對激光制導炸彈在高原上的性能那么在意。

  “我計算過,理論上任務高度3km,目標靶面法線天頂角45度,目標大小44m,導引頭靈敏度XXfJ/cm2,激光能量XXXmJ的情況下,照射距離是5公里,這是理論值,實際上還要低一些。”

  高振東這串數據把春雷廠給整不會了,我都沒想到那么多。

  “高總工,你咋算那么仔細的?”

  高振東道:“回頭我把公式和各種條件下算出來的幾張曲線圖給你,可以用于照射距離的估算。”

  春雷廠的張總喜笑顏開:“好嘞。”

  高振東轉頭對空軍的同志道:“實際上,如果是在任務地點海拔原本就有3000到5000米的地方,想要達到3km的任務高度,就要飛到6000到8000米,對于打擊飛機來說,倒也不是不能飛,但是這個高度上,云層對于激光制導的影響可就大了,更容易受影響。”

  低云族0.52km,中云族27km,高云族515公里,飛到6000到8000,意味著只要有云,所有高度的云都可能影響到激光制導。

  “嘶”高振東這話,直接讓空軍的同志嘬起了牙花子。

  飛高了可能看不見,總不能一直等大晴天吧,打仗這事情,可不見得這么慣著你。

  飛低了,5公里的照射距離,就只能指望地面有照射器了,否則對手哪怕是前出幾個防空炮陣地,也能讓3km高的飛機喝一壺的,高原空氣稀薄,情況可能還要惡劣一些。

  實際上步兵幫助照射,是春雷廠搞出來的炸彈射程遠超實際照射距離范圍的主要原因,往大致方向扔一個,飛過去了再由步兵照射接力。飛機本身很多時候是照不了那么遠的。

  但是地面有步兵幫助照射的條件,那就不見得一直都有。

  不對不對,我特么也怎么跟著逮著高原的事情薅了,空軍的同志搖了搖頭。

  “而且我計算過,其他條件不變,單純增加高度的話,12000米高度,照射距離大概8公里多,而這個高度,就算不加入目標海拔,也已經接近我們攻擊飛機升限的極限。”

  伊爾28實用升限12300米,就算改進有了提升,那也不可能提升太多,主要還是花在載重航程上去了。

  8km,而到了高原上,連8km都到不了,和5km區別不是太大,空軍這邊牙更疼了,激光哪兒哪兒都好,就是受天氣影響這個事情,比較頭疼。

  春雷廠也沒說話,他們知道,高振東給出的條件,實際上已經是放寬了一些,實際上的條件,還達不到高總工算的那個條件呢,不論是靈敏度還是激光能量,都要差一些。

  這也不是高振東故意放寬,而是他找到的論文,預設條件就那樣,高振東懶得重算了,能讓同志們意識到問題就足夠。

  “所以我就考慮,用電視制導做補充。”高振東這才下了自己的結論。

  空軍的同志這才放松下來,誒,有這個托底啊,那沒事兒了,還是高總工考慮周到。

  “我的考慮,是這種炸彈,主要用于要點的打擊,所以制導套件,優先研制適配1噸以上的大炸彈的型號。”高振東先提了個基本要求。

  “這是為什么?”

  “因為對于戰術空中支援來說,有其他手段可以解決,戰術空中支援當前面對的壓力要小得多,抵近了,激光制導炸彈就好辦了,我們要解決的是遠程的問題,這種炸彈,射程要達到45公里以上。”

  戰術空中支援別管有沒有制空權作為前提,總之是要干這個活兒,那就得抵近了打,要不攻6的裝甲裝來干啥的。

  而對于要點的打擊,就不見得有這個條件了,而且這種要點的防空力量肯定很強,哪怕有制空權,也不見得就能順利打擊。

  花旗佬、清化大橋:你說得對。

  “啊,明白了。45公里好啊!”空軍點頭稱是,有道理。一聽能有45公里,更是樂得不行。

  “高總工,可這樣一來,炸彈可就飛不了那么遠了。”春雷廠的氣動負責人提出了自己的問題。

  理論上來說,彈體三圍2,就意味著重量8,這翻譯過來就是,重量大幅增加,尺寸卻沒加多少,對于光靠彈體滑翔,有時候反而有問題。

  高振東點點頭:“我知道,所以這個東西我們套件不太一樣,用滑翔套件,套件上弄一對折疊翼,投放后就自動打開,把炸彈變成滑翔機!這樣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不用對炸彈做低阻處理,只要滑翔套件設計得合理,低阻與否無所謂,套件可以做成一個整體的。”

  說完,高振東在黑板上畫下了一個滑翔套件的示意圖,看起來簡單粗糙,說是鐵皮焊的都不過分。

  這是跟老毛子學的,它們老大老二打架的時候,那個滑翔套件看起來low得一批,看工藝還不如我們小商品之城的一些小作坊,但是效果還真就不錯。

  這個辦法誰都沒想到,但是一聽又覺得這法子好。簡單、實用、易行,同時也能達到效果。

  果然是高總工的風格,能湊合用的時候,他就湊合用了,前提是湊合下來效果不錯。

  “嗯…這個辦法好啊,高總,還得是您。不過…”春雷廠的氣動負責人陷入了思考。

  “不過什么?”高振東有些奇怪,按說到這一步,氣動應該沒啥問題了啊,剩下的就是吹風洞的事情了,這東西簡單得很,風洞也很好吹。

大熊貓文學    四合院:我邊做科研邊吃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