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六十七章 沒見過的快

  “天氣漸冷,須得早些把冬衣準備好。”

  楊信呼嚕嚕喝著粥,一邊對蔡琰道:“雖然這些天天氣還算暖和,可如果不做好準備,冷的時候就來不及。”

  怎么說呢,當前這個世界的氣候,比楊信上輩子的世界的氣候,要好一些——更溫暖,冬季的嚴寒來的更晚些、走的更早些。

  上輩子的一些關于氣候方面的研究數據表明,地球的氣候,從幾萬年前開始,到上輩子那個時代,是一路走低的趨勢。

  就比如古時候中原有大象、犀牛;隨著時間推移,這些生物存在的痕跡漸漸南移,除了因為人類的發展壯大擠壓了它們的生存空間,使它們不得不往人少的地方跑;另一個原因,就是氣候在變冷。

  北方越來越冷,只能往南方跑。

  當前世界所處的時代,放到上輩子世界的時間線里面,有兩千年之隔;所以這時代的氣候更溫暖,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眼看入冬,武陵這地方竟不覺寒冷。

  不過不遠了。

  最多半個月,氣溫會迅速降低——這一點在中原其實也差不多。楊信小的時候,這個時間段,還常光著屁股呢,但往往十天半月,就冷的不行了,遇到陰雨天、雨雪天,都不敢出門,怕被凍死。

  因為沒有足夠保暖的衣服可穿。

  楊信說道:“先把地耕出來,家里捯飭整齊;然后我進山一趟,打幾頭鹿、野豬或者熊,肉拿來腌了,留著慢慢吃;皮則好生炮制一番,給你和小妹做幾件皮裘。”

  說到這個,屋檐下掛著的那張鼉龍皮也等著制成皮甲呢——不過還得再晾晾。

  楊信邊吃邊說,很是有些叨絮,但蔡琰不覺得煩,反而心里暖呼呼的。

  楊信說:“也不知道你會不會女紅。雜物間的那些布匹,便正好拿來做衣服;昨天我打造農具,順便打了兩根大頭針,就是考慮到了縫衣服的問題。”

  蔡琰聽了,白了楊信一眼:“你穿壞的衣服,可都是我給你縫的。”

  言下之意,女紅不在話下。

  楊信笑起來:“那就勞姐姐你多費點心了。”

  然后道:“我今天爭取把二十畝地都耕出來。然后挖水渠、挖魚塘。一樣都不能少。”

  頓了頓,又道:“對了,還有地板。建屋之前就想過用石板鋪地,之前工具不足,只能擱置;這會兒鐵料足用,等今天耕完地,我抽點時間打一套石匠工具,回頭弄些石板來,把地鋪了。”

  蔡琰聆聽者,安靜的看著楊信,整個人都十分的溫暖、放松。

  于是當天耕地——楊信沒去村里牽牛——牛的那點勞力,還不放在楊信眼里,他可比牛厲害多了;便這里,自己在前面拉犁,教蔡琰在后面扶犁。

  傍晚前,二十畝地便都耕了出來。

  那一個飛快。

  楊信自己沒累著,倒是蔡琰累得不行——她以前可沒干過這樣的活兒。即使她的體魄比任何一個老農都強的多,仍然特別疲累。

  村正還因為沒見著蔡琰去村頭牽牛,專門來了一趟,待看到楊信拉著犁頭在地里飛奔的模樣,只轉身就走。

  他倒是琢磨著,是不是給侯府那邊通個氣,告知楊信已歸。

  畢竟,這二十來天,劉備都來過四趟;關平更是隔三岔五都要跑一趟。

  但他心里,又覺著有點憋悶——無他,隱隱嫉妒。

  這是人之常情。

  一個流民、黔首,還是他手底下的村民,卻能得到劉備近乎于求愛式的看重;作為劉備麾下的一員,他心里是難以平靜的。

  ‘為什么不是我’?

  就會產生這樣的心理。

  所以他下意識的否決了立刻告知侯府楊信已歸的事情,還用‘反正關平隔三岔五要來’為理由說服了自己。

  楊信當然不知道村正的心理活動。

  知道了也無所謂。

  也能夠理解。

  因為還是那句話,人之常情。

  完了耕地的事情,楊信回家又開了一爐,打造了一套石匠工具;更是連夜往山里來回走了好幾趟,搬回來七八塊合適拆石板的大石頭。

  不是所有的石頭都合適拆成石板。

  須得精挑細選。

  晚上子時前就搞定了這件事,第二天一早起來,便著手解石。

  沒花多少功夫——實在是,這石頭,在楊信手中,就像是任意雕琢的豆腐;拿工具劃好線、作好標記,只把陌刀揮起來,唰唰唰,切成方方正正一寸厚的板子。

  晌午未至,大石頭就都變成了一堆小石板。

  而后鋪地不提。

  屋里是要全鋪的,院子里則沒鋪滿——留了兩塊,蔡琰說要種兩棵樹。

  這一番,又把下水道再作了一些處理,使其更通暢。

  下午挖渠。

  ——就是從桃溪引一道活水出來,繞著自家二十畝地環一周,同時給這塊地劃個十字。

  便正好是個‘田’字了。

  也是在傍晚前就搞定。

  主力當然是楊信,蔡琰和小妹打打下手——撿撿石頭、樹根什么的。

  完工之后回到家也不停歇,就著一股氣力,把魚塘也挖了出來——就在院前左邊兒靠桃溪一側。

  面積不大,約莫兩分地,也就是一百三十平左右。

  挖了一道溝渠,與桃溪相連;又拿竹子編了蔑笪,在不阻擋水流的前提下,封住溝渠的進出口。這是為了防止以后池塘的魚往桃溪跑。

  眼看池塘里的水漸滿,楊信趁著興致,跑到河里,摸了大小幾十條魚扔進池塘。

  “回頭給塘埂上種一些桑樹,再養些蠶;等明日把后面山坡清理出來,去爛桃山里挑選一些桃樹苗給種上,便都齊活了。”

  蔡琰聽著,亦忍不住有些神往。

  房前魚塘桑樹,屋后桃林成蔭,不缺吃、不缺穿,平安寧靜,那該是怎樣美好的生活?

  可惜...

  想到楊信開春就要北行,她忍不住心中揪得慌。

  便這時候,村正跑了來。

  見面便道:“楊兄的手腳,沒見過的快;連水渠都挖好了。”

  楊信笑道:“村正有話只管說。”

  村正笑了下,便道:“我亦有開掘水渠的想法,雖然桃溪從未曾枯竭過,但到底要有個未雨綢繆;而且開了水渠,灌溉總方便些。”

  楊信了然:“村正的想法是?”

  村正道:“我看你的水渠開的極好,這樣,村里之后開水渠的事情,請你來主持,如何?”

  楊信笑起來:“行是行,不過我過兩天又要出門一趟。”

  村正道:“不是一時半會的事。我計劃用一個冬天的時間,把水渠開遍全村。”

  “大概十天半月之后——我須得先和村民們說清楚。”

大熊貓文學    神話演義從三國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