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七百五十九章 300萬美金

  “《龍門客棧》在北美的發行權以一千萬美元被綠谷買斷了。”

  進組《焚火2》之前,陳梓妍帶回來了這個消息。

  陸嚴河微微一愣,隨后就失聲笑了。

  龍巖…還真是一點沒有讓他“失望”啊。

  一千萬美元,買斷。

  龍巖直接一口氣賺了一千萬美元。這應該是近年來,華語電影最高的買斷發行價格。

  不過,買斷,也就意味著,《龍門客棧》以后在北美地區的所有收益,都和龍巖無關了。

  陸嚴河完全沒有忍住自己的冷笑。

  陳梓妍問:“你還好嗎?”

  “好啊,沒有什么不好的。”陸嚴河說,“也是一個創紀錄的買斷發行價格了。”

  陳梓妍聽著陸嚴河聲音里的陰陽怪氣,無奈地搖了搖頭。

  “沒有關系,《龍門客棧》這部電影被綠谷以這么高的發行價買下來,他們肯定會做一個更好的上映方案的。”陳梓妍說,“我聽說,綠谷那邊準備給《龍門客棧》舉行大規放映,2000家影院起步。”

  陸嚴河露出驚訝之色。

  “這么多?”

  “是的。”陳梓妍點頭,“他們看了這部電影,對這部電影在北美的票房表現比較樂觀。”

  陸嚴河說:“2000家影院起步,那他們對于《龍門客棧》的票房目標,至少在三千萬美元以上了。”

  “是的。”陳梓妍說,“我想,施密特·勞利很快就會聯系你了。”

  陸嚴河:“一千萬美元,買北美地區的發行權,他這也是一次豪賭。”

  “《小鬼當家》和《活埋》的票房成功之下,《龍門客棧》在荷西電影節口碑大爆的情況下,被這么重視也不足為奇。”陳梓妍說,“不過,以后你自己的劇本,就不要再送給其他的導演去拍了,電影版權不在自己手上,總有一些人不能看到真正的價值。”

  “是的。”陸嚴河點頭,“之前那是因為劉畢戈開了口,加上我也覺得他適合,以后不會了。”

  陳梓妍說:“大不了就是以后步子走得慢一點,少拍幾部戲,把資金投到這樣的大制作上來,靈河也可以慢慢轉型了,每年嘗試做一部大制作,現在的資金情況應該是支撐得起的。”

  “嗯,支撐得起,不過,公司的團隊還沒有練出來。”陸嚴河說,“我還是想要公司各個部門、工種的人都更熟悉電影工業,再慢慢地進入大制作的領域。”

  “你現在把很多人都送到了各個大制作劇組里去鍛煉、學習,就是在為之后積累相關的人材,是嗎?”

  “嗯,是的。”陸嚴河點頭,“真正的制作工業,跟那種幾十個人一個劇組的情況,完全不是一個量級,那都需要非常專業的人士。”

  陳梓妍點頭:“行,你就按照你的節奏來吧,之前你轉給我的、陳寅做的那份規劃,我看了,他的想法很好,不過,在驚悚片這個賽道之余,我也建議,青春題材的電影,也是靈河可以一年做一部的品牌系列,就像《那些年》這樣的電影,這一樣是一個經久不衰而且票房大盤比較穩定的系列。”

  陸嚴河說:“這就涉及到我剛才跟你說的問題了,梓妍姐,現在我們靈河的電影制作團隊,規模還太小,撐不起這么大的盤子,我們已經在同時開好幾部戲了。”

  “嚴河,你要改變你的一個觀念,不是靈河的每一部電影都需要用靈河的人才能拍。”陳梓妍說,“你看陳思琦做跳起來劇場,她一個不做影視劇制作的媒體公司,卻扛起了這么一個品牌,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跟各個制作公司合作,跟各個制作團隊合作,雇他們來拍攝這些劇。”

  陸嚴河:“但是從外面找導演和制作團隊,太不可控了。”

  “你別忘記,你之前培養萬青青、宋姜這些人,一開始是做什么的。”陳梓妍說,“靈河簽導演、簽制作人才,這是好事,但是,最重要的,是靈河需要有一幫能夠單槍匹馬去打天下的制片人,現在咱們靈河主要是由陳寅一個人來擔任這個角色,可是,一個人的精力到底是有限的。”

  陸嚴河陷入沉思。

  “我只是一個提醒,這是我看到的靈河和其他影視公司一個很大的不同。”陳梓妍又補充,“事實上,靈河能夠這么平穩地走到今天,也跟靈河非常重視制作人才,直接跟一線制作人才打交道有關,很多電影公司,他們根本不跟一線制作人才打交道,全部由制片人在中間來回對接,說實話,這也很容易脫軌。”

  “嗯。”陸嚴河說,“梓妍姐,我想一想,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但是你要我說,現在靈河有誰是我比較信任的、可以做制片人的人,除了陳寅,我還真的找不出其他人來。”

  陳梓妍:“這就靠你來培養了,萬青青就培養得很好,不是嗎?她現在一個人在美國那邊,帶著她的團隊,把《捕蠅紙》《紅眼航班》幾個電影項目做得有條不紊。我的意思是,靈河這邊,你別光顧著培養導演這樣的一線制作人才,一流的管理人員、制片經理,也是你需要注意的。”

  “好。”

  有能力的人并不少,但能夠被信任的、可以放到制片人這個位子上,掌管巨額資金流動的人,屈指可數。

  就像《中國好歌曲》這個綜藝節目,自從辛子杏離開以后,接手的制作人鄧璐,她的權限可就比辛子杏小多了。

  節目的商務合作,她完全不參與。

  藝人的統籌,由拾火這邊安排了人接手。

  節目流程的設計、內容的制作,李真真也有很大的話語權。

  鄧璐雖然人在制作人的位置上,但是,她自己都知道她的情況。

  信任,需要時間。

  但恰恰因為需要時間,所以,才需要提前布局。

  陳梓妍的這一句提醒,讓陸嚴河開始“盤賬”。

  他得盤清楚,靈河這家公司里面,有幾個他相對能信任的人。

  陳欽算一個。只不過陳欽一直在跟著徐天明做版權衍生開發的事情,對影視劇的制作,不太熟悉。

  而在陳欽之外,真正被陸嚴河信任的,就基本上沒有了。

  陸嚴河忽然就感受到了,為什么很多老板在明知道“家族式企業”的弊病之后,仍然還是安排了很多親戚身居要職。

  因為跟那些弊病比起來,被人背叛、捅刀子甚至是卷款逃跑的危害更大。

  可是,陳梓妍說得很對。

  人是要培養的。

  一個人值不值得信任,是需要用時間來驗證的。

  既然攤子要越鋪越大,他就必須要培養一批可以信任的人。

  這個夏天,對于靈河的人來說,也是一個挑戰。

  一部S級別的大劇《仙劍奇俠傳》要開播,需要做好宣傳。

  一部電影《大樓里有個奇怪的女人》即將開拍,三部電影進入籌備期。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和《大海啊我呸》接連上映。

  無論是制作環節,還是宣發環節,都是一場硬仗要打。

  陳寅特地召集了全公司所有人一起開了動員會。

  一番熱血激勵發言之后,陳寅專門強調了,等到十月份,會根據大家的工作表現,為大家發一筆夏季特別獎金。

  有了這樣一筆獎金作為激勵,每個人都開始正兒八經地打雞血,發出歡呼。

  業內的人都說,靈河的工作人員是真的很幸福。

  平時工資高就算了,到了這樣的集中“攻堅期”,也會有“攻堅期”獎金。絕對不讓每一份努力得不到報酬。

  為了應對這樣的工作量,陳寅一方面在內部打雞血,另一方面也開始在業內招兵買馬,尤其是圍繞著三部進入籌備期的電影招兵買馬。

  很多簡歷,甚至都送到了陸嚴河這里來。

  每一個陳寅認為不錯的、值得培養的或者是想要委以重任的,陳寅都會把簡歷同步給陸嚴河和陳梓妍一份,請他們給給意見。

  這也是陳寅一直在堅持的。

  他的風格就是扎扎實實辦事,然后在很多細節的地方,做得很到位,不讓陸嚴河有產生懷疑的空間。

  當然,陸嚴河也往往會對他展現出充分的信任。

  基本上陳寅提交過來的方案、人選等等,陸嚴河都不會有異議。

  這也是陳寅用過去這么多年的工作成績獲得的信任——

  在公司內部管理這個方面,陳寅比他要強多了。

  《仙劍奇俠傳》從第二波宣傳正式啟動以后,這部劇就開始進入正式的宣傳期了。

  顏良正在拍戲,但是,前期的宣傳也并不需要明星參與。

  陸嚴河一直跟公司說,任何一部戲的宣傳,明星永遠只是一個起子,不能是全部。

  宣傳一定要減少對明星的依賴。

  所以,前面有國際著名攝影師拍攝江芝的宣傳短片來為《仙劍》預熱,現在,靈河做的宣傳,也還是從內容著手。

  在五月底,全國最大的一個漫展上,靈河邀請了國內最有名的Coser,扮演了劇中主演,現場將第二版預告片在舞臺上演了一遍。

  完全就是一個舞臺劇的形式,舞美燈光,都是最高規格。

  現場表演有直播,靈河也專門安排了攝影。

  在現場表演之后,這一版預告也正式推出,在全網發布。

  這一版預告片,直打《仙劍奇俠傳》的核心收視群體——學生。

  永遠不要小覷二次元的力量。

  這一版預告片的播放量雖然不及第一版,但是討論度、評論數、彈幕等等,完爆第一版。

  連著兩版預告片發出來,《仙劍奇俠傳》的熱度居高不下。

  然后,陸嚴河就到了進組《焚火》第二部的時候了。

  《焚火》第二部舉行了一個盛大的開機儀式。

  陸嚴河來到現場以后,碰到了黃仲景和黃太兩個人。

  黃仲景和黃太都主動地上前,歡迎陸嚴河。

  陸嚴河笑容滿面地祝賀他們《龍門客棧》北美發行權賣了一千萬美金,創造了記錄。

  雙方看上去都其樂融融。

  這個畫面,充分演繹了什么叫做心不合、面可以合。

  《焚火2》這部電影,除了仍然是商永周和陸嚴河領銜主演以外,還加入了另一個主要角色,特別主演,賈龍。

  賈龍跟陸嚴河已經是老相識了。

  作為國內喜劇電影大咖,現在的超一線演員梯隊成員,在這樣一部成功的系列作品里,加入一個頂級大咖,屬于很常見的操作。

  陸嚴河對于《焚火2》的劇本倒是沒有什么意見。

  龍巖在制作這個方面還是懂,會下功夫。陸嚴河跟龍巖合作了這么多次了,幾乎沒有在內容和制作這一塊發生過矛盾,出問題的都是下游環節,比如宣傳,比如銷售,比如所謂的系列化、衍生作。

  這大概也是龍巖能夠躋身國內電影公司第一梯隊的原因。

  《焚火2》的整體基調要比第一部稍為輕松愉快一點。

  第一部的基調是主角的復仇,第二部的基調就成了對這個奇幻世界的探索了。

  所以,也專門拉了賈龍加入這個電影,就是為了承擔起一個比較幽默、渾不吝、搞笑的作用。

  這也是陸嚴河接受續集劇本的原因。

  畢竟,在經歷了第一部的復仇故事之后,如果突然讓他或者商永周的角色去承擔這個部分的內容,多多少少有點割裂,在這個時候用一個新加入的角色,去沖淡第一部結尾的沉重氣氛,是一個非常好的方式。

  陸嚴河找到賈龍,笑著說:“龍哥,我們認識這么久了,終于合作上了。”

  賈龍也笑著說:“是啊,我剛才還說呢,我們合作了這么多次,真正以演員的身份在一部戲里演戲,還是第一次,多多指教啊,我是新加入的,你這個老演員得帶帶我。”

  陸嚴河馬上做了一個掐自己人中的手勢,“救救我吧,你這個老演員怎么好意思說出這句話的。”

  賈龍:“我說這句話怎么就不好意思了,我可沒有說錯。”

  陸嚴河:“拜托了。”

  周圍的人都跟著笑。

  賈龍:“對了——”

  他拉著陸嚴河走到一旁,壓低聲音,問:“《人在囧途》這個系列,后面的劇本你真的都不寫了嗎?”

  去年春節檔,《人在囧途之泰囧》的口碑雖然比第一部下滑了不少,但是拿了11億票房,成績仍然出色。

  賈龍一直在想要運作第三部的事情,只是他自己手頭上很多項目,加上陸嚴河一直說自己不打算寫后面的劇本了,才讓第三部擱置了下來。

  現在,賈龍還是提起了第三部的事情。

  陸嚴河說:“龍哥,后面的劇本,我確實沒有想法了,如果你想做的話,我就授權給你去做,這都好說。”

  《人在囧途》這個故事的版權和開發權是在陸嚴河手上。

  賈龍如果需要拍第三部,確實需要陸嚴河的授權,同意才行。

  但陸嚴河是肯定會同意的。

  他自己不想做這個系列了,不意味著他不想讓別人做。

  賈龍愿意繼續做,那他就授權給別人做。

  尤其是賈龍跟他的合作一向很愉快。

  第一部《人在囧途》的時候,是賈龍給他爭取到了收益分成,讓他第一部電影編劇作品就拿到了很多資深編劇才能享受的待遇。

  而且,陸嚴河也記得很清楚,如果不是賈龍堅持,也許《人在囧途》根本無法正常地拍出來。

  那個時候,各家電影公司都不肯給出一個滿意的條件。

  賈龍點點頭。

  “如果你真的不打算寫的話,我就找別的編劇來創作劇本了。”他問,“你會介意嗎?”

  “我不介意。”陸嚴河搖頭,“真沒事,龍哥,我要是真的對這個系列有想法,我肯定就自己做了,我是覺得,至少在我這里,我對這個故事是有點江郎才盡,在這個主題下,寫不出一個我滿意的故事了。”

  賈龍點點頭。

  “行,那我回頭再跟你約時間,看看怎么授權我做第三部。”他主動說。

  陸嚴河擺擺手,“別這么費勁兒了,你找人擬個授權協議,由我授權給你或者你的公司,制作三部《人在囧途》的系列電影,授權金你看著給點兒就行,意思意思,其他的我都不需要。回頭等你真的把制作提上日程了,你留幾個技術崗給我,我把靈河的人送過去學習一下,長長本事就行。”

  賈龍震驚地看著陸嚴河。

  “你瞎搞呢,哪能這么搞。”賈龍說,“你別搞亂市場了,我懶得聽你說,回頭我去你公司,你叫上梓妍,還有你公司的人,我們好好聊聊,這涉及多少事呢。”

  陸嚴河:“…講實話,龍哥,這兩部電影,我是正兒八經的除了提供劇本,也沒有做什么事,找投資、拍攝、上映…這全是你張羅的,電影的成功主要在你身上,我就干了點芝麻大的事。”

  “你眼中芝麻大的事,放到市場上,那是金餑餑。”賈龍手一擺,“我不跟你說,你啥都不懂,回頭說吧,你確定不想繼續寫后面的劇本就行。”

  陸嚴河搖頭。

  “不寫不寫。”

  讓陸嚴河沒有想到的是,開機儀式之后,第一天拍攝,施密特·勞利竟然還來拍攝現場探班了。

  他是黃仲景給請來的。

  《焚火》第一部的北美發行就是綠谷負責的,最后拿了五百多萬美金的票房。

  對綠谷來說,他們肯定是賺了的,只不過像這種華語片,賺得不多,只能說是一個比較穩定的收入來源(因為買的價格夠低)。

  施密特·勞利這一次過來看《焚火2》,也是因為他打算拿下除了中國大陸以外所有地區的發行權。

  那這對于黃仲景來說,當然是一個大客戶。

  陸嚴河也不知道他們是怎么談的。

  反正,《焚火2》的版權跟他沒有關系。

  只一點,陸嚴河是可以享受《焚火2》5的海外收益分成的。

  如果《焚火2》還是以買斷的形式賣出去發行權,陸嚴河在這部電影的收入,就要比預期的少多了。

  因為,一般5這個數字,一般是指票房收入分成。

  而如果龍巖自己享受不到海外的票房收入分成——當然,不是說享受得到,這一塊的收入就一定更高,那陸嚴河也就自然享受不到。

  以《龍門客棧》一千萬美元的發行權售價來說,陸嚴河拿5,就是50萬美元。

  要說少呢,當然不少。但跟預期的相比,那就少多了。

  而且,以《焚火》第一部在美國的票房成績,《焚火2》完全沒有可能拿到跟《龍門客棧》一樣的發行價格。

  施密特·勞利在現場看陸嚴河拍了一場戲。

  這只是一場很普通的過場戲,幾個人互相斗嘴而已。

  陸嚴河演得很輕松,可以說游刃有余。

  這場戲拍完以后,施密特·勞利就煞有其事地鼓起了掌來,周圍人都有些詫異地看向他。

  施密特·勞利根本沒有在意周圍的環境是什么樣子。

  他等陸嚴河從拍攝點位走出來,大笑著張開雙手走上去,說:“陸,你太了不起了,令人驚嘆。”

  陸嚴河笑了笑,搖搖頭,問:“施密特,你不要這么夸張地夸我,我還是受不了你們這種夸獎人的風格。”

  施密特·勞利馬上說:“你必須要接受這一點,你要知道,你一定會從很多人的口中聽到這樣的稱贊。”

  陸嚴河有些無奈。

  這些外國人,夸起人來,真的是要多夸張就有多夸張。

  尤其是碰到施密特·勞利這種性格的,那就更不用說了。

  陪在施密特·勞利身邊的是黃仲景。

  《焚火2》的老板。

  但此時此刻,施密特·勞利的注意力全放在了陸嚴河的身上,黃仲景站在他的身后,就跟一個跟班似的。

  陸嚴河問:“施密特,你今天是來探班的嗎?”

  施密特·勞利點點頭,說:“《焚火》在北美的發行也是我做的,這部電影在全球的票房表現挺不錯,現在拍第二部,你也還在繼續主演,所以我來看看。”

  “你現在做了不少華語片在北美的發行啊。”陸嚴河笑言,“感覺都被你承包了。”

  施密特·勞利說:“我是做電影生意的,發現華語電影也能掙錢,我當然就來了。”

  他承認的也很坦率。

  陸嚴河笑了笑。

  “其實,我還有一筆生意想要跟你談。”施密特·勞利說,“準確地說,是想要跟你的女朋友陳思琦談。”

  “嗯?”陸嚴河一愣。

  “施密特對跳起來劇場的那些短劇感興趣。”陸嚴河在電話里跟陳思琦說,“他似乎覺得,這些劇都可以通過重新剪輯,做成電視電影,在他們美國的電視臺上點播,然后直接進入DVD和流媒體市場。”

  陳思琦:“他怎么會知道跳起來劇場?”

  她很驚訝。

  陸嚴河說:“我也不知道他從哪里知道的,而且,他似乎也想要買其中幾個故事的改編權,改成英語片。”

  陳思琦:“這當然好啊。”

  現在跳起來一部劇正常情況下,在播出一年以內,扣除掉制作宣發等成本,能夠帶來100萬左右的收益,一年四十多部,大概帶來的收益是五千萬出頭。

  在跳起來的營收板塊里,并不占大頭。但是,跳起來劇場對于跳起來品牌的價值遠遠超過了這五千萬的數字。

  就跟《跳起來》這本雜志的銷售一樣,一年下來,雜志能夠帶來的凈利潤就是兩千萬出頭。

  然而,沒有《跳起來》雜志,就沒有跳起來劇場。

  事實上,《跳起來》雜志和跳起來劇場的凈利潤是完全可以再往上漲一大截的。

  比如雜志壓縮制作成本,降低一點高昂的稿費,提高一下銷售單價,增加一些廣告位。比如要求岳湖臺等幾個平臺,提高跳起來劇場這些戲的采購價,或者是壓縮制作成本。

  但這些事情,跳起來都沒有做。

  現在,綠谷想要買跳起來劇場這些戲在美國那邊的發行權,甚至想要買改編權,對于跳起來來說,自然又成了一個新的利潤增長點。

  施密特·勞利第二天就到了陳思琦那里。

  雙方談了兩次之后,達成了初步的合作方向——框架性合作。

  第一輪框架性合作,跳起來將十二部跳起來劇場的戲的海外發行(有一些已經被Maxine和HP等買了流媒體播放權的,就排除在外了),以5年300萬美元的價格賣給綠谷。

  5年時間里,綠谷將擁有這十二部戲在中國以外的地區的發行權以及衍生開發權。

  這個衍生開發權就完全只有跳起來能做到了。

  因為這些戲的源頭版權,也在跳起來手上,可以統籌談判。

  因為是第一輪框架性合作,陳思琦對于價格這件事,并不放在首位。

  她希望綠谷能夠通過第一輪框架性合作,找到十二部戲在海外的市場空間。如果第一輪合作取得了商業上的成功,那后面再進行談判就好了。

  對于這樣的合作,陳思琦只提了一個要求:

  保留跳起來劇場的名字。

  對此,綠谷也提出了一個要求,兩年之內,跳起來不能再跟其他公司進行類似的授權合作,換言之,綠谷是獨家合作方。

  陳思琦爽快地答應了。

  于是,雙方達成了戰略性合作協議之后,雙方的公司又花了差不多二十天的時間把合作的一些細節都對好了,在6月19號這天,跳起來專門在玉明舉行了一個簽約儀式,和施密特·勞利現場簽約。

  已經在《焚火2》片場拍了將近一個月戲的陸嚴河,在手機上看到簽約現場的新聞照片,松了口氣。

  過去這二十多天,陳思琦幾乎每天都要給他打好幾個電話,就一些細節性的問題,咨詢他的意見。

  因為是第一次進行這樣的合作,陳思琦也怕被坑。

  300萬美元,一口氣賺了將近2000萬人民幣。

  偏偏這個時候,也不知道是哪里來的營銷號,忽然發起了一個話題:#演藝圈的錢都快被陸嚴河和陳思琦這對情侶檔賺完了#

  最關鍵的是,這個話題還被刷得熱度老高了。

  很多人都在算,陸嚴河和陳思琦這幾年賺了多少錢。

  陳思琦可不是陸嚴河,她在微博上開噴的次數一點不少,郁江就是一個見證。

  她這一次也沒忍,發了一條動態:

  這話題名取的…說得好像這個錢以前有人能賺似的?難道不是以前沒這條賺錢的路,如今被我們走出來了嗎?

  確確實實,近幾年來,能夠一次又一次地從海外賺到美金的,目前國內影視行業里,只有陸嚴河。

  當然,現在因為跳起來劇場這件事,多了一個陳思琦。

  路子不同。

  實際上,也很快有人站出來說,自從陸嚴河跟好萊塢那邊開展了穩定的合作以后,連龍巖也借著跟陸嚴河合作的幾個項目,搭上了綠谷這條線,連著好幾部電影,都是綠谷在做北美的發行。

  不僅是龍巖這家公司,這些年,多少中國演員借著陸嚴河這條線,去海外賺片酬了?

  這樣的說法一出來,又激起了很多人的贊同。

  本來就沒偷沒搶的,你酸什么酸。

  陸嚴河反正按照自己一貫的做法,不搭理,不回應。

  一天后,第三屆跳起來影評人國際電影節開幕。

  來自三十多個國家的海外著名影評人來到玉明,在這之中,出現了荷西電影節藝術總監鄔楊和《荷西電影》主編身影。

  溫生明作為中國電影協會的代表,以及這一屆跳起來影評人國際電影節的主理人,歡迎了他們的到來。

  仍然還是非官方性質的一個小規模電影節。

  本來這沒有什么,直到這個電影節,忽然作為一則新聞,登上了新聞聯播。

  所有人都知道,新聞聯播,其實就是一個最頂層的信號燈。

  如果說這個電影節的活動是在電影頻道被報道,這很正常,但是,新聞聯播?

  稍為敏銳一點的人,都覺察出了這背后可能存在著一個還不知道具體是什么的風向。

  陸嚴河就當自己什么都不知道,老老實實地待在劇組里,拍他的《焚火2》。

大熊貓文學    擇日走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