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常浩南為了空警200和渦扇10兩個項目而忙碌的同時。
德黑蘭,梅赫拉巴德國際機場。
一架涂著就這個年代而言相當奇怪的蘇聯民航涂裝的伊爾76td運輸機正在以相當經典的“最大坡度降落”姿態準備著陸。
這種方式要求飛行員以俯沖姿態將飛機對準跑道,并在觸地之前的最后一刻才拉平飛機。
非常考驗勇氣和技巧。
幾分鐘后,伊爾76平穩地停在跑道末端,已經有不少人和兩輛卡車正在那里,顯然已經等候許久。
來自112廠的工程師楊晉帶著身后的工作人員快步走上前去,準備卸貨。
巨大的三瓣式尾艙門緩緩打開。
貨艙里面的場面讓第一次見到伊爾76的楊晉感到些許震驚。
足足六臺從盛京空運過來的渦噴14發動機。
盡管渦噴14是一臺尺寸和重量都很小的發動機,但為了保證運輸過程萬無一失,410廠在裝機之前往往會用十分夸張的箱體進行包裝。
之前的第一批4臺發動機,全都是用運8運過來的,每次只能運兩臺,而且貨艙容積還緊巴巴的。
幾個人從巨大的跳板門上一躍而下,為首一人來到楊晉面前和他握了握手,緊接著用略顯焦急的語氣說道:
“這是第二批的六臺發動機,動作得快點,稍晚一會還有另外一架飛機要過來。”
“還有六臺發動機?”
楊晉有些難以置信。
作為112廠的技術人員,他對于410廠這個兄弟單位的能耐還是清楚的。
之前半年總共才交付了4臺而已。
畢竟渦噴14這個型號到處都要用,不可能全都分給他們。
“不是,后面是一些其他航材,還有雷達。”
直到一眾人開始在機尾吊車的協助下卸貨,對方才松了口氣,并自我介紹道:
“楊晉同志是吧,我叫韓林平,410廠的,負責跟波斯的鬼怪改項目對接。”
“您好,不過之前幾次不一直是林…”
“老林被調走負責重點型號項目的后勤保障工作去了,所以我來接替他。”
韓林平解釋道。
楊晉聽后一愣,他從半年前就跟著廠里成立的駐外工作隊到了波斯,之后還沒回過國,所以對這方面的消息非常閉塞。
不過他也知道這絕對不是討論涉密話題的場合,所以只好壓下心中的好奇心:
“那合作愉快。”
“合作愉快。”
正如韓林平所說,大約二十分鐘后,又有一架相同涂裝的伊爾76td以同樣狂野的方式降落,帶來了涉及到改進項目的其它零部件。
“你們專門從老毛子那租的這些伊爾76?”
把所有航材全部卸下來并裝車之后,有些氣喘吁吁的楊晉找到韓林平。
這兩架巨大的飛機實在給他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不是,前幾個月從塔什干工廠買的幾架成品,沒來得及換涂裝,上級考慮到這樣還能帶點迷惑性,所以也就暫時這么用著了。”
剛剛摘掉手套的韓林平搖搖頭,看著遠處正在整備的伊爾76解釋道。
恰好此時,一輛路虎越野車停在了二人面前。
“先上車吧”
楊晉拉開車門,示意對方坐上去。
實際上,梅赫拉巴德國際機場作為一座客流量頗大的軍民兩用機場,并不太適合承擔這種敏感的軍事運輸任務。
就連波斯人自己也知道這一點,因此正在籌建新的伊瑪目霍梅尼國際機場。
不過目前才剛剛動工,離建成遠著。
之所以硬著頭皮也要用這里,是因為波斯唯一有維護f4和f14戰斗機技術能力的波斯飛機工業公司就緊挨著這里。
甚至跟梅赫拉巴德國際機場共用其中的一條跑道。
如果降落在別的地方再用卡車運過來,不光造成的動靜更大,一路上也存在其它風險。
最后只能選擇客流較少的傍晚或者清晨執行運輸任務。
好在從運8換成伊爾76之后,所需要的飛行架次會少很多。
“咱們現在的改裝進度怎么樣?”
看了一會窗外飛速倒退的景色之后,韓林平很快覺得有點單調,因此回過頭來問起了項目的事情。
“頭兩架完成升級的飛機已經交付了,現在只等著你們這批發動機接著開工。”
說到這里楊晉不由得露出一個笑容:
“說真的,你真應該早過來一個月,聽聽波斯人怎么吹捧咱們換上去的那兩臺新發動機…”
二人說話之間,一架涂著藍灰色涂裝的f4戰斗機轟鳴著從不遠處的另一條跑道上起飛。
“喏,那就是我們改過之后的其中一架,波斯人重新命名叫f4ec,而且還換了涂裝。”
西亞瓦什·巴亞尼中校和薩尼亞·荷達上尉正坐在那架剛剛起飛的f4機艙里,朝著西北方飛行。
那里的雷達站報告了土耳其空軍的幾次異常接近。
由于波斯空軍自從兩伊戰爭之后一直困擾于飛機的完備率問題,因此一般情況下,對于鄰國的這種行為都不會有所回應。
況且德黑蘭距離兩國邊界超過400公里,大多數時候也根本來不及。
但對方的一個目標今天似乎特別執著,在西阿塞拜疆省附近徘徊了好幾次,并且多次表現出想要越境的姿態。
那就不得不去看看了。
迅速爬升到預定的12000米高度之后,巴亞尼中校推動節流閥到底,打開了加力燃燒室。
飛機空速表上的數字飛快增長,很快突破了聲速。
作為曾經擊落過幻影f1、蘇20和米格25的王牌,現年40歲的巴亞尼幾乎是整個波斯空軍中駕駛f4經驗最豐富的飛行員。
但在被調往tfb1基地并換裝這架新飛機之后,他甚至一度開始懷疑自己過去近兩千小時的飛行經驗。
盡管渦噴14的海平面推力相比j79低了大約7,但干重幾乎只有后者的60,導致減推又配平之后整個飛機的推重比甚至還提高了。
不過這倒不是什么大問題,最讓他不適應的,其實是還是動力反饋速度的提升帶來的手感差異。
過去的f4在節流閥有動作之后會有一個相當緩慢的轉速提升過程,導致已經養成習慣的巴亞尼在剛上這架飛機的前十幾個小時里,感覺自己表現的如同一個老年癡呆。
永遠比飛機慢半拍。
自從飛行學校二年級之后,他就再沒有過這種感覺。
不過熟悉了全新的操縱規律之后,他迅速忘掉了磨合期當中的種種不愉快。
巴亞尼必須承認,在此之前,他絕對是看不起華夏裝備的。
在那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中,由于消耗巨大,國庫日漸空虛的兩國都不約而同地采購了大量華夏生產的武器。
但使用體驗么…
高情商的說法大概是,性價比比較高。
不過這架被華夏人改過之后的 該站采集不完全,請到原文地址:(https:///book/258856/63358769.html)閱讀,如您已在悠閑小說(https://),請關閉瀏覽器廣告攔截插件,即可顯示全部章節內容!該站采集不完全,請到原文地址:(https:///book/258856/63358769.html)閱讀,如您已在悠閑小說(https://),請關閉瀏覽器廣告攔截插件,即可顯示全部章節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