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1199章 驅離F22

  實際上,在F22編隊第一次通過雙基地雷達Z字連接線的時候,位于荊南的雷達站就已經通過拍頻接收機探測到了一組明顯的多普勒拍頻現象。

  說明有幾個普通雷達看不到的目標通過了連線。

  但這仍然只是一個大致的方位判斷,并不能真正確定目標的具體位置。

  因此,預警機上的江曾健當即指揮兩架正準備返航的蘇27SK調轉機頭向南,對雙基地雷達劃定出的可疑范圍進行搜索——

  飛行員出身的他當然清楚,N001雷達對F22的探測距離恐怕還不如飛機機頭上IRST,并不能真的給對方造成威脅。

  但這種突如其來意外事件,卻有可能迫使對方改變航向或是高度,從而暴露出RCS相對較大的側后方。

  當然,如果這是一場真刀真槍的較量,那么這兩架蘇27將毫無疑問地成為誘餌。

  不過在裝備水平處于弱勢的情況下,也并沒有其它更好的辦法。

  更何況,當年想著用殲6和殲7對抗F14的時候,甚至連當誘餌的機會都未必能夠獲得…

  然而,事情也并沒有像江增健所想的那么容易。

  在暴露了一瞬間的蹤跡之后,對手又一次消失在了雷達屏幕上,并沒有給他留下更多有用的信息。

  他原本已經決定,讓一直在機場待命的兩個殲11B小隊起飛,但這會兒又重新陷入了猶豫。

  在整個計劃指定的時候,裝備研究院的同志就和他再三強調過,多普勒拍頻跟雷達回波不同,在每條連接線上只會出現一次,而且完全無法測高,所以并不能排除是一群飛鳥或者空飄氣球之類的東西誘發虛警。

  最好是讓雷達網本身探測到回波信號,哪怕無法穩定跟蹤,至少也能判斷目標性質,不至于草木皆兵。

  何況他手里的底牌不多,如果這樣隨便打出去,那萬一撲空,就會產生一個至少兩到三小時的攔截窗口。

  到時候就算再發現對方,也沒有足夠的空中力量進行應對。

  可是話又說回來,飛機從起飛到進入攔截陣位也需要時間…

  思索片刻之后,他深吸一口氣,一邊在指揮系統中劃定出一個空域范圍,一邊靠近旁邊的話筒:

  “黃河,我是長城,讓秦嶺1隊起飛,直接搜索我已經標定出的P7和P8號空域,2隊繼續待命,尤其注意低空!”

  說完之后,他稍作停頓,接著又補充了一句:

  “淮河,你們停止返航,也前往P7和P8號空域,但記得先做出降低高度準備降落的姿態,然后不要爬升,沿海岸線低空飛行…任務完成之后,直接就近降落…”

  當羅賓遜上校在多功能顯示器上看到又出現了四架新的側衛,并且全都直挺挺朝東南方向飛過來的時候,他終于確定,自己應該是被發現了。

  或者,至少是被發現過。

  因為對方正拉開架勢,以相當的間距排成一行向前飛行。

  這是進行空域搜索,而非準備戰斗的信號。

  并且方向也并沒有對準他的編隊。

  但即便如此,他恐怕也已經沒有機會如最開始的計劃那樣,直接插入到距離對方海岸線不到20英里的地方了。

  一時間,他有些想不通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

  但事到如今,也只好切換到備選方案上——

  實際上,在原本的計劃當中,哪怕他們真的悄無聲息接近了華夏空域,也會打開彈倉進行一次模擬攻擊,故意暴露自己。

  如果對方不做反應,那么就正常撤退。

  而如果對方起飛攔截,那么就用剩余的油料,讓華夏人見識一下第四代戰斗機的壓制力。

  現在,只不過是跨過中間步驟,直接來到了第二條分支路線上而已。

  “啟動C計劃,準備爬升,和他們正面較量一下!”

  羅賓遜向編隊中的另外三架飛機發出指令。

  為了躲避雷達偵測,他們剛才降低了一些高度,這難免會對接下來的較量帶來一些負面影響。

  好在F22的機動性和敏捷性都出奇強悍,注定遠遠優于任何一種華夏戰機。

  很快,以金城號為發射端的另一組雙基地雷達探測到了四個正在進行大角度爬升的目標。

  盡管回波信號時斷時續,但足以確定不是什么飛鳥或者氣球。

  相關信息很快被通報到了所有參與攔截的飛行員耳中。

  原本正在漫無目的進行大范圍搜索的秦嶺1隊重新聚攏起來,朝著F22編隊的方向飛去。

  而仍然在一路向南的兩架蘇27SK,也重新調整航線,準備從北側進行夾擊。

  間隔超過160公里,八架飛機的雷達相互進行掃描,但卻沒有任何一架飛機的雷達告警系統亮起提示——

  F22的AN/APG77雷達采用了最新的靈活波束技術,能夠在搜索乃至跟蹤鎖定過程中減小被RWR捕捉到的概率。

  至于秦嶺1隊,則是真的還沒有搜索到目標。1493雷達的性能當然遠超N001,但正如羅賓遜上校估計的那樣,160公里,終究還是太遠了。

  不過,隱形優勢注定會隨著距離的降低而減弱。

  在大約100公里的距離上,四架殲11B幾乎同時捕捉到了回波信號。

  秦嶺長機的機艙內,飛行員季平鋒幾乎是目瞪口呆地看著HUD上顯示的雷達信息。

  四架飛機正在以近乎垂直的仰角迅速爬升,此時已經來到了只比己方稍低的5500米高度。

  并且在這個過程中,還毫不費力地突破了音速。

  當然,或許也正是因此而暴露出了反射面積相對較大的位置,才讓他們提前探測到了目標。

  “真TM離譜…”

  季平峰此前一直覺得,更換了國產發動機的殲11B已經在機動性方面無懈可擊。

  但顯然,強中自有強中手。

  僅僅幾個呼吸之間,超過音速且大致處在對飛狀態的雙方,就拉進到了一個接近目視的距離。

  IRST首先探測到了因為超音速飛行而蒙皮滾燙的三個信號。

  緊接著,季平峰也通過肉眼看到了三個不太起眼的黑色小點。

  從雷達探測結果來看,對方應該是分出了其中一架飛機,去應對北邊正在靠近的那兩架蘇27了。

  因此,這是一次四對三的優勢對局。

  并且,他此時仍然占據著更加有利的高度。

  但考慮到對方剛才表現出的動力水平,這些優勢恐怕都難以持續太長時間。

  “秦嶺,準備接敵!”

  他在喉頭憋了口氣,以提高自己對抗過載的能力。

  緊接著,便率領整個小隊朝著目標直撲而去。

  另一個不太起眼的優勢在于,此時已經是午后十分,因此秦嶺1隊占據了西側背靠太陽的位置。

  這讓羅賓遜上校的肉眼反應稍微慢了一拍。

  但飛機性能彌補了這點時間上的差距。

  7架飛機,很快在相隔不足5km的范圍內纏斗起來。

  實際上,現代戰機,在一望無際的海上高空進行視距內戰斗,是一個相當單調枯燥的過程。

  尤其這還不是一場真正的戰爭,只能以先用照相槍拍到對手尾部作為獲勝的標志。

  因此,最常見的場面就是相互繞飛,比誰的能量最先經受不住考驗,被迫改出盤旋恢復平飛,就算是認輸。

  而在這樣的比試當中,F22還從未有過落敗。

  雙方的高度和速度都在盤旋中迅速下降,羅賓遜也很快發現,這四架飛機雖然外表和蘇27類似,但動力水平卻優于后者許多。

  雖然逐漸喪失了一開始的能量優勢,但也絕非幾個回合就能拿下的對手。

  尤其F22并沒有頭盔瞄準具,這讓模擬瞄準過程變得相當別扭。

  必須得把機頭對準對方才行。

  上校也逐漸失去了耐心。

  側衛的機體過于龐大,并不是一種以敏捷性見長的型號。

  因此他決定率先改變策略,開始頻繁利用滾轉變向消耗對方。

  果然,僅僅半分鐘不到的功夫,占據數量優勢的對手就逐漸有了疲態。

  羅賓遜自信,只要再經過最多兩個回合,自己就可以在大約1500米的高度咬住其中兩架,從而徹底結束這場丑陋的對抗。

  然而,就在這電光火石的一瞬間,無線電中卻突然傳來了一個急促的聲音:

  “獵鷹隊長,注意你們的240方向,四個新目標,正在高速爬升并接近!”

  來自預警機的提醒讓羅賓遜大腦轟得一聲巨響。

  低頭一看,果然發現四個目標已經接近到了不足25公里的距離上。

  他剛才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近處,當然顧不上分心查看顯示器。

  而這些突然出現的新對手顯然已經在附近的低空埋伏了很久,只等著自己失去警惕,跟前面那四架飛機相互纏斗到失去能量,最后在一片混亂中進場收拾局面。

  上校一邊在心中暗罵華夏人不講武德,一邊趕緊利用機動性改平,朝著唯一沒有敵人的東南方向迅速脫離戰場。

  (本章完)

大熊貓文學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