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947章 國產轟炸機怎么搞?

  (小說屋)

  大約兩小時后,飛機終于到達了位于秦省鎬京市的臨潼窯村機場上空。

  雖然常浩南是在9月份那次襲擊之后才第一次提出獲取圖160的想法,但空軍對此事表現出了最頂格的重視。

  僅僅過了不到一個月,空36師108團就接到了整編重組的命令,將手中原來的裝備整建制移交給另外兩支兄弟部隊,而自身則進入整訓狀態,準備接裝華夏空軍的第二種戰略轟炸機——

  實際上,空軍領導之所以選擇這支部隊,也是有歷史淵源層面的考慮。

  空36師的前身是空軍獨立第四團,是華夏空軍唯一一支曾經裝備過戰略轟炸機(圖4),和唯一一支曾有過正式涉核崗位的單位。

  雖然這些涉核崗位早已取消,但2001年這會,之前從事過相關工作的老一輩指戰員還有不少奮戰在工作崗位上。

  總歸是沒完全斷代。

  恢復起來不至于兩眼一抹黑。

  當然,這里說的“恢復”只是恢復涉核崗位和涉核編制。

  至于恢復空基核能力…

  暫時還沒有時間表。

  一方面,眼下的華夏剛剛加入WTO,美國人的注意力也好不容易被吸引到中東,正處在韜光養晦的最關鍵階段,不適合大張旗鼓搞擴核。

  另一方面。

  也是更重要的。

  如今華夏手中本就不多的核彈頭都是按照用彈道導彈投送的要求研發,并不適合用于空投。

  甚至連空射核載具都沒有…

  所以,確實是任重而道遠。

  隨著飛機緩緩下降高度,常浩南透過舷窗,逐漸看清楚了地面上機場的情況。

  跑道和滑行道明顯剛剛經過翻新加固,甚至還有一些軍綠色涂裝的工程車輛停在不遠處,應該是還沒來得及撤走。

  就連上面的標識線也經過重繪,顏色上看著比其它機場的鮮艷許多。

  在跑道的其中一側,則已經修起來了面對面兩排,總共4個金屬頂棚。

  哪怕從飛機上俯視,也能看出其跨度極其巨大。

  少說有六七十米。

  結合數量判斷,顯然是為了那幾架圖160而專門準備的。

  而另外一側,則是一片常規的停機坪。

  上面正停放著兩排轟6轟炸機。

  總數大概有十幾架。

  “喬老總。”

  常浩南指了指窗外,向旁邊的喬晨青詢問道:

  “這些轟6,是108團目前的裝備?”

  后者對于這里的情況了如指掌,甚至都沒往外面瞅一眼就搖了搖頭:

  “嚴格來說,是108團之前的裝備。”

  看著常浩南好奇的目光,他稍作停頓,接著繼續解釋道:

  “在紙面上,這些飛機已經移交給36師的另外兩個團了。”

  “不過,為了加強窯村機場的保密性,106團和107團上個月轉場去了武功那邊,因為108團的改裝任務太急,還沒來得及走完移交流程,所以還停在這。”

  說話間的功夫,飛機已經降落在跑道末端,并開始減速。

  這也讓常浩南注意到了其中幾架飛機機頭下方的白色雷達罩,以及因拆除了一個炮塔而看上去非常光滑的機腹——

  轟6H。

  轟6家族的最新型號。

  飛機進入平穩滑行之后,喬晨青也注意到了常浩南的目光:

  “這里面有幾架是去年才開始小批量交付的轟6H。”

  “不過么…”

  他露出了一個略帶著幾分無奈的笑容:

  “已經有點跟不上時代了…所以現在的定位有點尷尬…”

  常浩南聽到這句話也有點沒繃住,不過,最后還是把笑聲給憋了回去。

  畢竟,這件事說到底還是由于他所導致的。

  按照原本的計劃,這種1995年立項的“新型”轟炸機應當在21世紀初進入服役,并在隨后相當長一段時間里作為華夏空軍最主要的導彈載機,結合電視制導的KD63導彈承起擔絕大部分對地精確打擊任務。

  從當時的角度來看,這個思路其實沒什么問題。

  90年代中期那會,就不提看似八竿子都沒一撇的殲10和殲11了。

  甚至連殲轟7都不能保證國產化率。

  導致在進口的斯貝MK202備件耗光之后很快停產。

  因此,轟6就是我國唯一能保質保量服役的空基對地武器平臺。

  為了保證足夠的射程和威力,KD63的設計原型選擇了更早一些的鷹擊6反艦導彈,因而在攜帶500公斤彈頭的情況下仍然能達到近70公里射程。

  而代價,則是彈重達到了驚人的兩噸。

  也只有轟6能夠攜帶。

  雙向奔赴了屬于是。

  原本,這應該是一個機彈配合,相互成就的美好故事。

  然而…

  時代卻變了。

  當轟6H和KD63雙雙完成測試,并最終進入小批量試生產時,時間已經走到了2000年…

  盡管這個速度已經比原來的時間線上快了不少。

  可惜還不夠快。

  就在幾乎同一時間,完全國產化和多用途化的殲11B都要小批量裝備了。

  大改之后、多用途潛力拉滿的殲10A也進入了測試最尾聲。

  至于當年根本造不出太多、海空軍紛紛求而不得的殲轟7…

  如今更是已經淪為了牛夫人。

  大量新銳戰術飛機的井噴式出現,也促使航天科工導彈研究院重新撿起來了之前被放棄的中型空地導彈項目,KD88。

  而航天科技八院也早就新立項了一個超音速空空/空地通用導彈項目。

  也就是之前常浩南力推的霹靂13/KD13。

  這兩個型號都已經進入了靶試的最后階段。

  更不用說其它尚處在研發過程中的型號。

  總之就是…

  幾乎把轟6H的生存空間給擠壓沒了。

  但為了保障鎬飛集團的業務,以及華夏國產轟炸機的研發能力不斷檔,還是繼續保持著低速生產狀態,作為一種應急的過渡型號使用。

  只能說,一種裝備的前途,不光是取決于研發人員的努力,也要考慮到歷史大環境的發展。

  有些原計劃只是用于過渡的裝備,最后把自己過渡成了主力。

  而有些本來照著主力使勁的裝備,最后卻不得已而淪為了過渡…

  從飛機落地到停穩下飛機,中間還需要一段時間。

  再加上剛剛正好聊起來了轟6的事情。

因此,喬晨青也就順口問道  “小常啊,你覺得…這轟6,還有沒有進一步改下去的潛力了?”

  這個看似淺顯的問題,卻讓常浩南一時間有些糾結。

  “我想…應該還是有的”

  大概半分鐘后,他才略顯遲疑地開口道:

  “雖然圖16這個平臺的性能已經有些落后了,但在一些特殊情況下,可能還是需要一種可以攜帶大尺寸武器的平臺。”

  “眼下我國的隱身技術還不成熟,而如果從頭開始研發一種新的、不隱身的中型轟炸機,那和在轟6基礎上繼續改進也不會有什么質的區別…所以,莫不如選一個費效比高一些的方案。”

  “反正…要說空基戰略威懾,咱理論上也算是有了嘛…”

  常浩南說著看了一眼遠處的天際線。

  按照計劃,那4架圖160這會應該早已經起飛,大概在太陽落山之前就會到達這里。

  “這倒確實…”

  喬晨青此時也收拾了一下心思。

  理智告訴他,至少在自己的任上,華夏的絕大多數轟炸機部隊還是得跟轟6為伴…

  不過,旁邊的常浩南卻并沒有完全停止思考。

  上一世的轟6K,核心改進除了機載設備以外,就是把渦噴8改成了D30KP2/渦扇18,從而大大延伸了航程。

  甚至可以直接把關島納入作戰半徑。

  然而這一世,眼瞅著等到明年渦扇10生產定型之后,渦扇20都要提前立項了。

  就連華夏手頭的伊爾76,大多數都已經是用上了PS90A76的MF型號。

  這種情況下要是再回頭去仿制D30KP2…似乎有點抽象。

  但轟6那個發動機位于機翼根部的特殊結構,又無法容納大涵道比渦扇發動機…

  “活見鬼了屬于是。”

  常浩南心里吐槽道:

“D30KP2這種已經嚴重過時的產品,竟然還真就找到了個別人替代不了的蘿卜崗…”小說屋

大熊貓文學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