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99章 渦噴14的重生(下)

  常浩南的運氣不錯。

  或者也可以說,姚夢娜的運氣不錯。

  盡管因為收斂速度的問題,她其實并沒有得出太多完整的結果。

  不過常浩南仍然從中找到了一份意外之喜。

  而且是靠肉眼。

  在航空發動機的數值模擬中,由于多級軸流壓氣機結構非常復雜,直接對多級軸流式壓氣機進行數值計算非常困難,在建模和計算時也有諸多限制。

  就算強行計算出來,要把浩如煙海的結果處理明白也不是一朝一夕之功。

  好在姚夢娜經過這段時間的鍛煉之后,已經對于模型簡化非常熟練。

  由于多級軸流壓氣機由很多結構相似的“級”構成,研究時可以忽略多個級之間的相互作用后,可以對單個級來計算分析,對單個級進行優化就意味著壓氣機整體得到了優化。

  單個級內部的流動仍然較為復雜,通常需要進行進一步的簡化,忽略離心力對流體的做功,認為沿徑向不同高度的流動相同,便能夠把“級”中的三維流動簡化為二維的基元級流動。

  對于包括渦噴14在內的絕大多數航發來說,壓氣機的一個基元級由一個動葉葉柵和一個靜葉葉柵組成。

  因此這項只進行到一半的數值模擬,研究對象非常清晰。

  常浩南并沒有耗費太長時間,就發現了其中的要點。

  “師姐,你去把林工他們叫來一下,葉片開縫問題的優先級需要提高一下,如果咱們效率夠高的話,應該還來得及用在渦噴14上面。”

  他說著從口袋里掏出筆記本和鉛筆,開始對著屏幕記錄一些關鍵的數據,顯然是準備要大干一場的姿態。

  “啊?”

  覺得是自己耽誤了進度而有些心虛的姚夢娜剛才一直小心翼翼地站在后面,在聽到常浩南的要求之后一臉始料不及抬起頭,愣了大概半秒鐘之后才反應過來。

  “哦…好的,我馬上去!”

  說完轉身蹬蹬蹬地跑了出去。

  在她的預期中,常浩南看完代碼之后應該是馬上開始進行修改,如果心情好的話,大概會一邊給她講思路一邊修改。

  但無論如何都沒料到,對方竟然直接從她自己都認為沒什么價值的、不完整計算結果中找出了有用的東西。

  她又回想起剛剛常浩南進門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停止計算,然后馬上開始分析數據。

  “師弟他竟然如此信任我么…”

  姚夢娜心中泛起一絲感動,腳下的步伐也變得愈發輕快起來,原本有些沉重的心情也輕松了不少。

  甚至在推開辦公室的門之后,跟林示寬說話的語氣中都不由自主地帶著微微上揚的尾音:

  “林工,常博那邊讓你們過去一趟!”

  “哦哦,好的,我去集合一下另外幾個人。”

  林示寬趕緊起身分別去找自己的另外幾個手下。

  從姚夢娜那止不住笑意的語氣中,他順理成章地判斷應該是有什么好事。

  或許是壓氣機改進的進度又加快了?

  研究進度領先于時間表這種事情,在以前他連做夢都不敢想。

  但確實又是最近一兩個月里頻頻發生的事情。

  以至于雖然八三工程的機翼和動力都已經或者正在進行脫胎換骨級別的改進,但項目的總體進度竟然并沒有因此而出現落后。

  想到這里,林示寬自己的心情也好了不少,因為近些天連日加班而產生的疲憊感幾乎一掃而空。

  雖然自從常浩南和姚夢娜來到這個計算中心之后,他這個組長的身份幾乎已經名存實亡,但畢竟有大腿可以抱,而且八三工程中其它人看他們數字化設計組的眼光也逐漸從鄙夷變成了尊重。

  在這種情況下,他不僅完全沒有被人“架空”的感覺,甚至巴不得能把位置讓出去,換取這兩尊大神能一直罩著自己。

  總之,在這個平平無奇的早上,整個計算中心似乎都彌漫著快活的空氣。

  于是當姚夢娜帶著林示寬幾人重新回到那間機房的時候,常浩南回過頭,就看到了并排出現的好幾張笑臉。

  他頗有些費解地揪了揪頭發。

  “你們…今天有高興的事情?”

  畢竟最近這段時間,作為臨時攻關組實際主持工作的副組長,他自己都覺得在push組員這方面有點過分了。

  尤其數字化設計組的幾個人,因為每天低頭不見抬頭見,更是壓力山大。

  已經很久沒露出過這樣輕松的笑容了。

  常浩南當然不清楚姚夢娜在剛剛的短短幾分鐘時間里給自己加了多少戲。

  因為一開始,他確實是抱著屎里淘金的心態去看那些數據的。

  本來的目的只是想看看后者算到了哪里,以便于進行后續完善的。

  只不過還真讓他給淘到了。

  “進度又加快了嘛,當然值得高興了。”林示寬想也沒想就開口回答道:“我們已經準備好進行下一階段的工作了!”

  常浩南點點頭,只當是姚夢娜剛剛看懂了他在干什么,并且告訴了林示寬等人,也就沒再多問,轉身走到機房另一邊的黑板前面準備分配任務。

  態度積極終歸是好事。

  “現在需要大家把手頭的工作先放一放。”常浩南敲了敲黑板,把所有人的注意力吸引了過來:

  “我需要計算一下在二維基元級模型下,葉片壓力面到吸力面之間開縫前后,幾個典型設計點的馬赫數分布、靜壓分布和極限流線,另外再加上葉柵尾緣的熵分布。”

  “具體的計算方式跟之前沒什么區別,而且因為是簡化模型,所以難度應該不大,只是工作量會比較多。”

  常浩南剛說到這里,就聽到身后傳來倒吸冷氣的聲音。

  “嘶——”

  林示寬等人的笑容凝固在了臉上:

  “動子和靜子全都算?”

  動葉柵和靜葉柵在壓氣機中的作用并不相同,因而在之前計算不同彎掠設計葉片的壁面極限流譜時帶來了近乎雙倍的工作量,很是折磨。

  “不用,只算靜子就好。”常浩南在黑板上掛著的壓氣機結構圖上面比劃了一下:

  “我看了師姐之前的計算結果,在壓氣機同一級的模型里面,靜子開縫和動子開縫的效果幾乎是一樣的,所以她幫咱們減少了一半的工作量。”

  “我…”

  姚夢娜一臉“我怎么不知道我自己這么厲害”的表情。

  但感受到眾人投來的感激目光,也知道現在不是解釋的時候。

  稍稍冷靜下來之后,她逐漸意識到自己跟這位師弟的差距并不僅僅在數值模擬的能力上。

  更重要的是心態。

  因為太急于證明自己,所以眼里只剩下終點處的那個目標,反而忽略了在研究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其它結果。

  想到這里,姚夢娜的表情也變得嚴肅起來。

  她知道自己以前并不是這樣的。

  要是按照武俠的劇情類比,最近這段時間她的狀態有點類似走火入魔。

  如果不能及時發現并糾正回來的話,發展下去甚至有可能讓她在科研這條路上誤入歧途。

  “呼…”

  姚夢娜看著面前的鍵盤,長舒一口氣:

  “好在…”

  就在姚夢娜進行自省的時候,剛剛一直在流暢地布置任務的常浩南突然停頓了下來。

  “等等…”

  他一邊喃喃自語一邊重新走到了工作站的顯示器面前,重新打量起屏幕上面的數據來。

  幾分鐘后,他重新拿出了鉛筆和筆記本,在身后眾人茫然的目光中開始在上面演算起來。

  復雜的數值模擬過程當然是絕無可能用手算出來的,但對數值模擬出來的結果進行后處理,好歹還在人腦可以完成的范圍之內。

  很多人在上學的時候都有一種感覺,就是一道題,尤其是難題,雖然已經做出來了,但是在給別人講解的過程中依然能夠加深自己的理解。

  甚至很多自己解題時沒注意過的細節也會被重新注意到。

  常浩南剛剛就進入了這樣的狀態。

  靈光一閃之間,他似乎想到了一種更好的開槽方式。

  十幾分鐘之后,常浩南停筆。

  “師姐,根據冰城工業大學那個課題組的研究,葉片開縫之后,是不是只有在攻角比較大的情況下才有明顯的性能優勢?”

  雖然不知道這是要做什么,但姚夢娜還是點了點頭。

  那篇文章的內容她幾乎已經倒背如流:“在Ma0.4,來流攻角0°的時候,總壓恢復系數相比不開槽只得到了7的改善,而如果馬赫數增加到Ma0.6,來流攻角0°時開槽葉片的總壓恢復系數反而還變小了大概1。”

  “那就沒錯了。”常浩南興奮地把手中的鉛筆拍在桌上:“同志們,我需要修改一下剛剛布置的任務!”

  說完之后再次來到黑板旁邊。

  “這個射流縫的基本原理,是摻混損失與吹除效應進行競爭,當摻混損失更大時,表現為總壓恢復系數下降,反之則表現為提升。”

  常浩南說著拿起粉筆,在黑板上的葉片示意圖上稍稍修改了一下,把原來的直線型射流縫改出了兩個彎角。

  “我們可以用這種兩段凹凸方向不同的弧線構成一個‘S’型射流縫。”

  “S型縫是一個收斂擴張型通道,可以進一步加速氣流,提升射流效果,而且修改之后的氣流進出口方向更加貼近主流方向,還能減小摻混損失。”

  下面幾個人目瞪口呆地看著黑板前面的常浩南靠著筆算現場修改設計。

  他們已經習慣了這個人的各種神奇操作,但面對此情此景還是會有一種不真實感。

  最后還是姚夢娜最先聽懂了她的意思:

  “所以這種S型射流縫即便在平飛狀態下也能起到很好的效果?”

  “沒錯。”

  常浩南自己的語氣中也帶著興奮。

  這樣的靈光一閃,在有系統幫忙的情況下當然并不少見。

  但這次關于射流縫的研究,沒有被納入到系統生成的項目中。

  而且也并非他在重生之前就有所涉獵的領域。

  換句話說,完全是靠著常浩南自己能力的提升而出現的。

  在這樣一次“頓悟”之后,常浩南對渦噴14的改進工作更加得心應手起來。

  根據當初的故障分析,喘振誘發的位置在高壓壓氣機的二級轉子葉片上面。

  因此他后面的彎掠設計優化主要針對的也是總共7級高壓壓氣機的動葉葉柵,對于主要作用是進行來流壓縮的靜葉葉柵并未進行過于復雜的修改。

  而恰好,那道神奇的S型射流縫可以被設置在靜葉葉柵上。

  這讓兩路并行的分工方式成為了可能。

  開發進度2

  于是又過了僅僅半個月,一個幾乎嶄新的渦噴14發動機設計方案終于被呈現在了所有人的面前。

  雖然由于項目進度的問題,燃燒室和渦輪的設計并沒有變化。

  但是,作為核心機三大部件之一的、也是渦噴14過去最令人詬病的高壓壓氣機部分整個翻天覆地。

  與設計方案一同提交的,還有常浩南帶著數字化設計組花費一周多時間肝出來的壓氣機性能及流場結構示意圖。

  以及這次大尺度設計改進的最根本目的——壓氣機通用特性曲線。

  相比改進之前,喘振裕度增加了足足25。

  即便再出現跟上次01號原型機情況類似的惡劣工況,新的渦噴14發動機也能夠在共同工作線上維持正常工作,而不至于發生喘振。

  更重要的是,經過大量修改之后,渦噴14的壓氣機設計,再看不出半點P11Ф300和“斯貝”的影子。

  它真正意義上成為了我們自己的發動機。

  閻忠誠伸出手,顫抖著摸在了畫著壓氣機總體設計圖的電腦屏幕上面。

  “這才是‘昆侖’啊。”

  “這才應該是我們的‘昆侖’啊…”

  常浩南站在旁邊,靜靜地看著幾乎是老淚縱橫的閻忠誠。

  在原來的時間線上,由于客觀條件的限制,渦噴14發動機雖然并未跟著八三工程一同下馬,但也是直到差不多十年之后才拿出了相對穩定的設計方案。

  而那個時候殲8系列已經停產,華夏空軍也不再需要一種推力7.5噸一級的渦噴發動機了。

  盡管以渦噴14核心機為基礎的QD系列燃氣輪機在發電領域獲得了一定成功,算是讓這個命途多舛的航發項目有了個說得過去的歸宿。

  但終究還是有遺憾的吧。

  “這樣的遺憾,不會再有了。”

  “也不能再有了。”

出差結束了,下周恢復加更  (本章完)

大熊貓文學    學霸的軍工科研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