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不知不覺地過去,臨近1993年年底,燕京的冬天隨之而來。
不管是影視與音樂的火熱,又或者說是詩歌文學的沉寂,都沒有辦法阻擋冬天的到來,當然在寒冬之后,也將會有新的春天。
外面也有不少人找林有成,不過林有成這邊也已經放出去話了,他這邊正在創作,這話一出,自然也是讓外界期待不已,不知道林有成這一次寫的究竟會是什么樣的電影劇本,又或者是什么樣的,這些也都是林有成前面都有的,至于電視劇劇本倒是沒有什么人猜想。
張偉這邊倒是來問過林有成的創作,后面知道寫的是劇本,也就沒有再多問,不說林有成本就是國際知名編劇,現在非常多的文學作者都有轉向影視劇本創作,林有成根本就不足為奇,只不過還是叮囑了林有成,別忘了創作,同樣也說了,如果是不錯的電影劇本也可以試著改寫成。
很顯然,張偉也是沒有想過林有成創作的劇本是電視劇劇本。
因為林有成之前并沒有一開始就寫電視劇劇本,不管是《風聲》,還是《潛伏》都是改編,而且《風聲》是改編之后的再創作,另外電視劇版本的《我的兄弟姐妹》也是電影《我的兄弟姐妹》大獲成功之后,燕京電視藝術中心那邊才想要拍攝電視劇版本的《我的兄弟姐妹》。
至于原創故事的電視劇劇本還是少之又少。
甚至可以說是,頭一次。
這自然也就難怪沒有人想到這一點,就連謝舒華也沒有想到林有成這邊在寫的劇本是電視劇劇本。
林有成這邊還寫著《闖關東》的劇本,這邊自然也就會和在家的謝舒華溝通交流這個故事。
四合院子里面下了雪,白雪覆蓋之下盡顯銀裝素裹,十分動人。
謝舒華很顯然也是沒有想到林有成現在寫的是電視劇的劇本,不過她更加沒有想到還是林有成所寫的這個故事居然是闖關東的故事,當然她對于林有成所寫的這部《闖關東》自然是非常欣賞。
“有成,你寫得這個故事真的非常好。”
“我特別喜歡你筆下的鮮兒這個角色!”
雖然說,謝舒華也非常清楚,闖關東是一批人,尤其是主角朱開山,全劇的核心,在那個新舊交替的風云時代的底層生存者的代表,在歷史的苦難中闖出一片自由的家園,千山萬水走過只為這一片自由的生存家園。
但是在謝舒華看來,林有成所寫的鮮兒這個角色相當復雜,整個經歷也是在闖關東,一個女子的闖關東。
謝舒華很清楚地知道,朱開山家的三子在林有成筆下隱隱也有代表了那個人時代的農民、軍人、商人這三種主要群體的話,但是鮮兒是對那個時代其他所有人的縮影,這樣一個女子出身農家、做過童養媳、進過戲班、為了救師傅被惡霸糟蹋過、上過山場子、當過大戶人家的丫鬟、趟過水場子、當過胡子、蹲過大獄、打過鬼子,可以說她經歷了那個時代一個人能經歷的所有事情。
這些經歷真的就讓謝舒華深受觸動,鮮兒的命運充滿了巧合,如果她更聰明一點,就能早早跑出家門和老朱家一起闖關東,嫁給傳文過上好日子,如果她更忍辱一些,就不會被惡霸糟蹋,可能就一直作一個戲子最后成一個名角,如果她更堅定一點不跟傳武走,又會有一個完全不一樣的結局,如果她不去拔香頭,她已經嫁給了傳武…
作為一個普通農家的女子,甚至沒有受過什么教育,嫁給娃娃親,在朱家種地農耕,相夫教子,成為一個普普通通的農家女子,過著平凡簡單的日子就是她原本的歸宿。但是,一石小米徹底改變了她的命運,從此顛沛流離,即便她的思想說不上多么先進,當上童養媳之后就覺得自己配不上傳文而和他離散,她也說不上多么堅強,她無數次地說自己早已認命,可是畢竟,鮮兒只是一個平凡的女子,不管命運如何待她,她的心里始終保存著對家的那一線渴望。
在謝舒華看來,在林有成筆下的鮮兒是對家渴望最熱切的人,她的顛沛和命運卻一直殘忍地拒絕,要不也不會總是和傳武說:姐什么時候才能有個自己的家?
“有成,我特別喜歡你給她起的名字,鮮兒。”
真就是鮮活的人,一直在跌宕的命運中中往前走著。
林有成聽著謝舒華的話,他很清楚《闖關東》這部劇里面鮮兒這個角色是真的無比復雜,他現在在寫的時候,也就有在想,誰來演這個角色合適。
這個角色不簡單,當初小宋嘉年輕時候能夠演好這個復雜的角色,相當不簡單,現在要找一個合適的年輕女演員也是不簡單。
“除了鮮兒,其他角色難道不好?”
林有成笑著問了這么一句。
謝舒華一聽林有成這話,連連搖頭,說道:“當然不是。”
“文他娘這個角色也是刻畫得相當好!”
在謝舒華看來,這個全程沒有名字的角色,才是這個家的核心,這個角色就是傳統的中國母親形象,善良、堅強,一直是這個冰雪覆蓋的家中的火爐,不論外面如何風霜雪雨,家里總是安定溫暖。這個角色不識字,也不懂什么大義,只知道關心自己的兒子,照顧自己的丈夫,努力經營這個小家。
不過,這也是林有成刻畫得好,整個角色性格也是在變化的,年輕的時候朱開山不在家,她既是慈母也是嚴父,老年之后,她只是一個慈愛的母親,她不懂傳武在外面做些什么,她只希望兒子能在家住一晚,能和兒媳婦好好相處,朱開山和文他娘對于傳武的態度,正是中國傳統的父母形象。做父親的和兒子談論家國大事,鼓勵兒子英勇殺敵保家衛國;做母親的不懂這些,她只會叫一聲武兒,拍著兒子的臉說道上黑注意安全,槍子不長眼你可要躲著點,總是說著說著就流下眼淚,被朱開山一頓笑話。可是,當娘的不就是這樣嗎?
謝舒華想到這個角色,不禁覺得更加復雜,說道:“你這個劇本的故事跨度時間線很長,這個角色我都沒有想到誰來演合適。”
林有成聽見謝舒華這話,也不禁笑了,說道:“還是等劇本完稿之后,再說這個問題。”
謝舒華這邊也點了點頭,又和林有成聊了劇本里面的其他角色。
雖然謝舒華并不認為林有成寫得大兒子朱傳文,但她也覺得朱傳文是三個兒子中塑造得最成功的一個角色,整個人就是封建社會傳統的小農民的最好寫照,勤勞、善良、忠厚、承擔起長子的責任,有些小心眼和膽小怕事,愛慕虛榮,這都是小農經濟時代的農民的常見特質。他沒有什么家國意識,甚至賣國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壞人,但是謝舒華很清楚地知道他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自己這個家能夠安定。
傳文并沒有變壞,最后的悔恨也不是因為家國大義的迸發,而是因為受到了欺騙、家人受到了傷害,這個長子一直都沒有變。
還有婚姻成了新舊觀念沖擊下犧牲品的秀兒,出身小康,善良溫婉,盡管老朱家疼她愛她,但是對于秀兒來說,有愛情的地方才是家園。無論是傳武還是一郎,無論是十八年的獨守空房還是在槍口硝煙中彌散的短暫愛情,都讓這個女子充滿了悲情的色彩,她不敢去追求,她所能做的,只有等待。
還有格格,一個敢愛敢恨開朗積極的性情女子,作為最后的滿清貴族,有著一身的滿清皇族毛病,心眼多,經常打自己的小算盤。但是未經世事的她也是一個善良溫和的女性,離開了皇室的庇護,她對一個能為自己遮風避雨的家無比地渴望,也正因如此,她愿意放棄自己曾經的貴族生活,委身嫁入一家普通的農戶相夫教子,過平淡安定的日子。但是,曾經的亡國之恨又讓她具有更高的國家概念,最后與丈夫走上對立面…
還有朱傳武和朱傳杰…
謝舒華是真的打心眼里覺得林有成寫得這個電視劇劇本,真的太精彩了,里面每一個角色的都刻畫得相當好。
兩個人聊著《闖關東》的劇本,外面也是白茫茫的大雪,林有成也依舊在這個冬天寫著北方冰天雪地里的故事。
劇本真正完稿之后,這邊林有成自然也會聯系鄭小龍,畢竟他這邊和燕京電視藝術中心也是合作了幾次,一直都很不錯,畢竟像《風聲》和《潛伏》,還有《我的兄弟姐妹》的成功也都是有目共睹的。
林有成這邊自然還是率先聯系鄭小龍,看鄭小龍這邊是否對《闖關東》這個本子滿意。
鄭小龍得到林有成消息,說自己寫了一個電視劇的本子,毫無疑問是相當吃驚的,畢竟誰不知道林有成寫的電影劇本在漂亮國那邊的稿費相當高,現在居然會寫一個電視劇劇本,這如何不讓鄭小龍興奮和期待。
要知道這可是林有成所寫的電視劇本子。
在第一時間,鄭小龍這邊就冒著大雪趕到了興華胡同的四合院,想要看一下林有成所寫的這個電視劇本子。
林有成是沒有想到鄭小龍,這個時候會來,一邊給鄭小龍倒熱茶,一邊問道:“怎么這個時候就來了,外面還在下這么大的雪。”
鄭小龍接過林有成的熱茶,喝了一口,暖了暖身子,屋子里面的暖氣早就讓他暖和了不少,笑著說道:“你這居然寫了電視劇的本子,我怎么能不立馬趕過來。”
“快點,我這邊都迫不及待想要看你寫的這個電視劇本子了。”
這話也是鄭小龍的真心話,林有成現在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寫過電視劇的本子,更別說這還是原創的電視劇劇本,這自然也就讓鄭小龍期待不已。
本身林有成在國內的編劇地位就相當高,現在還寫了一個電視劇的本子,又怎么可能不著急趕過來一睹為快。
林有成這邊聽見鄭小龍的話,不禁笑了笑,這邊也就將《闖關東》的劇本交給了鄭小龍。
隨著鄭小龍翻閱這個厚厚的本子,他整個人都完全被驚住了,沒有想到林有成居然會寫出如此蕩氣回腸的一部劇,農民破釜沉舟拖家帶口去東北的苦寒之地打拼,只是為了搏一個豐衣足食的好生活,他看著朱家從逃荒難民一步步置下家業,這過程就像一場驚心動魄的冒險,憑借著頑強的毅力和不屈的精神,在絕境中尋找生機,在困境中不斷崛起。
這種家族創業的奮斗傳奇,讓他仿佛置身于那個動蕩的時代,整個故事將朱家的命運與民族、時代的命運緊密相連,既有小家,又有家國情懷,可以說是一部時代浪潮中的壯麗史詩!
鄭小龍面色激動,他覺得自己來得太及時了。
“有成,你這個本子寫得太牛逼了!
沒錯,就是牛逼!
“這是要拍一部大劇啊!”
很顯然,鄭小龍非常清楚林有成所寫的這部《闖關東》的本子究竟有多牛逼,拍出來絕對是一部大劇。
林有成對于鄭小龍的激動,倒也沒有意外,畢竟像鄭小龍這樣的導演自然非常清楚《闖關東》這個本子有多扎實,又有多厚重。
沒多久,燕京電視藝術中心這邊傳出了一個話,林有成寫了一個電視劇的本子,毋庸置疑的大戲,相當牛逼。
其實單就林有成寫電視劇的本子這個消息就足以不少人倍感意外,現在還有消息傳出來,這個電視劇的本子相當牛逼,絕對的一部大劇,甚至還有消息傳出燕京電視臺這邊都打算聯合央視,還有齊魯那邊的電視制作中心一同來制作這部大劇,這自然也就讓不少電視工作者期待不已。
不知道,林有成這一次究竟寫了一個怎樣牛逼的電視劇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