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三五四章【女兒的想法】

  京城,燕大附中。

  與遠在新城疆域的段龍不一樣,雖然同上高二,段龍有看林有成的那部《假如愛有天意》,還打算今年就去報考燕京戲劇學院的表演系,但是在燕大附中上高二的林兆喜卻是并沒有在意自己父親發表的。

  因為在林兆喜看來,她下學期也就要高三,等到明年也就要面臨高考,她一心想的就是明年要考上燕京醫科大學。

  “兆喜,你回家去嗎?要不要一起?”

  放學的時候,林兆喜聽見身后傳來的話,回頭瞅了一眼說這話的男同學,眼神微微一挑,推著自行車往前面走去,說道:“不用了。”

  那位男同學還想說什么,很顯然林兆喜已經壓根就沒有給他機會,直接騎上自行車往興華胡同那邊去了。

  林兆喜并不是不知道那位男同學有在對她好,她私下里也有看父親寫的,但是她不太愛看《情書》、《山楂樹之戀》,即便是前面最新發表的《假如愛有天意》,她也聽同學說了是什么樣的故事,但她并不喜歡這樣的故事。

  雖然感人,但也僅僅是感人而已。

  林兆喜心里有自己認定的目標和想法,她一直都很清晰,她很清楚地知道自己下半年也就要升高三,也是最關鍵的時候,等到明年夏天她就要參加高考,她非常希望自己能夠順利考入醫科大學,她以后一定要成為一名醫術好的婦產科醫生。

  即便她心里清楚,醫術再好的醫生都不能再救回她的母親,但是她的想法一直都沒有改變。

  林兆喜踩著自行車,回到興華胡同的四合院子,進院子就瞧見林兆樂幾個也都放學了,林兆樂正在院子里面和林兆滿玩,另外一邊的謝舒華正幫著林兆歡重新扎松開的辮子。

  “大姐,你回來了啊。”

  林兆滿笑著跑上前,想著幫林兆喜推自行車。

  林兆喜很喜歡自己的弟弟林兆滿,在幾個弟弟里面最是安靜,但是卻很懂事,拍了拍林兆滿的肩膀,問道:“你二哥呢?”

  “他在看書學習。”

  林兆滿聽見林兆喜的話,不禁笑著說道:“這不是就要中考,他現在可用功了。”

  林兆喜點了點頭,瞧見謝舒華給妹妹扎辮子,喊了一聲“媽”,謝舒華自然也笑著應了一聲,然后林兆喜也就回自己的東廂房去了,屋子里面的林兆美正紅著眼睛,像是在看什么書,走過去一看是《人民文學》的雜志。

  林兆美沒想到林兆喜會突然出現,嚇了她一跳,雖然說她看父親寫的并不是什么不好的事,但是多少還是有些不好意思,并沒有讓父親知道,畢竟他父親除了寫《假如愛有天意》這樣的純愛,自然也還是寫過《朗讀者》那里面有有些超越世俗看法的大膽愛情,并不適合學生看。

  “你哭了啊?”

  林兆美瞧見是自己的姐姐林兆喜,抹了抹眼淚,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爸,他寫的這部真的很感人。”

  林兆喜聽見林兆美這話,她這個做姐姐的,自然也還是會管林兆美,不禁說道:“爸爸他寫的,等你再長大一些,才適合你看,你現在可不能偷偷看。”

  說著,林兆喜直接將林兆美手中的雜志給拿走了。

  “姐姐,你就讓我看完吧。”

  林兆美一看林兆喜直接將雜志給拿走了,關鍵《假如愛有天意》這個故事她還沒有看完,自然也是希望自己能夠看完。

  林兆喜搖了搖頭,說道:“不行,這樣的作品要等你再大一些之后再看,你自己的課本有好好看嘛?”

  因為其他幾個孩子都對林有成這位父親寫的作品不感興趣,并沒有想著私下里去看那些故事,只有林兆美喜歡看一些文學作品,但是對于這樣的年齡自然也都還是要有選擇性的。

  當然,本身林兆美自己也就有選擇性地看。

  林兆美知道自己大姐林兆喜的性子,直接拿走了那本雜志,倒也不好再說什么,畢竟長姐在她們這幾個做弟弟妹妹的里面還是很有地位的。

  “姐,你是不是沒有看爸寫的啊?”

  “看過啊,不單單是,還有電影和電視劇都看過。”

  林兆美一聽林兆喜這話,欲言又止,她知道自己父親寫得作品很多,她自己也演過父親寫得故事,像《戰爭子午線》,還有《我的兄弟姐妹》,但是她想問的并不是這個意思。

  “姐,爸他寫的愛情,我覺得很不真實。”

  林兆喜聽見林兆美說著話,走到林兆美身邊,直接坐了下來,說道:“不管真不真實,以后等你長大再去想這個問題,你下學期也就要上初二了,明年也就要上初三了,你后面有沒有想過以后要做什么?”

  “我想以后當電影導演啊!我想把爸爸寫的故事拍出來,我還想拿金棕櫚。”

  林兆美聽見林兆喜問這個問題,眼中的淚水瞬間就消失不見,像是想到了什么特別有意思的事,一臉認真地說道:“姐,你知道金棕櫚嗎?非常厲害的電影獎,我以后就想拿這個獎項,我們國家還沒有女導演拿這個獎,上一個拿這個還是寶島的導演,拍得還是爸爸的故事《嫌疑人X的獻身》。”

  林兆喜看著林兆美說起自己以后要當電影導演,而且還說得十分起勁,不禁笑了說道:“如果想要當電影導演,那也要好好學習,以后考電影學院的導演系。”

  “姐,我知道的,我只是課后在看爸寫的故事而已,你就讓我把那個《假如愛有天意》給看完吧。”

  說著,林兆美直接摟著林兆喜的胳膊,開始撒嬌。

  林兆喜也知道自己的妹妹林兆美的學習成績并不算差,只是真的會更喜歡這樣的故事,還時不時拿著照相機給他們拍照,因為知道《假如愛有天意》這個故事并沒有特別不合適的地方,最后還是挨不過林兆美的撒嬌,也就將雜志還給林兆喜。

  其實像《人民文學》雜志上能夠發表的文學作品,即便是存在一些作品尺度可能大,但也沒有到特別嚴重的地步,要真的那樣根本就很難發表。

  林兆美接過林兆喜還給自己的雜志,不禁說道:“謝謝姐姐,你最好了。”

  林兆喜聽見林兆美這話,也只是笑了笑,說道:“你這位未來的大導演可別忘了好好學習啊。”

  “姐,你放心,我會好好學習的。燕影廠的成伯伯都和我說過,不管是導演,還是演員都要多看書,好好學習。”

  “你知道就好。”

  林兆喜聽見林兆美這話,點了點頭,走到廂房門口,望著院子里面的林兆歡和林兆樂,還有林兆滿,問道:“兆歡,后面周末要去學鋼琴?”

  “是啊,爸給她請了老師,還打算給她買一臺鋼琴,放在隔壁的四合院子里面,給她當琴房。”

  林兆美說著話,并沒有什么嫉妒,也沒有覺得父親偏心林兆歡,因為父親也問過他們要不要學鋼琴,學畫畫之類的,但是他們幾個都不愿意學,只有林兆歡喜歡唱歌,開始有學鋼琴唱歌。

  林有成這位父親即便是想要一碗水端平,但兒女們可能也會有自己的想法,也許有的不愛喝水,有的會更喜歡喝北冰洋的汽水,還有的壓根就不想喝水,只想吃雪糕。

  林兆喜聽見林兆美的話,點了點頭,她也覺得林兆歡唱歌很好聽,沒準她的妹妹以后不僅僅會有一位電影導演,可能還會有一位音樂歌唱家。

  就是不知道林兆美會不會真的成為電影導演,林兆歡又會不會真的有音樂天賦?

  當然,這個念頭在林兆喜的腦子里也只是一閃而過,并沒有多想,這些都不是她能夠知道的,她唯一知道和確定的就是自己想要當一名醫生。

  她內心無比確定這件事。

  林兆喜回頭瞧見林兆美已經拿著那本雜志繼續看了起來,也就沒有再說什么,自己拿出了自己的課后作業,開始做了起來,等過了許久之后,林兆喜聽見林兆美低聲的哭泣聲。

  “怎么又哭了啊?”

  “故事就這么悲傷嗎?”

  林兆喜將手帕遞給林兆美,林兆美拿過手帕擦了擦眼淚,低聲說道:“很感人。”

  “這些故事都是假的,你不要太傷心,都是爸爸他編的。”

  林兆美沒想到林兆喜會說這樣的話,一時間她悲傷的情緒都有些斷了。

  好吧,她當然也知道這都是她父親寫得故事,都不是真的,都是編的,但她心里就還是很難受。

  其實這就是林兆喜的真實想法,她并不是沒有看過父親林有成寫過的愛情故事,可能是因為她太過理智,有些故事雖然也覺得很感人,但是想到是自己父親編的,也就沒有那么傷心了。

  這也可能也是為什么林兆喜會選擇理科的另外一個原因,面對這樣的文學故事她本來就更理智。

  林兆喜在燕大附中學的是理科,這也是從高考恢復之后就有的文理分科,林兆喜想要以后學醫,自然也就會選擇理科。

  當然,這也并不是說理科和文科就會完全不一樣。

  要知道現在都還是實施“老文理分科“,文科考六科,也就是政治、語文、數學、歷史、地理、外語,理科考7科增加生物,即“文六理七“,這一直要到1994年后逐步簡化為語文、數學、英語加上物理、化學兩門,部分地區為五門課程,最終在后面九十年代中期推廣“32”模式必考三門加兩門選考。

  特別例外的是,今年1991年的高考實行了特別的文理分科考試,湘南、瓊南、云省三省進行了高考改革實驗,將文理分科細化為四類科目組合,每類考試四門科目,也就是文史類,外語理工類、外語醫農類、外語地礦類,這一改革旨在通過細化科目組合,兼顧學生的興趣與特長,但因錄取機制復雜等問題僅實施了一年便結束。

  當然,這個林兆喜沒有關系,她是明年參加高考。

  林兆美和林兆喜正說著話,綁著新辮子的林兆歡跑進東廂房,笑著說道:“大姐,三姐,準備去吃飯了。”

  林兆歡又瞧見林兆美眼圈泛紅,像是哭過一樣,臉上的笑容消失不見,小聲問道:“三姐,你哭了嗎?”

  林兆美將手帕還給林兆喜,又將那本《人民文學》的雜志不動聲色地合上放到一旁,用別的書壓了起來,說道:“沒有,三姐是剛才沙子迷了眼睛。”

  “好了嗎?要不要我給你吹吹?”

  林兆歡聽見林兆美這話,自然一臉關切地上前問了,想要給三姐林兆美吹一下眼睛。

  “好了,沒事了。”

  林兆美起身拉著林兆歡的手,摸了摸林兆歡的辮子,說道:“走吧,我們去吃飯吧。”

  林兆喜聽著林兆美的謊話還真是說來就來,不禁笑了,不愧是還演過電影的演員,瞧著林兆美和林兆歡拉著手走了出去,目光也不禁落在了那本《人民文學》的雜志上面,心里有些好奇父親的那部《假如愛有天意》真的有那么悲傷感人嗎?

  雖然林兆喜腦子里有這個念頭閃過,但是她也聽同學說過這個故事,只是覺得父親寫得這個故事太巧合而已,她并不相信會有這樣的巧合,她不信命運,她現在可能還算不上是堅定的唯物主義戰士,但她絕對是相信科學的好學生。

  林兆喜的目光移開,并沒有想著去看那個故事,而是走出了廂房,準備去吃飯去了。

  很顯然,一如讀者和文學界的評論家對林有成的《假如愛有天意》評價會有不同,林有成的女兒也都會有不同的感受,不管是理智,又或者是情感,這些都是真實的感受。

大熊貓文學    鰥夫的文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