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府這東院兒,自開始住的就是姬香、花音和小奈三女。
及至多子皇后東渡,便也住進了這處院落。
那時,她還是姬香身邊的一個女仆。
如今倒是后來居上,在內記室的作用,甚至超過了姬香。
這東跨院兒既然是四個東瀛女子的居所,所以整個小院兒,便漸漸有了東瀛風采。
說是東瀛風采,其實也就是仿唐。
嘉國公主趙寧兒身為皇室,皇家典藏里的關于唐代建筑風格的書籍也是瀏覽過的。
她自然一眼就看出來了這滿院的唐風。
在臨安竟有這樣一處仿唐的庭院,倒也叫人耳目一新。
李鳳娘和小青棠暫借了姬香的地方安頓她,三人本就從小玩在一起的,關系甚好。
兩女自然相陪,茶水點心都使人送了上來。
嘉國公主優雅無比的拈著一只細瓷如玉的茶盞,茶香順著熱氣在空氣中蕩漾…
只是,明明被奉若上賓的她,心中卻是有些黯然。
她可是大宋公主,哪怕是小時候來到楊沅府上,何時不是大門進、大門出,男女主人親自相迎。
如今卻要遮遮掩掩,避人耳目。
哪怕楊家人待她依舊十分的禮遇,這也讓她意識到了趙家人如今不比從前的真正處境。
正廳這邊,楊沅與辛棄疾、虞允文討論好了出兵淮東的一些細節,兩員統兵大將就匆匆離去,回去準備了。
內記室那邊又抱來一堆卷宗,哪怕是大多已經初處理過,給出了決策辦法,只需要他批閱圈定,他也終究要先看看內容,再否定或確認處理辦法的。
因此,一一看下來,也要頗費時間。
只不過,楊沅可以放權,卻不是現在,所以也只能親力親為,勞累一些了。
他正要盡快把這些公文處理好,阿它便窺準了時機,湊到了他的身邊。
阿它原本就是個美人胚子,在楊家這么久,衣食無憂,出落的也就愈發美麗了。
如今已經是個娉婷少女。
雖然楊沅一直沒有染指于她,但是她侍候在阿里虎身邊,和隨阿里虎一起侍候烏古論盈歌時,
那端香湯遞手巾板兒、女主人酥爛如泥動彈不得時,幫著推推屁股的事兒,可也都做過了。
因此在楊沅面前,她的身份有些介于妾與婢之間,才能在楊沅批閱公文時也擅自接近。
“相爺,嘉國公主到了,正在東院候著呢。”
阿它貼到楊沅耳邊,小聲說了一句。
“嘉國公主?”
楊沅有些疑惑,出征在即,朝廷中的一切,是最先做的安排。
這些事兒,他可沒有瞞著小皇帝趙惇和二大王趙愷。
現在小公主突然出宮來做什么?
楊沅便把公文放下,道:“請公主到小書房一見。”
阿它答應一聲,像只快樂的狗子,腳步輕快地走了出去。
只是行走之間,長腿款擺,裊娜的小腰肢,業已初見春柳韻味了。
楊沅見客,自然也是有講究的,尤其是他獨攬大權之后。
是在大廳相見、二廳相見、書房相見,小書房相見、花廳相見,那代表著不同的意思。
同時,也體現著彼此的關系遠近。
雖說楊沅自己不太在乎這些繁瑣的講究,問題是古人都在乎啊。
他不講究,就會給人錯覺。
比如一個心腹之人,他要是隨隨便便就在大廳見了,那對方難免以為,自己失去了他的信任。
同樣的道理,一個普通關系的大臣,他非要在書房接見,那對方就會認為,自己已經被丞相引為心腹了。
阿它跑到東院,告訴趙寧兒,兩位大將軍已經離去,相爺現在就要見她,便把她領去了后院。
到了地方,趙寧兒抬頭一看,竟是楊沅的小書房,心中頓生失落之感。
以前,她來楊家,可是能夠直接去后宅花廳的。
現在…
其實楊沅還真是特意考慮了一下在哪兒見她。
人家是大姑娘了,直接領去花廳,自己家人日常活動的所在,有些不太合適。
人家可是未出閣的公主,自己得為人家小姑娘的清譽著想。
楊沅好心,才選擇了親密度僅次于花廳的內書房。
孰料,卻讓趙寧兒患得患失起來。
靴聲橐橐,由遠而近。
聽到腳步聲的趙寧兒便站了起來。
光影一暗,楊沅出現在了門口。
頭戴幞頭巾子,身穿石青錦紗的軟袍,革帶束腰,瀟灑自如,英姿翩翩。
那容顏,一如趙寧兒初識他時,歲月在他臉上,似乎絲毫沒有烙下痕跡。
只是,曾經的小丫頭,現在卻已出落成了唇若凝朱,宛如桃花也似的一位娉婷少女了。
“嘉國見過相爺!”
趙寧兒盈盈福禮,杏眼微垂,清雅如含羞百合。
“寧兒,私下相見,不必拘于朝廷禮節。”
楊沅哈哈一笑,擺出一副小姑父的慈祥模樣:“坐吧坐吧,自家人,莫要拘謹。”
趙寧兒白玉般勻凈的臉蛋兒紅了一下,抿唇時頰邊梨渦淺現:“姑父。”
這時阿它引著兩個侍女進來,把點心蜜餞和清茶擺好,向趙寧兒盈盈一笑,很是友好地示意了一下,才又姍姍退出,掩上了房門。
“吃點東西!”楊沅二郎腿一翹,笑著端起了茶水。
趙寧兒面前擺了一套“亭兒”。
這“亭兒”是由面粉、奶酥、飴糖等捏制而成的小點心,盛在紅漆木盤上。
整套甜點,就是一副山水、建筑的造型。
有房屋、有亭軒、有山有水有草木,味道各不相同。
這一套甜點,至少五百文錢。
你從“山頂的小亭子”開始吃起,可能只是山頂上的一些造型吃完,也就要飽了。
看到這“亭兒”,趙寧兒心中忽然又是一暖。
雖說,楊沅把她讓到書房,有些疏遠了她,但是還記得她小時候到楊家游玩時,最喜歡吃“亭兒”呢。
趙寧兒用竹簽扎起一片“亭子的屋瓦”,微微舉袖掩口,紅唇微啟,銀牙張合,輕輕地咬了一小口。
那優雅嫻靜的姿態,早不似當年的頑皮少女了。
甜食入口,趙寧兒的杏眼便愜意地微瞇了一下,仿佛一只饜足了的波斯貓兒。
楊沅抿一口茶水,這才問道:“寧兒此來,是尋青棠、鳳娘她們游玩么?”
趙寧兒又是幽怨地一瞥,說的人家還是個不諳世事的小姑娘似的,我找她們游玩的話,和你坐這兒算什么。
現在趙宋皇室的處境非常微妙,所以也難怪趙寧兒心思敏感。
實際上老趙家現在有幾個人不心思敏感?
趙寧兒輕聲道:“天氣漸轉寒冷了,北方尤甚。
姑父帶兵出征,為國出戰,勞苦功高。
祖母和母親讓寧兒來慰問姑父,并且帶來了一件禮物。”
趙寧兒起身,從左手邊幾案上的托盤里,拿起一件疊得整整齊齊的衣服。
楊沅起身,上前觀望,卻是一件狐襟貉袖。
這是用狐毛和貉皮制作的一種衣服,適合冬季穿著。
它的前后襟和兩袖都較短,方便騎馬和使用武器。
此外,還有一件“腹圍”,主要用于圍腰和圍腹,預防腹部受寒的。
宋朝的“腹圍”以黃色為貴,被稱為“腰上黃”。
“君去時褐衣紅,小奴家腰上黃。”這句歌詞里的“腰上黃”指的就是它了。
男女都可戴腰封,只是款式不盡相同而已。
“也不知合不合適姑父的身材,請姑父試穿一下。”
左右不過是件外衣,楊沅也無所謂,便要把那貉袖拿起來。
不料,趙寧兒已經先拿了起來,便要侍候他穿上。
這一來,倒讓楊沅有些拘謹了。
他只得張開雙臂,連呼吸都暫時摒住了,只看見一張白璧無暇的俏臉就在眼前。
趙寧兒似乎只是專注地給他試穿著衣服,待貉袖穿好,又拿過“腰上黃”。
如果讓人家一個少女環著他的腰給他系腹封,那就有點不太合適了。
楊沅急忙接手,只是二人手指一碰,趙寧兒的臉蛋兒便微微一紅,急忙退了一步,抬眼看向楊沅時,一雙杏眼水汪汪的。
楊沅將腹圍系好,趙寧兒端詳了一下,又繞著楊沅轉了一圈兒,歡喜道:“看著很合身呢。”
楊沅一邊將腹封和貉袖解下,一邊笑道:“寧兒替我謝過太皇太后和皇太后。”
趙寧兒抿了抿唇,細白的牙齒輕噬著薄紅的唇,分外明媚。
“人家還是第一次做衣服,如果哪兒不太舒適,姑父只管說,人家回去再改一改就好啦。”
楊沅只道這是兩宮邀買人心,隨意賜下的一套衣裳,萬沒想到竟是嘉國公主親手做的。
那意義可大不一樣了。
楊沅愣道:“這貉袖和腹封,是寧兒親手做的?”
趙寧兒含羞點頭:“姑父可還滿意?”
人家都這么問了,再推辭謝絕似乎也不合適了。
楊沅硬著頭皮點頭道:“滿意,滿意,很好,很好。”
再落座時,楊沅就不似方才一般從容了,倒似剛落座時的趙寧兒一般,有些不自在起來。
趙寧兒經過幫他試穿衣裳的環節,倒是有些放開了,重新落座后,便柔聲道:
“如今國家多難,全賴姑父支撐。姑丈要率兵北伐,其實不惟祖母和母親,寧兒心中,也是有些彷徨不安的,就似沒了倚仗似的。”
這話說的,就有些技巧在里邊了。
到底是楊沅要離開臨安,他們心中不安,還是因為楊沅不在臨安,他們心中不安?
嘉國公主此來,是受了母親謝太后指點的,而謝太后是受了兒子皇帝趙惇慫恿的。
太皇太后吳氏知道后,也是默許了的。
說到底,他們不覺得楊沅有必要以現在的身份,親自領兵上前線。
所以,對于楊沅的離開,他們有些擔心。
他們擔心,楊沅是想搞個“不在場證據!”
還別說,如果趙寧兒沒來這一趟,有點瘋的姬香神主,還真可能幫楊沅制造個“不在場證據”。
前提是,如果鹿溪不阻止她的話。
姬香那小娘們其實鬼精鬼精的,在絕對不可以得罪的人面前,她就是有躁狂癥、抑郁癥、失心瘋,也能瞬間清醒過來。
她這病就是看人下菜碟的。
天可憐見!
楊沅壓根沒想那么多.
只是做為一個穿越者,他難得有這么一個胖揍海陵王的機會,不想讓虞允文專美于前罷了。
趙惇現在就是個傀儡,而造成這一局面的,就是楊沅。
不要管孰是孰非,站在各自的立場上,太皇太后和皇太后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把他當成倚仗,更不會因為他的離開彷徨不安。
這樣一想,楊沅也就明白趙寧兒此來的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