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858開門,送溫暖

  唐植桐和小舅子釣魚的時候,武愛軍和馬薇正在北海公園里面溜達。

  為了這次約會,武愛軍提前做了充足的準備,他不僅帶了水,還將別人送給家里的桃給洗了幾個帶上,更提前托人在仿膳定了座位。

  仿膳建立的時候不算長,在一幫老字號里面排不上號,在四九城的名頭甚至不如全聚德、便宜坊、豐澤園大,但在廚藝方面沒得說。

  1924年,馮玉祥把溥儀趕出了紫禁城,最后一代御廚就這么失了業。

  甭管是什么廚子,都得吃飯。

  沒了工作,也沒有拍小視頻、探店、帶貨成為自由職業者的機會,這些廚子湊一塊一商量:干脆自己干得了!

  于是乎,他們合伙在北海公園的北門開了個仿膳茶社,經營的品種主要是清宮糕點小吃及風味菜肴,像什么燒鍋雞、溜雞脯、小窩頭、蕓豆糕、蕓豆卷、荷葉餅啥的。

  1955年,仿膳茶社由私營改國營,次年更名為“仿膳飯莊”。

  1959年,仿膳飯莊由北海公園北岸遷至瓊島漪瀾堂、道寧齋,也就是北海公園里面小島北部的幾棟建筑。

  一大早,武愛軍在北海公園門口等馬薇的時候還十分忐忑,生怕馬薇不赴約。

  不過好在馬薇最終還是來了。

  第一次在大庭廣眾之間難免有些緊張。剛開始兩人還略微拘束一些,畢竟信寫的再多也是不用面對面的。

  考慮到馬薇腿部有傷,武愛軍并沒有一個勁的死逛,在碼頭附近找了個石凳邀請馬薇坐下聊。

  樹蔭下、石凳上,頭上是隨風拂人面的垂柳,眼前是碧波蕩漾的北海,北海上面飄蕩著幾艘小船,時不時有兒童的歡聲笑語從船上傳來。

  歲月靜好,也就這般了吧?

  “吃桃。”一坐下,武愛軍就從挎包里拿出桃子遞給馬薇。

  “謝謝,你吃吧。”馬薇喜歡吃水果,但看到只有一個后,還是拒絕了。

  “我不愛吃,你吃,吃完還有。”武愛軍不由分說的將桃塞給馬薇,生怕她不信似的,撐開挎包給她看。

  “那…我可吃了。”手里拿著桃子,馬薇心里甜滋滋的,武愛軍不光給自己帶了桃,還帶了好幾個呢。

  “吃吧,吃吧。”武愛軍見馬薇張開櫻唇,呲著牙傻樂。

  被盯著干吃桃,怎么都有點尷尬。

  馬薇目視前方,開始找話題,專挑武愛軍當年調皮搗蛋的事情問。

  武愛軍說,馬薇笑,馬薇一笑,武愛軍更起勁了,話匣子就這么打開了。

  倆人聊啊聊,桃吃了光了,卻一直沒挪窩。

  眼瞅著就要到飯點兒了,馬薇含蓄的提出回家時。

  武愛軍才說自己已經安排了午飯,邀請馬薇乘船前往仿膳用餐。

  在武愛軍熾熱的目光注視下,馬薇輕輕點了點頭,沒有拂了他的好意,至于出門時父母讓回家吃飯的囑咐嘛…

  一頓飯下來,馬薇不僅對仿膳的伙食很滿意,對武愛軍的好感又提升了好幾個檔次。

  吃飯的時候,武愛軍沒有光顧著自己吃,上來每一個菜的第一筷子都是夾給馬薇。

  付彩云說的啥來著?馬薇覺得事情沒有絕對…

  飯后,馬薇提議走走,倆人就這么不緊不慢的沿著石板路從南往北走。

  “要是咱…咳咳,這幼兒園好,以后要是孩子能在這上學就好了。”經過一上午的交流,武愛軍有點飄,途徑先蠶壇的時候差點說成“咱孩子”。

  聰明如馬薇當然聽出來了,借著捋頭發的工作,把頭低了下去,臉轉向一旁,生怕武愛軍將自己的臉紅的樣子看到眼里。

  至于武愛軍說的孩子在這上幼兒園嘛,她沒接茬,這所幼兒園不對外招生,不過以兩人的家庭來說,以后如果有孩子還是有可能來這邊上學的。

  如果唐植桐在場,高低得說兩句武愛軍會把妹。敢情這不光已經想好孩子叫啥名,甚至連在哪上學都想好了?

  先蠶壇是官方的叫法,附近老百姓一般稱其為蠶壇。

  這地界是滿清后妃們祭祀蠶神的地方,也是四九城的九壇八廟之一,后來有一部分被改建成了幼兒園。

  1949年的時候,為了解決進城人員的后顧之憂,幼兒園進行了重新翻修。

  當時接受翻修設計任務的是梁思成,東北支援了木材、水泥和油漆;華東從滬縣解決了日常設備和生活用品;西南給解決的衣料、布料…鐵路免費將這些物資從全國各地送到了四九城。

  教職員工更是精中選優,都是輔仁、燕京、清華的大學畢業生,保持一個老師帶五個孩子左右。

  好巧不巧,這所幼兒園與“拳打南山敬老院,腳踢北海幼兒園”的幼兒園重名。

  就這,誰敢踢?恐怕連門都進不了。

  兩人這一閑逛不要緊,把兩邊的家長急了個夠嗆。

  馬薇今天早上美美的收拾了一番,不光化了妝,還噴了花露水,明顯是出去約會了。

  眼瞅著下午了,閨女還沒回來,馬母一個勁的埋怨馬父不上心,為什么不攔著孩子,現在外面這么亂,如果孩子有個三長兩短,我也不活了…

  馬父雖然也急,但知道急也沒用。

  至于三長兩短嘛,應該不至于,大白天的能干啥?頂多自家白菜被豬拉拉手、用豬拱嘴再拱兩下。

  被豬拱了也不是最壞的結果,最壞的結果是看上自家背景,拿自家女兒當跳板。

  武家情況好一些,畢竟武愛軍是男孩子,鹿嵐沒有那么擔心。

  鹿嵐本身就是在公安系統,一早就瞅出兒子的狀態不對,一個平日里見桃繞著走的人,今兒不光主動洗了桃子,而且洗了好幾個,不用尋思,肯定是偷偷出去見姑娘。

  一問一個不吱聲,問也白問。

  鹿嵐本來想著翻一下兒子房間,看看能不能找到些蛛絲馬跡,但兒子大了,又擔心他發現后鬧別扭。

  眼瞅著武愛軍下午還沒回來,鹿嵐更加上心了,想知道是哪家的姑娘把自己兒子迷的五迷三道的,若是找個資本家的大小姐,那以后前途可就堪憂了。

  哪怕不從兒子房間找線索,鹿嵐也有辦法,電話打到了公安市局。

  市局的門衛最終還是沒能守口如瓶,面對直屬領導的詢問,把這幾天事情交代了個清清楚楚。

  消息很快反饋到鹿嵐這邊,道了謝,掛了電話,鹿嵐有些愣神。

  郵政押運處?小唐不就在那上班嗎?自己是讓兒子跟小唐多多交流來著,莫非是小唐給兒子介紹對象了?可自己一點兒都沒從老葉那邊聽到消息。

  郵政上可是有之前留用的老人,想來想去,鹿嵐覺得不把這事搞清楚,自己晚上該睡不著覺了。

  鹿嵐又拿起了電話,打算從葉志娟那邊打聽一下消息,但電話響了一陣后一直沒人接聽。

  扣上電話,鹿嵐知道這是葉志娟沒有去上班,反正兩家離得不遠,索性直接上門一趟得了…

  當鹿嵐拎著一兜早桃敲門的時候,唐植桐正在廚房教靜瑩怎么做鱖魚。

  鱖魚能清蒸、能紅燒,也能糖醋,還能做成臭鱖魚。

  臭鱖魚得發酵,所需時間長,再者那味道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首先排除在外。

  紅燒、糖醋需要過油,對油消耗量也大,再次排除,那就只剩下老少皆宜的清蒸了。

  清蒸鱖魚很容易上手,內臟和魚鰓肯定要去掉,至于鱗片嘛,處理起來麻煩,不去也能吃。

  在魚身兩側斜切幾刀,用鹽和蔥姜水腌制10分鐘去腥后平放在盤內,撒上蔥絲、姜片,放上醬油、鹽,上籠用大火蒸十分鐘左右,等魚眼球瞪大突出來,就可以關火了。

  講究一點,可以再澆上豉油,鋪新鮮蔥花,然后用熱油澆一遍,但限于眼下的物質條件,這一步可以省略。

  王靜瑩雖然沒有系統的學習過廚藝,但也有點基礎,在唐植桐指導下做清蒸魚還是可以的。

  聽到敲門聲,小王同學上前開門,見是鹿嵐,甜甜的喊了一聲“鹿姨”。

  “文文真俊,越看越精神。自己來的?小唐呢?”鹿嵐進門后,將桃放在地上,拉著小王同學的手寒暄,她對王靜文滿意的不得了,怎奈倆孩子沒緣分。

  “他在廚房教靜瑩做菜呢。鹿姨,里面坐。”小王同學招待鹿嵐的同時,還不忘讓敬民去臥室把葉志娟請出來。

  “真是稀客,你今天怎么有空過來了?”還沒等敬民敲臥室的門,葉志娟就聽到動靜從里面走了出來。

  “想你了,過來看看不行嗎?”鹿嵐并沒有上來就說自己此行的目的,正主還在廚房里沒出來,問了也白問。

  “行,怎么不行。平日里請都請不來。快坐。”葉志娟笑笑,拉著鹿嵐坐了下來。

  “媽,鹿姨還帶了桃來。”小王同學適時的插了一句話。

  “哎呀,老鹿你這也太客氣了。文文,快給你鹿姨泡茶。”葉志娟看了一眼門口的網兜,桃子很新鮮,葉子都是鮮綠的。

  “空著手我也不好意思過來,正好同事給了一些,給你拿來幾個嘗嘗。”鹿嵐不著痕跡的說道。

  “行,那我就收下了。你來的正好,小唐今天釣了好幾條魚,一會在這吃飯。”葉志娟投桃報李,開口挽留鹿嵐。

  “媽,我也釣了。”敬民一聽親媽一口都不提自己,站在旁邊不樂意了。

  “敬民都會釣魚了?真厲害!”鹿嵐伸手摸摸敬民的小臉蛋夸獎道。

  “最大的那條是我釣的!”一聽這個,敬民挺直了脊梁,撅著小胸脯,自豪之意溢于言表。

  “敬民真棒,馬上就成家里的頂梁柱了。”鹿嵐稀罕這樣的小孩兒,將他攬在懷中,又捏了捏他的小臉蛋。

  “鹿姨,喝茶。”小王同學端過兩杯茶,家里的茶葉不多,平日里葉志娟也不怎么喝,大多都是待客用。

  “謝謝你。最近工作還順利吧?”鹿嵐接過茶杯放在桌子上,先暖場子等唐植桐出來。

  等唐植桐和小姨子在廚房里蒸上魚出來的時候,客廳里聊的正熱鬧。

  “鹿姨好。廚房風扇聲音有點大,一點外面的動靜都沒聽到。”唐植桐看到鹿嵐后,解釋了一句。

  “你也好,剛聽你媽講了你最近的表現,這很好啊。廚房很熱吧?看把你熱的,快坐下歇歇。”鹿嵐笑瞇瞇的將手頭的蒲扇遞給了唐植桐。

  “謝謝鹿姨,一點微不足道的小成績,當不得您夸。”唐植桐雙手接過蒲扇,謙虛道。

  “老葉啊,小唐真不錯,不驕不躁,愛軍如果能有小唐一半,我就知足嘍。”鹿嵐笑笑,轉頭跟葉志娟繼續夸唐植桐。

  “愛軍哪里差了?我覺得挺好,都是好孩子。”雖然葉志娟現在也覺得唐植桐更優秀一些,但當著武愛軍親媽的面,肯定不能這樣表達。

  “唉,我都快被那臭小子愁死了。現在也去干部學院學習了,找對象的事就得提上日程了,可任憑我怎么說,他就是不上心。”守著小輩們,鹿嵐若是直接問,就顯得有些掉價,所以只能旁敲側擊。

  “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好好跟他談談嘛,他總歸是能理解的。”葉志娟不知道武愛軍和馬薇的事情,聽老朋友說起兒子的婚姻大事,只能勸。

  “說不通,要是能說通,我今天就不會過來了。”鹿嵐搖頭,說罷看向唐植桐:“小唐,你們年輕人有共同語言,阿姨拜托你件事,你找機會勸勸愛軍,這事得放在心上。”

  唐植桐聞言一愣,這是讓武愛軍放心上,還是讓自己放心上?

  甭管誰放心上,這玩意怎么勸?

  自個勸得了武愛軍,也勸不了馬薇啊!

  兩邊都是背景深厚的,哪邊都不好瞎摻和,更何況此事已與小王同學達成了一致。

  這事不好勸。

  兩權相害取其輕,死道友不死貧道,電光石火間,唐植桐就有了決斷,果斷把武愛軍供了出來。

  “阿姨,愛軍應該有中意的姑娘了,他前陣子跟我打聽我們單位一姑娘來著…”隨后,唐植桐當著鹿嵐、葉志娟的面把馬薇的情況介紹了一下,并點出了她的家庭背景。

  “這是你給介紹的?”鹿嵐聽完,面上不顯,但心里還是滿意的,大學生、家庭也好,大三歲倒也不是不能接受。

  “不是,這事牽扯到一個案子,小馬是當事人,愛軍調查案情的時候倆人見過一次。上個月月底,愛軍還去了一趟押運處,專門說了一下結案情況…”盡管唐植桐知道這案子的一些情況,但由于牽扯到涉密,再加上不愿讓家人擔心,他就用春秋筆法三言兩語帶了過去。

大熊貓文學    回到紅火歲月做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