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2525 給老鄉們做點實事

  “長延鐵路?”

  楊小濤側頭看了眼李洪峰手上的計劃書,然后又看向石毅,“石書記,您是想讓我們幫忙修建鐵路?”

  同時心里又有些無語,這修鐵路的事,他們九部是真沒這本事啊。

  想到這里,楊小濤就隱晦的看了眼楊佑寧,后者感受到目光,隨即伸手捂了下口袋。

  石毅聽到楊小濤的話并沒有直接答應,而是解釋起來,“這條長延鐵路是我們秦西省一直想要修建的,為的就是加強兩地聯系,同時也能將延州的經濟盤活,讓那里的小米蘋果運出來。”

  “現在延州分廠的所在,要是有了這條鐵路,也能快速發展起來。”

  “還有,這對革命老區的意義也很大,上級首長知道這件事后非常上心,只是”

  “只是我們這里一直沒找到適合的合作方。”

  說完,石毅深吸一口氣,然后看向楊小濤三人,“我這次來,其實就是想要詢下貴方有沒有合作的想法,一起將這鐵路修起來。”

  石毅說完,會議室中一片寂靜。

  就是李洪峰翻閱的手都停在半空中,同時神色有些無奈。

  至于楊小濤跟楊佑寧,對修鐵路的事情一竅不通,所以這時候都看向李洪峰。

  場面安靜了一分鐘,隨即就看到李洪峰嘆息一聲,“老石,這份文件我大體看了下。”

  “說實在的,這條鐵路的修建的難度,很大。”

  “這上面只是標識出的鐵路,就要架上百座橋梁,要鉆數百個隧道,其中更有許多特殊的地貌,這克服的難題只多不少。”

  楊小濤跟楊佑寧身體往后靠了靠,將舞臺留給李洪峰。

  專業的就是專業的。

  這位可是在西南干了十多年的鐵道兵啊。

  要是這點都看不明白,那不是白瞎了嗎?

  李洪峰這樣說,石毅也不意外,既然拿出這份計劃書,他就知道這里面的難度。

  只是聽到對方的語氣,就知道對方的意思。

  “石書記,這條鐵路很難,您做了多久的準備?”

  楊佑寧突然開口,石毅一愣,隨即嘆息一聲說道,“這條鐵路,我們已經準備了五年。”

  “五年?”

  李洪峰心頭一驚!

  石毅卻是深吸一口氣,緩緩解釋道,“五年來,我們的同志走遍了每一個山頭,每一個村落,每一條河流。”

  “你們現在看的計劃書,已經是修改了上百遍的計劃書了。”

  “我們也知道這里面很難,甚至會失敗,但我們是真的想要為秦西的人民,想要為延州的發展,盡一份力。”

  “我們這時候不修,難道要留給子孫后代去修嗎?”

  “既如此,還是我們來吧。”

  “這樣也能給鄉親們做點實事。”

  感受到石毅的無奈,李洪峰繼續開口,“鐵道那邊是什么態度?”

  話音落下,石毅低下頭。

  見此,李洪峰就明白了。

如果鐵道那里同意的話,他也不會  “鐵道那里有更重要的事情來做,我們的鐵路計劃,只能往后推延。”

  “或許是一年兩年,或許是十年八年,誰知道呢!”

  石毅苦笑著,“我今天來就是想,能不能自己干!”

  “自己干?”

  李洪峰驚訝的看著石毅,他不否認秦西省的實力,但要說修鐵路,還是鐵路部門來做更專業。

  他們九部,只能說是,愛莫能助。

  李洪峰不再說話,卻是表明態度。

  楊佑寧見此,也有些尷尬,畢竟對方求到這里,可他們卻沒法答應。

  隨即,眾人的目光都看向一直沒有說話的楊小濤。

  石毅也靠過來,目光中多了抹期待。

  良久,楊小濤手指敲打著桌子,腦海中思索著剛才石毅說的情況。

  延州,確實需要這條鐵路。

  當初為什么在延州建廠,眼下為啥搞鐵路,其實都是一個原因。

  沉默良久,楊小濤這才抬頭問道,“石書記,如果合作,你們需要我們做什么?”

  聽到楊小濤詢問,石毅立馬深吸氣然后振奮說道,“楊部,我們的合作方向有三處。”

  “第一個就是鐵軌的提供,這需要延州分廠的鋼鐵廠進行生產。”

  楊小濤不動聲色,一旁的李洪峰卻是點點頭,秦西省的鋼鐵廠不多,在延州附近的鋼鐵廠只有他們九部的,所以要這分廠的鋼鐵廠幫忙,這點很正常。

  “第二個就是人員上提供幫助,我們需要一些技術人員,尤其是開山鑿石的技術人員幫忙。”

  “我們已經組織了部分人員,但這條鐵路需要搭建橋梁和開鑿隧道的地方有點多,想要盡快完工,就需要分段建造,多點同時開工,所以我們需要人。”

  楊小濤依舊沉默。

  楊佑寧卻是皺起眉頭,要人?

  他們上哪去找人啊。

  “這第三個,就是,就是好我們需要一筆啟動資金。”

  說到這里,石毅臉上有些掛不住。

  沒別的,他們秦西省實在是窮啊。

  一個長安就占了他們整個秦西省一半的產值,可見其他地方的發展情況。

  也就是這兩年延州工廠建立起來,才讓他們的財政多了點。

  即便如此,想要從政府里拿出這筆錢,也需要很多人的節衣縮食,甚至還要挪用一部分資金。

  就在石毅說完,神色有些忐忑的時候,楊小濤敲打桌面的手指突然停下,然后石毅就聽到楊小濤的聲音。

  “石書記,就這三點嗎?”

  石毅一愣。

  身邊的李洪峰跟楊佑寧也是一愣。

  隨即,屋子里的人都看向楊小濤。

  然后就見楊小濤露出笑容,“如果只有這三點的話,我倒是覺得可以試試。”

  “楊部!”

  “小楊!”

  楊小濤剛說完,李洪峰跟楊佑寧立馬開口,楊小濤卻是笑著擺擺手,示意自己沒問題。

  然后就看向石毅說道,“第一個,我們延州分廠的鋼鐵廠可以提供。”

  “從現在開始給你們積攢著,生產成本,我們可以先墊上,你們什么時候有錢了,再還。”

  這話說完,石毅的手緊緊握住,就想要開口感謝。

  卻聽楊小濤繼續說道,“人手問題,我這邊沒有專業人員。”

  “不過!”

  楊小濤看向李洪峰,“老李,一機部的盾構機快要完成了,到時候你看看,能不能從西南請一批人去幫忙?”

  李洪峰回過神來,隨后明白楊小濤的意思。

  有了盾構機,就不需要那么多工人了。

  多出來的工人正好送到秦西省去幫忙,甚至秦西省那邊也會有盾構機。

  這,也算是無縫連接。

  “好,我這里會盡量說服他們的。”

  李洪峰給出了保證,楊小濤沖石毅笑笑,“那這樣第二個也能做到了,當然,你們得等一段時間,估計明年開春左右吧。”

  石毅拳頭在桌下激動著,“等,我們都等了五年來,不在乎這幾個月。”

  說著又看向李洪峰,“老李,謝了。”

  李洪峰擺手,“你要真想些的話就謝謝楊部,要不是他設計出來了盾構機,我就是想幫也幫不了。”

  “盾構機?”

  石毅有些困惑,不過眼下不是打聽的時候,等會議結束再跟老李打聽打聽。

  楊小濤繼續說道,“這第三個嗎?”

  說著看向石毅,“石書記,你們預計鐵路建成要多少錢?”

  聞言,石毅手掌松開,又合上,這才認真的說道,“我們經過測算,一切都按照最低標準要求的話,需要,需要十億吧。”

  “十億?確定?”

  楊小濤認真的問道。

  石毅聽了咽口唾沫,點點頭。

  一旁的李洪峰跟楊佑寧對視一眼,心頭都是一沉。

  這可不是個小數目啊。

  “你們能拿出來多少?”

  楊小濤再次問道。

  石毅咬牙說道,“我們可以出,三個億。”

  隨即又小聲的說道,“如果人工這方面發動沿途群眾,可以,可以省下一些吧。”

  楊小濤聽了卻是皺起眉頭,這讓石毅心里七上八下。

  秦西省只能拿出三個億,也就是說,九部想要幫忙的話,就得拿出七個億。

  楊小濤雖然不清楚九部的家底有多少,但絕對不會超過五個億。

  而且這能夠調動的資金,頂多只有兩個億。

  這還是沙漠之鷹交貨后才能到手的錢。

  別看只有兩個億,但其他八個機部的流動資金就是加起來,也未必有這么多。

  但比起鐵路的修建,七個億啊,這可不是小數目。

  要是國家能夠撥款還好,可現在重心都在西南那里,經濟建設又放在東邊沿海城市,哪有錢給他們啊。

  當然,這不是說九部就搞不到這七個億。

  畢竟現在能夠賺錢的項目不少,單單制藥廠那里,就能貢獻大部分。

  不過九部想要截留部分收益,可得跟上級好好‘交流交流’。

  就在石毅覺得這次又要無功而返的時候,突然聽楊小濤突然叫他,“石書記。”

  “楊部!”

  “石書記,如果想要將鐵路建設好,單單按照最低標準可不行。”

  “你們有沒有更高一點的標準?”

  “就比如說,鋼筋水泥用最好的,橋梁要好鋼,鋪設的枕木,還有動用人員時給出的補償,工分等等,有沒有另一版本?”

  石毅已經有些發呆,楊小濤說的話他聽明白了。

  這是嫌他們給出的標準低了啊。

  這是根本就沒將這七個億放在眼里啊。

  石毅感覺事情還有轉機,忙回頭對著秘書喊道,“小李,將,將原先的那份文件拿出來。”

  秘書還在迷瞪中,聽到石毅的聲音忙將公文包里的材料拿出來,快步送到桌前。

  石毅起身雙手緊緊捏著然后恭敬的遞給楊小濤。

  楊小濤趕緊站起來,然后接過。

  “楊部,這是我們第一部計劃,也是最早的,請了國內的教授專家一起給出的計劃,只是這方面耗費的錢財更多,所以就有了后面的計劃。”

  “這里面,根據預算,所有經費加起來,需要十五個億。”

  石毅說完,楊小濤拿著材料坐下。

  不過楊小濤并沒有翻看,而是鄭重問道,“如果啟動計劃,需要多少錢?”

  “三個億,我們過年就要啟動,只需要三個億就夠了。”

  “我們計劃在五到六年內完成,通車。”

  “今后每年需要兩個億左右,就能保證計劃順利進行。”

  石毅保證說道。

  楊小濤再次敲打著桌子,神色嚴肅。

  一旁的李洪峰跟楊佑寧已經不敢說話了。

  這時候,唯一能夠給九部做主的,就只有楊小濤了。

  “也就是說,明年你們需要三個億,對吧。”

  “是的。”

  “那這樣,就按照這份計劃來。”

  楊小濤拍打著桌前的計劃書,“過年后,你們出一半,我們九部出一半,先將鐵路架子搭起來。”

  “后年開始,我們每年支持三個億,多退少補,沒問題吧。”

  楊小濤輕輕說出自己的方案,石毅聽了簡直不敢相信。

  這樣算來,他們只需要出二點五億就行,而九部卻需要承擔十三點五個億。

  這,這比他們預計的還要多啊。

  簡直就是天上掉餡餅啊。

  一旁的李洪峰跟楊佑寧也被楊小濤操作搞蒙了。

  原先七個億的時候,他們就覺得心疼。

  可現在倒好,幾乎翻了一倍啊。

  “石書記,我話還沒說完。”

  楊小濤繼續開口,石毅忙收拾心情,認真點頭,“楊部,您說,您盡管說。”

  他現在已經沒有任何抵抗力,只要九部幫他們修這條鐵路,就是要他來看大門,他都樂意。

  “我這又兩個要求。”

  楊小濤伸出兩根手指,石毅忙點頭。

  “第一,我們的錢,也是工人們通過勞動付出得來的,所以我們要知道這錢用在哪里,干了什么事。”

  “當然,只要是合理的,我們不會雞蛋里挑骨頭。”

  石毅面色嚴肅,心里卻是放下心來。

  這樣最好,他最怕的就是那些靠人情來管理的機構。

  如今看來,選擇九部合作,沒有錯。

  “這點您放心,我們秦西省會跟九部組成專項組,人員不定期調動,杜絕任何貪污腐敗的出現。”

  “好!”

  楊小濤只是點點頭,這也是防患于未然。

  后世一個管著征用土地的科長身家都能吃得腦滿腸肥,他可不想將這些錢給蛀蟲禍害。

  “第二個。我們要有這條鐵路的使用權,也就是說,九部的貨物運輸,公務活動,可以享受最優惠的價格。”

  “不要錢,楊部,只要這條鐵路的所有權還在我們秦西省手里,九部的任何相關運輸,都不要錢。”

  “我說的,我代表秦西兩千萬人,保證。”

  楊小濤笑笑,“不用,一碼歸一碼,該給的錢我們九部不會占便宜。”

  石毅卻是搖頭,最后雙方都心照不宣。

  會議基調確立后,雙方的交流便進入全新階段。

  而關于鐵路的事情,楊小濤跟楊佑寧幾乎幫不上忙,所以就將后續的事情交給了李洪峰。

  誰讓他最了解呢?

  走出會議室門,楊小濤給楊佑寧點上煙,在走廊窗戶前站著。

  “你到底怎么想的?”

  楊佑寧好奇問道。

  楊小濤輕輕吐出一口煙圈,沉默片刻后這才轉身笑道,“如果我說,是他那句想要給鄉親們做點實事,打動了我,你會不會覺得很幼稚?”

  楊佑寧聽了臉上卻沒有跟著笑,只是用力的吸了半支煙,隨后一言不發的將煙頭掐滅,轉身往會議室里走去。

  楊小濤在身后笑笑,然后慢慢的吸著煙,看著天空中透過云彩撒落下來的陽光,伸出手,仿佛想要將其抓在手里。

大熊貓文學    四合院里的讀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