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九百一十二章 初試萬象

  青衣劍者身形不斷拔高,脫離了空間限制,似乎站上了不可觸摸的頂峰。

  無量雷芒落下,相互糾纏,相互融合。

  細微如毫毛的雷芒灑滿每個角落,置身事外的修士不禁又退出數十里。

  皮膚上,道袍上,全是段段紫青雷弧,噼里啪啦游動。

  好些個修為不夠的修士護身法寶被激發,各色靈光此起彼伏,還有人一頭栽倒,渾身抽搐。

  “全躲我身后,莫慌了陣腳!”

  十七公子陰陽雙劍掃蕩,走到哪里雷芒消退,回歸正常。

  “好可怕的劍光,換我置身其中只怕雙劍靈光要被雷霆磨盡,多待一時半刻元神會出現明顯裂痕。”

  他緊張的瞧著戰場,脫口而出道:“流形劍廬!”

  太和山人結廬而坐,本命飛劍流形雖然未至七階,但一路悉心培養而來同自身仙基最為相配。

  劍光不停變化,好似流水,將恐怖雷霆導向它處。

  倚他本人而建的劍廬,任何攻勢落到上邊都會被傳走,竟有幾分絕對庇護所的樣子。

  可十七公子心不住下沉,流形劍廬是大師兄壓箱底的大道神通。

  當年面對七階荒獸裂天雕時,尚不需動用此神通,單憑劍法就逼退了對方。

  而這位年輕的青衣劍者只是簡單揮出兩劍,已經讓太和山人手段盡出。

  哪有新晉合體能在短短數十年內做到如此,再是天縱之才鞏固根基、練習神通總要個基本時間吧。

  要做到這點,除非是…

  十七公子神色惶恐,想到了極可怕的一種可能。

  “好一個劍法無形,陰陽流轉,換成旁人想要取勝確實難了!”

  白子辰屈指往紫薇眩雷劍身上一彈,雷音清越不算響亮,但很快傳向四方。

  流形劍廬受到影響,變化速度明顯遲緩下來。

  “七階的紫薇眩雷劍只起到了輔佐,關鍵還是萬象劍樞,令我劍意進步連自己都想象不到…”

  表面看起來,萬象劍樞帶來的戰力并不顯著。

  實則每一次修行,每一日御劍,皆讓他同大道聯系變的緊密。

  這才是他不催光陰大道,僅憑一口紫薇眩雷劍演道滅之劍就能牢牢壓制太和山人的緣故。

  不過也就是白子辰,其他人修萬象劍樞可不會有這境遇。

  “松老人一脈守劍關御荒獸有功,也沒聽過大的惡行,不可太過折辱。”

  白子辰再出一劍,全部細微雷芒聚攏一線,刺目到能蓋過高空大日。

  雷光一閃,流形劍廬轟然倒塌,只剩里邊的太和山人趺坐在地,衣冠完好。

  雙目茫然,流形劍托在雙手間,還成一捧清水晃動。

  品物流形,陰陽流轉并無定式,按理來說不存在克制它的真意。

  還能納外力為己用,劍廬一成,三五名同階別想破得了。

  溟涬道統萬變不離其宗,扎根陰陽大道,分支各有偏重,但守御上沒一個弱的。

  但陰陽二氣在太初之劍面前就顯得稚嫩,此劍正反兩面都會導向更原始的狀態,陰陽未分,混沌一炁。

  等同被高階力量降維打擊,落敗在情理之中。

  “道友劍法仙神莫測,本人自愧不如,這塊五色石同我無緣。”

  只有直面劍光的公孫恪才知道此人輕描淡寫的幾劍醞釀著怎樣的恐怖,是他修行生涯里頭從沒見過的劍法,徹底顛覆了認知。

  那雷芒繼續分裂擴散下去,好像會將真正的毀滅帶到真實界。

  地心變作虛無,大陸塊塊陷落,天上星辰墜地,河川水流蒸發…

  地仙界當然不至于崩塌,但方圓十萬里內絕無生靈有存活下來的希望,整塊陸地可能會直接消失,碎片融入太虛。

  而他本人,極有可能都擺脫不了,隨之灰飛煙滅。

  這等威勢,他只在人族五子身上感受過。

  出現在一位剛晉升沒多少時日的合體新人頭上,一時恍惚到以為是哪位前輩改頭換面來捉弄自己。

  “鐵長老可有試劍興趣?”

  白子辰收起紫薇眩雷劍,天地混沌,有如末世的征兆很快消失,似乎僅僅是一幕幻象。

  “閣下大道造詣百倍于我,如何敢班門弄斧。”

  鐵壁連連擺手,幾劍逼的公孫恪山窮水盡,生不起抵抗心思,這樣的人物布再多謀劃、使再多戰術也不可能奏效。

  且作為已走到黃昏盡頭的合體修士,剛才某一瞬間鐵壁真見到大道歸墟,萬物終結的意象,體內仙基已有崩潰趨勢。

  這場斗法持續再久些,他一個旁觀者都有可能陷落,死的不明不白。

  只有大道境界層次徹底碾壓,才會如此。

  幾與面對掌門師兄時,同樣的感受。

  也不用再探究,這人身份已經呼之欲出,天劍閣近期相關密訊是一封接著一封。

  劍道大興開啟人,道基圣寶持有者,給予再高關注不為過。

  只是對他的刨根掘底沒有想象中順利,能得到的信息太少。

  關鍵以神算推演,天機測算,都見不到清晰途徑。

  直到秦武烈去了趟六福仙域,側面確定這人即是當年開天劍爐中拿著無上清微劍匣的神秘劍修。

  這才將幾段線索連上,拼湊出一個模糊形象來。

  “貴閣天劍子為當世第一劍修,在下素敬仰之,能否代為通傳欲登門拜訪。”

  白子辰伸手一招,五色石滴溜溜打轉乖巧停在掌心。

  原先熾烈的光芒柔和下來,手感溫潤暖和,一下下跳動似有生命。

  能清晰感應到五行真意同時存在,既排斥又互相促進的詭異狀態。

  煉成劍胎,即為五階飛劍,放在宋鼎那樣修了五行神劍的修士手上,不經祭煉就能完美御使。

  稍有奇遇,晉升六階是輕而易舉的事。

  如果將來宋鼎有折桂合體那日,地仙界將又多一口七階飛劍。

  “道友登門,本閣上下定翹首以盼。”

  鐵壁先是一驚,又放松下來。

  天劍閣本部匯聚兩位數的合體,重重劍陣,更有天劍子坐鎮,再狂妄的人也不會想到那兒生事。

  說明是真想坐下來,好好交流溝通。

  “善,七日之后天劍山前,款劍請見。”

  白子辰環視一周,踏入太虛。

  來的突然,退的也快,變相止住了天劍閣和松老人一脈的這場廝殺。

  五色石都沒了,兩邊沖突的直接導火索已經消失。

  何況突然冒出來這樣一位強大劍修,帶來的震撼程度足夠好好消化一段時間。

  鐵壁率著眾弟子一言不發,快速退去。

  “回去再說。”

  公孫恪抬手止住十七公子發問,返回劍關遣退眾人,只留師兄弟二人。

  “十七,稍后不小心讓天劍閣暗子得到情報,說我斗法中受了暗傷需閉關修養一段時間…你同極陰化身前往天外古蘭世界,秘密尋找師尊的轉世身。”

  太和山人身軀一晃,走下一名身形單薄,面目陰鷙的道人來,散發合體初期氣息。

  明明長相一致,神態氣質有異,就跟換了個人一般。

  本尊氣息同步下降,也只能維持在合體初期上下,和善面孔似乎多了兩分剛毅。

  他家道統的化身功法都是分陰陽兩具化身,且對修為要求極高,勝在沒有反噬風險且能反哺本尊境界。

  “師尊已經轉世成功?”

  這消息把十七公子驚的原先想問話題都忘了,目光灼灼,想要迫切知道答案。

  松老人這世前路已盡,壽元寥寥,擺在面前只剩一個選擇。

  但轉世細節除了太和山人,沒有第二人清楚,包括松老人的另一位合體弟子。

  “十八年前,師尊以本命飛劍兵解,靠向陰司府求來的一絲輪回氣息成功轉世…算算時日應該快渡過胎中之謎,能記起前世宿慧。”

  “我以轉世秘術引導了真靈投胎方位,只會出生在古蘭世界,你和極陰化身務必低調,盡快將師尊尋回。”

  轉世輪回,對任何修士來說都是風險極大的一樁事情。

  不過有至親之人相幫,拿著前世貼身物件去尋,肯花費時間精力就能將安全性大大地提升。

  最怕在成長起來前半途夭折,空藏一肚子前世宿慧和寶物,來不及發揮作用。

  能托付轉世,唯有至親至信的修士才能做到,過往反面例子數不勝數。

  “好,古蘭世界沒聽說有出眾人物,就是組成的幾塊漂浮大陸太過遼闊,運氣不好可能得數十年才能回來。”

  十七公子沒有繼續多問,太和山人名為大師兄,實則與半師沒有區別。

  “那個白子辰才合體幾日,實力怎會強到那個樣子,啟鍛體大興那位也用了數萬年才走到人族五子層級吧?”

  “大爭之世,有妖孽出,此人絕非普通合體…所以更要早日接回師尊,本脈有三位合體才有資格同天劍閣討價還價,以師尊智慧相信能分析出接下來的路如何走才是正確的。”

  公孫恪自認拙于謀劃,關鍵在合體里還算年輕,對數十萬年前發生了什么很陌生。

  就像明知白子辰有問題,但揣摩不出他同哪位大能相關,轉世之身或是暗中布局。

  心中隱隱有著猜測,和能夠下了定論差著十萬八千里。

  判斷上的毫厘之差,實際操作可能是南轅北轍。

大熊貓文學    天生仙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