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841章 瘋狂的電影,要不要臉?

  《資本接班人》首日達到了5.8億的驚人票房,但是在國慶檔這個票房想要沖50億那還是要差一些距離的。

  目前票房預測還是40億。

  而10月2號《資本接班人》單日票房則是達到了5.2億,雖然稍稍的降了一下,但是卻依舊算是讓不少的人為之驚嘆。

  因為上映兩日票房破11億已經算是很猛勁了。

  “星哥,現在數據確實是持續走高,而且目前票房的預測也是已經上調到了48億,但我個人覺得票房沖50億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孟艷朝著林星說道。

  林星輕輕點頭:“其實這個票房并不出意外,因為我們有著《夏洛特煩惱》和《西虹市首富》兩部電影的成功,這作為第三部頭兩天的票房成功不算什么,接下來就是要想盡一切辦法穩住…”

  孟艷道:“按您的要求,宣發重心已經從‘好笑’轉向‘細思’和‘現實映射’話題討論深度是夠了,不過,確實有部份觀眾反饋結局太過‘致郁’,可能影響后續的觀影熱情和長尾效應。”

  “不用強求所有人都喜歡,不過宣發的重心還是要慢一些,因為國慶檔大家并不想看什么喜劇細思致恐的,所以我們要先用喜劇就要笑讓大家喜歡就行…”

  林星合上《吉祥照相館》的分鏡本,然后笑著說道:“等國慶檔結束,然后再讓一部電影能引起思考,引發討論,它的價值就實現了,同時票房也會有一個小反饋的,總之讓團隊繼續按計劃推進物料釋放,特別是那些展現‘虛擬世界’構建細節和表演層次的花絮,觀眾愛看這個…”

  孟艷輕輕點頭:“好的,那我去安排了。”

  “行。”

  林星輕輕點頭,然后他轉頭問向了刀姐:“《吉祥照相館》那邊,季導和童老師他們劇本圍讀進展如何?楊田去金陵采風有反饋了嗎?”

  “季導反饋童志宏老師對老金這個角色理解非常深,幾個關鍵的內心戲處理得讓他拍案叫絕,楊田很認真,在金陵博物館和幾個歷史紀念館待了快一周了,每天都有心得發回來,情緒很投入。”

  刀姐道:“季導說,等楊田回來,就可以進行更深度的角色碰撞,爭取十月中旬準時開機。”

  “很好,這個暫時也不著急…”

  林星并不希望趕什么工期,因為這部電影和其它電影并不是一回事,所以他道:“告訴季明,這部戲,細節就是生命,歷史的厚重感不是靠口號喊出來的,是需要慢慢沉淀出來的讓他放手去做,資源不是問題。”

  這個時候,網上關于《資本接班人》這部電影的討論是越來越多了。

  今天已經是國慶檔第三天了,但是今年國慶檔其實并不理想。

  首先《猛龍出海》已經算是出局了,除了這部電影之外,另外三部電影現在國慶檔都還沒有破億的,真的就是慘上加慘。

  “我了個去,這國慶檔只靠《資本接班人》完全不行啊,能不能再來一部啊??”

  “對啊,《資本接班人》單日哪怕繼續5億,這特么也不夠吧?”

  “不是,如果這第3天《資本接班人》還能夠直接單日5億,那么我覺得真的就吊炸了。”

  “對啊,這國慶檔真的只靠《資本接班人》只手遮天了。”

  很多人都是在討論著《資本接班人》國慶檔第3天到底能不能夠繼續單日破5億,要是今天還能繼續單日破5億,那么這部《資本接班人》可能搞不好真要沖破50億了。

  次日,也就是10月4號,這《資本接班人》的單日票房出來了,這不僅僅是破了5億,而且還直接逆跌了。

  單日票房直接就是5.5億。

  屬于比昨天還要高。

  當然了,這個其實也在情理之中,因為目前《資本接班人》的排片已經高達60了。

  是的。

  現在《資本接班人》的排片已經是徹底瘋狂了。

  業內不是沒有人有意外,很多人都覺得這特么不是攪亂市場嗎?要知道你直接搞個60,那么其它人還怎么玩??

  不過對此,好多人卻都不以為然。

  “還攪亂什么市場啊攪亂市場?特么的要沒有《資本接班人》,這國慶檔就徹底死了好吧。”

  “沒錯,這現在電影院都快要死了,這個時候特么的有部《資本接班人》就偷著樂吧。”

  “我覺得電影院都應該集體的給林星磕一個。”

  此時,很多人卻都是替《資本接班人》講好話。

  因為在大家看來,這今年國慶檔要是沒有《資本接班人》的話,那么死的更慘。

  孟艷拿著最新報表整個人都是非常的興奮:“星哥,數據…太炸了,院線完全是市場選擇,觀眾用腳投票的結果,但…60的排片,業內已經炸鍋了。”

  林星的目光從《吉祥照相館》的分鏡稿上抬起,掃過屏幕上那令人咋舌的數字,神色依舊平靜,只是眉宇間掠過一絲意料之中的凝重:“意料之中,也情理之中,影院要活命,觀眾要看片,我們恰好是唯一的出口。”

  說到這里,林星他頓了頓:“但樹大招風,槍打出頭鳥的道理,永遠不會過時。”

  話音未落,孟艷的手機便急促地響起。

  “孟總,恭喜啊,《資本接班人》真是勢不可擋。”

  電話那頭傳來一個熱情卻難掩焦灼的聲音,是某中型影視公司的老總:“不過…這排片…是不是有點太集中了?院線那邊是不是該稍微平衡一下?給其他片子一點喘息空間嘛,大家都不容易,一起把市場做大才是長久之計…”

  孟艷熟練地應對著,語氣謙和卻滴水不漏:“王總您說的是,市場繁榮需要百花齊放,排片是院線根據實時上座率和預售動態調整的,完全尊重市場規律。我們當然希望更多好片子能獲得關注,但觀眾的喜好,我們也左右不了呀。”

  除此之外,甚至還有電話希望林星發聲呼吁的。

  就怎么說呢??

  真的給他們臉了。

  “告訴他們…”

  林星直接說道:“市場規律就是最大的公平,我們的電影能吸引觀眾,是因為內容本身。呼吁觀眾去看別的片子?那是本末倒置,更是對觀眾選擇權的不尊重,排片失衡,問題不在我們排片高,而在其他片子沒能吸引觀眾。與其向我們施壓,不如問問他們自己,為什么觀眾不愿意走進他們的放映廳。”

  孟艷迅速將林星的核心意思提煉,傳遞給各方。

  當然這強硬的態度讓一些抱怨暫時平息,但暗流涌動的不滿是顯而易見的。

  業內論壇和小群里,酸溜溜的言論開始蔓延:“吃相難看”、“壟斷市場”、“擠壓同行生存空間”、“星紀元要一家獨大了”等越來越多了。

  “星哥,這樣下去,輿論對我們不利,容易被扣上‘行業公敵’的帽子。”

  助理這個時候憂心忡忡地遞上平板,上面是一些開始冒頭的負面評論。

  林星接過平板掃了幾眼卻是樂了:“公敵?呵。暑期檔《哪吒》和《藥神》救市時,他們怎么不說?市場好的時候一擁而上,市場冷了就把責任推給領跑的?天底下沒這樣的道理。”

  此時林星卻是非常的淡然,他直接在宣發群里表示:“我們做好自己就行,輿論的風向,很快會變的。”

  要知道目前《資本接班人》屬于是把國慶大盤拉起來了,但是其它電影一部比一部垃圾,這個時候完全的就是不給力。

  給你機會,你也不中用啊。

  而在《資本接班人》如此排片的情況下,第四天單日票房則是直沖6億。

  徹底瘋狂了。

  是的。

  在很多人越來越罵的情況下,大家沒有想到的是《資本接班人》卻是直接票房再一次的逆跌。

  “怎么說呢?現在就一部《資本接班人》還能看看,而且這部電影一刷你會發現不了好多細節的,所以我選擇了二刷。”

  “對的,我真覺得《資本接班人》現在票房50億是毫無壓力了,現在看能不能沖個60億。”

  “60億不好說吧,不過我倒是覺得現在院線是全把寶壓在《資本接班人》身上了。”

  很多人對于《資本接班人》這部電影都是越來越震撼了。

  《資本接班人》以無可匹敵的姿態橫掃國慶檔,單日票房如同脫韁野馬,10月4日突破6億大關后,5日、6日雖略有回落,但依舊維持在驚人的5億以上高位運行。

  上映六天,總票房已輕松跨越30億門檻,正朝著40億甚至更高的預測目標狂奔。

  這個時候業內一片嘩然,“50億俱樂部”似乎已觸手可及,更有甚者開始討論其能否復制甚至超越《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奇跡。

  然而,伴隨著耀眼票房的,是愈演愈烈的爭議漩渦,60以上的超高排片率,如同一塊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面,激起了層層波瀾。

  “星紀元吃相未免太難看了吧?國慶檔成了他們家的獨角戲?”

  “這哪是市場規律?簡直是壟斷,其他片子連湯都喝不到了!”

  “《資本接班人》是好,但也不能把其他電影的路都堵死啊,這不健康!”

  “林星嘴上說尊重市場,身體卻很誠實嘛,排片怎么來的心里沒數?”

  類似的質疑和抱怨,開始在各大社交平臺、影視論壇以及行業內部私下交流中蔓延。

  一些未能分得理想排片的片方,雖不敢明著得罪如日中天的星紀元,但私下里的怨氣和酸意幾乎要溢出來。

  部分影城經理也承受著來自其他片方宣發團隊的壓力,要求“平衡排片”。

  面對這股涌動的暗流,星紀元影業內部并非毫無察覺,宣發負責人孟艷的壓力陡增,電話幾乎被打爆,既有來自媒體探詢的,也有來自“友商”委婉的“溝通”。

  她按照林星之前的指示對外統一回應:“星紀元尊重市場選擇,也尊重影院根據上座率、觀眾口碑等數據進行的自主排片調整,我們始終相信,觀眾是最終的裁判,優秀的作品自然會得到應有的回報。

  《資本接班人》的火爆,是觀眾對其內容認可的結果,我們理解同行的關切,但市場需要的是更多的好作品來共同做大蛋糕,而非局限在排片份額的零和博弈中。”

  這番回應雖邏輯清晰,態度也算得體,但在一片“壟斷”的指責聲中,顯得有些官方和無力。

  這個時候《資本接班人》負面輿情并未因此平息,反而有被某些力量暗中推波助瀾的跡象,一些營銷號開始帶節奏,將“高排片”與“擠壓創作空間”、“扼殺多樣性”聯系起來。

  就怎么說呢??

  這些人拍出好電影是很難的,但是他們這么聯合起來罵《資本接班人》是真的挺專業的。

  但是這個時候《資本接班人》的票房卻是依舊還繼續強勁著。

  10月7日,盡管是假期最后一天,憑借超高的口碑轉化率和前期積累的觀影欲望,單日票房依然穩穩收在4.8億。

  至此,上映僅7天,總票房已突破驚人的36億大關,日均超5億的吸金能力徹底點燃了整個行業,也讓“沖擊60億”、“能否超越《哪吒》”成為街頭巷尾的熱議話題。

  然而,票房狂飆的另一面,是愈發洶涌的輿論漩渦。

  高達60的排片率如同一根尖銳的刺,深深扎進了許多同行和部分“行業觀察家”的神經。

  “星紀元壟斷市場”、“吃相難看”、“擠壓中小影片生存空間”、“破壞行業生態”等指責聲浪一浪高過一浪,充斥在社交媒體和專業論壇上。

  一些被大幅壓縮排片的影片片方雖不敢明面指責星紀元這尊龐然大物,卻也借著這股風潮訴苦叫屈,呼吁“市場平衡”。

  對此,之前就一直炮轟的老鐘則是詳細的寫了一篇文章,文章一萬字,中心思想就一共只有四個字。

  那就是:要不要臉啊???

  請:m.badaoge.org

大熊貓文學    這個頂流只把明星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