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臺拖拉快車的火車頭,配上兩對精美的大車軸,輕快大輪由鋼臂連接著,寬闊的胸部,壯大的長臉。一切都合乎邏輯,一切都正確,這個金屬“生物”具有無上之美,顯出運用能力的精妙。杰克很愛火車頭,給它改成女性的名字,他總帶著撫愛的溫情,稱呼它為莉嫦。
——愛彌爾·左拉《人獸》
大仲馬憤憤不平的怒斥著各種地下出版的廉價劣質出版物給整個出版業帶來的傷害,不論是不列顛的作家、法蘭西的作家,抑或是德意志的作家,世界各地的作家很少能在文章和觀點上達成什么共識。
他們對于彼此的評價通常只會游離于“臭不可聞的垃圾,擦屁股都嫌硬”和“不世出的神作,我一輩子都寫不出這種水平”之間。
但是,毫無疑問的,他們想要掐死盜版商的意愿卻是相同的。
當狄更斯、迪斯雷利、黑斯廷斯和卡特等英國作家的作品正在被美國出版商瘋狂掠奪時,大仲馬、雨果等法國作家的作品則飽受瑞士、德國、荷蘭,特別是比利時的盜版活動之苦。
只不過,不同的人對待事務總會有不同的看法。
譬如雨果,這位在法蘭西如日中天的新國寶級作家常年戰斗在與盜版商斗爭的第一線,你時不時就能在巴黎的報紙上看到雨果號召文學界的諸位同仁站出來對抗盜版。
雨果直言:“讓我們確立文學財產!作者從事的是一項崇高的使命,然而,所有古老的君主制法律都拒絕承認文學財產,為了什么目的?為了奴役!因為作為文學財產所有者的作家是一個自由的作家,剝奪他的財產就是剝奪了他的獨立性。因此,只要把作者的權利抓得太緊,就可以達到奴役思想的目的。”
雨果的看法不失為一種獨特而有見地的思想,那么在法蘭西作家與盜版商奮力斗爭的時候,《英國佬》的作家們在干什么呢?
事實是,《英國佬》的作家們大多什么都不用做,因為他們的作品被盜版的次數遠遠小于其他英國作家。
至于這是為什么呢?
是倫敦的盜版商們覺得他們的作品不暢銷?
還是由于《英國佬》編輯部在文字內容上使用了什么比兩百年后還要先進的防盜加密技術?
不,當然都不是,這是因為當年下院圖書管理委員會任命的查禁非法出版物工作負責人是蘇格蘭場的亞瑟·黑斯廷斯警司。
眾所周知,黑斯廷斯警司對這項工作高度重視、十分上心,自從上任以來始終堅持以“零容忍”的態度嚴厲打擊,并不惜花費重金對破獲重大盜版案件的警官團隊給予豐厚物質獎勵。
在黑斯廷斯警司卓有成效的工作之下,通常《英國佬》的盜版書是前天印的,販售窩點是昨天搗毀的,官司是今天判的,人是明天就得到苦役所報到的。
因此,當亞瑟在倫敦塔下遭到槍擊時,倫敦地下出版界真可謂是鑼鼓喧天鞭炮齊鳴。
雖然亞瑟后來“死而復生”,但是因為他已正式從蘇格蘭場卸任,后面又被一腳踢去了漢諾威,所以地下出版界在失望之余,又不由得對未來的好日子心生歡喜。
果不其然,亞瑟前腳剛走,盜版商們便故態復萌,對著《英國佬》這塊肥肉蠢蠢欲動。
但是,令盜版商們沒想到的是,雖然黑斯廷斯不在不列顛了,但是他的精神卻永遠的留存了下來。
誰能想到?
誰能想到!
黑斯廷斯這王八蛋居然還涉黑啊!
從前他還在蘇格蘭場的時候,辦事起碼還講點規矩。
但是他這一走,菲歐娜手底下的小兄弟們可比蘇格蘭場的警官素質差多了。
而且由于盜版商干的都是見不得光的買賣,遇上了這種事還不敢去報警。
就算有那種腦子不清醒的真的去了,蘇格蘭場的警官們也從來沒有給過他們好臉,拉偏架的事情屢見不鮮。
這下子,整個倫敦盜版界可真成了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典型。
雖然偶爾還有些剛入行的年輕人不懂規矩,靠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氣魄想博一個富貴險中求。
但是那些頗具體量的盜版商只要看到《英國佬》的名字,就會忍不住小腿肚子發抖,低著頭繞道走。
因此,雖然《英國佬》的作品也有被盜版的情況,但是程度遠遠沒有其他雜志那么嚴重。
當然,這里討論的僅僅是不列顛的盜版情況。
由于亞瑟并沒有成功發展出跨大西洋警察業務,所以天高皇帝遠的美國出版商才不管你這那的,《英國佬》敢出他們就敢盜,可謂是一點臉都不要了。
不過,或許正是因為《英國佬》的作者們都享受到了亞瑟當警察的好處,所以不管嘴上說不說,他們心底里還都是希望自己的這位朋友能夠繼續平步青云、大展宏圖。
如若不然,就憑迪斯雷利那糟糕的財務狀況,他怎么可能從褲襠里掏出兩三千鎊的競選資金?
下院議員,本杰明·迪斯雷利先生通往威斯敏斯特宮的康莊大道,可是朋友們拿著一英鎊的票子一張一張硬生生鋪出來的,鋪路用的都是用的實打實的真金,一點兒白銀都摻不進去。
因此,當亞瑟坦誠將他最近在高加索事件中領悟出的道理告知朋友們后,即便是最考慮經濟利益的迪斯雷利都將反對聲浪降低了。
發行廉價雜志或許稱不上經濟,但是擴大讀者群、提升輿論影響力帶來的好處,其對迪斯雷利的幫助,甚至是要高于對亞瑟的。
因為對于亞瑟這樣志在事務官的人士而言,社會輿論主要是為了替他兜底補窟窿,譬如防止帕麥斯頓對他的清算等等。但是社會輿論卻成為不了他升職的決定性因素,他能不能官運亨通,根本還是掌握在任用他的人手中。
可是對于迪斯雷利這種靠選票吃飯的議員而言,社會輿論就幾乎是他的全部了。如果他真的能在輿論層面獲得足夠的支持,那么他甚至可以實現當年的豪言壯語——我不管什么黨不黨的,我是沒有黨的依靠,獨立的站在這里。
迪斯雷利一反水,接下來的事情就容易了許多。
因為在《英國佬》的事務決策上,一直視亞瑟為貴人的狄更斯向來唯他馬首是瞻。
丁尼生在當年從劍橋退學后的人生低谷期里,也是亞瑟伸手將他拉出了萬丈深淵。
至于大仲馬這沒心沒肺的家伙一直都挺有主見,但是這胖子對金錢的觀念一直都挺有問題,哪里危險就往哪里鉆的人難道還會擔心投資失敗嗎?況且,比起當一個有錢人,大仲馬更崇拜雨果那樣能成為意見領袖的家伙,如果《英國佬》能提供這樣的機會,哪怕只有一丁點,他也樂得往里面投錢。
至于海涅嘛…
且不論海涅加入《英國佬》的時間較晚,并且人微言輕,沒有多少股權。
看在亞瑟此前多次爽快替他支付賬單以及《英國佬》源源不斷支付的稿費份上,他早就被亞瑟瀟灑揮動簽字筆的有形大手迷住了。
如果您還不理解,不妨看一看海涅去年在巴黎《立憲報》上替《英國佬》寫的那篇文藝評論文章。
——最近我們常常看見巴黎的讀者在討論偵探這一新興的體裁,這種源自不列顛的全新門類正在迅速占據巴黎書店的各類推薦書單。但是究其根本,這一新題材的開創者究竟是誰?在偵探的發祥地倫敦,倫敦讀者普遍認為,偵探的那個源頭,它是什么?它是亞瑟·西格瑪先生。
——或者換句話說,他正是“來自約克的法拉第”“在萊比錫成名的羅西尼”“倫敦的李斯特”亞瑟·黑斯廷斯爵士。喔,抱歉,或許這么說對他有些不尊重,李斯特更應該被稱作“巴黎的黑斯廷斯”,而且還是乞丐版的。因為這位先生不像是亞瑟那樣多才多藝,除了彈鋼琴什么都不會…
迪斯雷利看到大伙兒都對亞瑟的意見表達了支持,他在糾結了一會兒后,也本著“虱子多了不癢,債多了不愁”的態度點頭同意了,畢竟欠三千鎊外債和欠四千鎊又能有多大區別?
“亞瑟,談談你的計劃吧。”
對于亞瑟來說,比起枯燥無味、費心費力的外交報告,寫一份商業計劃書可要有趣多了。
這位從1829年開始便每日堅持工作1214小時以上的怪人即便是沒了官職也閑不下來。
“雖然目前三卷本依然是市場上的主流,但是我們必須要注意到當前正在發生的變化。自從《英國佬》大獲成功后,以連載為銷售方式的文學雜志如雨后春筍般接二連三的冒了出來。”
亞瑟在身后的小黑板上洋洋灑灑的圈出了目前的幾大主要威脅:“首先,我對咱們《英國佬》的作者實力從不懷疑,我甚至可以說的更夸張一點,不管《布萊克伍德》、《康希爾》、《圣殿酒吧》,不管咱們的這些競爭對手如何詆毀我們,《英國佬》在作者群的儲備上絕對是不列顛第一。我們有著時尚領域的高斯:亞歷山大·仲馬,有著英國文壇的泊松:查爾斯·狄更斯,有著政治風俗方面的伏爾泰:本杰明·迪斯雷利,有著德意志詩壇的新歌德和不列顛詩壇的小喬叟:海因里希·海涅和阿爾弗雷德·丁尼生,當然了我們還有情色文學的莎士比亞:埃爾德·卡特先生。”
亞瑟說到這里,眾人忍不住都笑出了聲。
雖然他們不會厚著臉皮承認自己這么有實力,但是在心底里,連年增長的銷售成績確實給予了他們極大的自信心。
《布萊克伍德》早就不是高不可及,《英國佬》在這場競爭中儼然已經占據了優勢,相較于一板一眼的古典文學,時尚確實更受讀者歡迎。更別提,《英國佬》實際上還有個不能擺在明面上,主要作品大部分以佚名形式的、搶占市場占有率的大殺器。
亞瑟背著手在房間內踱步:“如果排除雜志的高昂價格,我相信,在能夠負擔得起的前提下,不列顛的讀者們都更愿意買上一份《英國佬》而不是《布萊克伍德》解悶。限制我們將出版帝國鋪往更廣闊天地的,除了每份4便士的印花稅以外,還有我們的印刷效率和銷售渠道。出版印花稅的問題,目前來看,短期之內應該很難出現轉機。而印刷效率的問題,在我們引入新式印刷機以后,將會得到極大緩解。所以,我們現在要聚焦的問題,主要在于銷售渠道方面。《英國佬》不應該局限于成為一家私人出版社,我們也不應該把目光放的太短淺,僅僅滿足于做做出版業務,我們要建立自己的書店,成立自己的銷售網絡,成為一家涵蓋內容生產、印刷制造、線下銷售為一體的偉大公司…”
亞瑟說到這里,眾人不由聽得直咽口水,這樣美好的前景自然非常吸引人,但是也帶來了新的憂慮。
迪斯雷利忍不住發問道:“亞瑟,我當然同意你的看法,這一切聽上去確實很美好。只不過,依照咱們的財力,在購置了新的印刷機以后,最多再發行一兩種廉價雜志可能就是目前的極限了,至于你說的書店,你也知道現在倫敦的房子有多貴…而且,我雖然對咱們的內容有信心,但是我還是不認為咱們能憑借《英國佬》撐起整個書店的倉庫清單。”
亞瑟抬手示意迪斯雷利打住:“本杰明,我也理解你的擔心。咱們雖然目前絕對稱不上是窮人,但是也稱不上是什么大富翁。所以,為了替將來的美好愿景做好準備,為了募集到足夠的資金,咱們必須要做出一定的改變。其實昨天,我特意去了一趟金融城,并且與萊昂內爾簡單的聊了聊我的想法。萊昂內爾向我保證,如果《英國佬》真的做好了準備,要從一家私人出版社改組為股份制公司,羅斯柴爾德銀行愿意成為咱們的上市保薦人和股票承銷商,并派出專業人員梳理咱們的會計賬目和主營業務盈利記錄,確保我們能夠通過通用會計準則的審查。”
“上…上市?”
亞瑟釋放的重磅炸彈頓時點燃了編輯部內的情緒,所有人都沒想到亞瑟居然會提出如此大膽的提案。
他們之所以沒想到這一茬倒不是因為想象力匱乏,而是因為此前倫敦證券交易所還從未出現過出版公司的股票。
19世紀的金融市場中可供股票投資者選擇的公司類型遠沒有后世那么多。
在那里交易的股票,要么是是從事紡織、鋼鐵、煤炭等工業生產的制造業公司,要么是主營進出口、航運、鐵路的貿易物流公司。除此之外,則多為從事銀行、保險的金融公司和涉及房地產開發和投資的地產公司。最多,再加上一些提供水、電、煤氣等基礎設施服務的公用事業公司。
出版社上市簡直聞所未聞見所未見,就連《泰晤士報》等老牌公司都未曾設想過這樣的未來。
因為在大部分人看來,出版業其實是相對廉價的事業,投入少回報低,不僅沒什么上市融資的必要,而且就算上市也不一定能融到多少錢。
因此,亞瑟的想法雖好,但是卻未必能收到什么效果。
如果上市了但是反響平平,那還不如從一開始就放棄這個想法。
但是亞瑟接下來的話卻再次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
“我知道你們在擔心什么,咱們《英國佬》雖然賣的還不錯,但是那些工業公司隨便拿出一間煤礦的產值,都夠咱們干個十年。我和萊昂內爾討論的時候也考慮到了這一點,但是萊昂內爾的意見是,要么咱們不干,要么咱們就干一票大的。你們或許都知道,羅斯柴爾德掌握著《泰晤士報》的不少股權,所以如果咱們這次上市,萊昂內爾打算說服他的父親,將這部分資產一起打包進這家全新的上市公司。而且,他還認可了我拿下曼徹斯特利物浦鐵路公司站點書報攤獨家經營權的想法,并愿意繼續加大對咱們的投資力度,幫助咱們把正在建設的大西部鐵路各站點書報攤獨家經營權也一并拿下。”
“你是說,把咱們的出版業務和鐵路建設掛鉤?”迪斯雷利敏銳的捕捉到了亞瑟的意圖。
誰都知道當下倫敦證券交易所里最火熱的項目是什么,是鐵路!
雖然曼徹斯特利物浦鐵路在通車儀式上就發生了撞死前國務大臣赫斯基森的不幸事件,但是當這條鐵路通車的第一年就交出了載客量50萬人的豪華財報后,就沒有投資者再繼續關心火車頭究竟撞死了誰了。
正因如此,正在建設的大西部鐵路股票也隨之水漲船高,亞瑟等預先購入該公司股票的投資者早就獲得了五倍以上的投資回報。而隨著賺錢效應的擴散,那些苦于買不到鐵路公司股票的投資者,便紛紛轉過頭購買起了那些持有鐵路公司股份的銀行和保險公司股票。
換而言之,這年頭,在倫敦證券交易所里面,只要公司能與鐵路沾邊,那股價就能起飛。
雖然迪斯雷利不知道車站書報攤這種全新的書籍銷售方式能不能賺錢,但是他知道只要消息傳出去,即便書報攤不掙錢,股票上也遲早能賺回來。
更何況,羅斯柴爾德家族居然還愿意將他們手中的《泰晤士報》股份一起并入新公司,或許《英國佬》和《泰晤士報》確實沒有工業公司那么賺錢,但是如果論名氣,十家工業公司都抵不上他們當中的任何一個。
迪斯雷利深吸一口氣,開口問道:“上市公司的名字定下來了嗎?”
亞瑟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就叫‘帝國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