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作環節結束后,就到了評審環節了。
評委團成員是世界廚師聯合會推選出的評委代表,以及職業美食鑒賞家組成的專業人士,一共十六人。
他們按照隊伍排序,依次來到了國家隊的展位前,開始了品鑒。
他們評審得十分仔細,先看后聞再嘗,在嘗每道菜之間,還會用清水漱口,來防止串味。
每嘗一道菜,他們都會在手中的打分表上記錄下菜品的分數,并且寫下評語。
不過在品嘗過程中,他們并沒有進行任何交流,這是防止他們互相進行影響。
評委的效率很高,每道菜都淺嘗輒止,只吃一口,絕不多吃。
這樣是為了留下更多的胃口來品嘗后面隊伍的菜,免得吃飽了吃不下去。
人在吃飽了之后,味覺敏感度會有明顯的降低。
為了保證公平,在計分的時候,評審后半程的參賽隊伍分數會乘一個系數,最終得分會有相應的提高。
這也是為了平衡評委在品嘗過程中,味覺敏感度不斷降低,所導致的感官輕微失衡。
評委的效率很高,很快就品嘗到了華夏隊這邊。
到了展位前,他們就盯上了剛剛出鍋的蔥爆牛柳。
剛剛李逸爆炒的“烈火炒法”視覺刺激很足,也引起了他們的好奇。
另外用猛火爆炒出的蔥段散發著蔥香,在餐桌上各道菜之中顯得格外明顯。
這道菜用的是大蔥,而在華夏乃至整個被華夏文化覆蓋的東亞地區,大蔥都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調味品。
它的地位就相當于洋蔥之于中東以及歐洲,有著不可動搖的地位。
而用爆法做出的蔥,是香味最濃郁,又能保留最多汁水,口感最好的吃法了。
圍著蔥爆牛柳,評委們先后上前仔細觀察,用手引著香氣深嗅,從外觀造型,氣味香型進行了評判過后,才開始動手進行品嘗。
得益于李逸最后才炒這道菜,以及提前熱好的餐盤持續加熱,此時的蔥爆牛柳還保持著相對較高的溫度,鑊氣十足。
于是,當評委們夾起蔥段和牛柳時,依然還能感覺到它們撲面而來的熱氣。
但這股熱氣卻是由濃郁的蔥香構成的,不過在初段的蔥香過后,經過煎炸的牛肉香氣卻忽然從濃郁的蔥香中凸顯了出來,像是躍出海面的太陽,清晰而又熱烈。
聞到這股香氣后,評委們沒有急著吃,而是仔細嗅了幾下,分辨著牛柳的調味。
這也是在讓牛柳的溫度自然降低。
等到牛柳略微降溫過后,他們才將牛柳送入口中,仔細品嘗了起來。
爆法是中餐中最講求火候的技法,廚師可以把食材控制在剛剛成熟的狀態,讓食客品嘗到最鮮嫩的口感。
而李逸用的牛肉都是提前漿過的,更是在最大程度上保留了牛肉的水分。
于是,當評委們一口咬下時,鮮嫩的牛柳中頓時涌出了一股鮮甜的汁水。
而當牛柳下方的蔥段被牙齒擠壓,釋放出了一股獨屬于蔥段的鮮甜汁水時,這兩股味道就混在了一起,形成了一股獨特的香味,占據了所有的味覺感官。
肉眼可見的,評委們的表情都有了明顯的變化,眼中都多了幾分驚喜。
隨著咀嚼,香氣越來越清晰,評委們也不由露出了一絲滿足的笑容。
將口中牛柳咽下后,有不少評委都再次看向了蔥爆牛柳的盤子,眼底閃過了一絲猶豫。
他們都有種想要再來一塊的沖動。
不過這股沖動很快就被他們按捺下去了。
后續還有很多菜要嘗,不能破壞規則。
跟著,他們就看向了第二道菜。
出菜順序是由李逸決定的,李逸安排在第二道的菜是金蛇獻福,也就是響油鱔糊。
但在評委們動手之前,李逸卻拿過了餐盤旁邊的一個小銅壺。
他握著壺把,隔著一層手巾布,當著評委的面,向響油鱔糊上倒去。
一股滾燙的香油澆在了響油鱔糊上方鋪著的蒜末和胡椒粉上,發出了一陣滋啦油響。
響油鱔糊之所以叫這個名字,就得聽這一聲油響。
而潑油也不光是為了熱鬧,也是為了在食客吃菜前,將這道菜的香氣激發到極致。
響油鱔糊吃的就是蒜香和胡椒香,熱油潑下,瞬間激發了蒜末和胡椒粉的香氣,迅速彌漫了開來。
聞到這股香氣,不光近處的評委隨之挑眉,就連相鄰其他國家的參賽大廚,也都伸長了脖子,望著李逸面前飄散熱氣的響油鱔糊,驚嘆不已。
他們不是驚嘆于這道菜的味道,而是驚嘆李逸現場潑油的操作。
雖然他們并沒有鑊氣的講究,但也知道剛出鍋的菜香氣是最濃郁的。
果然,在嗅到這股熱烈的香氣之后,在場評委們都忍不住齊刷刷的吞咽了口口水。
而他們的反應,全都在李逸的預料之中。
他之所以把這兩道菜安排在最前面,就是為了達到這種效果。
央視直播間里,觀眾也看得口水直流。
雖然他們嘗不到味道,但隔著屏幕,看著熱油激發出的滾滾熱氣,他們也能想象得到這道菜有多香。
緊跟著,香煎熏馬腸、自貢鮮椒兔、蟠龍獻福、虎皮肘子…評委們逐一品嘗著一道道菜。
每嘗到一道菜,評委們的表情都會有一番新的變化。
熏馬腸的獨特煙熏味,鮮椒兔清晰的鮮麻,還有蟠龍菜的獨特口感,虎皮肘子的香濃鹵味,華夏隊送出的每道菜,味道都截然不同,有著清晰且獨立的風格。
在品嘗其他國家的菜品時,評委們都能感覺到它們是同出一源的,都有著統一的風格。
但華夏隊的菜,風格卻太過多變,感覺就像是每道菜都來自一個國家一樣。
這讓評委在吃得盡興之余,也不免感嘆,華夏的飲食文化果然博大精深,就這些菜所展現出做法的豐富程度,都趕得上一個大洲了。
十二道菜吃完后,評委們也打完了分。
有些留戀的離開了華夏餐臺,評委們直奔下一個國家隊。
或許是曾經滄海難為水,評委在評審后續隊伍的時候,速度都加快了不少,每個隊伍的評審時間都遠不及華夏隊,甚至連一半都少有。
一輪評審過后,評委們回到了評委席,將打分表遞交給了工作人員進行計分。
二十分鐘的計分結束后,評審團主席當眾宣布了獲獎隊伍。
在所有人緊張的注視下,華夏隊的名字被宣讀而出。
這也意味著,華夏隊再下一城,拿到了第二個項目的冠軍。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