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虞看著劉備那暢想未來的神色,能感覺到劉備不是在應付他,而是真真切切的這樣思考問題。
于是他不由得感嘆,劉備,是真的在考慮很遙遠的事情。
這樣的皇帝其實挺好的,比起那些只顧著自己享福的皇帝,劉備無疑是一個非常稱職的皇帝,甚至可以說,稱職的過了頭。
如果大漢早一點有這樣的皇帝,也不至于走到今天這個地步吧…
如果劉秀的子孫里能有幾個靠譜的,或許也不至于被劉備“小宗入大宗”吧?也不至于走到今天這個地步吧?
時也?命也?
劉虞感嘆不已。
劉虞沒有更多的糾結,他接受了劉備的任命,選擇再一次出任宗正并且以宗正的身份向劉備上表,請劉備認真考慮現存的宗王和宗室的問題。
他在表奏里把事情說的比較透徹,也不擔心別人說他諂媚什么的,反正事到如今,這些都不重要了。
該得到的,他已經得到了。
過去,他需要依靠名望去爭取的東西,他已經都得到了。
現在劉備需要他,他就要站出來,如果他站不出來,后果就比較嚴重了。
比起這個,他寧愿讓別人去承擔劉備的怒火,而他自己躲在劉備身后,成為那個某些人口中的佞幸之臣。
所以他就把話說得比較直白。
按照東漢慣例,宗王和其他的近支侯爵宗室都等同于皇位的潛在繼承人,一旦皇家主脈沒有合適的繼承人,就要從這些宗王和近支侯爵宗室當中尋找合適的繼承人來繼承皇位。
過去一百多年,因為屢屢出現沒有子嗣的幼年皇帝,這樣的事情出現了無數次,所以大家都習慣了。
不就是皇帝沒了嗎?
小事!
天底下那么多皇位候選人,再選一個就是了,難不成劉秀開支散葉之后的那么多后代全都在短時間內死光光了?
但是劉備小宗入大宗之后,情況就變得不一樣了。
主要表現為現存爵位體系當中的劉姓上層都不是劉備的近親,那都是劉秀的子孫劉備和劉秀雖然都是漢景帝的后代,但是兩人之間的關系差的未免有點太遠了,完全不能匹配。
劉秀打造的這個劉姓爵位體系是他的宗族可以適配的繼承人團體,完全是為劉秀延續后代權力而運作的,而劉備小宗入大宗之后,照理來說,也要圍繞這個體系打造一個適配自己宗族的繼承人團體,否則…
不是說詛咒,而是說實際情況,要是出現了主脈無人,而需要選擇旁系入主的時候,豈不是選的都不是劉備的后代嗎?
劉備做皇帝之前皇帝是劉秀的后代,劉備做皇帝之后的皇帝還是劉秀的后代,那劉備不是白做皇帝了嗎?
這種事情不發生還好,一旦發生,就是會威脅到國本存續的大事,會鬧出大亂子。
劉備可能會為此感覺冒犯,感覺他劉虞是個冒犯的臣子,但是他秉持著一顆忠臣之心,不得不向劉備提出這樣的擔憂。
而且現在來看,這個擔憂甚至已經不能算是擔憂,某種意義上,甚至可以算是現實了。
劉虞在公開奏表內指出,您老人家還在世,幾個兒子都還好好兒的,劉赦和劉忠就迫不及待地跳出來要反對您的皇位了,這說明前皇室宗族體系對您的不滿已經不是設想,而是事實。
您的皇位是太皇太后與退位先帝贈與的,是天下人認可的,手續合法,圖章齊全,沒有流血,和平過渡,大家都很滿意。
可現在居然有幾個小癟三覺得這樣做不好,不滿意,質疑您的皇位,質疑您的正統,還要策動舊有的皇位傳承體系與您作對,這種威脅到國本的事情,您也能接受嗎?
您能接受,我都不能接受啊!
雖然我劉虞是光武皇帝開國太子的后代,但此時此刻我更加重要的身份,是您的臣子身為您的臣子,我又如何能夠以一己之私而置國家大事于不顧呢?
如果我這樣做了,我固然可以保全自己的名聲,但是之后國家如果因此出現禍患,如何不算是我的罪過呢?
懷著如此憂慮的心情,我寫下了這份奏表,將憂國之心深深的告知于您,希望您可以做出正確的決斷,千萬不要因為顧忌太多虛名而使國家陷入危難之中。
這份奏表遞給劉備之后,劉備感到很滿意,于是對外公開了這份奏表,將奏表下發內閣、八部、樞密院等各大朝廷中樞機構,讓朝臣討論,并且召集重要的官員入朝,與他一同討論此事。
可以說這份奏表所引發的震動,完全是超過了度田法令所帶來的震動的。
度田法令下達之后一個月不到,就已經從政治問題演化為軍事問題和經濟問題了,純粹的是用經濟手段和軍事手段去解決那些造反的人,解決完畢之后,度田法令就成功了,就沒有別的什么問題了。
什么問題一旦全面爆發成為軍事問題,本身也就不再是難題了,軍事問題軍事解決,只要把提出問題的人殺光,問題自然就消失了。
可是劉虞的表奏帶來的卻不是簡單的軍事可以解決的問題,這個問題牽扯到了整個劉秀家族掌控皇權時代所以留下來的高級爵位體系,牽扯到整個繁衍至今的劉秀家族的存續問題,不可謂不重大。
西漢以來,尤其是劉秀改制王爵規矩以來,整個現存的王爵體系和一些近支侯爵體系都是劉秀家族繼承皇位的候選人,這一點是天下人都明白的事情。
一旦大宗無人,那就從小宗挑人繼承大宗,簡單易懂,過去一百多年來,大家都是這樣操作的。
可現在,這樣一群人卻因為劉備的登位而在事實上失去了繼承皇位的可能性,也就因此在事實上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甚至于他們的存在都不再是皇室的拱衛,起不到為皇室兜底的效果,反而成為了皇室的威脅。
這種事情不出現還好,一旦出現,就等于是從上到下對整個大漢第三帝國的架構產生根本性的影響。
還是那句話,如果劉秀的某些后代復辟了第二帝國,推翻了第三帝國,那么結果會是怎么樣的?
所以,不單單是為了皇室,哪怕是為了這些跟隨劉備的官員們,這個事情都必須要解決掉。
滿朝震動之下,很多人也都在私底下討論這件事情,對這件事情人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不過因為很多人在此之前已經開始考慮到劉備會對宗室體系做一些調整,所以真的出現這個事情的時候,大家震驚歸震驚,倒也不至于無法接受。
主要這個事情還真不是劉備主動找茬,硬是要說主動找茬兒,那也是劉備針對全天下人一起找茬兒,并不單單針對這些舊宗王,結果他們還真就為了稅收的事情站出來和反叛者聯合,動兵造反了。
那他們被殺、被懷疑就真的沒辦法了,怎么洗都洗不白。
關鍵在于這件事情之后,在劉備主持召開的高級官員的會議上,劉備還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和盤托出。
他說自己因為從劉協那里接過皇位,本身對劉協和先帝有些愧疚,所以并未打算對現有的宗族體系做什么大規模的變動。
也因此,他沒有給自己出身的家族封什么爵位,也暫時沒有給自己的孩子封什么爵位,原因就是因為這種愧疚之心,想另外搞一些政策上的調整來解決這個事情。
原本,針對宗室們的度田令所想的也不是找他們麻煩,而是要從他們手上收一部分稅收,自己再拿一筆錢出來,湊一湊,搞一個專項基金,專門給那些窮的吃不上飯的漢室宗親遠支發點補貼,讓他們吃的上飯,不至于餓死。
所以劉備純粹是想做點好事,想讓天下漢室宗親群體感受到他這個大宗宗主的些許溫暖,也讓天下人不要覺得漢室冷漠無情,連自己的族人都能眼睜睜看著餓死。
事情本身也算是羊毛出在羊身上,用富裕的漢室族人的錢去補貼窮困潦倒的漢室宗親群體。
可誰知道,這一波度田令推下去,某些人直接造反了。
只能說他們不僅對劉備沒有絲毫信任、感念,還充滿了敵視、抗拒和陰謀之心,對大漢現如今的局面非常不滿,甚至還想要串聯所有宗王,一起起兵對抗朝廷,搞一個第三帝國版的“七國之亂”。
這個事情,讓劉備傷透了心。
“可謂是人無害虎心,虎有傷人意,我不想對他們使用什么強制手段,只是收他們的稅收,他們卻直接動兵造反,讓我的一腔好意付諸東流,還牽引出了那么大的災禍隱患,倒也算是對得起他們的小人之心了。”
劉備感慨道:“果然啊,肉食者鄙,未能遠謀對于這樣的事情,他們永遠想不到好一點點的地方,永遠只為了自己想,由此可見,我們之前的教化到底是多么失敗。”
眾臣不敢言語,也不知道該怎么言語,這個事情說穿了,和他們也有切身的利益關系,劉備的繼承問題要是不能搞好,他們自己或許不擔心,但是他們的后人就有問題了。
所以,劉備如果愿意出手把這個隱患給解決掉,對于他們來說,如何不算是一件好事呢?
于是在整個會議過程中,并沒有人對劉備提出的針對這一事件的處置結果做出什么反對意見。
于是會議得出了幾個重要的結論。
第一,將現有宗王全部革除王爵,然后展開針對性調查,看看是否和劉赦、劉忠反賊集團有染,如果有,則嚴肅問罪,如果沒有,則進一步調查其有無違法朝廷律法的行為。
如果有,則根據律法治罪,具體事情具體分析,如果沒有違法亂紀之舉,則降爵為縣侯,分封地點改為荊州、揚州和交州等邊遠地區的縣,不得在中原核心地區分封。
第二,現有皇室近支列侯也要全部展開調查,如有違法亂紀之舉,則要嚴肅問罪,如果沒有,則保持現有爵位等級,調換封地,全部改封到荊州、揚州和交州這三個州的邊遠地區。
這個針對宗室的處置結果不可謂不嚴肅,而司徒、宗正劉虞是第一個表示贊同的,還稱贊劉備英明果決,一個政策,就為大漢解除了國本之危。
接下來的官員們也接二連三的向劉備表示了支持,贊同朝廷做出的決斷。
從皇宮里離開之后,官員們則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就今天發生的事情進行二次商討,一些關系比較親近的人就說出了內心中真實的想法。
比如曹操和閻溫,這兩位外戚派系的代表對這件事情都各有各的看法。
“孟德,你覺得天子之前所說的那些事情,是不是真的?”
“什么事情?”
“就是想要用稅錢接濟那些窮困潦倒的漢室宗親的事情。”
閻溫皺眉道:“我總覺得天子雖然素來仁善,但是做這樣的事情,實在是沒有必要,多少年了,漢室也沒管過這些遠支宗親,忽然間說要管了,你覺得這是真的嗎?”
曹操走了幾步路,緩緩點了點頭。
“我信。”
“你信?”
“伯儉,伱不信嗎?”
曹操笑道:“天子雖然行事果決,且往往有暴烈的名聲,但是我始終認為他對天下蒼生是有惻隱之心的,這一點,從之前廢除口賦這件事情不就能看出來嗎?”
“話雖如此,不過對于那些窮困潦倒的漢室宗親,真的有必要接濟嗎?”
閻溫緩緩道:“漢室當年推行推恩令,也有原因是不想負擔那么多漢室宗親的生活花費,現在又要接濟他們,多少有點不合適吧?我看天子那個意思,是想要這樣進行的。”
“我倒覺得沒什么不可以的。”
曹操搖頭道:“族人之間互相接濟的事情,也不是第一次發生了,而且用的也都是漢室宗親的錢,正如天子自己所說的那句話,羊毛出在羊身上,用富者的稅款接濟貧者,不也挺好嗎?”
“這樣說的話,倒也算是有道理。”
閻溫搖頭道:“不過這個政策一旦頒布,地方上那些劉氏宗王、列侯,恐怕會發起一陣動亂啊,不知道有多少人會為此獲罪而死呢?孟德,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