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一百二十五章不差錢

  當瑕州的第一口鹽井打通后,張宗賢的商業版圖又增加了一個暴利的商品。

  大明朝的鹽雖然比起宋朝來已經便宜了很多,但是依然是壟斷商品。

  在陜西一百斤鹽要八錢銀子,也就是八百文錢。

  一個成年人一年正常要吃掉兩斤鹽。干重活跟需要補充鹽分。

  陜西的鹽一般來自兩個地方,一個是四川的自貢,一個是山西運城的鹽湖。

  路程都不近,而瑕州的鹽都是巖鹽開采出來就能直接食用。

  成本方面基本是等于沒有。

  賣給陜西百姓只要一斤四文錢,直接把那些私鹽販子給逼死。

  隨著蜂窩煤生意的擴展,私鹽也跟著進入了陜西各縣。

  現在因為產量的原因還不做不到拿下整個陜西市場,隨著產量的提升將四川和山西的鹽逼出去是沒有問題的。

  甚至于可以返銷回去,將來不止是陜西,山西,整個北方的市場都會被占領。

  便宜的鹽還讓從草原換回來的羊肉,更容易保存。

  用粗鹽腌制的羊肉,已經開始風靡葭州,家里要是不掛上一個腌制的羊腿,鄰居都瞧不起你。

  往山西運的就是這種粗鹽腌制的羊肉,百姓買回去吃飯的時候切兩片下來放到碗里,可比直接買鹽劃算多了。

  目前整個鹽業的產出還不到五千兩,隨著產量的提升很快就會超過毛線作坊的。

  上面這些產業利潤都可觀,給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富可敵國了。

  然而太平號的糧棧和錢莊的存在才是張宗賢真正的底氣。

  原本對于糧棧張宗賢已經做好了補貼的準備,畢竟要發展工坊就得保證糧食不能大起大落。

  在這物流不發達的封建社會,不平定糧價,工坊工人掙的錢,只會都去了糧商的口袋。

  天平號的糧棧一方面已經接管了,葭州所有的官倉。

  另一方面百姓交的糧稅也都進入了太平號手里。

  又因為太平號的比市價高一成的收糧,百姓也都愿意賣糧給太平號。

  附近州縣的百姓更是寧愿跑上百里路都要賣給太平號。

  為此太平號還專門在葭州邊上設立收糧據點。

  山西的百姓也想賣糧給太平號,可惜黃河阻隔,大橋沒有修通,否則都會跑到葭州賣糧。

  太平號收回糧食賣給百姓的價格也比正常零售低一成,按理應該是不掙錢的。

  可是太平號實力雄厚不差錢,張宗賢也一直倡導使用機械,于是不惜花費巨資修建水利磨面坊。

  這可比用驢拉磨強,磨出來的面還特別細,還能賣上高價。一口氣建了十座。每天磨面萬斤。

  很快就有人跟著效仿,導致黃河邊上的地價都漲了。

  再加上賠償的十萬石糧食,后期又從延綏鎮以市價六成的價格買了十萬石。

  折算下來這些糧食也價值十四萬兩了。再加上從民間收購的糧食糧棧現在的糧食庫存達到了三十萬石。

  將來開墾河套這些糧食就是保證。

  太平號的錢莊要比糧棧擴充的兇猛,在榆林,延安,西安,京城都有分號。

  限制錢莊擴充的最大因素是人手不足。

  雖然有一部分外門弟子進入錢莊實習,但是他們畢竟年齡經驗在那,沒法一下子成為分號的掌柜。

  這些掌柜都得慢慢培養,還得有家眷作人質才能外放。

  在葭州做生意如果沒有在太平號錢莊有存款,是沒人何愿意跟他做生意的。

  而且太平號錢莊的信用在張宗賢搞死知府后,更加的堅挺。

  陜西的官場都知道張宗賢不好惹是個沒有規矩的瘋子。

  自然也不會有人難為錢莊的生意。

  現在除了張宗賢名下的產業還有衙門,新軍用錢莊的票據發錢外。

  瑕州各大工坊也都將資金存入錢莊,給員工發工錢也用錢莊發的票據發。

  在馬市交易也用的都是票據,想要購買烈酒,羊毛等必須使用票據。

  這就極大地方便了太平號票據的流通,一開始百姓并不信任太平號發的票據。

  發了工錢后,人們恨不得立馬就要將票據換成銅錢和白銀,

  但是很快百姓就發現用票據買糧食,食鹽是有優惠的,而且票據使用起來也比銅錢和銀子方便,

  首先票據的紙很特殊,不僅不容易撕爛,而且浸水后不會散開,也不會被泡爛。

  這是張宗賢受前世電視劇的影響,用棉絨造的紙。

再用鋼板雕刻技術在票據上形成一種立體浮雕的質感。用手觸摸凹印部位會有強烈的凹凸感  光憑這些防偽技術人們就可以輕易地識別真假,再也不用隨身帶著剪刀剪銀子。

  更不用帶著沉重的銅錢交易。

  一文,十文,五十文,一百文,一兩的票據快速的在葭州流行起來,

  葭州現在無論是商行還是走街串巷的貨郎都只認太平號的票據。

  外地人來了無論是做生意還是探親,都得把身上的銀子銅錢換成票據才能花得出去。

  甚至于周邊縣的百姓也認可這些票據的價值。就連西安都可以用票據買東西。

  原本計劃發行價值五十萬兩白銀的小額票據,很快就被稀釋完。

  不得已又增發了一百萬兩的票據,然而還是低估了民間對于小額貨幣的渴求。

  在投放進市場后,很快連個浪花都沒有飄起來。

  開始張宗賢還以為有人在收集票據,想要找機會擠兌錢莊。

  然而經過雨農的全力調查發現,這些小額票據已經流通到了西安,太原,蘭州這些大城市。

  更不用說陜西各縣了,商隊到哪這些票據就會流到哪。

  張宗賢見到百姓如此渴求小額貨幣。

  心想反正從海外流入的白銀也是通脹,還不如讓自己收了這鑄幣稅。

  一咬牙又發行了兩百萬兩的小額票據。

  整個太平號錢莊的現銀才不到百萬兩,這里面有一大部分,還是百姓放在錢莊吃利息的銀子。

  這還不止,隨著小額票據影響力的擴散,預計今后每月都可以再發行二十萬兩的小額票據。

  為了給票據加持影響力,太平號錢莊還在清澗縣里建了一座銀庫,鑄造了一百個銀冬瓜讓百姓參觀。

  告訴所有人太平號錢莊不缺銀子。

  現在張宗賢不缺錢,缺的是合格的軍官和可以信任的掌柜。

大熊貓文學    大明鐵血首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