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239章帝國分裂贏缺之大屠殺

  三月二十八。

  女皇率領三千人進入鎮海城,開始南狩。

  申無灼讓出了鎮海侯爵府,成為皇帝陛下的行宮。

  但是,她沒有另外建立一套班子,并沒有在行宮成立臨時內閣,也沒有成立臨時樞密院。

  一切照舊。

  而對于皇帝的到來,天水行省的人也很復雜。

  因為這些民眾也很難接受女子稱帝,但是對于皇帝嫁給贏缺,卻又樂觀其成。

  總之很復雜。

  他們內心反對,但外在表現不激烈。

  當然,他們也不敢激烈。

  因為黑龍臺的重心全部轉移到了天水行省,天南行省。

  尤其是天水行省,在這里的特務統治,已經將近兩年時間了。

  天南行省是剛剛成立的,之前是天南道,不久之前皇帝臨時從隔壁兩個行省劃分了幾個郡過來。

  所以,當皇帝的《天下詔》傳到天南行省的時候,還是引起了巨大的顛覆。

  依舊有無數人反對,從貴族到士紳,再到官員,都紛紛反對。

  尤其是新劃歸過來的幾個郡,表現得非常激烈。

  但…這個行省的總督是曾文島。

  那個酷吏,那個大奸臣。

  不久之前,天下無數的官員彈劾他,要皇帝殺了他,挽回江東和江南兩個行省人民的心。

  但皇帝和贏缺卻抗住了所有人的壓力,堅決不殺曾文島,甚至連降職都沒有。

  曾文島感恩涕零,心中更加知道,他已經無路可走了。

  這一生唯有效忠皇帝,效忠贏缺。

  皇帝若輸,他曾文島死無葬身之地。

  所以,他剛剛上任天南行省,就展開了轟轟烈烈的保衛大夏的運動。

  因為天南行省曾經是大占王國的領地,大離王國繼承了大占王國的所有疆域。所以天南行省的相當部分子民,其實和大離王國是同文同種的。

  尤其是不久之前,大離王國二十幾萬大軍北上,奪回了天南道的三個郡。

  盡管被贏缺和厲戰世子用閃電戰擊敗了,但大離王國還是在天南行省留下了大量的間諜。

  曾文島就職的時候,帶去了三千名黑龍臺特務。

  在皇帝的女子身份還沒有被暴露之前,曾文島就開始了大鋤奸。

  保衛大夏,清除大離王國的臥底。

  但,這種運動一旦開始,就很難停下來了。

  檢舉揭發,家族連坐等等手段,全部用上。

  整個天南行省頓時風聲鶴唳。

  這其實,就是大清洗。

  抓大離王國的間諜是真,但清除異己更真。

  皇帝和贏缺的嫡系雖然不多,但管理兩個行省,已經完全足夠了。

  那么就…黨同伐異。

  所有不支持贏缺的,所有不支持皇帝的,便借著鋤奸運動,直接鏟除掉了。

  甚至,這股運動直接蔓延到了天南行省這邊來。

  兩個行省,殺了一波又一波。

  這里面有真的大離王國臥底間諜,但更多是心向羋王的官員士族。

  尤其等皇帝的《大詔書》傳到天南行省,天水行省的時候。

  曾文島和黑龍臺,更是大開殺戒。

  直接殺得人人自危。

  贏缺和皇帝在其他行省表現得非常寬容,你支持我也可以,不支持我可以,只要比公開反對我,都不會對付你。

  但是在天南行省和天水行省,絕對不行。

  這是贏缺和皇帝的基本盤,所有人只能擁護。

  任何不擁護的人,運氣好的人,失去一切,丟掉官職,躲在家中埋怨。

  運氣不好的人,直接就被殺了。

  所以,但皇帝《大詔書》徹底流傳開來的時候。

  兩個行省強大的輿論機器開始運轉。

  開始攻擊羋王,攻擊夏桀,開始贊揚皇帝和贏缺的功績。

  盡管在天南行省北部,反對的聲音依舊很激烈。

  但是,誰露頭,就殺誰。

  誰露頭,誰就是大離王國的臥底,誰就勾結敵國。

  看是你的脖子硬,還是我的鋼刀硬?

  每天殺的人越來越多,越來越多。

  殺得血流成河。

  不知道多少家族滅亡了。

  短短幾天時間內,一切消停。

  看來是很多家族對皇帝誤解了,覺得在夏京反對沒事,在天南行省也會沒事。

  覺得皇帝就是這么寬容的。

  但是無數的尸骨告訴他們,你們想錯了。

  贏缺殺起人來,從不手軟!

  不計其數的尸體,被秘密運往白骨領的黑暗領域。

  甚至都要秘密運輸,否則就連白骨領的子民見到了,也覺得觸目驚心。

  殺得太多了。

  所以,這兩個行省還沒有鬧出什么風波,直接就被徹底平息。

  而且曾文島的手段其實非常老辣,對皇帝和贏缺的意志心知肚明。

  殺官,殺豪門大族,但不殺百姓,不殺民眾。

  在保衛大夏的運動中,一旦被抓到,那就是叛國罪。

  凡是官員,豪門大族,貴族成員,一律殺無赦,而且株連全族。

  但被抓到的一旦是平民百姓,則是當眾鞭笞,判處勞役一年。

  因為豪門大族被滅的太多了,抄家無數,抄得的田產無數,加上打下了紅土領,可開坑良田超過兩百萬畝。

  所以,天南行省和天水行省,馬上就要開始更加轟轟烈烈的分田運動。

  而這一切,都是女皇的仁政。

  兩個行省,至少有幾百萬貧民能夠獲得分田。

  盡管這還需要很長的時間,但官府的命令已經下來了。

  瞬間,民心逆轉。

  所有的平民百姓,瞬間把女子不能做皇帝拋之腦后了。

  紛紛高呼女皇萬歲。

  誰給我們分田,我們就支持誰。

  田地才是最重要的,其他一切都給我滾蛋。

  而此時聞道子的野草書院,經過了三年多的時間,接下來第一批學員就要出來做事了。

  他們盡管身體有殘缺,但是智商驚人之高。

  他們讀書三年,相當于別人讀七八年。

  先不能做官,但能夠做吏,丈量土地,計算土地,每家每戶的情形如何?應該分多少田?

  這些活非常細致,也非常辛苦。

  這第一批成年的野草書院學員,接下來全部都要承擔起來。

  給老百姓分田的人,那就是最好的人,最可愛的人,哪怕是身體殘缺,也能受到尊重,因為不尊重的話,就可能分不到田了。

  所以,這也是贏缺挑選讓這些白骨領文士走向社會的最佳時機。

  散財童子,誰不喜歡?

  天南行省總督府,主簿道:“總督大人,皇帝陛下已經進入鎮海行宮了,您作為陛下最器重的臣子,不去覲見嗎?”

  曾文島道:“首先,有不要只提皇帝陛下一個人,要加上鎮南王。”

  主簿躬身道:“受教了。”

  曾文島道:“我就不去了,這里事情那么多,還是專注國事。對皇帝陛下和鎮南王的忠誠是在心里的,而不是在表面。做好差事,就是對兩位至尊最大的忠誠。”

  主簿又道:“督公英明。”

  接著,主簿欲言又止。

  曾文島道:“你想要說什么?”

  主簿道:“我們正在登記造冊,接下來就要給廣大民眾分田了,民心振奮,這是巨大的功績,是不是要宣揚出去?宣揚到其他行省,讓所有人都知道皇帝陛下和鎮南王的恩德,也讓天下人都知道總督大人的政績。”

  曾文島道:“糊涂,這種事情可以做,但不能宣傳。而且只能在天南行省,天水行省做。一旦宣揚開來,天下豪門貴族,都會成為皇帝陛下的敵人,都會站在夏桀那一邊。”

  “另外,請你記住,我們沒有搞什么土地改革,完全沒有。”

  “我們只是在保衛大夏,鏟除勾結大離王國的叛逆,順便查抄了他們的田產而已。就這么簡單,什么均田地,什么土地改革的口號,半個字都不要提。”

  “誰提就殺誰!”

  主簿頓時跪下道:“是,大人!”

  天南行省,天水行省,都在轟轟烈烈搞大鋤奸運動。

  但申公家族的領地例外。

  這是贏缺最最嫡系的地盤了。

  尤其是鎮海城的子民,他們見證過太多的大場面了,見證過贏缺的輝煌勝利。

  所以女子稱帝?!

  已經帶不來多大的波動了。

  他們甚至差一點見證了大夏帝國和天空書城的內戰。

  他們也親眼見證了皇帝的華貴和堅毅。

  對于她是女子,鎮海城的民眾甚至還有些竊喜。

  皇帝陛下竟然是我們鎮南王的女人,驚不驚喜,意不意外,刺不刺激?

  所以,當皇帝再一次駕臨鎮海城的時候。

  萬民迎接。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鎮南王千歲千歲千千歲。”

  一路上,鮮花鋪滿了地面。

  在這里皇帝陛下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擁護。

  所以,從鎮海城北邊城門一直到行宮,整整六里距離,皇帝是一路走來的。

  她挽著贏缺的胳膊,一路走來。

  穿著修長而又華貴的龍袍,讓鎮海城所有人都看到了她的美麗出塵。

  在京城,皇帝的臉一直是清冷而又傲慢的。

  但是在鎮海城,她笑靨似花。

  瞬間如同冰川解凍,積雪消融。

  皇帝剛剛步入行宮,也就是之前的鎮海侯爵府。

  穆紅玉抱著一個嬰兒走了出來,正是贏缺和女皇的兒子,小皇子夏允。

  此時,小寶貝也已經六個月了。

  見到母親進來,頓時張開小手,直接就要撲過來。

  夏旖上前幾步,將寶寶抱在懷里。

  穆紅玉帶著南宮柔和羋玉衣就要跪下行禮。

  夏旖擺手道:“不用這樣。”

  然后,她朝著穆紅玉點了點頭,便朝著自己的房間走去。

  她就算內心親近,也無法做到平易近人。

  “大母。”贏缺朝穆紅玉躬身行了一禮。

  而羋玉衣睜大眼睛望著贏缺,目光充滿了莫名其妙的崇拜。

  你這眼光是什么意思?!

  沒錯,我是睡了女皇,而且還生下了孩子,你也用不著這種眼光看我。

  四月初六。

  夏桀駕臨江東行省的江州行宮。

  英王,羋王,還有眾多重臣,跪請夏桀登基。

  夏桀第一次拒絕。

  說要江山一統,再行登基之事。

  眾臣叩請,說只有太子殿下登基,才能名正言順,統一江山。

  夏桀依舊不接受。

  四月初九。

  眾臣,眾多貴族,跪在行宮外面,再一次哀求夏桀登基。

  夏桀再一次拒絕了。

  四月十五。

  眾臣帶著十萬民眾,跪在行宮之外。

  英王用鮮血書寫奏疏,惶惶千言,感天動地。

  無數書生,也匯聚江州行宮,叩首哀求。

  十萬民眾跪地不起。

  夏桀第三次拒絕。

  十萬民眾,嚎啕大哭,久久不散,不食。

  整整三天三夜之后。

  夏桀泣聲道:“諸位,何必如此逼我?”

  眾臣磕頭出血,再一次哀求夏桀登基稱帝。

  夏桀道:“你們為何要如此逼我?讓我成為不忠不孝之徒嗎?”

  “罷罷罷,隨了你們,隨了你們吧!”

  頓時江州行宮之外的廣場,萬民振奮,高呼萬歲。

  四月二十五。

  夏桀正是在江州行宮登基稱帝,年號永昌。

  江州改為江都。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卿平身!”

  然后,永昌帝夏桀也發布詔書,命名為《萬民詔》。

  比起女皇夏旖的天下詔可是要華麗多了,高調得多了。

  那辭藻,不是狀元之才,根本寫不出來。

  總之看完之后,會讓人覺得,永昌皇帝不登基,那就是天理不容,那就是大夏江山之不幸,列祖列宗之不幸,天下萬民之不幸。

  現在永昌帝登基了,大夏帝國有救了,天下萬民有救。

  天晴了,太陽出來了。

  而且在詔書中,強烈攻擊夏旖,攻擊了贏缺。

  把二人描述成為了東方世界之恥,東方文明之罪人。

  只要這兩人不除,那就是江山不寧,天下不寧。

  很快,永昌皇帝的這份《萬民詔》也傳遍了整個天下。

  接下來,永昌皇帝開始進行大冊封。

  英王,羋王,都被冊封為輔政親王。

  羋尤的世子一直都在圣主的身邊,人人都只稱之為羋少君。

  所以包括羋寰在內,羋氏家族冊封了三個公爵,五個侯爵。

  之前的羋尤是郡王,現在直接冊封為親王,再一次壓過贏缺。

  不僅如此,南方三省的五大諸侯,爵位全部升了一級。

  伯爵全部變成了侯爵。

  侯爵變成了公爵。

  因為這南方三省的五大諸侯,全部都是羋氏附庸。

  甚至,除了效忠女皇夏旖之外的所有人,哪怕是中立的,也全部得到了封賞。

  包括夏炎公爵,包括厲如海,包括寧元一,包括宇文伐。

  總之,就是制造一種現象。

  好像整個天下都擁護夏桀,徹底孤立女皇和贏缺的小集團。

  雖然是在江都行宮,但是永昌皇帝登基大典,可是比當年的夏旖要豪華得多,氣派得多。

  東方世界諸國,除了東夷王國之外,全部派遣使者來參加。

  甚至遠在南蠻之下的諸多王國,也都派遣使者參加。

  最終統計,參加夏桀登基大殿的外國使者,整整有三十六國之多。

  從西域到極東,從極北到南端。

  都有國家使者參加。

  當然有些國度實在太遠太遠了,但這也難不倒羋氏。

  要么派遣艦隊去接,要么派遣空中飛騎去接。

  總之,這場登基大典,就是隆重,就是輝煌,就是震撼。

  就是要在氣勢上,徹底壓制女皇在南方的那個小朝廷。

  而且,天空書城也派遣了輝煌的使團來參加永昌皇帝的等級大典。

  圣主特使,天空書城的新首宗,親自到場。

  并且送上了新皇冠。

  天空書城圣主親自鑲嵌了寶石的皇冠。

  這算是加冕嗎?!

  天空書城的圣主,為大夏帝國的皇帝加冕?

  這是要造成既定事實嗎?

  大夏帝國,正式分裂了。

  出現了兩個皇帝。

  整個天下引發了巨大的動蕩,巨大的討論。

  盡管聲勢上,永昌皇帝還是獲得了壓倒性的優勢。

  因為,登基大典上,一下子有六個王國,宣布向大夏帝國稱臣。

  你夏旖不是厲害嗎?讓東夷王國稱臣了。

  而我永昌皇帝,一下子讓六個王國稱臣。

  我這功績,難道不超過你嗎?

  但是…效果一般。

  這六個小國,我們都幾乎沒有聽說過,甚至也不知道在哪個角落。

  這六個小國加起來,只怕都比不過一個東夷王國的一半。

  這樣宣傳,是不是太浮夸了?

  另外,女皇的《天下詔》已經流傳了一個月了。

  大家從震怒和驚駭之中,漸漸冷靜了下來。

  再讀這篇《天下詔》味道仿佛不一樣了。

  尤其是永昌皇帝的《萬民詔》出來之后,無數人忍不住對比兩個皇帝的詔書。

  對比太明顯了。

  女皇的詔書這邊,沒有為自己解釋一句,也沒有美化半句,絕對的坦白,沒有半分虛偽。

  而永昌皇帝的詔書,太高調了,太偉大光正了。

  最最關鍵的是,女皇這邊對夏桀沒有半點攻擊,沒有半點污蔑。

  而永昌皇帝的詔書,對女皇和贏缺極盡攻擊和羞辱,仿佛要把兩人打入十八層地獄。

  總之,感覺怪怪的。

  這一波宣傳造勢,雖然氣勢恢宏,在氣勢上徹底碾壓了女皇。

  但是,也帶來了一些負面效果。

  尤其是天空書城給皇帝新皇冠,這意味太濃烈了。

  西方世界的加冕,我們都聽說過的。

  盡管大家對天空書城很崇拜,沒有什么抵制之心。

  但大夏帝國畢竟存在了上千年,打擊對這個世俗皇權也都習慣了。

  這股大討論,會持續很久很久的。

  至少此時在天下人心目中,夏桀還是正統。

  超過百分之八十的民眾,百分之九十的豪門貴族,都支持夏桀的上位。

  五月初五!

  永昌皇帝夏桀公開討伐檄文。

  斥責夏旖和贏缺分裂帝國大罪。

  號令天下諸侯,所有封疆大吏,集結大軍,收復河山,消滅偽女帝。

  冊封羋王為平逆大將軍王,率軍南下,收復天水行省,天南行省。

  至此!

  大夏帝國內戰,正式爆發!

  注:終于寫完了,我去躺兩個小時,然后起來碼字,謝謝大家。

諸位大人,還有保底

大熊貓文學    我在墳場畫皮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