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9年,英倫傳教士威廉森,在出版的《華夏北方的旅行》一書中,記載了他在博山看到琉璃生產的盛況。
“只見博山上空籠罩在一片煙霧之中,人們都在緊張地為制造玻璃而忙碌著。當時不分老幼,約有十分之七的男女都在從事玻璃制造業,每年向外輸出七十多萬斤玻璃制品…”
德意志傳教士、地理學家李希霍芬,和英倫傳教士威廉森,在同治年間都曾到過博山。
他們分別在《旅華日記1868—1872年》和《華夏北方的旅行》中對博山作了生動的描述。
齊魯博山的料器,是華夏對外貿易的重要商品,每年經由濟南輸出的數量約7000擔。
…聰明又智慧的匠師們把附近出產的巖石研細后,用硝酸鉀煅燒,制成料器。
這里的山丘蘊藏著豐富的石英礦,石灰(巖)和煤,而這些都是制造玻璃的重要原料和燃料。
數千年來,擅長制造瓷器的中華民族,在制造玻璃這一行業方面,是顯著地、遠遠地落后于歐洲。
但是,只有在博山這個地方,卻做出了值得世界承認的成就。
光緒三十年初,齊魯巡撫周馥批準齊魯省農工商各局,關于創辦博山玻璃公司的呈文,并撥庫銀五萬兩作為官股。
這時華夏第一家官商合辦的玻璃公司,由此誕生。
《華夏近代手工業史資料》載文稱:“博山為中國第一之玻璃制造地,原料與燃料之豐富,以及工資之低廉,為其發達之最要素。歐戰以來,外貨一時輸入杜絕,博山玻璃之需用,博得非常聲價,北自滿蒙,南至南洋,殆無不知博山玻璃之名者。”
民國商務印書館編印的《重編日用百科全書》記載:“吾國組織玻璃廠,始于前清光緒季年,時有山東博山玻璃廠。”可見其影響之大。
博山琉璃最初的銷售方式,主要是集市貿易和長途販運。
后來,隨著生產的日益發展,出現了專門銷售博山琉璃的商店——料貨莊,其銷售范圍更加廣闊。
史料記載,清朝至民國時期,博山曾先后在全國各地設立100多個料貨莊。
這些料貨莊呈網狀分布,以博山為中心,輻射全國,真正實現了“琉”通天下。
這么出名的一門手藝,到了現在自然不會默默無聞。
陳文哲稍微了解,就發現現在的齊魯也是琉璃制作大省。
可謂是千年琉璃,新派的“網紅”!
新華夏成立后,博山琉璃業也迎來了快速發展的春天。
原有的琉璃作坊經過改組合并,一躍成為國營工廠。
生產設備、制作工藝不斷提升,產品研發不斷拓展。
以博山美術琉璃廠為代表的大型琉璃企業應運而生,并發展成為全國琉璃業的翹楚。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積淀、研發,截至目前,博山琉璃產品有幾十個門類,上千種類型,近萬種花色。
其代表性作品如琉璃花球、花插、擺件等熱成型產品技藝獨特、神妙奇工、令人叫絕;
琉璃內畫產品工精藝絕、獨樹一幟,稱為內畫藝術的“齊魯畫派”。
套料雕刻及名貴色料“雞油黃”“雞肝石”雕刻制品,古樸凝重,飲譽海內;
燈工產品玲瓏小巧、細膩雅致,讓人嘆為觀止。
其中最為世人熟悉和認同的,當屬琉璃內畫和名貴料器“雞油黃”。
博山琉璃內畫的技藝,是從神都傳入的。
相傳清道光年間,神都琉璃畫師周樂元的內畫技藝高超,但秘不示人。
為了保密,甚至專門雇了一個老頭看門,來客通報,待他將內畫的工具收拾干凈后方可待客。
一天中午,博山協順帽莊的商人王鳳誥,因事去周樂元家。
適逢看門的老頭正在打瞌睡,一心想探個究竟的王鳳誥,脫下靴子躡手躡腳地走了進去。
周樂元慌亂中不及收拾,被王鳳誥窺得用內畫竹筆作畫的秘密。
王鳳誥回博山后,反復研習,終于掌握了內畫技藝的奧秘,并將之傳與畢榮九、孫坦普、薛向都等人。
他們不斷將其發揚光大,形成了特色鮮明的魯派內畫。
由于這幾個人技法純熟,有獨特風格,形成內畫藝壇上的獨立畫派,稱為齊魯畫派,與神都畫派齊名。
當時縣令府尹、地方鄉紳,甚至外國商人都會攜重金登門,拜訪內畫老藝人,求畫鼻煙壺。
后畢榮九又將手藝傳與張文堂等人,薛向都則傳與其子薛京萬。
抗日戰爭爆發,博山內畫一度中斷。
薛京萬和張文堂為了生計,也到山頭轉行陶瓷畫。
新華夏成立后,琉璃內畫創作恢復并得以改良。
博山名貴料器“雞油黃”則興起于明初,盛產于乾隆年間。
以其雍容華貴,被尊為“御黃”“黃玉”。
“雞油黃”的特點是“潤如玉,凝如脂,聲如磬,價如金”。
因制作門檻高、難度大,歷來為皇室和宮廷專用,嚴禁民間生產。
后來經過社會變革,“雞油黃”制作工藝一度失傳。
1972年,博山美術琉璃廠經過反復試驗中,終于使“雞油黃”重現人世。
21世紀初,博山美術疏璃廠破產后,“雞油黃”研制資料和有關實物再一次流失。
出生于琉璃世家的孫即敏、孫即杰兄弟,在古方基礎上投資研制,成功恢復了“雞油黃”燒制技藝,人稱“孫氏雞油黃”。
近年來,傳承人孫云毅在父輩們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經過多年的潛心學習和創新創作,又有所成就。
他們在材料、工藝和技術及器型設計等方面不斷改進,系統地改良了“雞油黃”的技術和配方。
這使的“雞油黃”的制作和以“雞油黃”為基礎的琉璃浮雕加工工藝,得到了保護、繼承和發展。
最主要的是大幅提高了成品率,及產品顏色的純正度。
因此“孫氏雞油黃”燒制技藝,被評定為齊魯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其技術和配方被國家專利局批準為發明專利。
此時的陳文哲有點感慨,他的技藝,一定程度上也是繼承了孫氏的技法。
如果一成不變的制作出來,跟孫氏開設的公司競爭,是不是有點不地道?
不過,只是稍微了解,陳文哲就放心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