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東寧要塞

  當年那條東方馬奇諾防線,如果真的起到了好的積極的作用,那么歷史也許就要重新書寫。

  因為有了完美的保護,鬼子們就可以利用東三省的豐富資源,為他們源源不斷提供制造大量軍備物資的原料。

  東北發達的鐵路網,令他們可以及時將這些物資,運送往他們的作戰前線。

  無論如何,他們需要保住在東三省的控制權。

  而另一方面,關東軍需要以此為支點,建立北進的大后方根據地,形成完美的工業、農業閉環。

  而有了工農業的支持,也許他們就不用急著發動東南亞攻勢,也許就不會急著偷襲珍珠港。

  要是沒有面臨直接打擊,也許丑國還能等一等,等到更有利的時機,才會參戰。

  當然,這些都是也許,因為那條一千多公里的防線,并沒有起到多少作用。

  要塞群互相支援形成犄角之勢,排布緊密,火力網密集,具有極佳的對地作戰的優勢。

  但是,這一切好像收到了詛咒,只是短短的二十多天,就被攻破。

  原版馬奇諾防線390公里的防御距離,這條所謂的”東方馬奇諾“防線的防御距離,達到了一千多公里。

  而第三期工程,卻是直到1945年,二戰結束時仍未完成。

  規模如此宏大的工事,需要的勞工數量達到驚人的數百萬,而這些勞工,大多是俘獲來的我國百姓。

  為了保密,這些受到奴役的百姓,通常來源于華北地區,少數來自朝鮮、俄國的戰俘。

  油罐車一批批的將他們,運送進這片不為人知的深山,卻不見將他們送出的車輛。

  三百二十萬人的詛咒,應該讓鬼子什么也干不成。

  所以,就算這些要塞群,防御力極強,他們最后還是失敗了。

  而在這些失敗當中,陳文哲也看到了一些掩埋在地下的財富。

  這些財富是搜刮的我國的民脂民膏,自然屬于我們。

  其他陳文哲還不能確定,他能確定的就是一處比較出名的要塞。

  那就是東寧要塞,這一段工事,也屬于一千多公里防線的一部分。

  這是由關東軍在深山修筑,共有30多處地面炮塔、地下設施連接而成。

  要塞墻壁水泥厚達3米,能抵御30cm以上炮彈,和10噸重型炸彈的炮轟。

  地下要塞距離地面達10~50米,相當隱蔽,難以深入作戰。

  并且要塞群之間各自相同相連,防御力之強堪稱世界罕見。

  并且地形上日軍擁有極大優勢,易守難攻,蘇軍此戰傷亡重大。

  面對傷亡慘重的軍隊,蘇聯紅軍的怒火被激起。

  他們集中兩個師和1669門大炮的火力,一齊向要塞傾瀉。

  勐烈的炮火,轟擊整整持續了10個小時。

  山林燃起熊熊大火,東寧要塞的地面陣地終于被摧毀。

  日軍只能轉移到要塞的地下設施中,從暗堡、射擊孔向蘇軍進行攻擊。

  蘇軍向地下要塞的出入口、通風孔等通道倒入大量汽油和炸藥,消滅日軍1000多人。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

  然而之前大規模炮火的攻擊,已經使得日軍的通訊設施被炸毀,通訊幾乎中斷。

  因此日軍從僅存的一臺收音機里,只聽見天皇下令全體日軍將士,決一死戰,寧為“玉碎”。

  而后這臺收音機也被炮火炸毀,他們并不知道當天中午,霓虹無條件投降的消息,也不知道他們是要塞群中最后的軍隊。

  “東方馬奇諾”,因此成為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最后戰場。

  這里需要特別注意,最后的防御工事,肯定堆積這最多的物資,里面就有大批來不及運走的財富。

  而這一切,最終被蘇聯紅軍埋在了里面。

  1945年8月17日,蘇軍想方設法,將無條件投降詔書文件,送到日軍手中。

  可送信的官員還未到達要塞,就被日軍敢死隊員開槍射殺。

  要塞783大隊的指揮官齊木和軍官們,一致認為這是敵人的陰謀。

  蘇軍決定采取圍攻加炮火攻擊的形式,迫使日軍投降。

  要塞的防御性之強,還是讓蘇軍無法通過密集的火力網,進入要塞內部,殲滅日軍。

  戰況一時有些膠著,蘇軍甚至被日軍敢死隊摧毀了一個火炮陣地。

  1945年8月26日清晨,關東軍第三司令部已被蘇軍占領。

  原后勤參謀河野貞夫中左被俘,后被蘇軍帶到東寧要塞群中的勝洪山要塞,對負隅頑抗的日軍進行勸降。

  這時蘇軍已經有些失去了耐心,假如河野的勸降沒有效果,他們就要不計一切代價,使用武力突破要塞。

  收到投降書的齊木絕望了,他終于同意投降。

  只不過,他們肯定不會老老實實的投降。

  當時一些秘密資料被焚毀,一些中藥物資被藏起來,通道被炸毀。

  困守要塞的日軍,最喪心病狂的是秘密將僅存的30多名我國勞工處死。

  之后又怕婦女兒童受辱,殘忍地采取了“家屬自絕”的手段。

  親歷了戰役的老兵莫爾代科夫講述道:“那天中午,日軍783大隊殘余的900名官兵,打著白旗從要塞中走出,舉起雙手投降,后面跟著傷病,最后面抬著將近上百具尸體…”

  至此,“東方馬奇諾”防線全面破防,成了霓虹狼子野心全面破產的最后見證。

  為什么一條號稱“不可逾越的防線”的戰略作用如此有限?

  從8月9日蘇聯對日宣戰,到8月30日僅21天時間。

  比原版“馬奇諾防線”防線更長、規模更大、設施裝備更為齊全的“東方馬奇諾”就全面破防。

  可以用一個比喻來說明,這種壁壘式防御為什么最終會失效,即世界上再堅固的盾,也有其被攻破的方法。

  二戰時期,不論是亞洲還是歐洲的防線,著名的如大西洋堡壘、斯大林防線。

  甚至是原版“馬奇諾防線”,也沒能有效阻擋敵軍的腳步。

  甚至反而由于過于信賴防線的作用,在戰略上放松了警惕,反而加速了戰爭的失敗。

  防線上核心要塞之間缺乏相應的機動性,在損失之后未能得到及時補充,也是防線被突破的原因所在。

  當然,日軍將大部分兵力揮師南進,使得要塞群兵力不足,這也是防線最終被突破的原因之一。

大熊貓文學    我的系統不正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