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定之后,東西沒問題,價格也沒問題,之后的事情就簡單了,簽訂合同,付款,拿東西。
最后店老板為了省卻麻煩,主動提供了這六件青花瓷的入關證明。
看著證明,陳文哲滿意的點了點頭。
這樣就沒有隱患了,他本來還想著偷偷摸摸帶出去,沒想過到還能光明正大的帶走,這就很舒服了。
走出這家店,陳文哲開始專門尋找瓷器店。
這里的青花還真是不錯,只不過,接下來的時間,他就見識到了天下烏鴉一般黑。
這南越人黑起來,甚至比國內都嚴重,畢竟他們就沒有多少好東西。
現代的青花瓷,制作的還算不錯,但是火氣還在呢?他要這種東西干什么?
至于古董,這里也有,只不過數量真心不多。
當然,相比國內,真品的數量就算很多了。
可是,逛游了一圈,陳文哲也算發現了,這南越除了十四、十五世紀出產過一些精品青花之外,其他時代出產的青花,還真不行。
不是工藝不行,就是瓷石、青花料不行。
當然,真正的精品也有,特別是南越比較出名的釉下鐵彩。
早期的越南青花瓷,通常是些小件碟碗瓶罐之類。。
紋樣主要是些纏枝卷草等,繪制簡單迅捷,風格質樸。
有的和南越釉下鐵彩十分接近,有的和元代民間風格的青花很相似。
與此相對應的,
也存在著少量的制作精美、畫工仔細的大件仿元盤罐。
這時的南越青花,
尚保留著自己的性格。
比如陳文哲買下了來的一件青花加彩獅戲大盤,
制作的雖然不如先前那四只盤子,但是也算精品。
這只盤子的風格,一看就是仿造于明朝青花的風格。
當年他們除了仿造盤子,
還有各類瓶、罐、碗、盆。
紋飾特征以蓮瓣紋、開窗紋居多,大多畫得比較工整。
只不過,
南越青花瓷釉色,
不如明朝青花瓷器透明,
較為渾濁,胎子也不如明朝青花胎子細潔。
一邊走一邊逛,
陳文哲發現這座市場上的青花瓷,出貨量還真是不小。
一般來這里邊閑逛的外國人,都會或多或少的買一些東西,
其中很大一部分會選擇青花瓷。
發現南越還有青花瓷,
一般會讓國人顯得十分驚奇。
再加上這里確實有些老東西,
一些國人就會見獵心喜,
想著撿漏。
畢竟現在國內回流瓷可不少,如果真是好東西,
沒準帶回國內就能賣個天價。
其實,就算是陳文哲也有這種心思。
當然,現在在南越撿漏已經晚了,
人家彎彎、小鬼子致富的時間比較早,早就來搜刮過無數次了。
其他陳文哲不知道,
他知道的一名彎彎的大收藏家,就收藏了南越很多古董書畫。
他本來是來南越做生意的,
沒想到意外獲得了南越的一件國寶,之后就走上了這條道路。
之所以知道這些,
肯定是加入了南越這邊的收藏圈。
南越最近幾十年經濟發展的很快,自然就有人發家致富。
這有錢了,各種愛好就都出現了,收藏,自然是雅好!
上一次一下收獲了,陳文哲在走出那座小市場之后,就直接吩咐手下,去打聽一下南越古玩市場的情況。
如果可以,找一名帶路黨也是可以的。
他還真沒想到,南越這邊的古玩,還真不少。
回到那家陶瓷工廠,安頓下來之后,陳文哲也算是找到了事情做。
陶瓷廠還在清理之中,等清理完成,自然會招一些工匠,把這家廠子重新做起來。
這樣一來,肯定要拉動當地經濟,最主要的是他能賺錢。
在南越賺錢,還是比較容易的,比如弄一大批青花瓷投入市場。
來這里的外國人的錢,與其讓南越人賺了,還不如讓他陳文哲賺了呢!
在這里的時間不短,陳文哲也算發現了,南越除了先前他說的那段特殊時期,其他時代制作的青花瓷,真就不咋地。
就算是現代制作的仿古瓷,也不算什么精品。
所以,
在國內沒法做的仿古瓷,在這里反而可以敞開了做。
要是陳文哲親自下場做,
他肯定能夠霸占南越高仿市場。
要想做瓷器,還需要一些時間,
最少瓷土、釉料都需要現賣。
這里可不是國內,購買這些東西的渠道,需要事先打通。
這個不著急,畢竟現在陳文哲還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去市場上撿漏。
最少他也要把南越各個時期的瓷器,都見識一遍,要不然怎么做高仿?
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他圍繞著南越各大城市,全都逛游了一圈。
雖然真正的精品青花瓷沒有找到多少,但是各個時代,各種器型的青花瓷,也是買了一些的。
比如青花荷花盤、青花花卉小盒、青花加彩花卉罐,這些比較普通。
好點的也有,像是青花象形水注,仿的不錯,也有七八十年的時間了。
這東西的真品,在彎彎那邊的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其他還有一些高仿,應該算是老仿了。
主要是仿制十五世紀末十六世紀初的作品,比如青花飛鳥盤、青花加彩獅戲大盤、青花鏤空花鳥執壺。
見得多,買的多了,陳文哲總結出一些規律。
國內是從十四世紀上半葉,由景鎮陶工生產出了精美的青花瓷器。
之后不長時間,南越便有了用青花來繪制鐵彩紋樣的趨勢。
再后來,南越青花和景鎮青花瓷,一起出現在熱衷于青花的世界的市場上,出現在伊斯坦布爾(土耳其)和亞達畢爾(伊朗)的皇家收藏品中。
關于南越青花的工藝技術,曾有人推測是元代景鎮的移民匠人,將青花技藝傳入南越。
還有人認為,南越陶工在十四世紀早期,就已能生產精致炻器,所以在模仿復制青花的技術上沒有什么障礙,而且本土工匠輕車熟路,更熟悉當地的材料。
南越青花的發展得益于明朝的海禁政策,這種不許片板下海的政策,極大的束縛了華夏陶瓷貿易的發展,使南越陶瓷擁有了廣大的國際市場和足夠的成長空間。
當然,這樣的繁榮時間不長,受國內影響太大。
不過,直到十五世紀末,南越青花依然活躍在國際市場上,但在質量上已略顯頹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