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藝人,若不是自己主演的電影,一般是不會主動推薦的。
畢竟,任何一部影片不會得到所有影迷的認可。
推薦電影是有風險的。
得到粉絲認可,那自然不用說。
粉絲不認可呢?
恐怕難免會有些意見。
你他么推薦的什么玩意兒?
吃力不討好。
不過,這次《盜夢空間》卻十分驚人。
幾乎參加首映的明星藝人都在微博上推薦了。
而且似乎還念念不忘!
討好張十三?
顯然沒那必要。
畢竟這又不是張十三第一部影片。
要討好早干嘛去了。
如此也未必能討好。
而且從哪些人的反應來看,也不像是什么為討好而推薦。
他們跟那些媒體記者,影迷等一樣,有些為那部影片而著迷。
這讓影迷對這部影片期待的同時多了幾分好奇。
這種期待和好奇甚至有些迫不及待。
第二天,七月二十三日。
《盜夢空間》全面上映。
《機器人》和《特工》這兩部好萊塢大片也在華國,以及其他國家和地區上映。
當然,北美除外。
《機器人》在北美上映了一個星期。
而《特工》卻還要遲一個星期才上映。
國外暫且不知。
可國內卻從實時票房上面看得一些端倪。
只是讓人有些難以置信。
“網上實時票房是不是出錯了?”
趙辰看著手機,有些驚訝的說道。
他對這部影片的票房自然十分上心。
他雖然不是這部影片的男一號,可戲份并不少,可以說是僅次于男一號李華。
影片越火,對他自然越有利。
“怎么了?”劉菲菲忍不住問道。
她和王嵐其實都算是女主。
王嵐的戲份或許比她多,可若說角色誰更出彩,恐怕還是她的這個角色。
何況,她也無需跟王嵐比。
“你們自己看吧。”
趙辰也不知道如何說了。
張榆也有些好奇,拿起手機上網一查,頓時有些錯楞。
《盜夢空間》的實時票房破五億了。
而《機器人》和《特工》那兩部影片的票房不過兩千來萬。
這差距,二十幾倍啊!
排片雖然有些差異,但不多啊!
而且如此才是中午,都還沒到晚上觀影高峰期。
“這”
“應該不會弄錯了吧!”
“我們的電影好像票都賣完了,明天的都不知道賣出多少了。”
“那兩部好萊塢大片似乎上座率很低啊?”
未多久,眾人發現了端倪。
網上實時票房那是包含了預售票的。
不過,這已經可以看出影片首日票房會很驚人。
“可惜排片若是多一點的話,或許能夠打破單日票房紀錄。”胡陽開口說道。
他也算影片主演之一,自然雖劇組一起跑宣傳。
藥劑師或許不如洪明浩的偽裝者戲份多,但也算是盜夢團隊中的一員。
“若是那兩部影片的上座率一直這么低的話,《盜夢空間》臨時增加排片也不是不可能。”
張榆見李華和趙辰等人看向自己,隨即笑著說道。
他說完,隨即拿起電話打了起來。
李華等人看向他,自然清楚他能搞定這事兒。
如此情況,這其實也有些出乎他的預料。
不僅僅是《盜夢空間》票房爆炸,還有就是《機器人》和《特工》這兩部好萊塢大片竟然撲到這種程度。
兩千多萬啊?
哪怕觀影高峰期票房暴增,恐怕也難破億。
這估計也是好萊塢大片遭遇的滑鐵盧了吧?
這種級別的好萊塢大片,哪怕是口碑崩了,在華國首日票房都少有不破億的。
畢竟如今華國好歹是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
好萊塢大片可是在全球電影市場橫行無忌。
排片又那么高。
難破億,那就足以說明影片的上座率低得讓人發紫。
為何如此?
估計誰都看得明白。
因為這兩部影片與《盜夢空間》同天上映。
國內影迷自然優先選擇《盜夢空間》了。
而且兩部影片多少也遭到抵制。
至于那兩部影片為何還有那么多票房?
恐怕很大一部分原因還進入影院的影迷買不到《盜夢空間》的票,又不愿意白跑一趟,所以勉為其難的看了那兩部影片。
畢竟,國內影迷不可能全都抵制這兩部影片。
口號喊得響亮,卻不會付之行動的人并不少見。
在許多人看來,口號那是喊得別人聽的嘛。
若是《盜夢空間》口碑不好,而那兩部好萊塢大片口碑好。
張榆哪怕有主場優勢,恐怕也是干不過的。
畢竟,你自己不爭氣,怎么讓別人支持你。
不過《盜夢空間》的口碑是極好的。
比那兩部好萊塢大片都好。
不僅僅國內好。
國外也是如此。
晚上,觀影高峰期。
《盜夢空間》的實時票房已近七億。
而另外兩部影片的票房不過三千多萬。
如此差距,三部影片的排片自然臨時變動。
這就是主場的優勢。
何況,萬盛集團旗下有國內最大的一條院線。
而十三影視如今也在這方面有不小的建樹。
這種情況,臨時增加排片也不算壞了規矩。
好萊塢那邊也絕對沒話可說。
給了你們那么高的排片,你們自己不爭氣,怪誰?
一增一減,票房差距拉得更大了。
第二天,首日票房出來。
《盜夢空間》以破五億的單日票房位居榜首,并且打破了國內單日票房紀錄。
而排在第二的《機器人》和第三的《特工》卻不足五千萬票房。
上座率低得難堪。
兩部好萊塢大片算是撲得慘不忍睹了。
而第二天,排片調整之后,彼此差距必將進一步拉大。
國內票房喜樂大奔,而北美等地的票房也是如此。
《盜夢空間》北美首日票房近四千萬美元,直接壓下上映一個星期的《機器人》登頂當日票房榜。
而影片口碑驚人,網上的話題度并不比國內差多少。
第二天,影片在北美影院增加了近千。
估計票房有增無減。
這絕對是個好消息。
而歐洲和亞洲其他國家和地區呢?
有些未能干過那兩部好萊塢大片,而有些國家和地區卻將之壓在了身下。
尤其是亞洲其他國家和地區。
特別的對面那小國。
畢竟人家小日子過得不錯,而且還是全球曾經的第二大,如今的第三大電影市場。
《盜夢空間》直接拿下單日票房冠軍。
壓得那兩部影片根本沒有翻身之機。
這與小三井的扮演者乃是其國人氣不低的明星不無關系。
這對于票房的促進不可謂不小。
另外,李華和張榆在他們那兒也有不小的票房號召力。
尤其是李華。
他當年打入好萊塢的基礎,可不僅僅是功夫好,能打。
最主要的還是他在亞洲地區的影響力。
當然,票房高,或許還有影片劇情滿足了他們某種心里幻想。
看看那世界第一大國的大佬都不是我們國家大亨的對手,竟然需要請“竊賊”利用這種不正當的競爭手段才能獲勝。
就問你們牛不牛?
不管什么原因,票房全球熱賣,而且口碑也是極好。
這部影片已然成功。
哪怕有兩部好萊塢大片夾擊,張十三新片《盜夢空間》也取得了成功。
或許還有更大的成功在后面。
因為《盜夢空間》在全球的口碑比那兩部好萊塢大片好上許多。
哪怕是北美市場也是如此。
口碑贏了,票房還遠么?
畢竟《盜夢空間》也是一部標準的大片,不比那兩部好萊塢大片差。
從全球各地市場反應來看,《盜夢空間》叫好又叫座。
上映第二天,口碑發酵,票房自然凸顯了出來。
國內就不用說了。
《盜夢空間》票房不如首日,但也近五億。
兩日累計票房近十億。
這絕對也是一個破紀錄的票房。
而那兩部好萊塢大片呢?
累計票房也只有《盜夢空間》的零頭。
都沒一部累計票房破億的。
上映兩天不破億?
太慘了!
國內許多影迷表示,寧愿去多刷幾遍《盜夢空間》,也不想去看那兩部所謂的好萊塢大片。
國產影片更優秀,為何不支持呢?
何況,《盜夢空間》也值得多刷幾遍。
國內影迷對這兩部針對《盜夢空間》的好萊塢大片還是充滿了敵意的。
如今有人若是去看了那兩部影片,都會被罵。
甚至被周圍的人疏遠。
這種“風氣”的影響力絕對是難以想象的。
當然,這里面顯然也有宣傳的效果在。
不過也有張十三的影響力在。
很顯然,好萊塢低估了張十三在國內的影響力。
或者說所有人都低估了。
華國影迷其實還是很愿意支持國產電影的。
只是以前的國產電影自己不爭氣而已。
如今一部揚眉吐氣的華語電影誕生了,又豈會不支持?
而國外票房呢?
不少國家和地區,《盜夢空間》上映第二天就實現了反超。
當然,那些本就是單日票房榜首的國家和的確,無疑也繼續蟬聯著。
像北美電影市場,《盜夢空間》第二日票房不減反增,直接破了四千萬美元,比《機器人》的單日票房翻了一倍有余。
當然,這與《機器人》提前上映一周,潛力耗損許多有關。
不過,從其表現來看,北美票房超過《機器人》顯然不是問題了。
因為《盜夢空間》在北美上映的影院又增加了。
《盜夢空間》火爆全球的同時,關于“夢境”的話題也引得全球熱議。
國內,各大書店《周公解夢》直接賣斷貨,還登上了熱搜。
當然,最為熱議的還是影片結局。
柯布究竟回到現實了沒有?
回去了么?
網上討論很多,各有說辭,誰也說服不了誰。
而最具說服力的張十三,卻始終不予回應。
影片的許多細節也被越來越多的影迷給挖了出來。
比如李華曾在首映上提及的主角時有時無的道具。
那道具戒指自然被影迷給推測出來。
而這也得到了李華的回應。
他就是曾以這個戒指推測出主角回到了現實。
而張榆對他說的那話,在宣傳期間也被媒體給“追問”了出來。
“那為何不你認為柯布一直留在夢境之中,回到現實的是他的妻子呢?”
這話一出,讓許多人為之驚愕,頭皮發麻。
若是如此,那李華妻子一直在夢境之中與之為敵,其實是想讓他回到現實了。
細思極恐啊!
無數影迷表示腦子不夠用。
這電影還能這樣解讀?
然后,無數影迷跑到張十三微博下面詢問。
也有許多媒體記者在他宣傳電影的時候不斷追問。
究竟怎么回事兒啊?
“沒有答案,不就是最好的答案。”張榆笑著說道,“這不就是電影的魅力?”
張榆自然不會回答。
不管你如何回答,都會讓很大一部分影迷失望。
而這種討論遍及全球影迷。
《盜夢空間》全球票房大賣,不僅僅在國內將兩部好萊塢大片按在地上摩擦,其他國家和的確也是如此。
全球電影市場來看,除了北美市場還給兩部電影留了點臉面之外,其他國家和地區,幾乎全栽了。
只是沒華國電影市場栽得那么慘不忍睹而已。
《機器人》和《特工》這兩部影片估計是創下好萊塢大片在華票房的新紀錄了。
最低紀錄!
至于原因,估計會都知曉。
好萊塢對此事是一片沉默。
而沉默的背后卻是心驚不已。
華國票房失利,讓他們無話可說。
三部大片同時上映,初始排片高達百分之二十。
很理想的一個排片。
至于比不上《盜夢空間》的排片,那也屬于正常的市場反響。
張十三那部影片的票房號召力,在華國的確強上許多。
高一些也正常。
可他們萬萬沒想到張十三在華國的影響力那么驚人。
他們的影片拿下那么高的排片,竟然被抵制到那般程度。
上座率低得讓人難以置信。
排片減少,人家也是按照正常商業流程來的。
他們栽得無話可說。
之前,他們得知張十三竟然自己運作之下,讓他們兩部影片在華國與《盜夢空間》同期上映,還為之嘲諷了許久。
真是不自量力,自己趙實。
誰知道小丑竟然是他們自己。
他們為自己的輕視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之前嘲諷張十三這個華語電影人不自量力的安歇北美媒體,如今開始反過來嘲諷《機器人》和《特工》的投資制作發行方了。
哪怕《特工》這部電影在北美都還沒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