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衛、鄭三國聯軍,從三面圍攻晉國。
衛國和鄭國圍住了五鹿,進而威懾朝歌,而趙鞅卻只得是先讓韓氏和魏氏暫且分兵抵住。
而他自己,則是命陽虎先行領軍,試圖抵住田乞所率來的齊國大軍。
然而,只因晉國如今剛剛經歷了內耗,可謂疲態已顯。所以,陽虎不能取勝,只交戰數場,趙氏的大軍便漸漸是有些快支撐不住了。
趙鞅知情勢危急,便又匆忙來找到李然,焦急道:
“先生,如今三國俱來戰我晉國,實在是有些難以應付啊!不知究竟該如何是好?!”
絳城內,所有的人在聽聞齊國大兵壓境,皆是人心惶惶。
李然一入得趙氏府邸,但聽趙鞅直接是如此迫切詢問,李然則是一個拱手回道:
“還請將軍放心,如今可靜待魯國和吳國方面的消息即可!”
趙鞅聞言,卻又是垂頭嘆息道:
“哎…按理說,他們應該早就已經收到了消息,如今卻遲遲不得回應,他們該是不會來了吧…”
李然則是自信滿滿道:
“斷然不會!他們必來增援,將軍也不必慌張!吳王欲爭霸中原久矣,而且又昔日頗得晉國的好處,況且齊吳如今乃是比鄰之邦,對于吳王而言,自是要遠交近攻的,所以只要孫長卿能夠說破此間關系,便不怕他們吳人不來!”
“至于魯國,亦是同理,魯國苦齊久矣,如今有將軍在此振臂一呼,魯國又豈會不從?更何況,魯國尚有孔仲尼在,他亦是必來無疑的!”
“而楚國嘛…昔日在下與如今的葉公頗有交情,在下已于早些時候去得一份密信,希望葉公能夠替我們在南方牽制鄭國。此事對于葉公而言不過是舉手之勞,他應是無不應允的。”
“所以,如今趙氏雖看似危如累卵,實則是安如泰山!只要將軍能夠堅守得住,他們定會陸續前來支援!”
“還請將軍務必不能氣餒。將軍若都有了怯意,只怕舉國上下便無人能夠再戰。而士氣一潰,則將軍之大業就將前功盡棄啊!”
趙鞅苦笑一聲,又點了點頭,并是言道:
“齊、鄭、衛這三國聯合伐我趙氏,且來勢洶洶,實是讓人難以應對。但正如先生所言,兩軍對峙,勇者得勝!眼下我們也唯有堅守,才有一線生機!”
趙鞅有了李然的這一番話,心下亦是稍定。
于是,他立刻布置下去,由尹鐸看守晉陽,由李然坐鎮絳城,他自己則是親自領兵十萬,浩浩蕩蕩的是往晉東開拔!
趙鞅親自在臨城布置防御,朝歌則是因為面對的鄭國軍隊,所以趙鞅便派了陽虎鎮守,而蒯聵和郵無恤,則是各自領軍,在王屋山附近對抗衛國的大軍。
田乞所率齊師,也是有恃無恐,來到臨邑城下,直接下令攻城!
然而,趙鞅畢竟也不是泛泛之輩,接連幾天,田乞也都沒能拿下此城。
但田乞對此并不服氣,第三天,田乞下達了命令,告誡三軍是務必要將臨城拿下,拿下臨邑,且先登者,可盡得十丘之地!
齊軍也知道趙鞅就在臨城,一旦攻入城內,捉住趙鞅,那便是蓋世奇功。
于是,他們也都是以十人為一組,每面城墻約莫八組,共二十四組人手,奮不顧死的陸續前來爬墻攻城。
趙鞅此刻正站在城樓之上,也是身先士卒,矗立于城頭,指揮著將士們奮勇守城。
轉眼間,齊軍的又一輛撞車也已是抵達了城下。
這已經是齊人的第三臺撞車,眼看前兩波的撞車還在路邊燃燒著,這一臺撞車已經在撞擊著城門。
由于臨邑這座城池并不大,而且這個城門之前就已經被破過幾次,雖是進行了一些修繕,但是也經不住這撞車的威力。
眼看就要再次被攻破城門,正在這危機之際,陡然間,但見又一支異軍是從斜旁殺入,并是直接從腹部對齊國軍隊進行一番沖擊。
如此一來,齊國攻城的陣型瞬間便被沖得是七零八落,首尾不能相顧。
趙鞅在城樓上看的真真切切,也是觀察一陣,這才發現對面竟是魯國的軍隊!他不由是大喜過旺。
沒錯,這正是他一直在苦苦等待的援軍!
趙鞅稍一沉嚀,當即命人打開城門,他身先士卒,是和魯軍一起殺到了一塊。
齊國本來攻城正酣,眼看著城門即將攻破,卻沒有想到竟從旁又有一支軍隊是攻打了過來。而且,此刻臨邑又是門洞大開,城內無數的趙氏大軍又殺將了出來。
眼看自己這邊情勢是急轉直下,督戰中的田乞見狀,也是不由一陣大驚失色。司馬弦施,眼看情況不對,匆忙從旁勸諫田乞可先行撤軍,否則必將損失慘痛。
田乞看著魯國和趙氏的大軍匯合一處,知道大勢已去,這城今日也是必定拿不下了。
無奈之下,他只得下令暫且撤軍,保存實力準備來日再戰。
魯國率軍前來的,其實不是別人,正是孔丘的弟子子路!趙鞅見到子路,雖不認識,但也聽聞過子路的勇名。二人一見面,趙鞅立刻是上前答謝道:
“久聞子路大名,今日幸得子路相助,這才得以殺敗了田乞啊!”
子路則是憨憨笑道:
“由可是馬不停蹄的趕路,才算是沒有耽誤事情!趙大人。由乃是奉國君和家師之命,特意前來支援趙氏,而如今齊國軍隊已被我等一同殺敗,臨邑之危既解。”
“但是,據由觀察,此番齊師人數眾多,此戰雖遇小敗,但是畢竟其實力尚存,齊晉之戰,只怕是還遠遠沒有結束!”
趙鞅聽罷,又是一陣愁容滿面,一陣點頭并是嘆息道:
“子路此言極是!如今朝歌和王屋山那邊,情況尚且不明…實是令人有些擔憂吶!…”
子路則是與他寬解道:
“趙大人也不必擔心,我來時便聽家師說起,說如今楚國的葉公,吳國的孫長卿,都正在往這邊趕來!將軍既得子明先生相助,大事何愁不成?!”
趙鞅一直在苦苦守城,對于吳國和楚國的動向,也是有些不明,此刻聽到子路的話,也是放下心來。
所以,趙鞅也是點頭道:
“既如此,便多謝子路吉言了!”
趙鞅將子路迎入城中,并且是繼續加緊了戒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