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112、攻臨淄(二)

  “王將軍!”

  徐和不滿地瞥了王政一眼,示意對方適可而止。

  自己為了大局才暫且揭過了剛才那一幕,這豎子怎么又來添亂了?

  適當讓這些人清醒一下,可以,這沒問題。

  但你把臨淄城說的銅墻鐵壁一般,官軍數量又這么多,干什么啊?

  這是要把這些主動上門的打手全給嚇跑了啊!

  按王政所言。

  城防軍,民團,加上濟南樂安兩郡抽調的官兵,再加上那些豪強,鹽販出人出力。

  這總數一萬二千人是什么概念?

  無論裝備,士氣,戰力,可都是遠遠勝過他們這群雜兵的。

  何況對方還有堅城可以依仗?

  所謂的青壯十萬,更多是青瘦十萬,壯...能吃到壯的地步有多少會跟著他們造反?

  至于什么總人數四十萬....一群老弱婦孺再多能有什么用?

  何況臨淄城內同樣也有近十萬的人口啊。

  能在這里生活的人,恐怕才能算的上青壯吧?

  這么算下來...

  徐和都有些恍惚了...

  好像攻陷臨淄也確實不是十拿九穩啊..

  既然都造反了,便是之前對行軍打仗無知,如今也多少知道一點兵法韜略。

  十則圍之....

  突然好像有難度了啊。

  看到徐方這反應,王政倒依舊淡然自若,只是笑笑。

  他清楚徐和的顧慮,卻只覺對方杞人憂天。

  嚇跑這群人?都造反了,還想跑?

  這是造反吶,你當請客吃飯呢。

  那是有進無退的一條路!

  這等謀逆大罪,任何封建王朝的朝廷都絕對不會姑息容忍,勢必要趕盡殺絕。

  便是招安,首先也要建立在兩個前提。

  一,要么能跑,要么能打,讓官方始終沒法用簡單省事的咔嚓來解決你。

  二,實在抽不出精力,兵力,物力,你又是在一些核心腹地肆虐。

  只有這樣,招安才會納入中樞的考量舉措。

  而此時的青州呢?

  實際的控制者可是曹操集團啊,對方的發育階段被這群人在后方搗亂,恐怕生撕活剝的心都有。

  怎么會放過他們?

  所以接下來,王政立刻就在這點上抽點描繪。

  把未來的魏武形象提前科普給了這群人。

  待他又一次滔滔不絕后,所有人的臉色都變得灰敗了。

  不少人已隱隱有些后悔起來了。

  周圍人的神情變化盡收眼底,眼看火候也差不多了,王政話鋒突然一轉。

  畢竟還需要他們攻城時出力啊,還是給這些烏合之眾一點信心吧,

  順便....也裝一下筆。

  “其實官兵人數不是什么問題,莫說一萬二,便是兩萬四又如何?”

  “當日我便曾帶領兩千人馬在野外正面大破六千官軍!”

  “上次是這群官兵跑的快,走了三千活口。”

  王政冷笑一聲:“這次他們困守城內,我必要一竟全功!”

  聽到這話,所有人同時一怔,眼中或是露出意外,或是顯出懷疑。

  兩千人馬?

大破六千官軍  還是正面作戰?

  這種夸張的戰績,會出現在農民起義軍的身上?

  “各位若是不信,可以問問徐帥。”眾人的反應落在王政眼里,他直接擺出證據:

  “那日徐帥也在場。”

  聽到這話,所有人的眼神唰唰地全聚焦在了徐和。

  “咳咳...”徐和不想承認,卻又不能否認,只得含糊其辭的道:

  “天公將軍神勇過人,當日一馬當先,卻是少年英雄啊!”

  眾人同時點頭,那就是真的了。

  登時人人士氣一振。

  剛剛被王政的話嚇的冷卻的雄心壯志,又被其驕人戰績再次熊熊燃起。

  “不過野外與攻城不同啊...”陳皎還是有些擔心:

  “就如剛才徐帥所言,官軍的守城器械可十分充足啊,什么投石機,床弩...”

  “太平軍軍也有投石機和床弩!”

  見王政只出現了片刻,便讓眾人隱隱以其馬首是瞻,徐和沉不住氣了。

  忙不迭的亮出家底:“此次起義,我已準備許久,兵強馬壯不說,說到攻城器械,也早備齊,不僅有,數量還不少!”

  聞言人人面露喜色,再一次聚焦到徐和的視線,紛紛帶著信任和仰慕。

  他們這時似乎又想起了。

  這個徐和渠帥,可不是一般人啊。

  造反,人家是專業的!

  酒桌上的氣氛,開始重新熱烈起來。

  王政似笑非笑地看了眼徐和,卻也沒再刻意壓制對方。

  少年的外表下,骨子里同樣是個成熟的靈魂。

  爭什么面子?

  里子才是關鍵!

  只要有足夠的實利,他不介意在這個所謂的同盟里做第二。

  討論到現在,才算真正達到了知己知彼的狀態。

  接下來,自然是具體的如何攻城了。

  這點上,最后還是徐和做出了決定。

  王政也表示了贊同。

  畢竟之前他兩次攻的都是縣城這樣的小城,全靠系統帶來的戰力非凡,強自攻破,

  其實手段頗為粗糙。

  相比之下,還是這位渠帥經驗豐富嘛。

  徐和籌謀良久,對如何攻臨淄自然有全盤計劃,便對著眾人侃侃而談。

  臨淄北面不是有三面城門嗎?

  那就三面齊攻!

  如果只攻一面的話,官軍可以利用堅固的城防體系,集中全部兵力跟起義軍們慢慢消耗。

  這是最麻煩的拉鋸戰,不但不知道要葬送多少人命,而且最麻煩的是耗時太久,有可能一兩個月都未必能分出勝負。

  在徐和看來,這絕不可行。

  他可不像王政有先知之力,不知道曹操快要沒功夫管他們了。

  所以,出于時間上的考量,徐和其實和當初的于禁攻趙縣的手段類似。

  三面齊攻的時候,看看哪一面城門防御最薄弱,后期便改成兩面佯攻一面主攻。

  同時通過兵力的調動,另外兩面佯攻其實也可以在任意時刻變成真正的進攻。

  繼而欺騙臨淄軍,以求在某段城墻上取得突破。

  至于誰先攻城之類的問題,同樣也不難,抽簽后輪流攻。

  反正這臨淄城三天五天是攻不下來的,各家都能輪得到。

  聽到這里,眾人紛紛以為然,又是陳皎帶頭開口,問出了最后一個問題。

  也是大家最關心的。

  攻下臨淄后的收益,如何分配?

  徐和撫須沉吟了會,笑言,這個等攻城之后再做決定。

  對于這個回答,在場眾人頗有微詞,隨即大家同樣望向王政。

  似乎希望他帶頭反對。

  王政卻只是點頭,連連稱好。

  他為何要反對?

  徐和用心一望便知。

  接下來的戰斗必然殘酷血腥,這些勢力在攻城期間更是很大可能要有幾家損失殆盡。

  到時候,沒有了手下勢力,還敢留在臨淄張口要好處?

  而按照徐方的想法,無非是哪怕沒有某一股徹底消失,既然是輪換主功,那折損相差自然仿佛。

  同等損耗,徐和的人數最多,勢力最強,到最后,他和別人的差距反而比現在還大!

  到那時,他徐和是一個人獨吞,還是留點湯水給其他人。

  恐怕都要看心情了。

  王政卻全無所謂,因為他也是這樣的打算。

  想到這里,他看了眼徐和,卻見對方正好此時也望了過來。

  視線交觸,四目相對。

  兩人同時笑了起來。

  那是十分相似的笑容,都帶著意味深長。

  所以,在兩個最強的勢力一方提議,一方默認之下。

  其他勢力縱然有不情愿的,也只能捏著鼻子認了。

  商議完畢,宴席自然也散了。

  婉拒了徐和留他在城內過夜的邀請,王政直接帶著吳勝等人出城向營區馳騁而去。

  入營前,他回頭望了眼北面的巍峨大城。

  此時殘陽如血。

大熊貓文學    騎砍三國之御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