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置

第三百七十一章 軍事貴族

  祭天儀式完成后,又經歷一系列繁雜儀式,最終,才在禮樂聲中,回到皇極殿中,

  文武百官佇立,李修一步一步踏上御階,最終,駐足于那至尊皇權寶座之前,轉身,坐下。

  于御階龍椅之上,俯瞰群臣,亦是俯瞰這天下!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大恒初立…”

  早已準備好的一封登基詔書,在此刻,終于在這法理大義并存之時,由已然激動得有些顫抖的王五高頌而出。

  “禮畢,拜!”

  登基詔書宣讀畢,王五面色潮紅,顫抖著聲音,再次高呼。

  “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群臣參拜,登基大禮,在這一刻,亦是徹底圓滿。

  當群臣參拜完畢,文臣倒也還好,一個個神色淡然,畢竟,他們,可沒什么從龍之功,但對一眾武勛而言,這,卻是他們期待已久之時。

  也是如今天下局勢將變,他們依舊逗留于京城的最大原因。

  世間之功,最大者,莫過于救駕與從龍。

  而他們,是數百年都難有的從龍之功!

  登基過后,自然是大封有功之臣,封的,自然是他們這些從龍之臣。

  注視著殿中眾武勛難抑之期待的神色,李修目光微閃爍,朝王五點頭示意,隨即,王五立馬拿出那一封同樣早已擬定好的封賞名單。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封三邊總督徐楓為靖國公,賜丹書鐵券…”

  “封山海督師趙武為遼國公…”

  每一道封賞旨意高頌而出,殿中武勛之激動,就明顯濃郁幾分。

  幾乎原本之勛爵,通通皆是上升一個臺階,沒爵位的,獲得爵位,伯爵成侯爵,侯爵成國公…

  陛下的封賞之厚重,顯然超出了他們的預料。

  但同樣很是顯然的,如此厚賞,他們其中,絕大部分人的功勞,顯然還撐不起這等厚賞。

  畢竟,有一個標桿,早早的就立在了他們所有人心中。

  如今之陛下,曾經是以何功封侯?又以何功封公?

  他們不說媲美那等輝煌功績,但相差太遠,名不符實,在軍中,說話的底氣,可就不那么足了,軍中,可不是看什么爵位說話的,軍功,才是最大的底氣。

  在場之武勛,腦袋不靈光的,自然只是少數,一個個似乎也有些明白了這次厚賞的用意了。

  而此時,李修注視著這一個個搖身一變,成為國公,侯爵,伯爵…的武勛,目光閃爍之間,思緒,卻已是飄忽。

  他篡明而立,大恒自然是承襲明制。

  在之前,他雖一直致力于對大明制度進行著良性的調整,但奈何,身不由己,只來得及對軍隊進行調整改變,便走到了這一步。

  慶幸的是,軍改,掃平了大明軍隊的大部分弊病,讓他有了足夠的底氣與倚仗。

  就好比現在的封賞一般,公,侯,伯,三等爵位,按明制,皆分世爵,流爵。

  世爵自然是世代傳承爵位,也就是傳統意義上的與國同休。

  而流爵,按明制,是不得襲爵,只得世襲前人武職。

  但,無論是武院的創立,還是但凡軍中將領升遷任職,皆需武院進修,以及這場引起驚天風波軍改,很大程度上,就是為了革除軍中的弊病沉珂。

  而武職世襲,無疑是其中最大的一個弊病,也是重點革除的對象。

  故而,軍改完成之軍隊,無論是衛所,還是營兵,早已不存在武職世襲的可能。

  爵位世襲,李修雖有心改變一下,但顯然,數百年的世爵尊榮,與國同休,世襲罔替帶來的人心向往。

  縱使是他,也有心無力,甚至,不可能改變。

  但,從某種程度上看,一定程度上的世襲罔替,對武人之存在,也是有一定積極意義存在的。

  畢竟,世襲罔替的話,縱使世襲的是一群躺在祖輩功勞簿上的廢物,憑借世襲罔替四字,廢物也有堅實的倚仗,有了這份倚仗,也能牢牢守住武人該有的一畝三分地。

  只要不出現如明朝土木堡那等直接葬送整個勛貴,完成事實意義上的武勛斷代,文臣徹底侵占武人權利的局面,也基本上不太可能出現。

  文武有制衡,那就不會如大明那般,陷入近乎惡性循環的黨爭…

  而流爵,既不能世襲爵位,又不能世襲武職,這對武勛而言,顯然不是一個好事,大恒靠武勛而立,如此動蕩軍心之事,自然不能出現。

  如此,李修便將在大明被廢除的子,男,兩等爵位拿了出來。

  公,侯,伯,子,男。

  五等爵位,皆分世爵流爵兩種,世爵,世代傳承,與國同休,流爵,則是遞代降等,當然,若子孫后代不是躺在祖宗功勞簿享受的家伙,有能力立在大功,升爵,亦是可以。

  而此次封爵,除徐楓嚴順等四位公爵為世爵外,其余者,無一例外,皆為流爵。

  就如李定國,雖跟著他南征北戰,功勛也算赫赫,但,這次封賞,也不過是一個子爵。

  但,縱使只是流爵,較之這些將帥的功勞,這些爵位,無疑也是厚賞了。

  畢竟,絕大部分將帥,所立之功,無非也就是坐鎮一地,平了幾股賊寇,保一地安寧,完成基本的職責而已,真正與外敵作戰,并立下決定性戰功的,寥寥無幾。

  當然,流爵之因,也只是增加子男兩等爵位的其中一個原因。

  更大的原因,就是李修不希望勛爵,亦或者說勛貴,如大明那般徹底形成閉環,固步自封。

  畢竟,公,伯,侯,三等爵位,按制,非社稷軍功不可封,再加之隨著混亂之后的承平,那必然會導致,軍事貴族,得不到補充,且人數稀少。

  如此,再加之世襲罔替,那必然會再重演輪回。

  若加上子,男兩爵,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爵位的珍惜程度,對勛貴,亦或者說大恒軍事貴族的人才補充,無疑是有著頗大的作用。

  再加之對世爵的嚴格控制,以及保持武院的作用發揮,只要制度健全,監督到位,保證勛貴集團的活力以及人才的交替,問題,應該不大。

  當然,這些,還僅僅是李修目前的設想,除了定下五等爵位外,其余諸多制度思考,大都還停留在腦海之中,等待著實踐之中的完善。

  但可以預想得到的是,以如今天下的內憂外患,以及如今世界的大時代,在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武勛,都會壓過文臣,武強文弱的格局,恐怕會持續非常漫長的一段時間。

  如日之恒,如月之升。

  昭昭日月,武運昌隆。

  在這封賞喜悅之間,李修亦是忍不住輕聲微喃…

  ------題外話------

  今日更7500

大熊貓文學    長生從錦衣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