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樓之上,李修立在朱由檢身旁,兩人皆是注視著沿著城門源源不斷涌出京城的勇衛營大軍。
不同于朱由檢注視著這浩蕩兵戈的興奮,此時的李修卻是眉頭緊皺,似是在思慮著什么。
過了許久,朱由檢才頗有些不舍的從這森寒兵戈之上挪開了目光,或許是因李修的潛移默化影響,朱由檢哪怕登基了,對兵事的喜愛,卻不僅未曾減弱,還明顯變強了許多。
只不過,兵者,兇器也,自從朱由檢登基后一時興起跑到勇衛營視察一次,結果被滿朝文官群起而噴之后,朱由檢就不得不將對兵事的喜愛,壓抑起來。
雖然宮中也有內操軍,但以太監為兵員的軍隊,裝備再好,也始終只是一個樣子貨。
“若大明兵將,皆有這般精銳,朕哪里還用如此之憂心!”
“陛下放心,會有這么一天的!”
李修沉默些許,拱手應聲。
“希望吧!”
朱由檢輕嘆一聲,搖了搖頭:
“愛卿你身份特殊,少不得遭人算計,一定要小心!”
“朕已讓東廠與愛卿你保持聯系…”
說完,朱由檢停頓一會,又道:“非常時期,可行非常事,當以保全自身為重!”
此言入耳,李修皺著的眉頭也不禁舒緩些許,笑道:“若真是這樣,到時候恐怕陛下少不了要給末將收拾一下爛攤子了!”
朱由檢笑著搖了搖頭,他也沒說什么,與李修相識這么久,他自然清楚,眼前這李修,可遠比他想象中的還要謹慎。
無論是對百官,亦或者是對他這位天子…
萬余將士,兵戈橫列,再加之押送糧草軍械之將士民夫,蔓延官道數里,可謂是一眼望不到頭。
持令游騎飛奔于大軍兩頭,傳達軍令的同時,亦是維持著大軍行軍的秩序。
大軍正中,帥旗招展,顯眼至極的李字旗清晰證明了大軍的軍心匯聚所在。
李修跨坐戰馬之上,手中的那一份被他研究了不知道多少次的輿圖,此刻亦是占據了他的所有注意力。
按照朝廷規劃,勇衛營活動范圍,自然是在北直隸范圍內,嚴格來說,就是鎮壓北直隸的幾個草頭王,以及防備陜西山東一代的農民軍流竄到北直隸。
任務自然可以算得上簡單,當然,這次費勁心思將勇衛營從京城弄出來,主要目的自然不是為了這些農民軍。
這一點,不管是朱由檢還是李修,兩人早已形成共識!
畢竟,勇衛營在京城,稍有動作,那就是立馬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甚至,哪怕勇衛營什么都沒做,但勇衛營也早已成了不少文官的眼中釘肉中刺。
更別說朱由檢與李修兩人都心心念念的擴軍了!
估計稍有動作,那迎接兩人的,那就是滿朝百官的口誅筆伐了。
但在外自然不同,正所謂天高任鳥飛,便是如此。
糧草不缺,軍械早已準備妥當,至于兵源,那更不用說了,遍地的災民,隨便給口吃的,那就可以收攏一大堆了。
待到擴軍完成,再歸京城,木已成舟的情況下,誰說都沒有用。
這一點,李修與朱由檢兩人亦是早已心照不宣。
思慮許久,李修隨手拿起炭筆,在這副輿圖上圈上幾點,才將輿圖收起,環視一眼行軍序列,目光也不禁望向遙遠的北地,眉頭亦是再次皺起。
后金出兵蒙古的消息,耗費月余時間,自然已經傳到了京城。
李修自然也從朱由檢處得知,毫無疑問,歷史已然再次分岔。
只是不知,后金出兵蒙古,是單純的為了壓服蒙古,還是另有所求?
聯想到后金細作如今在大明各地攪風攪雨,再加之天啟駕崩,朱由檢這個新帝即位,朝局多有動蕩,以及后金進攻寧遠失利,也不得不讓李修覺得,后金此次進兵蒙古,恐怕是另有所求。
當然,最最重要的是,至如今,也未曾有努爾哈赤逝世的消息傳出…
努爾哈赤沒死,且還進軍蒙古…
種種思緒流轉于腦海,一個歷史上已經發生的可能愈發變得肯定,李修心中的緊迫感,亦是愈發升涌起來。
“傳令下去,讓徐楓,周遇吉過來!”
“遵命!”
傳令兵領命,快馬而出,很快,奉命軍中巡視的二娃子與周遇吉兩人便快馬而來,翻身下馬,半跪在地。
“末將,參見將軍!”
軍中規矩森嚴,饒是二娃子,在軍規哦潛移默化之下,除了平日里兩人相處,其他時候,亦是以將軍為稱呼。
示意二將起身后,李修才將那份輿圖遞給了二娃子兩人。
“按照這個行軍速度,至少小半個月才能抵達預定區域,本將欲以你二人率本部為先鋒,先行一步。”
李修話音落下,二娃子兩人也都沒急著回話,而是默契的將目光看向了那份輿圖上,上面被李修圈起來的兩個地名,對兩人而言,自然不陌生。
如今的北直隸,雖說大小民亂不少,但真正鬧騰起來的也只有三處,而且皆是處在北直隸與其他各省交界邊緣。
當然,再怎么鬧騰,也改變不了農民軍的本質,在沒經歷數次蛻變之前,農民軍,縱使兵力再多,也改變不了其目前不堪一擊的本質。
甚至,若非朱由檢強行推動勇衛營出京,光是各地衛所的力量,就足以讓這些農民軍喝上一壺了。
“剿賊之事本將就不多說了,最重要的是挑選精壯,編練輔兵,本將給你們三月時間,三月之后,再率部與本將匯合。”
“末將遵命!”
軍令已下,二人自然不敢有絲毫異議,異口同聲領命而去。
望著二人快馬而去的身影,許久,李修似乎才回過神來,看向身旁的一名宦官模樣的男子。
此人,自然就是朱由檢安排過來的東廠聯絡人,名為李志。
“李公公!還得勞煩你派人走一趟了。”
對待宦官,李修的態度依舊是頗為和善。
“將軍請吩咐?”
李志態度擺得倒是頗為端正。
“勞煩公公派人回一趟東廠,請曹公公多關注一下蒙古態勢,若有異變,勞煩曹公公及時通知一下李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