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把英國弄出去?
其實,從大明帝國的軍隊以強硬的姿態進入東京,在法國、俄羅斯以及奧匈帝國的公使們以強硬的姿態發表支持大明的宣言起,英國就已經失去主動權。
其實這也是巴夏禮他當然希望能夠阻止大明軍隊的進入,但是他卻沒有任何選擇,不是因為實力,是因為他沒有辦法在第一時間作出決定。
對于一線外交官來說,他們根本就沒有任何自主權。
而這也是朱大皇帝為什么會御駕親征的原因。
畢竟,在這個時代,通信看似已有了進步,但是無線電報仍然為大明的絕密,而有線電報還沒有布滿世界,如此一來,前方的外交官們,根本就不可能急時的將時局的變成告知后方總部,而總部的最新指示也無法急時告知前方,正是信息上的滯后,不僅會把許多簡單的問題變得極其棘手,而且還會讓主動權讓人。
就像現在的東京,隨著大明軍隊的進入,主動權完全掌握在了大明的手中。
在朱大皇帝抵達東京的當天,一份加急電報就從東京通過海底電報線路發經過海州、香港、西貢、新加坡、印度以蘇伊士運河,發往英國本土。
短短幾個小時后,唐寧街11號的首相辦公室里,本杰明·迪斯雷利這位就任后一直大力推行殖民擴張的英國首相,正神情嚴肅的與海軍大臣亞歷山大·米爾恩爵士以及外交大臣愛德華·亨利·斯坦利,他們齊聚一堂,所討論的話題只有一個——東京危機。
“先生們,你們已經了解到那里發生的事情了,現在我們應該如何處置此事?”
面對首相的詢問,斯坦利直接了當的回答道。
“首相閣下,“東京危機”已經不僅僅是我們和美國、和大明之間的問題了,而是我們第一次真正意義上面對“四皇同盟”的威脅,閣下,過去,我們對“四皇同盟”有著這樣那樣的推測,我們曾經一度懷疑過四皇必定是各懷鬼胎,他們之間的合作是不可持久的,可是現在看起來,我們是多么的幼稚啊!”
斯坦利的臉上充滿了苦笑。
“現在我們可以看到他們的腳步一致的,在大明帝國于日本擴張的時候,法國、俄羅斯、奧地利他們都站在了大明帝國的一邊,如果我們因為東京事件,對大明宣戰,或者與大明爆發沖突,那么…”
將目光投向了一旁的海軍大臣,
“上將,如果戰爭爆發的話,你覺得我們能夠擊敗他們嗎?”
面對外交大臣的詢問,亞歷山大·米爾恩爵士用一種無奈的語氣說道。
“在過去的幾年中,大明、法國、俄國、奧地利,他們都在不斷的加強海上的軍備,在四皇同盟之前,我們的海軍是等于第二和第三海軍強國的總和,但是現在,我們需要面對的是四個帝國,除了法國和大明在一不斷加強海上軍備之外,俄羅斯建造了四艘“葉卡捷琳娜二世”級,也就是“南華級”戰斗艦的改進型,它的噸位更大、裝甲更厚,奧地利則希望引進大明的“臨海級裝甲艦”,總之,我們所面對的海上力量,已經不再是挑戰了,而是在未來的幾年之中,會全面超越過我們!”
給出這樣的回答之后,亞歷山大·米爾恩的表情是苦澀的,作為海軍大臣,他一上臺,就基于“南北戰爭”的經驗——美國戰艦攔截英國郵輪“特倫特號”的事件。確定了戰爭時期對貿易保護的迫切需求,要求建造新巡洋艦在戰爭中保護英國商船。
可是“四皇同盟”的出現,卻改變了一切。
“過去皇家海軍考慮的問題是,如何保衛戰時的海上運輸線,但是現在,皇家海軍面臨最迫切的問題是如何在海上決戰中,擊敗來自四國的挑戰!可以說,現在皇家海軍面對的挑戰是前所未有的,甚至遠超過拿破侖時代。”
深吸一口氣,亞歷山大·米爾恩的眉頭緊鎖道。
“眾所周知,在過去的幾年中,憑借著工業科技上的優勢,大明已經打造了一支實力不凡的海軍艦隊,他們的軍艦設計更加合理,動力更強勁,火力更強大,而現在他們還把技術擴散到法國、俄國、奧地利,這樣的威脅,是我們從未面對的。”
海軍大臣的回答,讓本杰明有點是糾結了,什么時候,大英帝國陷入過這么尷尬的境地?
打吧。
需要考慮的不僅僅是大明,而是實力極其雄厚的“四皇同盟”。
不打吧,難道大英帝國就這么認了慫?
“閣下,我以為現在對于英國來說最重要的問題根本就不是日本。”
面對沉默不語的首相,斯坦利直接了當的說道。
“現在我們所有人都看到了“四皇同盟”對于大英帝國的威脅,這種威脅并不像過去一樣僅僅只是存在于紙面上的,而是現實意義中的,可以說,某種程度上而言“東京危機”對于英國,并不是一件壞事兒,至少他都充分暴露了我們的敵人,他們已經結成了緊密的同盟。一個會對不列顛產生威脅的緊密同盟。”
“確實,在東京事件之后,“四皇同盟”就成為了帝國面對的最為緊迫的問題,如果我們不能建立新的同盟,或者瓦解這個同盟的話,它勢必會成為帝國在全球利益最大的障礙。而現在我們所需要做的就是在建立一個屬于英國的同盟的同時,去瓦解他們的同盟。”
對于自從出任首相之后,一直大力推行對外侵略和殖民擴張政策的本杰明來說,他清楚的看到了“四皇同盟”對英國殖民帝國的威脅,過去這種威脅是潛在的,而現在這種威脅卻已經擺上報臺面。
一直以來,對于來自外部的威脅,英國政治家們都是極其敏感的。自從“四皇同盟”建成后,英國就一直試圖建立一個反對“四皇同盟”的同盟,不過收效甚微。
這是因為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英國還沒有充分意識到這個同盟對于英國的威脅,而另一方面是因為英國沒有能開出合適的價碼,畢竟所謂的“同盟”看似是基于友誼,可是本質上卻是基于利益。同盟的本身就是有價的。
在英國沒有辦法給出一個合適的價格的時候,自然不會有任何國家愿意加入其中。
“瓦解這個的同盟!才是眼下最重要的事情。”
首相的決定,讓斯坦利的眉頭緊鎖道。
“他們的聯盟是基于利益緊密聯系在一起的,首相閣下,我們如何才能瓦解他們呢?”
面對斯坦利的詢問,過了一會兒,本杰明說道。
“奧匈帝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