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魔殿?”
“祖天師?”
雖然早已打定主意,無論蘇問說些什么,都當是過眼云煙,不作理會,但聽到此處,一眾先天還是面有異色,不自主的將目光投向那位洞鳴庭華張真君。
據他們所知,龍虎山上,天師府中,確實有一座伏魔殿,殿中也確實鎮鎖著諸多妖魔鬼怪,其中當得“魔君”之稱的大妖大魔不在少數,乃是龍虎山之禁地。
此人拿這伏魔殿做文章,是當真與龍虎山天師府有所關聯,還是心血來潮要將這位張真君擺上臺?
眾人不得而知,只能暗中防備。
張洞庭則冷眼觀望,不作言語。
暗流涌動。
蘇問卻不理會,繼續說道:
“聽完道人言語,洪太尉心中驚怪,竟莫名冒出這么一個念頭。”
“什么魔君,從未見過,不如試看一番?”
“這般心血來潮之下,洪太尉便對那道人說道:“你且開門來,我看魔王甚么模樣。”
“道人哪里敢應,連連搖頭:“太尉,祖老天師有命,此殿決不可開,一開那魔君便會走脫,屆時,必定禍劫蒼生,天下受難!”
“洪太尉聽此,竟是惱怒起來,厲聲說道:“你等煽惑百姓良民,故意安排這等去處,假稱鎖鎮魔君,以顯耀你們道術,我讀一鑒之書,何曾見鎖魔之法,神鬼之道,處隔幽冥,我不信有魔王在內,快與我打開,我要看看那魔君是何模樣!”
“這…”
聽到此處,不止臺下一眾先天大修皺眉,場外觀望的眾人也是詫異不已。
“這洪太尉…”
“怎的這般蠻橫無禮?”
“明知是鎮封,還要人打開?”
“方才還說他是向道之人,就這般向道的嗎?”
“找死也不是這么個找法,龍虎山天師府何等地方,就算他是欽差天使也不能這般橫行無忌吧?”
“莫不是…”
眾人議論紛紛,驚疑不定。
蘇問不作理會,繼續敘說:
“洪太尉如此蠻橫,強要開殿,道人無奈,三回五稟:“此殿開不得,魔君厲害,有傷于人。”
“聽此,洪太尉更是大怒,指著道眾說道:“你等不開,回到朝廷,本太尉先奏你等阻當宣詔,違別圣旨,后奏你等私設此殿,假稱鎖鎮魔王,煽惑百姓!”
蘇問折扇一敲:“竟是以權勢壓人!”
“這…”
“此人患了失心瘋不成?”
“莫不是近了此處,沾染魔氣,迷亂心神,故意要助那魔君逃出生天?”
“龍虎天師呢,也不出來管管,就放任此人鬧事,不怕走了殿中魔君?”
場外眾人,議論紛紛,不覺之間竟以入戲。
便是臺下,一眾先天,此刻也雙眉緊鎖,皆在揣摩此書用意。
蘇問不作理會,繼續說道:
“洪太尉以權勢壓人,一眾道人也是無奈,只得喚幾個火工道人來,將門上層層疊疊的符箓封皮揭下,再將那大鎖錘開,同洪太尉一起,進入那伏魔殿中。”
“伏魔殿中,怎樣景象?”
“但見:昏昏默默,查查冥冥,數百年不見陽光,億萬載難瞻月影,不分南北,無辨東西,黑煙靄靄撲人寒,冷氣陰陰侵體顫,人跡不到之處,妖魔往來之鄉,閃開雙目有如盲,伸出兩手不見掌,常如三十夜,卻似五更時…”
“果是魔穴,森然恐怖!”
蘇問折扇一敲,沉聲說道:“然而洪太尉渾然無懼,命人點上數十火把。”
“火把點起,光明照亮,眾人定睛一看,殿中別無他物,只中央一座石碑,約高五六尺,下有石龜趺坐,碑碣之上都是龍章鳳篆,天書符箓,人皆不識,又繞到那碑后,竟見四字鑿寫,乃是——遇洪而開!”
“遇洪而開?”
“這…”
眾人驚疑,心雖有猜測,但卻不敢胡亂言說。
好在,蘇問沒賣關子,當即便接下文。
“太尉見此,面上大喜,當下便向一眾道人說道:“你等阻我,卻不想祖老天師已注我姓在此,遇洪而開,分明是教我開看,還不速速將這石碑給我鑿開”
“一眾道人慌忙諫道:“太尉,不可掘動,走了魔君,天下大亂!”
“太尉大怒,厲聲喝道:“你等懂得什么,遇洪而開,此乃天數,你等膽敢逆天而行,快快喚人將此碑鑿開,若否,本太尉回朝之后,定要參爾等一本。”
“太尉如此,道眾無奈,只得命一眾火工,齊力掘那石龜,半日方才將石龜掘起,又掘下去,約有三四尺深,見一個萬丈深淺地穴,正是那魔君鎮鎖之處!”
“啪!”
醒木拍下,響若驚雷,眾人心中皆是一跳,未及言語心悸,便又聽蘇問說道。
“地穴方才掘開,便聽一聲響動!”
“何等響動?”
“恰似天摧地塌,岳撼山崩,錢塘江上,潮頭浪擁出海門;泰華山頭,巨靈神劈山峰碎,共工奮怒,去盔撞倒不周山,一風撼折千竿竹,十萬軍中半夜雷!”
“這一聲響動過后,便見一道黑氣滾滾而起,自魔穴之中翻將出來,直直將大殿天頂沖開,沒入蒼穹之中,散作百十道金光,往四面八方飛去,轉眼便無蹤影了。”
“洪太尉驚倒在地,目瞪口呆,罔知所措,許久,方才如夢初醒,回過神來,喃喃自語:“真有妖魔,真有妖魔?”
蘇問折扇一敲,沉聲定道:“正是天命成局,劫氣迷眼,惑太尉心神,縱魔君出世!”
“何等魔君?”
“且見那龍虎天師飄然而來,望著已然破封的伏魔殿,幽幽一嘆,命人將洪太尉扶起,言道:“當真天數也!”
“太尉聽此,冷汗直流,連聲向龍虎天師請教:天師,方才走的是何方妖魔?”
“龍虎天師搖頭,嘆道:“非是妖魔,而是魔君,三十六座天罡,七十二座地煞,共一百單八位上界星宿,下界魔君,遇洪而開,應命而出,天數,天數也!”
“說罷,也不管洪太尉如何,便飄然而去了。”
“洪太尉見此,也只得離開龍虎山,回京復命,卻不知大宋禍劫,已然埋根!”